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天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身为太子出宫更是困难,而这事之前就是詹事府给的主意,偏偏自己按着他们的说法做了之后,就开始心神不宁。
这样的预感是他身为祭鬼神者对自身危机的预感,所以让他相当困扰,却又不好再去找詹事府的人,他想来想去现下居然没有一个能够商量的人,最后只能把这希望放在宁云晋身上。
既然已经舍了面子过来,总要得个能够解决现在困局的主意,所以鸿明厚着脸皮当做没听出,开始自话自说起来。
“先前你写的那些条陈,不是说要按照地域不同将玉米、番薯、土豆、花生、大豆等都列入收购范围,以鼓励农人扩大这些粮食的种植面积么?”
鸿明说完瞥了宁云晋一眼,发现他确实在听,不由得松了口气。
自己花心思弄出来的东西宁云晋自然知道得很清楚,先前大夏的收购的仓粮都是未去壳的谷子,按照南北地域不同稍微有些区别。但是宁云晋明白这其中的弊端,那就是真正荒年的时候,这些粮食对平抑粮价的功能根本不明显,而赈灾的程度也不大,还不如改一改,收购这些易种植又容易饱肚子的粮食。
他明知故问道,“这有问题吗?微臣记得现在试行新政的三省,都多山地、荒地。玉米、番薯、土豆这三类都很适合在这些地方生长,将之列入收购范围,应该是造福农人才对。”
可那也是给当地官员们添麻烦!鸿明吐槽了一句,解释道,“那些农人的观念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扭转过来的,如今到了六月,算起来南方快到了收谷的时候,马上要要开始收购。当初春天下种的时候,虽说朝廷可以低价提供那三种农作物的种子,可是当时那些官儿们根本就没用心。如今两湖那边各州县摸底查了查,发现连收购的最低标准都达不到,他们担心受责罚,便找到了孤这里。”
这孩子编的还真是一套一套的,宁云晋在心里吐着槽,脸色却带着不解,“可是当初也说了第一年的考核不会那么严格,实在收不到足够的量,那就按往年的例,应该没有不妥吧!”
鸿明实在是纠结,自己的重点明明是最后一句,这家伙却硬要跟自己装傻。
他避重就轻地道,“那些人你还不知道么,总是奔着那考核优等去的,总之,他们就是想找孤通融通融。孤当时与霍全贵的一个师爷见了一面,听了听他们的苦楚,便应下了这事。没想到还没过多久,父皇就要查账,詹事府的师傅们则都说孤不该趟这浑水……”
连实话都不跟自己说,还想要自己出主意,这孩子是在做白日梦吧!宁云晋挑了下眉头,望着鸿明笑了笑,却没说话。
其实从鸿明透露出来的话里面,宁云晋已经猜出来了一些。
要知道自己当时制定那个政策,就是因为知道仓储制度中的弊端。即使文禛早就下令要查清仓储的库存数量,但那些亏损是多年来重重积累起来的,有些收粮的钱甚至被胆大包天的挪用走了。宁云晋可以肯定,现在一定还有很多地方有着巨额的差额。
而这些亏损一时半会根本填补不起来,因此每逢遇到要盘点的时候,当地的官员们就会串通起来,上下包庇,再从一些相熟的地主那里借粮充数,躲避京里派出的检查队伍。
可是今年宁云晋却要求试行的三地,各种粮食都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粮食谷物还好说,收一半,借一半依旧能蒙混过关,可是玉米、土豆这些杂粮却只能真金白银的去收购。
收购仓储粮食的钱早在年初就已经拨了下去,经过层层剥削落到各地的仓储管理手上本就不多,他们还哪来的钱去买!?可是要想让他们将已经吞下去的钱吐出来,那更是不可能。
而湖广这种现象则更严重,因为年年上报水涝,文禛批了折子让他们开了捐纳,好填充粮仓。从宁云晋得到的消息,当地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根本连粮食都不收,直接收的银子,也就是说账面有粮,实际上钱却早就已经分到众人手里。
现在朝廷一边在清查水利工程,一边又要开始考核仓储,两边的银子都要顾及,难怪湖广那边会急的跳脚,只能求到太子这里寻找庇护。
总算鸿明观颜察色的技能已经点满了,一看宁云晋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这样含糊这人根本不卖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干脆的将原因说了出来,倒是让宁云晋十分错愕。
他微翘着嘴角总结道,“所以太子你已经收了对方的礼,现在却又不想帮忙?”
