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涅天下-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过边境进入了西塞尔柱统治区。

当枢府军情司的联络校尉找上他们时,李仁孝率领他的臣属们已经占据了波斯东南角一个叫亚马苏的地方,地域大小相当于大宋一个下等州,境内有河,顺河南下一百里就是大食海。通过这里建起的简易码头,李仁孝得到了来自大宋的暗中援助,有粮食,有药材,有茶叶,有耕作的铁器,有刀枪弓箭等冷兵器和盔甲,还有一千料至三千料的船只,并有大宋教官训练他们的水师,等等。

这些援助当然是有回报的,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李仁孝承诺新建的夏国支持中原佛、道二教在国内的传教,同时以党项文和中文汉语为官方文字和官方语言,以儒学为国学,等等。

这个协议对于李仁孝和其他贵族来讲,并不难以接受。夏国以前就已经在兴儒学、兴佛教,官制也是借鉴宋制,上层的党项贵族大多都是会说汉话的,国中汉化程度与辽国不相上下,比起取代辽国的金国要强得多,接受汉化并没有太多的抵触。更何况以目前的处境,大宋的援助太重要了,即使提出更多难以接受的条件,他们恐怕也得斟酌着答应。所幸大宋没有落井下石,更没有干涉他们国政的打算,这让李仁孝与夏国官员都松了口气,对待大宋的援助更多了几分真诚的感激。

至大宪二十二年,李仁孝建立的夏国在数次打败西塞尔柱的军队后,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整个波斯东南部,并控制了大食海通往波斯湾的大食海峡(今霍尔木兹海峡)——李仁孝将之改名为兴夏海峡。

就在夏国立足于波斯发展时,金国也在进一步扩张。

大宪二十年,完颜宗弼发起西金史上的“第五次西征”,征发各族联军共五万人,跨过里海北部的马拉尔河,征服突厥部族波洛伏齐人,继续西进,跨过伏尔加河,征服游牧的保加尔部族,继续西进,开始对罗斯诸公国的征战。

罗斯诸公国原属于基辅罗斯公国(古俄罗斯),曾经是一个统一的王国,但自南宋初年起,随着王国各地大贵族势力的割据,统一的国家政权日趋瓦解,逐渐分裂为十几个独立的地方公国,基辅罗斯大公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这些公国彼此内战,已经打了了二十几年,金军攻入时,还有两个公国正在打仗。

因为内战削弱的罗斯诸公国如何是强盛骁勇的金军敌手?金国联军势如破竹,很快攻陷东部两个公国,攻入了基辅罗斯公国的都城基辅,罗斯季斯拉夫一世投降。随后,其他诸公国均派出使臣投降。

卫希颜为俄罗斯默了一把哀,还没发展成地跨欧、亚的大国,就被女真人的铁蹄给踏碎了。

金国的铁骑征服罗斯诸公国后,西部的立陶宛部族和普鲁士部族纷纷慑于金国的军力,派出使者,献上礼物向金国皇帝表示臣服。

金国设置羁縻路,西部疆域扩张到波罗的海,其西南与波兰、匈牙利王国接壤,并抵达黑海——已经地跨亚、欧了。当然,在宋周两国的世界地图上,是地跨中洲和欧洲——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以希腊神话中主管农事的女神欧罗巴为名,这个命名是尊重了希腊文明,作为这块大陆起源的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

在金国西征扩张之时,耶律大石的辽国也在“扩张”。

不过,这个扩张是内部扩张——辽国对大漠草原诸部的扩张。

大漠草原有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他们臣服辽国,但是因为进贡和纳贡的争端,与上京朝廷的矛盾也不小。尤其是几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如乌古部、敌烈部、阻卜部、室韦部、汪古部这五大封王部,因对耶律大石复辽有功,拥有免贡特权,部落强盛的同时气焰也越来越嚣张,对上京的皇令就不太顺从。耶律大石早就有心收拢诸部,便采用分化、挑拨的策略,不断挑起争端仇恨,或派人暗杀嫁祸,或派人抢掠嫁祸,总之搅得整个大漠草原都在仇杀中。

