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锦绣前程 完结-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文官还是武官,京城上下都有些紧张。女眷们虽然并不直接面对这些,家里男人一个个这样,女人肯定也自在不了。
又是一年新年朝贺时,陈太后直接向诰命们提出要节俭。税改是在执行中,反对的官员直接贬官,但就是这样现在国库也不够军费。现在只是备战阶段,真打起来之后会花的更多。
钱,钱,钱,国家有难了,请贵族们捐钱吧。同时直接吩咐下去,但凡大型宴会,大排场的热闹场合,能省则省。非要铺张浪费的,当然不会因此直接治罪,穿小鞋,事后算帐,借口其他事情,想整人不要太容易。
太后发起的,女眷们自然是积极响应,实在是不敢不积极。叶茜也跟着松了口气,她对这些应酬也是觉得挺讨厌的,趁着节俭的风气下来,她倒是能歇歇了。以前收到贴子却不出门赴宴,给摆架子似的,现在是完全不用。
把更多的时间用与照顾孟昭和儿女们,儿女们还好,孟昭实在是太累了。虽然还没出京城,还没去边疆,却己经脱了几层皮。
“大奶奶,公主府送来喜贴……”管事媳妇进门说着。
叶茜正在院中,看着儿女一起玩顽,一年接一年,冲哥儿都会跑了,珍姐儿疼爱弟弟,天天带着冲哥儿两个玩耍。外头孟昭忙到飞起,叶茜要说一点不担心也是假的,倒是看着儿女能让她放松些。
“公主府的喜贴?”叶茜愣了一下,没听说公主府有啥喜事。
说话间接过贴子,打开一看,叶茜多少愣了一下,上头写的是叶景祀成亲,不禁问道:“送贴过来的人呢?”
“己经走,说是成亲,其实是扶正。”管事媳妇说着,随即道:“特意送喜贴过来,其实就是知会一声,也就家里摆酒,并不请旁人,并不用大奶奶过去。”
现在京城的妇人们是想着法省钱,只下贴子不宴客,这是常事,这样的贴子有时候一天就能收到两个。
叶茜笑了起来,不自觉得舒了口气,有几分自言自语的,道:“终于圆满了。”
熬了这些年,叶景祀就能依然如故,楚静言就能一直生。生了第三个儿子后,楚静言调养了许久,一直没动静。前不久又怀上了,这都第四个了。
估计安宁长公主实在扛不住了,四个孩子了,就是真有人敢嫁叶景祀,安宁长公主也不敢给叶景祀娶,实在是没法娶。扶正,终于等到了。
、211
春风吹过又一年;与匈奴之战终于开打。其实以匈奴的气势,三年前都可以打了;一直没打起来是因为宋太后的怀柔政策,各种和谈;各种忍耐;甚至于送宫女充公主送过去和亲。如此拖了三年之久,终于国库充足了,一应人员到位;大楚也终于硬气起来。
朝廷决定开战;孟昭也要随着大军开始出征。三年时间,孟昭总算在军营里站住了。他是平调过去的;从三品官职并没有降级;大小也是个将军。只是没有亲身上过战场,威信不高,想调动士兵比较有难度。
上战场不是出门旅游,简单一个小袱,两个小厮也就完了。到了出发当天,叶茜带着儿女送到孟昭出门,珍姐儿一直拉着孟昭的衣角,冲哥儿还不太懂事,则显得有些懵懂,也跟着珍姐儿一起拉着。叶茜已经做好准备,仍然被弄两个孩子弄的眼泪汪汪。
“珍姐儿长大了,要会心疼母亲,照顾弟弟,要当个好姐姐。”孟昭说着,在珍姐儿脸上亲了两下,又伸手搂住叶茜,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是没说出来,只是搂着她。
即使已经做了决定,到临走之时看着叶茜,仍然让他觉得心酸与不舍。
就是再信心十足,他对与前程将来也有些蒾茫,他都如此,更何况是叶茜。
叶茜任他抱着,轻声说着:“还有一个好消息,一直没跟你说,冲哥儿马上就有弟妹了。”
她也是才有感觉,却觉得十分幸福,又有一个孩子在身边,属于她和孟昭的孩子,可以安慰她想念孟昭的心情。
孟昭听得先是大喜,放开叶茜,随即却是道:“这样你又要更辛苦了。”
“一点都不苦。”叶茜笑着说,不自觉得摸了一下肚子道:“我倒觉得轻松了。”
孟昭听得笑了起来,伸手把地上的冲哥儿抱了起来,叮嘱着道:“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人,要撑起来才行。”
“嗯。”孟冲似懂非懂的答应着。
孟昭在他脸上亲了一下,随后把孟昭放到地上,道:“外头风大,快些回去吧。”
“嗯。”叶茜点点头,左手拉着珍姐儿,右手拉着冲哥儿,笑着道:“一路顺风。”
孟昭翻身上马,突然舒口气,爽朗中透着大气,笑着道:“既然去了,肯定要挣出一番前程来。等着吧,以后好日子在后头呢。”
叶茜听得点点头,笑着道:“我等你回来。”
孟昭并不是妻儿能拌住脚的男人,走了自然也就能放开了。
孟昭挥挥手,骑马直奔前方,两个小厮迅速跟上。
叶茜看着孟昭的背景,稍稍怔了一下。
身边珍姐儿突然道:“爹爹什么时候会回来?”
