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谈笑之间破大案 作者: 吴乐府-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建阳很高兴能够继续他先前的推理,他悠悠地点了点头。“有的。疑点四,陈忠信大夫到来之前黄旭娘就上了楼,在陈大夫检查严晓萱以及宣布她死亡的这段时间里,她都不在场,可后来却捧着寿衣下楼来,显然她已经知道严晓萱死了。她是如何知道的?”
“也许她听到了陈大夫说的话。”梅申试着给出一种他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
“这个,我们可以到严府去现场检验一下。”
“查明严晓萱的死因,难道不是文登市公安局的事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李玫不以为然道。
洪建阳看了看一脸不悦的李玫。“话不能这么说。严晓萱的死如果是严文清所为,那就跟我们有关。此外,我们此行的任务是要尽可能详细地掌握严文清的背景资料,以便找到撬开他嘴巴的利器。如果我们掌握了那些被他深深埋藏在心底的秘密,特别是他的犯罪史,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找到了攻破他的护身铁甲、让他开口的利器!”
“如果我们能够顺便破解了严路生跟严晓萱的死亡之谜,也算是对兄弟单位的支持嘛。”郭树怀似乎对于解开那两人的死因充满了信心。
王熙荣禁不住尼古丁的诱惑,趁众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到走廊上过烟瘾。他一边吞云吐雾,享受着尼古丁带来的快感,一边想着李玫的态度。
他不明白李玫这些带有明显针对性的话语,究竟是因为对于这次行动有看法,还是因为对自己有意见。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她都可以拒绝参与这次行动的,没人会因此怪罪她,起码自己是不会怪罪她的。可是当初自己征求她意见的时候,她不仅没有拒绝,而且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可如今她为何如此咄咄逼人呢?幸亏有洪建阳在那里抵挡她的攻击,否则自己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说实在的,别看他平常说一不二,有时还有点独断专行,可他真的不愿意跟李玫硬碰硬。嗨,真是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女人啊!
他带着一身的烟味悄悄溜回了屋里,这一切并没有逃过李玫的目光。
他假装低头查看自己所作的询问记录,避开了李玫灼人的目光。“大家还是针对这一天来所进行的调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他话音刚落,李立华便开了腔。“严文清频频返回文登,绝非偶然!”
王熙荣满意地点了下头。“原来你也注意到了这点。”
“领导同志啊,你在严文清回到文登的这件事上反反复复地问个没完,我想不注意也不行啊!”李立华说道。
众人哈哈大笑,就连一直板着脸的李玫,也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夏仲平一向比较沉稳,通常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发表看法。“根据那些老人的回忆,严文清每次返回文登的时间,都与他的作案时间相吻合,都是案发后几天。如果只有一、两次,或许可以说是偶然,可是如果次次如此----至少清钢厂和清电厂的凶案发生之后,他都返回了文登----那就是一种必然了。所以我赞成小李的看法,这绝非偶然,显然与他犯下的系列案件有关。问题是,他回到文登究竟是干什么来了?”