其实没有上京的挑动,各部族的首领也是把掠夺战争当做扩大财富和权力的主要手段,随着部落的强盛,争斗就会增多,一旦发生流血冲突,部落首领们就利用“血族复仇”的观念,使这种冲突无休止地继续下去。这就使耶律大石的分化、挑拨之计屡屡得逞,即使被设计的部族心存疑虑,但有“复仇”的名分就有发兵的理由,为了掠夺财富明知是计也要为之,于是各部混战不止。在耶律大石薨逝之后,摄政太后萧塔不烟及其子耶律夷列亲政后都继续执行这个政策。

至大宪二十年时,势力最大的阻卜九部已经削落下去,势力第二、第三的乌古部和敌烈部也已衰落,辽国朝廷的势力趁机往北延伸,将大片土地归入朝廷直辖。而在部族混战中,越发壮大或者新兴而起的是从“漠南”扩张到“漠北”的汪古部,兴起于“漠北”的茶扎剌部和梅里急部,以及“漠东”的蒙兀室韦部,这四大部落联盟势力中,又以被封王庭的汪古大王部势力最雄厚,而汪古大王的野心也随着膨胀起来。

大宪二十三年,辽国皇帝耶律夷列薨逝,因太子直鲁古尚年幼,遗诏以妹耶律普速完权理国事,为摄政太后。汪古部认为机会来了,对“孤儿寡母”不需顾忌,于是大举兴兵攻打茶扎剌部。茶扎剌部不敌,向上京求援。

辽廷认为汪古部的势力已经太大,再掠夺扩张下去就成朝廷的大患了,派出使臣调停。但汪古部没将“孤儿寡母”放在心上,一气灭了茶扎剌部。辽廷大怒,以“叛部”罪名发兵讨伐,并征调蒙兀室韦部和梅里急部为先锋。

汪古部竟是超乎寻常的耐战,双方在北部草原从三月打到十月。大宋军情司根据情报分析,揣测北周应该是在暗中输出了兵器给汪古部,当然是冷兵器,但周军淘汰下来的刀枪弓箭盔甲也是相当先进的,恐怕只有辽军精锐的武器可与之相比,但辽军精锐毕竟不占讨伐大军的多数——这就有得打了。

金国这时已经稳定了罗斯统治区的局势,见辽国内战,便插了一脚进来,从金山(阿尔泰山)东部统治区发兵,攻占乌山以西地域(外蒙古乌里雅苏台地区)。

此时汪古部在大辽联军的猛烈攻势下,已经敌不住了,一直往南退,便向大周帝国求援,说愿意归顺大周。

大周立即从大同府出兵一万“调停”,希望三方——辽国、汪古部、金国——坐下来谈一谈,动刀动枪的不好,和平解决争端嘛。

金国占了六百里的土地,认为可以见好就收了。辽军讨伐汪古部已经损失了几万人,如今还要应对金军的入侵,也觉得顾应不及。于是,应大周帝国的调停,都坐到桌边谈一谈了。

经过不断扯皮争吵,至大宪二十四年正月十七,三方终于签订条约,约定:乌山以西归属金国,汪古部归属周国,包括其在阴山南北的汪古大王府辖地,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辽国则得到汪古部扩张后的“漠北”之地。

这个和谈当然是辽国最吃亏,白白送出去了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划分土地的面积单位是依照大宪二十二年、宋周辽金夏及东洋、南洋诸国在大宋东京城召开的世界度量衡会议上制订的《度量衡国际协议》的规定,其中长度的度量衡确立了公里、里、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制,面积的度量衡则对应是平方公里、平方里、平方米等。

制订这种国际协议时,就体现出国家实力的重要性了,谁实力强,谁就掌握制订规则的话语权。显然宋周两个华夏帝国联合的实力远非其他国家可比,何况“华制度量衡”也是最细最精确的,超过其他国家各自使用的度量衡,于是会议确定国际度量衡以华制度量衡为标准制定。华制度量衡是在大宪八年的南北会议上确立——宋周两国以前都是采用宋制度量衡,南宋建立的新度量衡也是以旧制为换算,北周采用没有问题,为了两国商贸往来的便利及地理航海造船等各方面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便利,协商后统一确立了华制度量衡。

