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玉奋斗记-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子腾也被这些不能帮忙反而添乱的人折腾得够呛,开始的时候,他是不把张将军很放在眼里了,反而因自己战败此人增援心情有些微妙,直到张某人战死,他才有了些兔死狐悲之感。想来外甥是不会害自己的,王子腾连声答应了,又说:“你是快要尚主的人了,还要以身赴险!这会子你比我要紧多了!偏又累你到这里来,便是此番功成而返,我也没脸见你母亲了。”

甥舅二人说着话,要紧的说完了,就是上茶说家常,王子腾又问了京中情势与各家情况,最后说到贾琏的事儿,狠骂了一回:“那时我不在京里,不然他倒是敢!净会惹祸。”又问贾珠可好,身体如何一类。

正说话间,那边已经安扎完毕,晚间就是接风宴,因有贾宝玉这个打圆场的在,王子腾又是官场老油条,人品的下限也比较低一点,张炯等人觉得贾宝玉人还不错,也给他面子,这顿饭倒还真不错。席间,王子腾表示:“明日一早,咱们就交割一下儿,我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军中禁酒,大家还清醒着,张炯道:“晚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此地诸事还请多多提点。”又是一番寒暄,总的来说,情况还是不错的。王子腾表示会继续压着这些笨蛋,张炯道:“总拘着怕也不成的,不如……挑几个勉强可用的,寻个由头打发了不中用的,也好叫人没话说。”王子腾道:“他们如今都在营里,全凭张大人作主罢。”

贾宝玉明白张炯的意思,明显的,皇帝出的主意就算再馊,你也得把它变得好闻点儿,如果能历练出哪怕一两个人,就能表明皇帝依旧英明,给大家提供了机会,没出头的人只能怨自己不努力,瞧,那谁谁跟你一样的,怎么人家行你就不行了呢?

王子腾心里不舍放权,但是皇帝不是命张炯给他当下手的,在外甥的‘劝说’下他至少明白这个时候最好配合张炯,倒也干脆地交出了指挥权,当然他的亲信们还是归他管。

——————————————转回————————————————

自从张炯与王子腾搭上了线,贾宝玉就不大管这些事了,虽然军事会议也会带上他,然而商量军务的事情,贾宝玉就没再插嘴。他知道自己纸上谈兵兴许可以,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没什么把握的,尤其他的工作重点是调解以及……密报。

天天写小报告给皇帝,身边还带着有着优良传统的锦衣卫,就算他不写也没人相信。锦衣卫也自有渠道去密报,如果收不到他的小报告,皇帝那里不定会怎么想呢。再者说了,为臣者最担心的就是失了圣意,离得远了就容易被人拍黑砖,现今有这么一个沟通的渠道,不老老实实每 
 142、准备就绪即刻开战 。。。 
 
 
天写点作业交上去的那是傻瓜。他出京来,诱使皇帝同意的一个理由就是:军中无人可细报详情,下面的人说不定还瞒着不少东西,致使京中也是雾里看花,不如他去看得仔细些,也能写得明白一点,皇帝这里也能更有数一点儿。

贾宝玉开始几天的报告都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不外是今日风雪,路上艰辛,士卒的御寒衣物不甚充足等等。到了平安州,就更有内容好写了,其中就包括了张将军死亡的真相。贾宝玉去看了不少以前‘好友’,一个个……挺让人吐血的。卫若兰等还惭愧一下:“本想争个脸,搏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这会子实在是……当然也是头脑发昏了,累得张将军阵亡。”这算是态度良好的,贾宝玉虽然生气,倒也忍了,另有一等急急惶惶,来的时候自以为天下无敌,见了敌人就尿裤子,而后再也不肯上阵的。最可恨的是……连累死了人还不知悔改的,嚷嚷着主帅无能,张某人贪生怕死没有出动,当时要是跟着他们一鼓作气必可一战而下,必不会被打埋伏。理由是:这是围点打援,打的是援军,你要是一道过来了,大家泰山压顶……

