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蜀谜境-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须臾之间,一切又归于平静。

31。密谋暗算

孙林越来越焦灼不安了。

从雅安回来后,他一直担心叶琬向张新宇告发自己。但又心存侥幸,猜测叶琬会顾及面子不提此事。现在,三天时间过去了,风平浪静,他稍稍放下了心。

可是,只要一想到去年春夏之交的港澳之行,他放下的心就又被提起来。

在紫荆花盛开的时节,孙林和他的秘书飞到了香港,“考察文博事业”。在他们即将准备回蓉的前一天晚上,他支开了秘书,在经纪人热情周到的引领下,来到澳门一个大型赌场——萄都大酒店,开始了他人生最大的一次冒险。在体验了极度巅峰的刺激和直欲跳楼的绝望后,他把自己信用卡上的20万元以及酒店300万元的筹码变成了一张欠条。

绝望是没有用的,跳楼是不被允许的。在困坐豪华套房烧掉一包香烟后,他终于拔通了远在成都的贾建的电话——他是局里新大楼承建公司的法人代表。

贾建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他的房间。这让他欣喜万分。短暂的交谈后,贾建慷慨地替他还清了300万元的赌债。条件是:由贾建给他保管那张印有酒店名称和欠款原因的纸条,直到新大楼工程款全部付清。孙林当然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筹码”。

回蓉的第二天,贾建就在香格里拉大饭店为孙林摆下了压惊宴。席间,贾建的财务总监拿出了一份新的工程预决算表和“工程实际支出增加项目说明书”。孙林心情复杂地签下了他的大名。这意味着新大楼的造价比原来增加了整整一千万元。

想到这里,孙林长叹了一口气。

“后悔是没有出息的,赌场是没有退路的。人生也不过是一座赌场。有些人敢赌,或者成了人上人,或者成了鬼中鬼;而不敢赌的人呢,他永远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在人生的赌场边观望的过客。”他劝慰自己——“好在我没有任何损失,我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些担心。”

“我其实并不需要过于担心。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当然贾建一伙除外。我最担心的是——他!”

“他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他对我的态度就是从那之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果他真的掌握了这张牌,就随时会掏出这张牌……这,太可怕了。”

想到这里,他拿起了电话。

不一会,一个人匆匆来到孙林的办公室。

“把门关上。”孙林说。

那人刚进门,闻言转过身去,一副结实粗犷的后背呈现在孙林的眼前。

门关上了,屋内的光线暗淡了许多。

“什么事?局长。”

“你坐下。不着急。”孙林站起来,倒了一杯茶给他,那人受宠若惊地接过去。

“你的工作表现我很满意。你有什么事,或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讲。”孙林关心地说。

“太谢谢局长了。困难倒没……”

“别老是局长局长的。”孙林不满地打断他。

那人一愣,但他很快明白了孙林为什么要打断他的话,于是接着说:“困难倒没什么。在我这个岗位,当官是不可能的了,我也不是那块料。我只是……”

“支支吾吾的干什么,说嘛。”

“我只是想,有机会提提我,弄个保卫科长什么的。实在不行,你就介绍一个关系给我,让我出去做点小生意……”

“这倒没什么大问题。可是,我交给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啦?我叫你监视他们几个,你倒好,就弄了个不疼不痒的东西给我,说什么史汉秋下班后一个人打开大厅的门……可那只是工作狂的表现……”孙林的责怪溢于言表。

那人喝了一口茶,说:“你放心,一有实质性的情况,我立即向你报告。”

“还有,我上次叫你联系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孙林又问。

那人来了一点精神:“我已经办好了。可不见你的……”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摩擦了几下,做了一个手工点钞的动作,“不见这个,我还以为你打消了念头……又不好再问你……”

“今天叫你来,就是要你尽快落实这件事。不要再拖了。”孙林站起来,“把这件事做得漂亮一点,我不会亏待你的。”说着,拍了拍那人的肩膀,以示鼓励。

“行,你放心,我马上去办。”那人站起来要走。

“等等。”孙林重又坐到转椅上,并旋转了一下身子,打开了办公桌下的一个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信封,扔在那人的面前:“这是一万。事成后,再给一万。”

那人把信封揣进裤兜里。

“记住了,手脚要做得利索一点。”

那人无比庄重地点点头,然后向门口走去。

“还记得必须要跟他说什么吗?”孙林冷冷的声音在尾随着这个人。

这个人停住脚,掉过头,原来是考古研究局的保安队长,沈勇。

此时,沈勇用清晰坚定的语气回答孙林:“记住了。——‘给别人一个机会!’”