鸿明黑着脸,挣扎着解释,“当初孤可只答应会看着办。但是师傅们说这事太难了,如今霍全贵自身难保,只怕会被父皇彻底鄙弃,更别说底下那些官儿。如今去查这事的又是鸿皙,要是知道有孤参合在里面,他可以把小事都能闹成大事。所以前日那师爷又来,孤让左师诚不要理会他。”
宁云晋瞪圆眼睛,不敢置信地道,“所以你不但收了别人的银子,还将人赶走了?”
他这直白的话让鸿明实在是尴尬,其实他自己也觉得这事有些不地道,可是这做法却是詹事府的师傅们一致的建议。
用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得罪一个落水狗,总比自己也被拖进水里好。
“孤这两天就是觉得这事只怕做得不对,可又说不出来究竟出在哪里,想来想去,也找不到个商议的人,便到你这里来讨教。”
宁云晋同情地望着这孩子,总算他还不算傻,可惜却被那些詹事府的人坑了。
当初文禛给鸿明选择班底,为了不带坏他,都是精心挑选过的,选的是那些性格方正、脾气耿直的饱学儒士。即使有沈吕功几个能出点歪点子的,那也是智商正常、情商欠费的,换句话说,就是脑子读书读坏了的。
要他来看,除了左师家的老狐狸们,在鸿明身边唯一会做人、机灵一点的只有那个心术不咋地高可,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内侍而已,遇到事了鸿明不可能和他多商量些什么。
他啧啧地叹了一声,“不是我说,太子殿下,您这事做得忒不地道点。就算您不想掺和,也不能将这么早就将自己的意图露出来啊!现在二皇子和部里的调查可都还没出来,你就不怕霍全贵恼羞成怒,往您身上泼脏水?”
鸿明无奈地道,“孤也想过先与之虚与委蛇,等到调查出来之后看情况再说。可是湖广的事情偏偏却又是鸿皙负责的,要是孤在这事里面涉入得太深,还不知道他会怎么做文章。”
宁云晋好奇地问,“给你出这主意的人究竟是谁呀?”
“詹事府的师傅都这么说,不过先说的是……”鸿明刚要将那名字说出来,突然又警觉地道,“你问这个干吗?”
比起那鸿皙,对宁云晋来说自然觉得鸿明好玩一点,所以也不介意提点他一下。
他道,“这人说不定有些问题,太子殿下最好去查查这人的底细。按照朝廷的惯例,即使事情再为难,但只要是已经先收了礼,那人就算是太子您的门下。可因为事情麻烦,您这样转眼就将人给卖了,岂不是寒了别人的心么?日后这事传出去,殿下以后要怎么让人服你?”
鸿明到底也读了这么多年书,顿时想到了其中的危害,他脸色大变,“那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宁云晋可不想给他出主意,他为难地道,“我也只看得出来这些,要微臣说,殿下最好还是找个借口出宫,问一问外公,他老人家的经验到底丰富一些。”
作为真正的中二少年,鸿明只觉得这次的事情非常棘手,处理不慎对自己就是一桩祸事。
宁云晋与自己同岁,能比自己多看一步就已经算是厉害了,在他心里却是比不上做了那么多年官的左师平林。因此他也顾不得再多说,站起身道,“既然如此孤就先告辞了,今儿个多谢清扬,孤心里记住这个情。”
将行色匆匆的鸿明送走,宁云晋径直走到自己房里。他毫不意外的看到文禛正坐在里面喝茶,笑眯眯地道,“这孩子真是傻得可爱。如今外公舅舅他们都要淡出朝廷,你再不给他找几个上的了台面的谋臣,只怕被人卖了还要给人数钱。”
“瞧你这口气,好像自己是鸿明的长辈似的。”文禛像是灌酒似的将手里的茶一饮而尽,没好气地道,“清扬可别忘记了,你才比他大几天而已,都要到年底才满十四呢!”
