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姨娘不易 作者:水舞青萍-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拒绝。
为了庆祝上榜真正的熬夜写的啊,两天了,我实在撑不住了。若是明天真的不能更请不要拍我。呜呜呜,这样努力你还不戳戳收藏支持一下么?么么么么么?求您了~~~~~~~
还有,猜出昀昀外祖家的人加精哦!!!
、薛家嫁女
时隔两年,俞家再次回到京城上京。
国都永远是一个王朝最繁华富足的地方。离安定门还有数里,朝阳下的高耸城门楼带着逼人的威仪闯入眼帘,整个城楼由巨大的条石磊叠而成,中间的劵洞门足有五丈高,三丈阔,雕饰着无数造型古朴的瑞鸟神兽。直插云天的角楼上有日夜不断的瞭望哨,门洞外也站满了盔甲锃亮的兵士,对往来人员详加盘查,城门楼下,车马川流不息,熙熙攘攘,不时可见华贵的黑油马车疾驶而过。
庄重浑厚,宏伟典雅,繁华昌盛,这就是铃兰对京城的初步印象。人称崇禧帝在位三十余年,推新法、除旧臣,重科举,压权贵,锐意进取,治国有道,一改前朝奢靡颓废之风,尤其是最近十年来,他逐步将原来分散的权力收回,各项政策法令贯彻的更加彻底,大夏朝可谓政通人和,物阜民丰,国力蒸蒸日上。仅从城门一处看来,果然是天朝气象,不可小视。
入城后又走了多半个时辰,车马还未到俞府。古人讲究东贵西富南贫北贱,上京的格局正是严格遵守这条规矩设计的。俞府在京城东南处,地理位置相当于现在的北京三环,这已经是当年大房倾全家之力才勉力置下的。其实京官并不好当,除了那些祖上有爵位的,一般一个府邸就占了一条街,不仅地方大,而且位置好,相当于中南海方圆一千米,无论是进宫面圣还是亲眷之间往来走动都方便,这地方即使有钱你也买不到。大部分京官都来自外省,需要重新买房置地。有钱的会在权贵阶层圈的外围物色房产,就如俞府,没钱的只能买更远的地方,最穷的甚至只能租赁房屋暂住。
一路上铃兰细辨车外街面上的各种声音,繁华程度与昌州城是不可同日而语,可惜不便掀开车窗帘瞧个痛快。又走了一会儿,繁杂吵闹已经渐渐远了。快到家了吧,铃兰心想,这一路上风尘仆仆,她着实有些累了。可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下了。
“怎么回事?”铃兰问来接他们的管事媳妇。这媳妇本是俞大太太的陪嫁丫头,如今是杨管事的婆娘,京城的宅子一直都是他们一家子在修缮照料的,十分精明能干。
她见铃兰询问忙带着笑回道:“今天是舞阳候骠骑大将军薛厚成嫁女的好日子,行人车马皆需避让。故而停住了。姨娘切莫焦心,略等等就可以走的。”
铃兰点点头,将车帘撩开一个小缝向外张望,前面果然隐隐飘来鼓乐之声。小杨媳妇在一旁陪笑道:“姨娘您来的不巧呢,早几天薛家过嫁妆,围观的人海了去了,整整一百二十八抬嫁妆,一水儿的红油楠木大箱装着,那箱子上的铜钉都有指盖大小,每抬都得八个壮汉方能抬起,当真是十里红妆风光无两。就是去年平原公主下嫁也不过如此罢了。”
“舞阳候,骠骑大将军薛家,”铃兰默默的念叨,“怎么有些耳熟。”
“哎呀呀,薛家谁不耳熟啊。这薛大将军的妹妹就是当朝的熙敏皇后啊。当年也是名满京城的第一贵女,琴棋书画样样拔尖也就不说了,长的更是花容月貌,超凡出尘,就跟月上的仙子一样。不过可惜了的,进宫不到五年就去世了。不过大家都传言自她故去后,皇帝再也看不上别家女子,十几年都未立新后。”
原来是皇后的娘家,怪不得如此排场,铃兰好奇的问:“你可知她嫁的是哪家?”