去你爷爷的!死背书都背不好的家伙!围点打援是这么个意思么?贾宝玉恨不得把他们当场踹死!记了几个人的名字,某伯之子某侯之孙的几个人,回到住处就写小报告去!相信军中必会有其他人给皇帝写同样的报告的,贾宝玉决定修改一下,这一部分全部写实给皇帝,同时像张炯计划的那样,报告也要有好有坏,最后要给皇帝一个台阶下——贾宝玉大人评论皇帝的英明决定:是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精华,皇帝英明。

这封信刚送出去,没两天另一件事情又发生了——张炯接管了营盘之后全面布防,重新修整了队伍。贾宝玉怀疑有人故意放出了他的贪名,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张炯本人,因为现在流传的是,这个上司会捞钱、会带着大家一道捞钱——士气空前高涨,反而没人说这人捞的都是军费,是本来会贴补给大家的钱。这些事情贾宝玉不关心,他现在只关心战争的结果如何,目前看来,至少张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原本颓丧的败军也被带得有了生机。

张炯重新整理了营盘,加设岗哨,同时不停地命人去请熟知当地地理的人来咨询情况,贾宝玉从旁听着,这些人知道的可比自己空从书上得来的知道要清晰的多了。贾宝玉只能描述:“此山险。”采药人却可以告诉你:“山上没路,山坳里有条小溪,水清可饮。”得,不用担心了,张炯很专业。

就在贾宝玉旁听的时候,巡营官带着一个小厮打扮的家伙来了,五花大绑,满脸尘土,嘴巴里还不干净: 
 142、准备就绪即刻开战 。。。 
 
 
“知道爷是谁么?知道爷是做什么的么?”张炯没理他,直接问自己的部下:“怎么回事儿?”答曰:“抓着一个往外头送信的。”

张炯面无表情地把信递给贾宝玉。这是一封家书,详细说明了现在来了个叫张炯的王八蛋,连着王子腾的外甥一块儿领兵来的,俩混球胆小得要命,正在修整……别说张炯了,贾宝玉都想掐死这王八蛋!曾经记得看过一个故事,一女间谍跟军官的妻子交上了朋友,诱导军官的妻子集邮解闷,每回军官来了信,俩人就一块儿研究邮票,偶尔还看看信的内容。靠!邮票上是有邮戳的,于是……部队到了哪儿,敌方很快就知道了。

这个故事不论真假(很有可能是假的,军邮的邮戳是不是标了普通人都能看懂的地址戳还不确定),都能说明一个问题,军队的行动要隐密才行,这群王八蛋居然偷着送私信,还事无巨细写得忒详细,还不用官方的比较有保障的行邮系统(战事吃紧,官方的驿站还轮不到他们用)。大家在这里还算不得主场,要面对的都是土生土长或者是长期驻守过这里的人,不小心叫人截着了一封,那结果……

行了什么都不用说了,连信,带人,连他主子,一道儿,捆起来打包送回京去!这群猪不筛选是不行了。贾宝玉拱手道:“大致的道理我懂,只是这折子我怕写不明白,您写,我连署。我也会另具折上奏,以作旁证。”张炯点点头,他爱财不怕事儿,尤其看这帮子废物的这个样儿,还真不用怕他们报复,那点子本事,能做什么?倒是留下来的人要好好选一选。

事实证明,一个家族的兴衰与它的人材储备是成正比的,张炯的不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被捆起来送走的人,贾宝玉一一辨认,还拉来王子腾作参谋,都是家现颓势的,真凭本事留下来的不过十一二个,除去卫若兰这样半是循私半也是有点本事的人,其他的八、九个全是家里人才济济的,不服都不行。人兴家兴,人矬家败,亘古不变。