小脸上神情显得十分凝重,她还不太懂,只觉得有些难受。
叶茜笑了起来,摸摸珍姐儿的头道:“你爹爹是为我们娘们挣前程去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
“噢……”珍姐儿似懂非懂的听着。
叶茜又看一眼旁边冲哥儿,伸手把他抱了起来,拉起珍姐儿道:“回屋吧。”
春天送走孟昭,冬天迎来叶荞,蔡盛文外放这些年,终于可以回京了。关系是叶景祀找的,四品京官,官职不算大,位置却是很不错。叶景祀已经从三品升正三品,跟杜俊成为最坚固的盟友,这都不算是找门路,也就是随便一句话的事。
叶荞带着二子二女回来,叶茜则是刚生下第二个儿子。已经是第三胎了,生的十分顺当,身体底子好,恢复的也快。
战争期间一切从简,京城几乎没有宴席了。哥儿的洗三也就家里人来了,直到满月酒,叶茜出了月子,亲自操办的,一个外没请,只把自家嫡系亲友请了。叶荞,顾氏,吕姨妈,吕姨妈还把两个儿媳妇都带上,再加上叶宗山一家。
家宴而己,席面就摆在花厅里,分席而坐,叶茜细心张罗了席面。叶荞和顾氏是第一波来的,蔡盛文回京之后就住在蔡府,虽然家已经分了,但蔡老爷还在世,兄弟肯定是聚众而居,也省得外人说嘴。
这些年叶茜与叶荞姐妹俩书信不断,却没见过。叶荞回来时叶茜正在坐月子,她就没敢过去打扰,出了满月这是姐妹俩初次相见。
叶茜这边三个,叶荞带着四个,各自引见之后,叶荞就有几分眼泪汪汪。蔡盛文对她很好,但离家多年,父母亲人都不在身边的苦,她也是感触良多。尤其是叶茜,当年能那样对她,为她张罗这么多,年轻时不懂,后来的生活却让她明白。
“天呢,天呢,几年不见,竟然胖成这样了。”叶茜看叶荞要哭出来,连忙笑着说。
这也不是夸张的说辞,叶荞确实胖了许多,红光满面,满脸笑容,这肯定是平常日子过的好,不然绝对没有这个色气。
叶荞当即笑了起来,道:“你也不比我好哪里去,你看看你这身上,衣服只怕改回了。”
顾氏知道她们姐妹深情,只在旁边笑着听她们说,也不插话。
几个孩子已经在一起玩起来,七个孩子,有大有小,花厅本来挺宽敞的,瞬间热闹起来。
正说着,吕姨妈带着两个儿媳妇也来了,这些年来吕姨妈行走宫中,生活档次早就不知道高多了多少。大儿子吕石海开药铺兼行医,生活十分宽泛。小儿子吕石林依然没啥本事,吕姨妈选来选去给他寻了房不错的媳妇,夫妻之间仍然有些争执,实在是吕石林不太长进,大麻烦也不会沾,但拈花惹草的从来没断过。
开始时吕姨妈还管管,后来就彻底不管了,她也是没精力了。年龄在这里摆着,只是进出宫廷就耗尽她的精神。索性置了田产把他们分出去,分家之后,眼前没有吕家人,吕石林媳妇奋起,算是把吕石林彻底压住,夫妻之间还算不错。
“好啊,看到你们姐妹过的如此好,真让人高兴。”吕姨妈忍不住说着,就连她自己,她都没有想到,日子竟然能过成这样。贫穷也好,欺负也好,全部都没有了,这样的富足安康。
叶荞笑着道:“看姨妈这样的气色,肯定比我们更好。”
回京之后看到吕姨妈,叶荞是又惊有喜,实在是没有想到,吕家的生活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地变化,当然全部都往好处发展,如何不让人高兴。
