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流云剑-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287、进攻序幕
大古城,距离西面的葫芦海海滩只有十二里。
虽然叫做城,其实这里根本没有城,不过是一些牧民和一些渔民的聚集地。
没有城,这个地方也不会出现一个大古城的名字,所以这里曾经出现过一座塞外第一城。
前三二六年,赵国肃侯去世,赵雍十五岁即位称侯。
赵雍本姓赢,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既然是赵国的侯,故称为赵雍。
说起赵雍,其实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说起赵武灵王,知道的人就多了。
华夏民族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骑兵,但是彻底放弃战车,让骑兵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一个**兵种,那就是赵雍,也就是后来的战国小霸王赵武灵王。
华夏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胡服骑射”大变革,就是赵雍为华夏军事变革作出的巨大贡献。
要训练骑兵,就需要很大一块场地,而且还需要一大片水草丰茂的草原。
为此,赵雍拿出钱来在葫芦海东岸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城堡,也就是现在乔如山带人过来,看见的那些残垣断壁。
乔如山,此前不过是一个占山为王的小混球,年方二十而已。
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当然不知道他现在看见的残垣断壁,就是华夏第一支正规骑兵的诞生地。
乔如山带领小将樊涛的拐子铳一百二十人过来之后,首先就是要执行军师的命令,把这里的牧民、渔民全部集中起来带走,带到西北二十里的东湾看押起来。。
此时不过二更天,茫茫四野漆黑一团,突然出现一支军队,这对任何老百姓来说都是塌天大祸。
两百多村民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军队,所以登时就懵了,自然是哭声一遍。以为自己的全部家财全部完蛋,而且自己也变成了奴隶。
归化城的三娘子和大明签订了和平协议之后,专门颁布法令,鼓励大明百姓过来开荒种地,繁荣双边互市。
所以这些村民虽然已经在这里繁衍三代,但都是大明子民,也就是自己人。
可是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也不能解释,一旦走漏风声就全完了。
乔如山和他的兄弟们军令在身,只能严格执行军师的命令,恶形恶相把人带走。
一通忙乱之后,天色已经开始大亮,乔如山和他的兄弟们一夜没有休息,现在同样不能休息,还必须到葫芦海边上弄回来好多干茅草,在大古城的遗址上垛起来,然后把当地老乡的草料盖在上面。
老百姓都被带走了,但是他们的羊群却留下来。
既然有羊群,当然需要放羊人,所以乔如山亲自担任羊倌,在大古城东面三里放羊,其他的兄弟们都已经按照命令要求各自分散开去埋伏起来。
让乔如山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放羊竟然就放了一整天,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山了,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乔如山以为军师失算,敌人不会来了,所以准备把兄弟们集中起来返回葫芦海南面的军营。。
恰在此时,东面烟尘大起,一支骑兵仿佛狂飙卷了过来。