“怎么不知,全京城都传了好几个月了,嫁的是英国公张家的嫡次子张佑德,虽说是个小儿子,头上还有一个哥哥,将来是没资格承袭爵位的,可也是可是堂堂正正长房的嫡子,如今已经有个正六品兰陵校尉的虚职在身上,配她一个庶女那是绰绰有余。也正因为此,薛家才出如许多嫁妆。”
“庶女?”铃兰倒吸了一口冷气,薛家一个庶女就有这么大的排场,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投胎果然是个技术活啊。她按捺下心头的艳羡,好奇的问:“那英国公的儿子为啥要屈尊娶一个庶女,难道薛家没有嫡女么?”
“怎么没有,这薛丹南有个小她两个月的妹妹,就是薛家大房正牌的嫡女。”说道这里她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道:“不过薛三姑娘如今正预备着今年的选秀呢。也不知道那位王爷有福气得了去,听说这薛三姑娘随了她姑姑,也是雪做肌肤花为容,金玉一般超凡脱俗的人物,只不过寻常人家不得见罢了。”
说罢又拉拉杂杂的说了许多选秀轶事,堪堪又过了多半个时辰,道路才放行,俞府车马疾行,不一会就到了位于吉祥里的家。
京城的俞府的建筑大多是上次地龙翻身后新修的,是一个占地半亩大小的地方二进半的四合院,后面还带着个极微缩的花园,地方不大屋子不多,但幸好俞家人丁更少,住着还是十分宽敞的。
因着远路难行,此次进京只有子诺铃兰带着几个下人来送子谣,老太太和安哥儿都留在俞家老宅,反正四叔也娶了媳妇,家中也算有人奉养。这也是铃兰一路上十分难受的原因,好不容易和儿子建立了一点点感情,无人处也用糖果诱哄着粉团一般的小正太叫了几声妈妈,如今又要千里相隔。(铃兰不敢教安哥儿叫自己娘,怕他不留神在人多处说了出来引来祸事,便教他叫妈妈解解思儿之苦。)
于是俞子诺住了东边正房,如今叫做君影居,暗含了铃兰的名字在里面;子谣住了西边正房,仍叫舒雨阁,因着乐氏走后俞太太一位一直空悬,子诺吩咐了没给铃兰单独收拾屋子,只随着他住了东边正屋。铃兰看到屋里处处窗明几净,床上一色的新换的被褥,汤饭热水□都是齐备的,不仅对小杨媳妇的欣赏又加了几分。
休整了几日后,铃兰就开始着手整理家事。
事实上早在俞家老宅铃兰已经润物细无声的接手了大部分内院事务,相当于半个正头奶奶,只不过在俞家老宅时有老太太时时盯着她敲打一番,各方面都不敢明目张胆罢了。如今到了京城没有长辈辖制,子诺索性到的第一天就当着所有下人的面吩咐以后称铃兰为二奶奶,算是正式把理家之权授予了她。听到这个二B的称呼,铃兰真是欲哭无泪,想她一个堂堂正正有夫有子的现代人,莫名其妙的穿到这里就被迫做了小三,偏偏身边的男人还不自知,一脸恩赐了她莫大荣耀的得意样子凑过来耳语道:“晚上早点到床上等我。”
家事其实也不多,主要是见见俞府的下人,然后把他们安置调配到不同岗位。
俞府下人不多,以前只有小杨管事两口子和几个老家人看守门户,洒扫院落,这次俞家回来常住,小杨媳妇预先买好了几个丫头供各房挑选使用,大家跟来的丫环都不多,铃兰身边是三星,白露和长虹,子诺自乐氏之后一直没用丫鬟,就是永益四个小厮跟着,早在乡下时铃兰就想选上一两个,都被子诺严辞拒绝了,如今她想着是不是该再挑一两个安分守己的人放在子诺身边。子谣那里仍是采薇、葛覃、柏舟和棠棣,只是后面两个都是十二三岁的小丫头,顶了之前放出去的大丫头的名字。
不过此次随着来到京城的还有林嬷嬷,临行前子谣亲自向她请教七王爷的身世,无奈林嬷嬷嘴严的紧,三番四次都没有露出一个字。后来还是铃兰教子谣兵行险招,把两次在皇觉寺遇见七王爷的事情偷偷和她老人家说了,谁知她老人家听说了此事,立马不顾路途辛苦年纪大了,竟肯随着俞家来到京城。不仅如此,还督着子谣日夜练习宫中礼仪。不过,铃兰好奇的问起七王爷的事情,子谣郁闷的说林嬷嬷说中选之后才会和她讲,否则还是不要知道太多为好。此次来林嬷嬷依旧只是随身的丫环菱花跟着,铃兰把她安置到府内最幽静的房间,心想还该再派去两个丫环伺候才好。
除此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客房收拾出来,子诺的姑父舒守道升了青州知府,嫡长女舒梦筠年方十六,也在选秀之列,她母亲便有意带了她和其他的几个子女到京城认亲,到时不免要住在俞府,早先已经书信联络好了,不日就要到京。铃兰心想姑奶奶可是最得罪不起的人物,一定要精挑细选几个最伶俐的丫头去伺候。
堪堪将家事收拾了个大概,铃兰亲自挑了几个丫头带在身边□。这日里铃兰备下四色礼物和若干家乡带来的土产,和子诺一起去俞家三房拜见。
作者有话要说:看来加精不给力啊,好吧,有人猜出昀昀的外祖家的话我就双更!!!!