此且不多说,但说辽国签订这个协议吃了声,却还是大有收获的——汪古部扩张后占有的“漠北”之地以前名义上属于辽国所有,现在尽数划归为辽国直辖,约摸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草原牧场,往北一直到贝加尔湖,辽国算是赚着了。

就在宋、辽、金三国协议签订的次月,即大宪二十四年二月,夏国与西塞尔柱帝国又发生大战,史称“南格罗斯战役”。

三万夏军与七万塞尔柱军队在格罗斯山脉东南部交战,连战七日,最终塞尔柱军队惨败,夏军攻入法尔斯行省的首府设拉子。

军情司收到的最新战报是,夏国已经占领整个法尔斯行省。

苍秋举以指挥棒在世界地图上划出夏国最新的疆域,“……东北自库赫鲁德山脉以南,均入夏国疆土。目前夏国占领的土地,相当于西赛尔柱帝国统治区的十五分之一。”

卫希颜目测了一下夏国的新疆域,按地图标尺计算,大约有十三四万平方公里的范围。

而西塞尔柱帝国的统治区不仅仅是波斯,还有整个伊拉克,巴格达的塞尔柱苏丹控制了巴格达的哈里发——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政教首领,使哈里发成了塞尔柱苏丹的傀儡。

阿拉伯帝国在大唐中期分裂为后倭马亚王朝与阿拔斯王朝后,其中占据大部分国土的阿拔斯王朝强盛一时,但仅仅五十年后阿拔斯王朝在军事上就开始走下坡路,因为军事封土制使地方势力强大起来,东西各地几十位总督、军帅、封建主纷纷自立,相互攻伐征战,并力图染指中央政权。这期间,从东方来的塞尔柱突厥人逐渐取得阿拔斯中央王朝的权势,突厥将领掌握了军权后,剥夺了哈里发的政权,只保留了宗教首领的地位。之后,塞尔柱突厥人统一了诸侯割据的阿拔斯王朝,建立起大塞尔柱帝国,帝国皇帝即称为“苏丹”。

但军事封土制再次显示出对统一政权的侵蚀作用,仅仅五十多年后,大塞尔柱帝国又被那些突厥封疆大吏分裂成十余个封建小邦,自立为苏丹,各称塞尔柱王朝。其中,控制了巴格达哈里发的西塞尔柱王朝占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名义,但大塞尔柱帝国的正统嫡传其实是定都木鹿的东塞尔柱王朝。而这两个最大的塞尔柱帝国都很不幸地被来自东方的军事力量打击,其中一个甚至已经成为历史。

卫希颜对西塞尔柱帝国的前景也不看好。

夏国因何能在波斯立足并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就是因为西塞尔柱帝国有太多的外患和内争——外患是罗马教皇国和欧洲国家,已经先后发起两次十字军东征,还有统治东非埃及等国、自称“正统哈里发”的法蒂亚穆斯林王朝;内争则是名义上奉巴格达的哈里发为宗教首领的其他穆斯林王国的边境冲突,比如叙利亚的赞吉王朝,小亚细亚的塞尔柱罗姆苏丹国(今土耳其),就算是在西塞尔柱帝国内部,还有忠于阿拔斯王朝的阿拉伯贵族势力的暗中反抗,而各地行省都相当于封建小邦,各自为政,中央很难统一调集兵员,其他行省即使出兵也不会尽力而为,这也是法尔斯行省整个陷落的原因之一。

苍秋举判断道:“夏国占据了法尔斯行省,就等于控制了波斯湾东岸,扼住了大食半岛对外的海贸之路,若不出意外,巴格达将与夏国争夺此处海路,爆发海战。”

卫希颜唔了一声,“依军情司的看法,大宋当如何,才既符合国家利益,又不违背道义?”