终于修整好了,贾宝玉又写了一个小报告,也接到了皇帝催促进军的旨意。一般而言,太监不给出京的,传旨的是侍卫,这回领头来的是孟固,正是熟人。旨意到时,张炯贾宝玉等正等着前线的消息,王子腾提醒张炯:“我出来得早些也有小半年了,阁下到此也有大半月了,快过年了,若是合适,在正旦之前有封捷报才好。”张炯正好准备完了,路也问好了,营里也收拾得差不多了,碍眼的也打发了,爽快地答应了。贾宝玉一言不发,回去之后给皇帝的小报告里就写道:“王子腾无帅才,却可为佐。”不能不说舅舅的好话,但也不能总说他好,优缺点并存,才真实 
 142、准备就绪即刻开战 。。。 
 
 
,皇帝才肯信一点,王子腾才能有活路。

接了旨,传旨的人也留了下来,正好可以看个结果回去复命,如果是捷报,说不定皇帝一高兴还有额外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孟固就被贾宝玉邀去喝茶。进了贾宝玉的帐篷,孟固掸眼一看,暗暗称奇。床的造型比较简单,上面的铺设却比姑娘家的还精致,喜鹊登枝的绣花枕头、织锦被子、底下露出来铺床的还是上好的皮毛。有书案,宣纸湖笔端砚小小一个如意形的铜镇纸。居然还有个小圆桌子,老榆木还雕着花纹儿,上面一套紫砂茶具,下面四只圆凳儿。地下烧着火盆取暖,桌上香炉里燃着檀香增幽。

“你……亏得殿下还怕你吃苦……”许久,孟固蹦出这样一句话来。连询问一下此次进军的详情都忘了。
 

作者有话要说:贾宝玉同学,他不会强出头的,大家请放心。
但是不排除某肉坑他一把……




143

143、连战告捷新年抢劫 。。。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贾宝玉淡定地说,惊得孟固目瞪口呆,没来得及掩耳朵,继续听他瞎掰,“这么多东西,不带就罢了,带了也得用罢?就算没带,还不兴我现找着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儿?”孟固差点以为贾宝玉傻了。

贾宝玉快要憋疯了,等待战果的压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即使硬扛了,最后心理压力也不是一点两点的大。这回战争他已经分析过了,必胜的,他是来镀金的,所以他想尽办法说服皇帝过来了。然而,前途是光明的,这阵子的经历委实曲折,他才发现,如果结果是好的,中间发生了一点儿不好的事情,固然可以被掩盖,但要是这不好的事情牵扯到自己,估计自己也要被坑了。总而言之,初上战场的新丁,忧郁了。

孟固坐着听贾宝玉念叨了半天‘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让自己过得舒服的言论’(无限循环式播放),直到前线战报——大捷,哗变士卒聚起来的队伍被张炯给阴了一把,如今部分被灭,余部逃窜,斩首千余级,活捉了三千余人。

这真是个好消息,孟固终于想起来问:“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儿?”贾宝玉翻翻白眼,复述了一下张炯的布置:“哗变的士卒在当地没人缘儿,补给跟不上……”孟固双手一拍:“跟冬天在雪地里逮麻雀似的?”贾宝玉没这么干过,但是穿越前的石磊同学在学过鲁迅先生的小说节选之后曾经试图模仿过,倒也听得懂,一点头:“差不多。对了,咱们该去道喜了,回来我写表上奏,跟张大人一块儿送过去,晚间……我有话要跟你说。”

真不容易,都多久了,才有这么个大大的好消息?满营都沸腾了。张炯很大方,自己吃肉,亲信啃骨头,余下的小兵也可以喝口汤。衡量了一下,张炯的捷报里根本没要求把战斗减员的名额给补齐,他老人家根本没报这档子事儿——打完了要抚恤金的时候再说,战争期间的这个空额,他吃定了!打完了仗,作为对皇帝慷慨的回报,他会把手头究竟有多少人,没有水份地上报的。

晚间,孟固如约而来。都是熟人,贾宝玉完全没负担,把被遣返人员的恶形恶状说了一回,又问他们回去之后有无什么流言。孟固笑道:“就算原本有,这会子也没了。这会子捷报一传过去,这些人怕再无起复之日了。”除非他们家有个突然封了皇后的闺女,或者此人突然开窍。孟固觉得,他们很可能的下场是,在下一个恭王亲审的案子里全家被牵连。