李立华一边噼噼啪啪地拍打蚊子,一边说道:“严文清之所以返回文登,肯定不是因为阴谋得逞后跑到家里来偷着乐的。我认为他偷偷跑回文登,八成是来藏匿什么东西的。”
“你认为他可能是来藏匿什么?”李玫问道。
“具体是什么,目前毫无线索,我不想乱猜。但我认为,一定是跟案件有关的东西,要么是用在作案中的某种工具,要么就是他从被害人身上取走的什么东西。”
梅申总是跟李立华争锋相对,或者说李立华的话往往会激发他的灵感。“可他并没有使用凶器,哦,我指的是刀具、棍棒、枪支之类的武器,所以,他显然不是回来藏匿凶器的。而迄今为止,我们能够推断出来的所谓用在作案中的某种工具,除了自行车外,再无其他了。所以我认为,他不可能是来藏匿你所说的‘用在作案中的某种工具’的。”
梅申的咬文嚼字,惹来了李立华的一通白眼。“那他就是来藏匿被害人的东西的。”
“可严文清犯下的又不是抢劫案,被害人并没有少掉什么钱财或其他值钱的物品啊。”梅申反驳道。
“那你说他来文登干什么?你应用一下你那严谨的科学头脑,给大伙儿分析分析吧。”
第138章 扭曲的心灵(八)
更新时间2013523 8:26:12 字数:2925
实际上梅申自己也没想清楚严文清频繁返回文登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李立华的质问顿时令他张口结舌。“这个……那个……”
“你别这个、那个的!亮出你的观点啊。”李立华不依不饶。
“我们的现场勘查和法医报告,都没有发现被害人少了什么……”
一直甘当听众的王熙荣终于参与到众人的讨论中来。“法医报告虽然没有提到这点,但是他们拍摄的被害人伤害情况照片却清楚地显示,每一位被害人都少了一颗、或几颗牙齿,但是我们在勘查现场时并没有悉数发现那些牙齿。”
“你的意思是,凶手取走了被害人的牙齿?”郭树怀难以置信地睁圆了眼睛。
“凶手对被害人的伤害主要集中在脸部,被害人口腔受损,牙齿脱落在所难免。那些脱落的牙齿那么小,不加留神是难以发现的。”李玫坚守着反对的立场上。
对于李玫的说法,王熙荣等人都不能接受,梅申反应最为强烈。“被害人的牙齿如果真的掉落在现场,绝对不可能逃过我们的眼睛的!”
“别太自信了。”李玫冷哼道。
可惜她遇到了一个跟她一样较真的人。“对于这点,我非常自信!跟毛发、纤维之类的微量物证相比,牙齿可以说是大的想要看不见都办不到的,我不可能对它们视而不见的!”梅申毫不理会对方的脸色,义正词严地辩解道。
“我是说,如果它们陷进了松软的土中,就完全有可能被忽视。”
“不可能!”
一向与梅申是针尖对麦芒的李立华站了出来。
“李大姐,在这点上,你务必要相信梅申的话。每次勘查现场的时候,他都要用他的毛刷、小铲、小筛之类的工具在被害人倒卧的地方,又是刷,又是铲,又是筛的捣鼓半天,那个细心劲儿啊,就像在淘金似的,象牙齿这般大小的东西对于他来说,的确是大的想看不见都不行。”
不知道是不是被自己的本家说服了,李玫不再纠缠被害人的牙齿究竟是被凶手拿走了,还是掉在松软的土壤中了,但是她仍然像一位严厉的法官一样质疑着每一样证据。
“你们的意思是,每次作案的时候,严文清都从被害人身上取走那些东西,再带回到文登的家中收藏,是吗?”
“是的。”洪建阳回答了她。
李玫不屑地撇了撇嘴。“谁会把那么恶心的东西当宝贝收藏起来?”她一直不肯直截了当地说出“牙齿”二字。
“那些心理变态的凶手就会。那些东西是他们的战利品,看到它们,会令他回味起残害被害人时所带来的……”洪建阳猛然醒悟到自己正在象我老爸一样思考,连忙打住。
可是李玫并不打算放过他。“会令凶手回味起什么呢?”
洪建阳硬着头皮答道:“这个,也许会激起凶手的一些……一些不正常的感觉。”
“什么不正常的感觉?”