32。刺激发布

两天之后。

“天问楼”九楼,学术报告厅。

主席台上方悬挂着红底黄字的横幅:“龙泉遗址未解之谜课题组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前花团锦簇,投影幕墙上播放着金沙遗址的影像资料。张新宇、孙林端坐在主席台正中央,史汉秋、叶琬、邓教授、马莲等人分坐在左右两侧。

台下,坐满了省局和相关单位的领导、考古科研人员、考古爱好者。当然还有本次活动的主角——上百个新闻记者。他们支起了“长枪短炮”,闪光灯兴奋地闪个不停。

孙林将话筒挪到自己面前,接着把嘴巴凑上去,像要去啃话筒:“来宾们,记者朋友们:自发现龙泉遗址以来,我局立即成立了课题小组,专门研究遗址的未解之谜。各位专家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终于初步完成了遗址的发掘、整理、分析工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由我局一所所长,也是课题组副组长的史汉秋同志介绍这方面的概况。”

史汉秋将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动了动,又点了几下鼠标,投影幕墙上显示出一行宋体字:“古蜀文明再现璀璨光华”。史汉秋清了清嗓子,说:

“……龙泉遗址虽然规模不大,文物不多,但它很特殊,研究价值很大……我结合我以前发表的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向大家作一介绍。

先说遗址年代。经过对‘一号棺’,也就是那具木质棺材做碳14测定,该遗址大约距今4000多年,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末期、青铜时代早期,史学界和考古界也称之为‘青石时代’。我们知道,‘三星堆’距今2800多年,‘金沙’距今3000多年,而‘龙泉遗址’比它们早了1000年左右。

再说棺材。一具木棺,是重棺;还有两具石棺。这是十分罕见的。为什么要做成重棺、石棺?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我们知道,先民们或者为了延缓尸体的腐朽,使尸身保持得更长久,或者为了表示对天的膜拜和敬畏,或者为了让人死后离天更近一些等等,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在棺材的材质、制作及埋葬地点上费尽心机。西南地区雨水较多,气候潮湿,土壤的含水量也很高。于是有的先民们就将棺材置于悬崖峭壁上。悬棺安葬难度极高,今人也难以想像古人是如何将棺材置放上去的,这就是有名的悬棺之谜。在四川、云南等南方省份多有分布。而成都是平原地区,棺材只能入土。制成重棺,也是为了延缓潮湿的地下环境对棺材和尸身的腐蚀。我们这么认为是有依据的。

一:根据土壤断层来看,三具棺材均葬在平地的高岗之上;二:棺材的内外壁均采用高密度未知胶状物质密封。经过检测,是一种纳米级的材料,密封性能非常好。所以,三具尸身都能得以较好保存。而这种材料是什么?如何制作成的?我们不得而知。这使我们想起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也是南方气候类型的地区——至少它不是干燥的地区——但辛追的尸身千年未腐,成为一个奇迹!以至于学界把类似气候及地质条件下出土的木乃伊统称之为‘马王堆型湿尸’,以区别于‘干尸木乃伊’。这说明一点,在江南,或华南、西南地区,尽管气候潮湿,但先民们还是有智慧来做到肉身不腐的。”

“说到先民保持肉身不腐的技术,我想到历史上的一件事情。”邓教授突然插话,“史载,东汉初年,赤眉军盗掘茂陵。他们先把刘邦的长陵掘开,盗走大量财宝。然后,又掘开长陵陵区内皇后吕雉的墓穴——汉制:帝、后同陵不同穴——这时,他们发现,吕后的尸体历经200来年,还象熟睡中的人一样。有士兵动了邪念,竟然奸尸①。”

讲到这里,邓教授觉察到了主席台上尴尬的气氛,他只得难堪地示意史汉秋接着讲。

被邓教授这么一插话,史汉秋的思路和兴致都给搞乱了。他埋怨地看了一下邓教授,清了一下嗓子,重振精神,继续说道:

“马王堆汉墓辛追木乃伊距今两千多年,而龙泉遗址木乃伊已有4000多年!这是本次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和重大收获!也是本次考古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他用准确的重音说完了上面的两句话,然后很有成就感地喝了一口茶。

“现在说两具石棺。石棺少见,人所共知,但也并非踪影全无。有一则记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晋代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蚕丛与石棺、石椁的记载。这个问题姑且先放下。

三个棺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体积很大。这个问题也先放下。

第三,再来讲讲三具木乃伊。”

史汉秋点了两下鼠标,幕墙上显示出三具木乃伊清晰的幻灯片。木乃伊变形定格的面部、收缩起皱的体表和黄绿黑相混的颜色,无不令人惊悸。记者们有些骚动。有的拉开嘴角,有的倒吸一口气。只是观众席上的考古科研人员和考古爱好者,他们没有什么反应。

“这具女尸是一号木棺里的。死时大约二十岁左右,赤身裸体,脖子上有勒索的痕迹,舌头拉出口腔以外。可以肯定是勒颈窒息而死。二号石棺里的这具男尸,三十岁左右,身高约1。75米左右。奇怪的是,他的头部和尸身是分离的。

三号石棺的这具男性木乃伊,身高约1。8米,四十岁左右,体格健壮,额上有一道疤痕。最重要的是,他眉骨高耸,眼眶突出。虽然因为尸身收缩,眼珠凹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死者生前的眼球是明显向前突出的。这使我们想到三星堆出土的纵目人青铜器像。”