贾宝玉目前关心的另一件事就是他舅舅被秋后算账的结果有多惨,孟固想了想道:“旁的我不知道,只是……王大人送过去的加急文书,圣上似不大放在心上 
 143、连战告捷新年抢劫 。。。 
 
 
。倒是你的折子,圣上看得还仔细些。”王子腾给皇帝丢脸了,皇帝目前当然不爱信他,不过……如果以后好好改造好好表现,大概顶多降职罢官还不至于被抄家,对贾宝玉来说,这就够了。

孟固点点头:“差不多就是这样儿了,”歪头看了一下贾宝玉,“我说,你这么着可不成啊,好歹也得冒个头。咱们好,我才说的,眼看你舅舅这回是不成了,先头那一位来的又死了,张炯又是那样一个人,先头弄了那么大动静,这仗打赢了,圣上得树个榜样,圣上脸上也好看也好对群臣说道说道。看来看去就是你了,你倒是振作点儿啊! ”贾宝玉一个哆嗦:“你看我是那块料么?不说这个了,殿下近来如何?”树型典?营里人多着呢!

“你还知道问呐!”孟固说着,扔过来一封信。贾宝玉认得封皮上的印章,那是自己亲手刻的。

孟固还在嘱咐:“消息不通,不敢私递信件入军营,这回,我这也是夹带的,你好歹小心着点儿。后儿我启程回京的时候,再来拿回信。”

信颇厚,足足有十几页,打头几页写着京中情势尚可,勿忧,同时嘱咐:“营中诸事你自有分寸,只是令舅之事不可强求,或风光不如前,总无性命之忧,不可强求冒进反招祸患。”贾宝玉看着不由失笑,这人总是这样操心。后面几页纸上的墨迹看着却比前面的旧,从生活的点滴写起,梅花开了、庄子上缴了年货来了……次后附了一页笔迹不同的信纸,是贾珠的,写着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贾宝玉提笔写回信:“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絮絮叨叨把近来的生活轨迹都报告了一遍,以此表明自己一切都好,也没有傻乎乎地想提刀上阵当英雄,颇“有自知之明,我至此,为使胜。设需上阵,责无旁贷,需静坐,亦无怨尤。”总而言之,为了这个最终目标,做什么都行,不在乎出不出风头,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末了说,因为前阵子的家书事件,自己就不写回信给家里了,让徒忻代为说一声便罢。

吐了一口气,抓起个鸡蛋大小的木头坠子一道封了进去,闲得发慌,贾宝玉终于学会了雕东西,当然只是雕些简单的造型,这是一只小羊,造型有点Q,意思也吉祥。其实照他的意思是想雕个羊驼的,但是鉴于这个神兽目前没人认识,又有别的意思……

——————————————————————————————————————

孟固带着捷报、俘虏一起上路,回去自然也少不了受赏,皇帝很高兴,年前收到了好消息,也不吝封赏。

贾宝玉曾经问过张炯:“张大人可想更进一步 
 143、连战告捷新年抢劫 。。。 
 
 
?”张炯大笑:“你考进翰林,我可没有,怎么进?只要翌日不要有人计较我今天得了好处就好,这机会也是旁人给的,要是他们有能耐又清廉,可没我什么事儿了。”贾宝玉道:“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难。”说完两人都笑了。

贾宝玉回去给皇帝的密折里就写明了这一点,这个人有用——“为惜其才,不可使久废,然为惜其才,亦不可使其有机会更贪而自毁。”简单地说,就像钟点工一样,不过这个钟点工收费有点儿贵而已。皇帝深以为然。下来给前线的封赏里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泛泛地赏赐了羊酒,将领各一领新衣,贾宝玉也得了一身儿,皇帝欣赏贾宝玉识人的眼光,但是张炯的人品是众所周知的,不能明诏表扬贾宝玉有识人之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