尽管李玫只是坐在桌旁的一张方凳上,跟大家平起平坐,可是她的神态却让人感觉她就像是俯视着自己臣民的女皇,她说话的口气像是女皇在发号施令。
李玫这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令王熙荣非常不舒服。正常的讨论、争执他没有意见,哪怕是争得面红耳赤、出言不逊。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她那种屈尊俯就的态度,似乎别人都是弱智的家伙,都在胡言乱语,惟独她一人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
他不得不出面干预了。“我看,大多数同志都认为严文清频繁返回文登,很可能是来藏匿什么东西的。虽说究竟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一定是某种与案件有关的物证。这很重要,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与犯罪有关的直接证据。所以,我决定明天搜查严家老宅。”
“那需要搜查令以及当地警方的配合。”夏仲平提醒道。
王熙荣拍了拍搁在床头柜上的黑色公文包。“放心吧,搜查令带着呢,临行之前找裴检察长签的。协查函也带来了,让当地警方配合问题不大,我跟李振经打过招呼,蔡所长也表态会全力以赴配合我们。”
不知道是不是存心跟王熙荣过不去,李玫拿脊梁对着众人,两眼望着贴在墙上的“室内物品清单”,用她那很有教养的语态淡淡地说道:“被搜查人严文清在押,他的家属又无一人在世,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被搜查人的哪一位亲属还在世,那么,被搜查人或家属签名、盖章一栏岂不是要空着吗?”
“这个倒无妨。”夏仲平说道。“我们对嫌疑人进行搜查时,有时也遇到他们或他们的家属不在场,或者虽然在场,却拒绝答字的情况。上次搜查严文清宿舍的时候,他就拒绝签字。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在文书中加以说明就可以了。这个符合法律程序。”
李玫转身面对夏仲平,用笔记本当扇子轻轻扇着。“既然我们要把这个案子办成铁案,那么,在办案过程中就不应该有失误,连瑕疵都不应该有。虽说我们可以通过在文书中加以说明来解决被搜查人或其家属不在场,或者拒绝答字的的情况,但是民众并不清楚,清化厂的职工并不清楚。所以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将是这个特大系列案侦办过程的一个瑕疵。”
“你的心情我理解。”王熙荣虽然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一点儿也不能理解。“我去找裴检签发搜查令的时候,他也跟我提到了清化厂职工的反应。他们不相信严文清是连环杀手,认为警方是久久不能破案,就随便找了个无辜的人来当替死鬼。严文清至今不肯认罪,更坚定了他们的看法。裴检支持我们的这次行动,叮嘱我一定要细心、不放过任何疑点,把证据给坐实了,到时候就让事实来说话,打消民众的疑虑。”
李玫淡淡一笑,低下头去在自己的笔记本中翻来翻去。她显然并没有被王熙荣说服。
看到自己的本家不说话了,李立华很高兴。他不想得罪李玫,但也不耐烦她总是纠缠在细枝末节上。他还有一些建议要提呢。
“我认为,严路生跟严晓萱的死确实存在不少疑点,因此我们应该象裴检说的那样,不放过任何疑点,展开进一步调查。我们应该向两位开具死亡证明的大夫,董友伦跟陈忠信进一步了解情况。”
“说到查明那两人死亡的疑点,严家的保姆黄旭娘跟养女赵小玉也是我们必须询问的对象。”郭树怀建议道。
“还有一位重要证人马兰。她虽然对于解开严路生夫妇的死亡之谜也许没有帮助,但却是了解严文清过去的最重要的人物。我相信,一定能从她那儿了解到关于严文清的重要信息。”洪建阳的语气带着某种紧迫感,这与他沉稳的性格不相符,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
“那么,我布置一下明天的任务。李立华、梅申跟我去搜查严家老宅,由我负责。小洪跟树怀去询问董友伦、黄旭娘和赵小玉,这组由小洪负责。李玫跟仲平去询问陈忠信和马兰,这组由仲平负责。大家有什么意见吗?”王熙荣扫了众人一眼,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李玫身上,但是李玫没有抬头看他。
“谁来配合我们行动?我指的是当地警方。”夏仲平问道。