乔如山当过山寨的大寨主,手下以前也有三百多人。所以他很快就发现冲过来的这支骑兵不到一百人,只有七十多人,并不是军师所说的七百人。
要说胆大,乔如山果真是胆大包天。
一看敌人的数量有问题,所以他也没有惊慌,而是装模作样赶着羊群返回大古城,结果很快就被那些骑兵追上,属于主动被俘,然后被带到了一个小头目的马前。
“这里不是大古城吗,怎么就看见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对于小头目的询问,乔如山似乎被吓得有些发抖,说话都有些哆嗦:“将军,南面有大军开战啊,正攻打杀虎口呢。村子里面的人害怕出事,半年前就跑光了。我实在是没地方可去,反正也就一个人一群羊,所以才留下来。”
“这附近还有什么其他的人没有?”小头目问。
乔如山摇摇头:“因为那些客商都是从海子西面经过的,这里没有人来过。”
就这么一耽误,乔山终于发现东面又出现了一股烟尘,正在向这边缓缓移动,才知道眼前的这七十多人是来打探情况的。
小头目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因此吩咐两个手下快马返回,看样子是要把大部队迎接过来。
但是乔如山却没有被放走,而是被那些军卒裹挟着返回大古城。
就这么磨磨蹭蹭转眼就是半个时辰,总算回到了大古城遗址废墟内。
事情没有超出乔如山的预计,那些军卒根本没有征求意见,就直接把乔如山的双手捆起来扔到一个草垛上。一群三十多只羊很快就被屠杀一空,然后生火烤全羊。
现在除了场地中间烧烤的火光以外,四周已经一片漆黑。
乔如山因为自己还没有脱身就有些着急了,因为敌人的后续部队正在陆续到来,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人,但是后面还在过来。
眼见的骑兵就已经接近一千,远远超过了原来所说的七百人。
好在后面过来的并不是正规骑兵,而是一批牧民,男女老少都有。
说是牧民,但是却没有羊群、牛群、马群跟着,全部都是空手。
看见一批空手的牧民,乔如山就已经有些疑惑不解。
因为在丰镇的时候,他奉命在饮马河西岸埋伏两天,准备阻截敌人渡河的时候,曾经看见过这些人。
那个时候还有六群羊数百只,一群奶牛十多头。现在人都过来了,但是那些羊群和牛群呢?
乔如山虽然武功不是很高,但是头脑转得并不慢。
他知道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如果不赶紧发起进攻,一旦这些人吃饱喝足了就会分散开来准备睡觉。
敌人全部分散了,突然袭击的打击效果就会大幅削弱,只怕不能给敌人制造足够大的混乱。
如果敌人不乱套,自己手下的一百多人肯定对付不了近千人的大部队,就无法完成把敌人从这里赶出去的作战命令。
丧失战机,不能完成自己的作战目标,从而造成严重后果,那是要执行军法的。
执行军法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就是要砍头。
乔如山想到这里,只能一咬牙从草垛上面滚下去到了阴暗之中。
双手被绑在身后也无法解开,现在也没时间想办法解开了,只能拼命向小将樊涛隐蔽的地方跑过去。
乔如山着急,小将樊涛其实更加着急,所以就带领兄弟们慢慢摸了上来打探具体情况。
因为有身后火光做背景,乔如山的身影一出现就已经被发现。。
樊涛根本没有听乔如山说什么,就直接一声令下,一百二十人端着拐子铳已经猛扑上去。
要说战马比人精灵多了,樊涛他们刚刚接近到百步之内,敌人的马群就出现了骚动,然后就惊动了敌人的哨兵。
所谓拐子铳,其实就是鸟铳,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散弹枪,一次可以开三次火。
也就只能开三次火,因为战场上根本没有机会给你重新装药。
鸟铳虽然覆盖面积足够大,但是有效射程只有五十步。
敌人已经被惊动,那就没有什么话好说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开火!”