虽然嘴里说着抱怨地话,不过文禛还是给宁云晋亲手倒了一杯水,放在他面前。
宁云晋才不和他争,只是品着茶一个劲的笑。他那嘲讽地表情让文禛实在是有些憋闷,偏偏这家伙还砸吧了一下嘴道,“托您的服,说不定我还真有机会当太子殿下的长辈。”
最得意的儿子在为人处世方面这么欠缺,文禛也觉得面上无光。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将后宫管得那么严,对鸿明又保护过多,实在是多此一举,但凡那孩子要是多一些宫斗的经验,也不会被人这么坑。
“唉,鸿明还是太嫩了。”比起眼前这个明明生活在极其温和环境,却无师自通成为小狐狸的家伙,自己膝下这些儿子确实都不够看。
不过他瞥了宁云晋一眼,却坦白道,“不过朕宁愿他现在嫩一点,多吃点亏,日后才会有记性。再说那些谋臣们迂腐一点也是好事,这样才不会鼓动着鸿明做些错事。”
宁云晋忍不住挑了挑眉,不客气地道,“原本还以为你是疼爱鸿明的,没想到现在就已经防着他了。太子现在可还崇拜着你这父皇呢!”
文禛的眼睛变得有些深幽,无奈地叹气,“天子无家事。若是处理不好,总归是有损社稷的。”不想谈这些扫兴的事情,他好奇地问,“你怎么不帮鸿明支支招招?我可不相信你是真的没办法。”
宁云晋原想随便编个话混过去,但是想了想,他老实地回答道,“我才不想牵涉进这些皇子们的争斗。当年我答应过欧侯老师,无论如何都不会涉及储位之争。”
一提起那位老人,文禛沉默了。他一直知道老师去世前找宁云晋说过话,却没问过两人说了些什么,却没想到老师居然要清扬发过这样的誓言。他沉吟了一会,不确定地道,“你说老师是不是已经预见过现在正发生着的事?”
宁云晋耸了耸肩,摇头道,“谁知道呢!也许吧。等我死前说不定就能确定了。”
“可别说那些晦气的话。”文禛摸了摸他的头,“你现在可还小呢!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宁云晋无所谓的点了下头,他突然眯起道,“我倒是好奇外公会给太子出什么主意,而二皇子又会怎么应对。”
见他把这势必会让自己头大的事情当做乐子,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表情,文禛忍不住掐了掐他的脸,却又纵容地道,“好吧,这一幕我不会让你错过的。今日我接到消息鸿皙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只怕很快就会进京。”
宁云晋顿时笑眯了眼,他已经可以预想到接下来的热闹。


第140章

京师距离湖南距离有一千五百多公里;如果是在后世通了高铁之后也还要六个多小时。在这个年代,即使是一路换马也需要八到十五天左右;走水路那就更慢了。
即使鸿皙为了这个差事舍得吃亏;底下的人也不敢让一个独自出宫办差的皇子用这种速度赶到湖南。要知道训练有素的骑手,那样骑上一天也要人困马乏;大腿磨掉一层皮;万一鸿皙出个好歹;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算起来;现在距离鸿皙离京也不过一个月左右,宁云晋保守估计鸿皙大概光是路上就要花上十五天以上;仅仅是半月就能将一件全省上下瞒了几年的事情差清楚。谁信!?