附注:铃兰又名君影草,诺诺心中还是有铃兰的。只不过他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考虑铃兰的问题,不懂铃兰的心,所以他注定无法得到铃兰的好感。
、醉红楼
京城居,大不易!名利迷人眼,富贵变人心!
三房正是这句的最佳注脚,自前年搬入京城后,三房就和俞家绝少来往,逢年过节也没有什么表示。铃兰只隐约知道去年的会试中子评落第了,另外还隐隐听说三太太的娘家妹夫已经升了四品朝议大夫。这位韦大夫颇得韦爵爷的真传,言谈可喜,长袖善舞,和朝中多半大员的关系都不错。私下里还在京城做了几处生意,三太太在其中也有入股。
同在京中,又是小辈,理应上门拜见,无奈子诺对此事嗤之以鼻,任由铃兰啰嗦了三天,才不耐烦的说:“要去你自己去吧,我没空!”
铃兰也有些恼了,劳心劳力还落不着好,当即气鼓鼓的回道:“我要是你的夫人,自己去也尽够了,还用得着在这和你磨破嘴皮子。可惜啊~~,我只是一个小妾,就怕你三嫂见都不见直接把我撵出来!”
一席话说的子诺默然不语,看向她的目光里满是晦暗不明的意味。
三太太在京城新买的宅院并不远,比俞府再往西一箭多地,坐轿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也算是繁华地脚。到了门口铃兰暗暗打量,青瓦白墙的四合院,隐隐可见里面林木繁茂,屋舍整齐,黑油油的一扇柚木大门,门上的狮首铜门环倒也擦的锃光瓦亮,白露上前叩了门,立时就有一个青衣小厮出来应话,言语恭谨,行动利落。不得不说,三太太管家理事也是一把好手。
子诺和铃兰随着丫鬟穿堂过巷,到了正厅分主次落座。三太太和两位姑娘早已等在那里。三太太见到铃兰有些意外,两年不见,这个姨娘混的益发好了。身穿一条藕荷色百褶如意洒金裙,外罩着石榴红滚边云纹袄,一头如云的青丝绾成流苏髻,头顶心梳成同心结,中间嵌一朵赤金点翠富贵如意样的牡丹簪,耳下两颗圆润的珍珠耳坠,通身虽无任何贵重的饰品,却也显出一番富贵妩媚之态。
铃兰也在暗暗打量三太太,只见她梳着规规整整的圆髻,插着根五彩辉煌的赤金镶红宝凤头簪,前后还有六把镶绿松石的白玉梳,身穿紫色暗纹福字不断头的织锦褙子,外罩八团喜相逢厚锦镶银狐皮比甲,通体气派,富贵逼人,面容保养的很好,一点不像四十许几的人,只有眼角的细纹泄露出一丝老态。
三太太见了子诺还是很高兴的,一样样问了家中各色人等是否安好,又对着子诺歉意的说:“今个不巧,子评到西山会文去了,子谊也在学堂念书,否则你们兄弟之间到可以好好叙些话。如今只有子谨子话在家里,对了,子谣怎么没来?”