距离敌人还有八十步的样子,樊涛下达了第一轮开火的命令。。
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敌人终于彻底被惊动。
敌人果然是百战精兵,所以惊而不乱。在头领的怒吼声中,都已经拔出腰刀开始向外反击。
人可以不乱,但是集中在一起的战马遭到火器的打击已经乱了,开始拼命往外冲。
蒙古兵都是马背上的兵,没有了战马就没有了战斗力。
所以战马一乱,那些蒙古兵只能去抢救自己的战马,整个大古城终于乱成一团。
敌人在火堆的映照下,看外面都是黑魆魆的,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加上这么一乱套,樊涛他们已经冲到了五十步以内,第二轮开火就与见到成效。
不仅打死打伤不少人和马,而且引燃了早就准备好的草垛,作战的计划终于实现了第一步。
樊涛虽然是拐子铳的百夫长,但是他手中并不是三尺多长的鸟铳,而是一尺多长的短铳,而且一直插在腰带上根本没有开火。
樊涛不开火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手里拧着自己的兵器,也就是九十六斤的镔铁棍。
兄弟们按部就班往前冲,主要目的是让敌人越乱越好。
樊涛的目的和兄弟们不一样,他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但是目的不一样。
因为要埋伏在敌人附近,所以战马都在五里地以外的密林中。
没有战马就不能充分发挥镔铁棍的威力,所以樊涛的眼睛里就剩下敌人的战马,而且要尽快抓住一匹变成自己的临时坐骑,然后才能冲击敌人的核心。
此时大古城中心已经是火光冲天,人喊马嘶乱成一团。
樊涛突然看见一匹战马比所有的马匹都大一号,正在马群中横冲直闯,显得狂暴异常。
在战场上,烈马的冲击力更强,速度也更快,所以樊涛就直奔这匹烈马冲过去。
既然是一匹出类拔萃的宝马,它的主人自然不会差很多。
樊涛眼中只有宝马,就没有发现西北方向也冲过来一个人,而且口中不断打着胡哨。
胡哨声响起的一瞬间,那匹烈马就掉头冲向西北方向。
樊涛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只能返身往回追。
两条腿总没有四条腿跑得快,等到樊涛冲到烈马附近,才发现马背上已经端坐一员大将,手中一根狼牙棒长度超过一丈八。
看见自己辛辛苦苦追了半天的宝马,竟然被别人抢先半步夺走了,樊涛气得嗷嗷之叫。
手中的镔铁棍轮起一个半圆,已经刮着风声劈了出去,目标正是马背上那家伙的右胯。
0288、只抓一人
樊涛,是苗三冠从青龙寨四千多人里面选拔出来的四员小将之一。
青龙寨里面的那四千多人,都是九道山庄少庄主蒲昌年费尽心血物色来的精兵。
在这四千精兵里面,苗三冠仅仅选拔出来四个小将,当然属于出类拔萃的人物。
苗三冠费尽心血物色这几个小将,就是为了保证熊储远征阴山不出纰漏。
可是,不管樊涛多么聪明,多麽力大无穷,但他毕竟是第一次真正上战场,直接抡起大棍就上去了,连最起码的招呼都不打。
战场上兵对兵、将对将首先通名报姓,那是有讲究的。
你不打招呼,就不知道对方是谁。就算你最后胜利了,也不知道战胜了谁,军师的功劳薄上永远没有你的名字。
武将,从来都是依靠积功晋升。
你战胜的对手品级越高,自然功劳就越大。
反之,如果你是第一虎将,就算杀了数百小兵,功劳都不算大。
正因为如此,才有战场的一句俗话:“某家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所有这一切樊涛都不懂,他就看见自己辛辛苦苦追的那一匹宝马,如今已经在别人的屁股下面,顿时就火冒三丈。
说来也是,自从跟随师傅熊储以后,还真没有人敢抢他们四小将的东西。
打得赢的那几个人不屑于抢他的东西,想抢他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打不赢。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我的当然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种不良习气。
咔嚓一声巨响,镔铁棍就已经和狼牙棒撞在一起,樊涛被巨大的反弹之力撞得倒退了五个大步,心中气血上涌,胸口开始发闷,这才大吃一惊。
不过看见对方的宝马也后退三步,马背上的家伙身体不断摇晃,差点一头栽下来,樊涛终于知道自己在力量和兵器上没有吃亏。
唯一吃亏的就是人家居高临下,可以利用高度增加兵器的威力。否则的话,刚才这一下子对方更是吃不消。
樊涛长吸了一口气,正准备抡开棍子冲上去,结果人家一拨马头就跑,到临了还留下一句话:“小娃娃好大力气,某家今日有事在身,改日再会!”
这一切说来话长,其实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
樊涛冲进战场看见了一匹宝马,然后拔腿就追,结果被别人捷足先登,他一气之下给了别人一棍子,然后别人就跑了。
第二棍还没有来得及砸出去,拐子铳百人队的大部队冲了上来,兜着敌人的屁股进行第三次开火。
恰恰就是这个时候,樊涛的对手才拨马就跑,并且在跑动中不停的高呼:“这里有敌人埋伏,大家立即原路返回,等到天明再作计较!”
