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访谈录-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5日,党的八大在政协礼堂隆重开幕。少奇同志在第一天的开幕式上作《政治报告》。第二天,邓小平同志向大会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同志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个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八大是9月27日闭幕的。闭幕式上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决议》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讨论了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以后,认为中央委员会从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所采取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决定批准这个报告。”《决议》还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决议》,是毛主席在9月26日召集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大会的。八大闭幕的第二天,举行八届一中全会,选举党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央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同志当选为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同志当选为总书记。黄峥:最初党内酝酿中央领导机构和人选的时候,曾设想党中央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章草案的初稿就是这样写的,并拟由毛泽东同志任中央主席,少奇同志任中央副主席。少奇同志不同意由他一人任副主席的方案,提议多设几位副主席。经过慎重研究,党的七届七中全会接受了少奇同志的建议,将###章草案的有关条款改为“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总书记一人”。毛主席在七届七中全会上专门对这个修改的过程作了说明。这样,党的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一位主席,四位副主席,就是原来的五位党中央书记担任了主席、副主席。五位中央书记是1945年党的七大选出的,当时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1950年任弼时同志因病逝世后,陈云同志也担任中央书记。王光美:是这样。开完八大,正好接上国庆节。所以1956年国庆节上天安门城楼的就是新的一届党中央领导人了。这期间有一件事,我说一下供参考。八大闭幕那天,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这天的大会各兄弟党代表团列席了,其中有苏共代表团团长米高扬。一般这样的会议,在主席台和贵宾席的小桌上都摆放有便笺和铅笔,便于出席者随手作一些记录。这天大会散会后,工作人员清理现场,发现米高扬座位的便笺上写了一些字,是用俄文写的。不知道他是觉得无用而没有带走,还是有意留在座位上?工作人员就把这个纸条交给了少奇同志。少奇同志当时来不及处理,就放在包里带回了家。我在为他整理文件时,见到这个纸条便笺,就去问他。少奇简单讲了一下来源。据后来翻译,米高扬写的是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估计他是听了师哲现场翻译《决议》后写下的。当时我们党对苏共领导人的意见是很重视的。少奇同志特意把这个纸条便笺拿去给毛主席看。他俩是怎么谈的?毛主席有什么意见?这些我都不知道。刘少奇、王光美和女儿亭亭(1956年)。国庆节那天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对少奇同志说:八大《决议》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提法不正确。少奇说:“哟,《决议》已通过公布了,怎么办?”当时毛主席只是提了一下,没有说要改变或者采取什么措施,所以中央将八大《决议》等文件照常发出了,事实上也没办法改了,来不及了,而且刚刚通过就改也不合适。
少奇1956年访问苏联
黄峥:党的八大以后,国内各方面的形势很好,但国际上却发生了一些问题。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否定斯大林。1956年6月波兰的波兹南发生群众罢工和骚乱,10月份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发生更大规模的群众骚乱。1956年10月少奇同志应邀率代表团访问苏联。请光美同志介绍一下那次出访的情况。王光美:1956年那次去苏联是为了波匈事件,是秘密访问。先是波兰发生###。苏联共产党那时是赫鲁晓夫任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两次给中共中央发来电报,要求中共派代表团去莫斯科商谈如何处理波兰问题,还提出代表团的规格要高,最好是刘少奇或周恩来率领。中央紧急开会讨论后,决定由少奇率代表团前往。代表团的成员有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书记处书记、中央联络部部长王稼祥,书记处候补书记胡乔木。1956年10月23日上午,少奇他们乘专机启程,当晚抵达莫斯科机场。因为这是党际往来,夫人都不随行。赫鲁晓夫到机场迎接中共代表团。少奇一行到了住地还没有安顿下来,赫鲁晓夫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少奇介绍情况,表现很紧张。这中间又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形势非常复杂。中共代表团同苏共领导多次会谈,一直到10月31日晚少奇他们动身回国,到了莫斯科机场,在飞机起飞前还在谈。11月1日代表团回到北京。少奇连夜去毛主席那里汇报。汇报会开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少奇才回家。波匈事件以后,少奇对怎样从波匈事件中吸取教训想得很多。思考的结果,少奇同志认为,为了不使类似的事件在中国发生,我们一定要关心人民的生活,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干部中的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要限制领导人的权力,加强对领导人的监督。少奇提出:“还要规定一些制度,使我们这个国家发展下去将来不至于产生一种特殊阶层,站在人民头上,脱离人民。”这些意见,少奇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和中央全会上一再提出,讲了多次。国内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事实上,在波匈事件的影响下,我们国内存在的一些社会矛盾也暴露出来了。当时出现一部分工人失业,学生升学和就业不能完全解决;物价上涨,一些地区发生工人、学生闹事。从1956年冬到1957年春,全国发生多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请愿事件。在农村里面发生了农民闹退社、闹缺粮的风潮。中央这段时间经常接到各省发来的电报,反映这类问题。当时毛主席、少奇同志等中央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这些问题。