坐下叙话,主要是叶荞在说,先说了说外头的生活。又说了说归京之后的生活,提到蔡盛文的官职时,叶荞顿了一下却是没再说下去,叶茜很及时地把话题岔开了。许多事情心里有数就好,蔡盛文的关系是叶景祀找的,记下这件事就成了,其他的全部不用提。
“爹爹怎么还没来?”叶荞忍不住说着,这都快开席了,叶宗山和画眉也该过来了。
叶茜也觉得有点奇怪,正要打发婆子过去瞧瞧,就见画眉匆匆进门了。
“老爷刚才打发人回家说,衙门里有什么重要消息,他去派人打听了,让我先过来,他得了消息再直接来姑奶奶这里。”画眉有几分焦急的说着。
叶茜心里惊了一下,脸上却是笑着道:“我想肯定是好消息。”
叶宗山是捐的官职,虽然也是每天去衙门,因为能力有限,也就是按时点卯而己。熬了这些年,从六品升到五品,给画眉挣到了凤冠霞坡,就再没有其他建树,突然间如此关切的打听消息,只能是孟昭的消息。
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她当然希望是好消息。
叶茜如此一笑,倒是把画眉的紧张消了几分,连忙笑着道:“是啊,肯定是好消息,不然老爷也不会这么着急。”
叶荞和顾氏也跟着顺着往下说,叶茜看看奶妈抱着哥儿,次子还没有起名字,想了想道:“我看哥儿就叫福哥儿吧,会给他爹带好运气。”
“这名字好,就叫这个。”吕姨妈也笑着说,不知道是什么消息,用孩子的名字冲一下,坏消息也能成好消息了。
男人上了战场,那就是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如何不怕人呢。
叶茜从奶妈怀里接过福哥儿,笑着道:“你一定会给你爹爹带来好福气的。”
丫头们上茶上果碟,叶荞也没了说笑的心情,倒是叶茜笑着道:“一会好消息送来了,我们一定好好高兴一回。”
话间刚落,管事媳妇进门传话,叶宗山的小厮过来了。
叶茜马上道:“快传进来。”
管事媳妇跑着去了。
“老爷打听清楚了,是程将军出事了,与姑爷无关,请大姑奶奶放心。老爷一会就来,让小的先过来报信。”小厮上前紧赶着说着。
屋里众人都不自觉得舒口气,虽然不是好消息,但不是坏消息就够了。都上战场了,求的也就是平安而己。
叶茜笑着对身边的婆子道:“打赏。”
小厮笑着道:“谢大姑奶奶。”
考虑到叶宗山马上回来,叶茜吩咐丫头婆子摆桌收拾席面,等叶宗山过来正好可以吃饭。当然也要问问前线的状况,虽然没孟昭什么事,叶茜心里仍然有几分担忧。
小厮嘴里的程将军是边疆副帅,草根出身的副帅,以前在京城时,孟昭虽然跟他并不熟,说起话来,对他却是十分敬重。突然间传有事……十之八九不会是好事,副帅身上发生好事,只有打胜仗才有可能。
若是真有捷报传来,各府肯定会知道,只说出事了……肯定是真出事了。
席面摆好,叶宗山进门,果然没什么好消息,叶茜意外的是竟然比她想像中的还要糟糕。程将军战败投降,具体过程虽然还不清楚,兵部接到的消息如此。现在六部内阁都在商议,宫中也有消息,不用多久关与程家的处置方案就会出来。
永昌皇帝那样的雄心大志,立志要灭掉匈妈,结果在战争之初,副帅战败投降,这一个巴掌太打脸不说,也太打击士气。
接下来要怎么打?