投影仪将纵目人青铜器像与那具木乃伊放在一起进行比对,观众席上发出一阵惊呼。

“最后,我再介绍一下此次出土的两件器物。一个是玉环……”他详细介绍了两块玉环的情况后,说道:“玉环上的太阳图案,是日神崇拜——也就是太阳神崇拜的反映。崇拜太阳,几乎是人类远古文化共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很好理解,例证也很多,我就不多说了。我要细说的是另一块玉环,上面雕刻着月亮的符号,我们认为这是月神崇拜的图腾。相比而言,月亮崇拜明显比太阳崇拜罕见一些,但也有很多例证。拿我国来说,就发现了不少月亮崇拜的图腾。比如,大汶口文化的陶尊上有日、月图像;仰韶文化的彩陶上、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上也都有月亮崇拜的图腾;鄂伦春族也崇拜月亮……甚至有专家说,金沙遗址中的‘蛙形金箔’也代表了古蜀先民对月亮的崇拜。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有月亮神阿耳忒弥斯;在我国传统神话中,则有西王母、嫦娥、女娲……等等月神,恕不一一例举。可以肯定的是,在远古时代,处于原始文化状态的某些部落群体,曾将月亮作为神来崇拜……人们认为,太阳主宰东方,代表白天、春天,象征光明、生命、生长等等;与此相反的是,月神主宰西方,代表夜晚和秋天,象征黑暗、怀孕、生育、死亡……这是历史人类学和神话学研究的共识,非我史某人的创见。我要强调的是,龙泉遗址出土的这两枚玉环,恰恰佐证了我们的祖先既有太阳崇拜、也有月亮崇拜的历史……太阳,阳;月亮,阴;阴与阳,事物的两极或两个方面,它是宇宙万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涵盖了万物的基本特征,更说明了世间万物虽然种类繁多,但它们都是从阴阳两种元素中衍生变化而来。它是高度概括的,是先民对生命、对万物、对事理的一种思考,因而,它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最重要的思想!可以说,没有‘阴阳’思想,中国古老的哲学就如空中楼阁,无处立脚;或者是一盘散沙,没有核心……总之,它就不能自成体系。”

史汉秋说到这里,停下来,喝了一口茶,然后将目光在观众席上扫视了一遍,接着用很有成就感的语气说道:“因此,我们课题组郑重决定,将这两枚玉环命名为——‘阴阳玉环’!”

台下泛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史汉秋并不理会台下的反应,他就话锋一转:“另一件器物是——‘太阳神鸟雏形器’。”幕墙上出现一块圆形飞边的青铜器,比较粗陋。

“这是在一号木棺中发现的。我们之所以把它命名为‘太阳神鸟雏形器’,是因为它同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何其相似!一脉相承!除了制作工艺粗糙而显得有古拙之感外,它们要表达的东西是一以贯之的。这就是——太阳神崇拜!

为什么要崇拜太阳?除了我们大家都已经知道的原因外,我个人推测是否还和西南地区的气象有关。我们这片地区云遮雾绕的天气多,而出太阳的时候较少——以致相同的植物在我们这里是深绿色,在两广地区是碧绿色,盖因光合作用较少的缘故——当然,因无文字佐证,这只能算是一种推测……”

“请问史所长,所有这些出土文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它们是孤立的吗?还有,崇拜太阳为什么要加上鸟的图案?究竟是崇拜太阳还是崇拜鸟?太阳和鸟究竟是如何联系上而成为什么‘太阳神鸟’的?谢谢。”一个留着长发的男记者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现场泛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史汉秋向上推了推眼镜,浅笑了一下,说:“我正想谈这个问题,谢谢你。尽管有很多问题我们还不清楚,有很多推论其实更像是推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一号木棺中的女性木乃伊是死于祭祀!活人祭神!或祭天!她——也就是‘牺牲’!牺牲品!”

“啊?”

“欧呜——”

台下的骚动明显比刚才大了许多。

“这不是无端妄测。我们在那块玉环的穿孔中——这个穿孔应该是便于携带佩挂的系绳穿孔——我们在这个穿孔内侧的一个裂隙中发现了人的血迹。经过DNA检测,这块玉环内的血迹来自那具女性木乃伊。”他顿了一下,“我们对现场土壤进行断层分析显示,那里有一个高约4米、长约10米、宽约6米的夯实的土台,已经排除了是房居遗迹的可能,而是一座祭台。少女被勒死、玉环中的血、太阳神鸟雏形、祭台、重棺厚葬……所有这些都说明,这里确曾发生过用活人祭天祈福的祭祀活动。”

人们睁大了眼睛。

“至于三号石棺内那个身材高大、眼睛纵出的木乃伊,他应该是古蜀国的开国之王!他的名字叫——蚕丛!”史汉秋大胆地说道。

“啊!”台下炸开了锅。考古专家们和那些业余爱好者们纷纷议论起来。大部分人摇着头,有的愤怒地斥责:“这怎么可能?荒唐!国王的墓葬怎么可能如此简陋?”而记者们则激动不已,忙得不亦乐乎。

史汉秋微笑而平静地看着骚动不安的会场,他好像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只见他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揭开茶杯盖,嘬起嘴唇,摇着脑袋,对着茶汤吹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