子诺微微欠身:“路途遥远,子谣受了些风寒还未完全养好,不能过来拜见三婶,还请三婶见谅。更何况选秀在即,她也不便过多的抛头露面。”
听到最后这句话,铃兰窥到子谨的面色变了一变。其实从进屋来她就关注到这位大小姐了,只觉得她变了许多,年纪轻轻就插金戴银浓妆艳抹,光手上的金玉戒指就带了七八个,虽然富贵是富贵了,反而掩盖了本身的青春气息,让人只觉得像店里的首饰架子。子谨也十七岁了吧,不知道亲事有眉目否,或许选秀这样的字眼刺激到了她。
旁边陪坐的子谨确实心潮起伏恨意难消,到京城也有两年了,只因为爹爹和哥哥都是白身,她至今也只能算是商人之女,京城的贵女圈子一直都挤不进去。平日里只能到韦家表姐妹那里凑趣,顺便听些贵族圈子的消息。也有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她曾跟着韦家表姐参加了几次低等级的宴会,可是同龄的女孩一听到她的家庭状况就立马不着痕迹的走开了,次次都是空留她一个人无聊的坐着。宴会上看到的一切都让她无比羡慕,那些贵女,甚至是官宦人家的庶女,都温文尔雅出口成章气质不凡。她也曾回来后狠学诗书文章,苦练画技绣工,可是再参加游宴的时候,即使她也跟着吟诗作画,却还是无法融入到那个群体中。几次之后,她方知道自己与她们相比差的不是才能,而是家世门第。那些人表面上虽然温柔可亲,背后恐怕早已讥笑连连,嘲笑她根本就不应该到这种地方来。
若是真的是容貌才情不如人也就罢了,可惜她只是输在一个家世上,就如一个农村人到大城市打拼,什么苦什么累都受过了,发现唯一欠缺的只是一个户口,这让她如何能甘心?刚来京的时候娘亲本也想着给她结一门好亲事,三番五次的托韦家表姨留心,三番五次碰了软钉子后,尤其是哥哥会试落第,娘慢慢认清了现实,知道这权贵阶层不是他们能攀得上的。之后便降低了门槛替她寻了几门亲事,无奈她听多了见多了权贵阶层的繁华后,对过这种平淡的日子不甘心,男方即使再有钱又如何,她家也不是没有钱,但是没有功名一切都是白瞎,永远是没有地位的商贾人家,永远进不了韦家表姐妹一样的人的圈子,说不定天人家一个跺脚自己就得家破人忙,因此眼看着就要拖成剩女。
因此她本就十分烦恼,不过幸好还有个子谣可以拿来对比一下安慰自己,毕竟子谣比她还大了一岁,而且至少她人在京城,虽然目前没有着落,但是总是还有希望,子谣则估计要一辈子呆在昌州老家再也不会回来了。可惜一道恩旨从天而降,情势立变,子谣竟然也有了选秀的资格,这让她如何不气,如何不恨!俞子谣,舒梦筠,韦盼盼,还有她知道的那些京城贵女,各个都要去参加选秀,只有她被排除在这个圈子外。
不提子谨心下暗恨,这边厢三太太和子诺又叙了几句家常,就有丫鬟进来禀报西花厅已摆好了宴席,三太太笑容可掬的说:“难得来了,一定要在此吃个饭。”
铃兰跟着子诺到西厅入席,恰好三老爷也回来了,大家团团的也坐了一桌子,铃兰细看桌上席面丰盛,旁边的伺候吃饭的丫环俏丽灵巧,看来三房这些年来过的还是不错的。大户人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尤其桌上有两个未出嫁的小姐,因此颇为清静,只有三老爷问了子诺几句家中之事。
酒过三巡,菜上五道,突见一个丫鬟自外面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大少爷被抓到衙门里面了。”
一席话惊得众人皆放下筷子 ,三太太立马沉下脸:“乱说什么呢,大少爷在外面会文,平白无故的怎么会被抓到衙门里?冒冒失失的就来瞎传话,拉了她下去掌嘴。”
那丫鬟也知道自己闯了祸,忙战战兢兢的跪了回答:“太太恕罪,才刚大门上跟着大少爷出去的来福跑回来说,大少爷在醉红楼和人发生了争执,谁知那人蛮不讲理,指挥家丁把大少爷一顿好揍,完了还报了官把抓了大少爷进去。幸亏来福见机不对跑的快,趁着人多混乱跑回来报信,说三太太你快点想法子救救大少爷,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事情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