“战败投降?”叶茜只觉得有几分不可思议,孟昭几次提起程将军,都是很佩服的口气。以孟昭的个性绝对不会佩服一个投降的人。
这跟改朝换代还不同,现在是在抵御外族,在国仇家恨的面前,男人能死不能降,那是骨气。
尤其是带兵的元帅,若是这样的人都能动摇,没法打。
叶宗山吁气道:“兵部消息如此,都在商议怎么处置程家人呢,肯定错不了。”
他跟程将军也没什么交情,得知不关孟昭的事,他也就没有细打听。其实也不用打听,领兵元帅投降了,家人肯定落不了好。
“唉……”叶茜忍不住叹了口气,眼神显得十分担优。就是没有关系到孟昭,副帅投降,对前线岂能没有冲击。
、212
七天之后程家的处决结果出现在邸报上;确定叛国罪,抄家灭族;女入官奴。据婆子人们,程家男丁问斩那天;京城百姓去围观的许多;当时是骂声一片。程将军是统军副帅,不管千万理由,战败还可以体谅;投降是绝对不能体谅的。
为此叶茜还特意去了公主府一趟;叶宗山只是闲差而己,打听到的消息十分有限。叶景祀是真正的重臣;他那里才有第一手消息。叶茜倒不是关心程家;孟昭还在战场上,她想知道更多前线状况。
叶景祀虽没有隐瞒叶茜,但也没有说太多,实在是前线军务,有事情不能说。程将军投降这件事,叶宗山知道时已经结案了,前线证据确凿,确实是降了,大楚损失很大。要不是证剧太确凿,谁想在开战之初,弄个投降将军出来动摇军心呢。
不过这样的冲击下,对孟昭来说是灾难也是机会。就像宋太后的才干在匈奴入侵之后完全暴发出来一样,时势造英雄,大灾难的到来对有真正才能的人来说是机遇。
“这些事情你就别打听了,知道了对你也没什么好处。”叶景祀说着。
他可以理解叶茜的心情,不过想这些有的没有,实在是想了也没什么用。最好连前线的情况都不要太打听,翻翻邸报上的消息就好了,打听的太多除添烦之外也没什么好事。
好好在家里照顾孩子,尤其是儿女们一天天大了,父亲总是不在身边,母亲要付出更多的关爱才行。要是叶茜都处与紧张状态,孩子的情绪会更紧张。
叶茜笑着道:“多谢四哥关爱,我知道了。”
听到叶景祀说这些,她有种欣慰感,如此顾家的叶景祀,换成上辈子总有种想像不能感觉。现在却能变成这样,如何不让人欣慰。
叶景祀笑着道:“既然来了,吃了中饭再走,静言也挺想念你的。”
“那麻烦四哥了。”叶茜也没拒绝,孩子都带过来了,她也挺想跟楚静言聊聊。
在公主府呆到下午,又顺道去国公府拜见了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叶茜回家时已经快扫黑了。奶妈们哄着孩子们去休息,叶茜换了衣服到梢间坐下来,丫头刚倒茶上来。
就有婆子来报,管事有事要回报。
叶茜道:“让他进来吧。”
孟昭不在家,虽然是年轻媳妇,也无所谓了,叶茜从来都是正房里直接见管事。
没一会就见管事一脸焦急的进门,行礼之后就,道:“大奶奶,半下午时,东宫有传话太监过来,说太子妃开恩,准许大奶奶去东宫觐见。”
“什么?”叶茜第一反应是听错了,直向管事道:“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孟昭以前干的是锦衣卫,绝对忠与皇上。太子地位稳固,没有皇子争位事件,但当臣子的跟太子关系太近,总是不太好。就是把廖夫人与曾初识算上,他们与太子也没有任何关系,实在是不敢有关系。
突然间东宫传话,让她觐见,实在是不可思议。
管事道:“小的再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