听到那个家伙四处发号施令,樊涛心中那个后悔呀,就甭提了。
毫无疑问,刚才那个家伙就是这支部队的最高统领。如果先前问清楚了,樊涛绝对不会让别人跑了。
可是现在不行了,两条腿肯定跑不赢人家四条腿,你就算是再后悔也没地方买后悔药。
按照原定计划,樊涛带领一百多兄弟狂呼乱叫,尾随敌人追了一里多路,算是完成了把敌人赶出去的任务,接下来如何收拾残局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其实,樊涛的运气真的很好,如果不是太莽撞的话,他今天很可能立下第一功。
因为他碰到的那个家伙来头可不小,刚好就是这支部队的统帅:赫连根千夫长。
敌人在这里提前埋伏,那就肯定有另外的阴谋诡计,所以他才没有继续和樊涛死缠烂打。因为他的任务是指挥大军,而不是在这里争强斗狠。
既然能够当千夫长,说明赫连根肯定有一定的战术头脑。。
跑出去不到五里,赫连根赶紧下令部队停下来就地组成防御阵线。
现在伸手不见五指,如果到处瞎跑的话,很可能落入敌人的第二个陷阱,那才是最大的糟糕。
要说赫连根的反应算是足够迅速的,可是天不从人愿。
赫连根的大部队刚刚停下来,一口气还没有喘开,大路北面突然亮起一排火把,一彪人马已经闯进了自己的阵营之中。
尤其是领头的一匹大黑马,上面一员小将舞动一把三股叉犹入无人之境,那真是碰到则死,挡路即亡。
让赫连根差点吐血的是,那员小将一边杀人,还一边大叫:“小爷爷今天只抓赫连根,和其他人没有关系,赶紧闪开!”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熊储手下第一猛将熊开山。。
原来,把所有的令箭都发出去以后,万练留下了最后一支令箭。
一方面,万练要好好磨磨熊开山的性子,另一方面就是要激将。
万练激将并不是要激起熊开山的战斗意志,相反是要压住他的战斗意志,然后才能实现这次战斗的最后目标。
万练出身边关武将世家,而且他自己处心积虑想干一番大事业,所以对于大同、延绥、宣府一线的敌我势力,已经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去了解。
科尔沁部奥巴的手下有两员虎将,分别是他的弟弟布达齐,先锋官赫连根。
这两个人都号称万夫不当之勇,而且都是十五岁就能够独自带兵纵横草原,彪悍勇猛,根本不怕死。
本来对付赫连根最好的人选应该是熊储,但是万练觉得让自己的主公去和敌人的一个先锋官对阵,实在是有些丢人现眼。
蒙古勇士都是力战之将,并不是什么武林高手。
而且万练设计的战术,今天并不是以杀人多少定胜负,而是要抓活的才有用。
不仅要抓活的,还要让赫连根输得心服口服才行,这才是没有让熊储出战的主要原因。
万练相信,熊储亲自出手肯定能够抓活的,但是赫连根不一定会心服口服,因为熊储肯定直接施展武功把对方给点穴了。
熊开山就不一样了。
他是熊储的义子,万练当然要好好培养,而且还不能出太大的差错。
这个不出差错,就是不能把赫连根给当场打死了。
现在是要给奥巴施加压力,而不是结下不解的血仇。如果打死了别人的先锋虎将,所有的谋划都变成了水月镜花。
把熊开山留到最后,万练这才提出要求:“如果你把赫连根打死了,那我就要执行军法,你就要给他抵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哪里都不要去了,就在家协助你娘守住兵营。”
“如果能做到抓活的这一点,你就把这支令箭拿去,然后带领银甲铁卫的大刀队出发,在砚王沟埋伏起来。等到敌人败退过来的时候,你再率队杀出活捉赫连根回来复命。”
也就是说,熊开山今天的任务就是抓住赫连根,其他的事情都与他无关,所以他据实叫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