这就是肯定她的判断了。

苍秋举回答道:“保护商路,是帝国海军的责任。”

她的音质很清,像湖水一样,又带着情报高官的沉淀稳重,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在进入枢相公房前经过了百般思考的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转眼假期就没了~~~



备注:

“漠北”“漠南”“漠东”:是专门的地理称呼,并不表示全是大漠,这个时期还是草原居多的。

、世界之局(三)

卫希颜笑了起来。

她在女性部属面前一向温和,眼前这位四十二岁的军情司主官也值得她温和以对——这位来自福建苍家的年轻女子;从二十三岁中武举谋略科;军官学校毕业出来后进入军情司,从潜伏的司闻校尉做起;一步步走上今日的位置;其中付出的努力、代价和所承受的;远远超过同等职位的男性官员。

卫希颜眼眸中表露出一分赞赏之意;说道:“军情司与兵房共同议出方案,明日报给我。”

“是。”苍秋举简洁应下。

接下来是第二份情报。

这是昨日收到的情报;夏国那份战报是三天前的,只因卫希颜昨日下午才从姑射岛(今库页岛)东洋海军基地视军回来;故今日一起禀报。

这第二份情报是关于古尔王朝与伽色尼王朝在印度大陆西北部的战况。

这两个王朝都是突厥穆斯林王国。伽色尼王朝与吐蕃相邻,统治波斯东部的呼罗珊行省、阿富汗斯坦(今阿富汗)行省、印度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今巴基斯坦东部和印度西北)和信德行省(今属巴基斯坦)。古尔族是阿富汗斯坦西部的一个大部族;势力强大后自立为国,但仍然臣属于伽色尼王朝。后来,古尔王被伽色尼苏丹杀害,两国遂成仇敌,战争不断。

大宪十五年,古尔军队攻入伽色尼的都城,进而占领整个阿富汗斯坦。

伽色尼苏丹逃至旁遮普行省,在拉合尔建立新都。

古尔王朝在接收了伽色尼王朝所属的波斯呼罗珊行省后,又向东发起战争,继续攻打伽色尼王朝的旁遮普。

旁遮普行省的最北是克什米尔土邦,归属旁遮普总督辖治,与大宋的昆藏路相邻。当初,宋军在攻打吐蕃拉达克王朝时,与克什米尔王邦边境军在这里有冲突,宋军将克什米尔军赶到了喜马拉雅山喀切山口以南。

古尔人打败伽色尼、控制克什米尔王邦后,听说雪山以东遍地马羊,盛产黄金,顿时生了掠夺之心,派兵越过雪山口。结果被哨堡上的宋军排枪打得抱头鼠窜,三百骑兵只逃回了几人。克什米尔王公听说后心中大快,生出报复的快感——占了他一半财富的人都去死去死。古尔人不信邪,又遣出五百骑兵。最终逃回来的只有十几人,说起宋人那种黑洞洞的长杆子武器满脸的畏惧,自此古尔人歇了对雪山东侧的觊觎之心。

古尔人占领了克什米尔后,距离伽色尼的新都拉合尔已经很近了,只有五百多里。

伽色尼苏丹大是惊恐,急忙派使臣携黄金珠宝等礼物向雪山东侧的宋军求援。

伽色尼苏丹会向宋军求援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有近臣在他耳边进言,这个近臣自然是收了人好处的。

伽色尼得到了宋军的武器援助,使臣携带的几大车财宝换得了大宋的强弓、板甲和梢石砲,还有让使臣神色惊嚇的瞬间又目光火热的床子弩。

伽色尼军队靠这批武器在舍赫拉战役中让古尔军队吃了个大亏。

伽色尼苏丹大喜,立即又向昆藏路宋军提出了更大笔购入武器的单子,大宋也因为对苏丹的友谊获得了允许贸易的特权,并获得大宋僧人和道士在境内传教的允许——伽色尼官方不支持,也不禁止。

伽色尼军队依靠大宋的强弓硬弩将古尔军队赶出了克什米尔,虽然还未能收复阿富汗斯坦,但古尔人对都城的威胁已解除,这足以让惊魂方定的伽色尼苏丹坚定地保持与大宋的“友谊”。

古尔人被赶出克什米尔后,通过潜伏在伽色尼的间作获知了伽色尼那些威力惊人的弓弩和他们的弓箭根本无法射穿的全身式铁甲的来历。于是,古尔苏丹也派出使臣携带大量金银宝石香料等财物,从阿富汗斯坦东北部的山谷前往昆藏路,表达了购买大宋武器的愿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