用脚趾头想宁云晋就知道这事上面必定有安平家的手笔;说不定鸿皙去了那边只要等着结果就行了,一切都自有人会安排好,直接将结果送到鸿皙手里。以他的眼光来看,就算这事能够给鸿明抹黑,又能让鸿皙大出风头,但是鸿皙和安平家想要取代左师家的意图也太明显了,实在是太过急功近利,不可取。
但是宁云晋却喜欢他们这种做法,毕竟越是这样,他越好浑水摸鱼,在其中做一点手脚。
虽然答应过老师不参与到储位之争,可却不代表他心里不爽就不能拿文禛的儿子、自己的那些弟弟们撒气了。
他想来想去,会用自己身世做文章的人,首先要在宫里有一定的耳目,而且那些宫人还是要伺候过很多年的;其次,要想将这消息传播开来,在族中也要有一定的地位。
在宫里能够待上十几年的内侍实在不多,宫女都是几年一换的,那么只剩下那些公公,而这些公公中地位较高的,除了乾清宫的人,就只剩下皇子们身边的在宫里待得最久。
鸿明自然不会用这种手段,毕竟多出一个哥哥对他也没什么好处,那么剩下的可疑人选就只剩下鸿皙了,也只有他一直看自己不顺眼。
如果这件事只是给自己带来一些困扰到也罢了,居然还让父亲失去了入阁的机会,宁云晋想起来都呕,将那罪魁祸首和助纣为虐的文禛在心里都狠狠骂了一通。他可不是什么心眼大的,作为一个聪明人宁云晋当时在文禛面前并没说什么,只是表现出委屈而已,可是并不意味他私底下不会做什么来泄恨。
既然敢让自己不爽,他就要让文禛全家不快活!
鸿皙回京还需要半个月时间,比起在京郊拔地而起的蒸汽机厂,真正引起轰动的反倒是查账结果。即使要清查的账目繁多,但也总有查完的一天。作为分管工部的掌印给事中,宁云晋的几个手下都是工部的查账主力,所以他自然先文禛一步拿到了工部的查账结果。
一看那折子上惨烈的状况,光是工部的人就要折进去小半人,宁云晋就不厚道的笑了,想到户部只怕会更夸张,这次还不知道要下马多少人呢!有一些位置提前活动活动,说不定能帮上自己的朋友们一把,更能让自己多一份助力。
“王安,研磨。”宁云晋将折子放在桌上,便道。
被唤作王安的是个比他大五岁左右的少年,尚未弱冠。他应了一声便挽起袖子,嘴里好奇地道,“二少爷,看你笑挺开心的,莫非这折子上是好事?”
“自然是好事。”宁云晋挑了下眉头,想到之后的热闹他十分不厚道的道。不过笑完之后,他又嘱咐道,“在衙门里你可要注意别多说些不该说的。”
“二少爷放心吧!”王安连忙道,“秦明哥早就跟我和叶海交代过了,万言不如一默,若是乱说话坏了您的事可就不好了。”
想到秦明宁云晋忍不住就叹气,最近他开始用心的教导将要接替他的两个小子,管得那可真是比宫里的嬷嬷还严格。但是以自己现在少年身居高位的情况来说,身边的长随确实不但要机灵,更要是嘴紧、会做事的,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秦明去折腾了。
在折子上批上了意见,又盖了印,眼看着也快到了落衙的时间,他懒得再叫人送去宫里,直接让王安备车,拿上牌子就离开了衙门。
他到乾清宫门口的时候,外头还站着几个人,宁云晋将牌子递了上去,马上李德明就亲自出来对他耳语道,“小宁大人,您这牌子可递得晚了。皇上说反正你不用出宫,索性等见完前头等着的诸位大人再召见您。”
与其他人的待遇不同,宁云晋等待的时候不但有张椅子,还有宫人奉上了清茶。仅仅是那清冽的茶香,就让人知道里面必定是贡茶。
但是即使感叹同人不同命,外面等着的这些人也只能眼红,心里泛酸。毕竟眼前这少年不但超越了自家子弟,更是连自己都比不上,也怨不得皇上对他另眼相看。
今天来面圣的里面没有什么高官,即使有官位比宁云晋高的,可爵位上却差了一大截,见宁云晋板着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算是有心巴结都不好上前搭腔。只是时不时瞄一眼宁云晋手里的那份折子,在心里猜测原因而已。
这时候里面出来一波人,其中就有杨让功和宁敬贤。见到父亲,宁云晋连忙放下茶杯站了起来。
他先是给杨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