“明早八点钟,蔡所长会派人过来跟我们汇合,参与我们行动。大家累了一天了,早点儿休息吧。”
刚吃完早饭,蔡乔生就带着陈旭和一位三十岁出头的民警兰家涛来到招待所。王熙荣说明了他们的任务之后,蔡乔生建议,他本人配合王熙荣这个组行动,陈旭配合洪建阳他们,兰家涛配合夏仲平跟李玫。派出所的车给王熙荣他们用,王熙荣他们带来的两部车就留给其他两个组使用。这个安排大家都没有意见。
先来说说洪建阳他们这一组的情况。
他们在陈旭的带领下来到了董友伦大夫的家。
那是座深宅大院,四周被高高的围墙包围着,厚厚的大门镶着铁皮,上面开了道小门,这会儿敞开着,大概是为了便于病人来访。大门后面是一处庭院,中庭栽种了不少花草,两边的廊道摆着一些凳子,大概是给等候的病人歇脚用的。跟庭院相连的是一处三十来平米的厅堂,中间摆着两排深色的靠背椅和几张方几,其中的一张方几上摆放着一块小枕、插着压舌板的瓶子和一摞处方笺,看样子董大夫就在这里给病人问诊把脉。这会儿病人还没上门,宅子里静悄悄的。
第139章 扭曲的心灵(九)
更新时间2013523 8:26:52 字数:3054
董友伦的女儿董香梅把他们领到厅堂上,给他们斟上茶,笑容可掬地让他们稍如等候。
董香梅是一位身材不高,相貌端庄,面容慈祥的女人,看上去四、五十岁。从她的口中了解到,董友伦今年九十四岁,已经不坐堂了,她继承了父业,为病人问诊把脉。她从十五岁便开始从父学医,如今已经是年近一甲子的人了。董老夫人在三年前去世了,自己跟父亲住在一起照顾他。
提起严路生,董香梅深深叹了口气。她说,自己跟他是同龄人,对他还是有印象的,甚至还记得严老先生刚刚把他领回家时那副瘦巴巴的模样。他的病是她父亲给诊治的,记得他得的是慢性胃炎。治疗之后有起色,可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有反复,直到后来剧烈吐泻,导致肾功能衰竭而亡,年仅三十多岁。说到这,董香梅眼中泪光闪闪。
四十多分钟过去了,董老先生才出现。他是个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的小个子老头,很像杨柳青画中的老寿星,用鹤发童颜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他走起路来相当有精神,一点儿也不拖沓,继续行医应该没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了。
董老先生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茶杯,浅酌了几口茶。“你们是外地人吧?得了什么病啊?当地治不了吗?”他的目光一闪,认出了陈旭,“哦,这不是小陈吗?他们是你的亲戚吧?”
“爸,他们是民警,是来向你了解情况的。”董香梅扯着嗓门一字一顿地向父亲解释道。
“啊,是民警啊。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们来向你了解点情况。”陈旭凑近老人说道。
“什么?器官?”
“我爸听力衰退得很厉害,跟他说话很吃力,要大声吼。给他配了助听器,他又不肯戴,说是把所有的声音都放大了,好像置身在闹市中,吵得要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不再给病人看病了。你们坐近点,说话声音大一点,说得慢一点。”董香梅很无奈。
这期间,董友伦老人直拿眼瞪着他的女儿,好像知道她在编排自己的不是,很不满意。
洪建阳把椅子挪到了老人身边。“董大夫,跟你打听件事儿……”
“打金?什么打金?”
洪建阳深深吸了口气。“你还记得严路生吗?”
“盐卤?那是点豆腐用的,打听这个干什么?”也许是因为口音的关系,虽然洪建阳已经是扯着嗓门,语速尽量放得很慢,可董老先生还是在那儿牛头不对马嘴地瞎答应一气。
洪建阳非常着急,心想要是总这么胡扯下去,即使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恐怕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得想个办法。他东张西望地寻找董香梅,恰好看见她手里拿着一个写字板和一个小挂件急急忙忙地从厅堂背后转了出来。
她把写字板递到父亲手里。“爸,你还是戴上这个吧,否则别人没法跟你谈事情。”说着,她也不管董老先生是否同意,硬是把助听器的耳机塞进了父亲的耳朵里。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