调查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黄峥: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1957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讨论思想动向问题。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分析了一年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内外思想动向。他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王光美:少奇同志对毛主席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感到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弄清情况,找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少奇决定带一个调查组,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他要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各抽调一二位同志,组成调查组,随他一起下去。为什么要这几个部门派人呢?因为当时这几个部门工作范围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比较集中。确定参加调查组的成员有:共青团中央的罗毅、张黎群,全国总工会的李修仁,###的徐方庭、邢坚,中央办公厅的邓力群、王录、张文健、马尚志,少奇的机要秘书刘振德和我。出发前,少奇在火车上同调查组的同志谈话。他说:现在有些地方发生了工人、农民、学生闹事,我们要好好地研究一下,他们为什么闹事?如何才能使他们不闹或少闹?对那些闹事群众采取什么政策?如果没有正确的政策,势必发生像波匈事件那样的情况。他讲到:现在地主阶级已经消灭,反革命已基本上肃清,帝国主义也赶走了,因此,和敌人的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突出了,它是主要的了,我在1951年就强调过这一点。他还说:因为我们是领导者,什么事办不好,群众就怪在我们身上;群众怪我们有两条,一是我们有官僚主义,二是我们的政策有错误。少奇要求大家最大限度地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黄峥:1951年,少奇同志在读了邓子恢和高岗关于工会工作的两篇文章后,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其中就提出了“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关系”这个概念,并且说:“应该用同志的、和解的、团结的办法来处理这种矛盾和关系。”他在这篇文章中还说:“矛盾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根本上敌对的不能和解的矛盾;另一类是在根本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的矛盾。我们在观察问题的时候,必须分清这两类矛盾的不同性质,既不可以把敌对的不能和解的矛盾看作是非敌对的可以和解的矛盾,也不可以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的矛盾看作是敌对的不能和解的矛盾。”(《刘少奇选集》下卷,第94页)这以后少奇同志一直在思考和关注这方面的问题。1956年4月他在向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祝词中又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然有先进和落后的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解决这种矛盾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劳动群众的自觉努力,通过教育和批评的方式,不断地把落后提高到先进的水平。”(《刘少奇选集》下卷,第196页)所以,当毛主席提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理所当然地会引起少奇同志的强烈共鸣和深入研究。王光美:是的。毛主席一提出人民内部矛盾值得好好研究,少奇同志第一个响应,亲自下去调查研究。少奇决定沿京广铁路南下调查,他觉得京广线沿线的省份在全国有代表性。少奇对下基层从来十分注意,尽量不影响当地工作,坚决反对迎来送往、前呼后拥。这次,他要求调查组成员自己带生活用品,平时吃、住、开会都在火车上,每到一站,火车停在不妨碍运行的叉道上或大工厂支线上。少奇嘱咐说:我们是去工作的,不是给人家找麻烦的,生活上不要向地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1957年2月18日,我们从北京出发,抵达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当时是河北省的省会。少奇将河北省委书记林铁和省市的部分领导请到火车上,一起开了会。林铁同志作了全面汇报,特别讲了河北由于去年旱涝灾害严重、今年缺粮十分严重的情况。省教育厅长汇报了学生升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升学比例较去年有很大的减少,学生和教员的思想极不稳定。省工会主席杜存训同志就工人的情况作了汇报。他提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发生罢工、请愿24起,工人中有人说:“共产党怕罢工,一闹就老实”、“匈牙利工人有办法”、“共产党好,就是吃不饱”等等。针对河北缺粮的问题,少奇要求尽量采取措施,保证不出问题。当天深夜,就林铁同志提出急需粮食的要求,少奇在火车上给周恩来总理打电话,要国务院尽快调拨。周总理当即答应说:“我马上请有关部门办理!”为了具体了解农村缺粮等情况,少奇到河北清苑县东石桥村,和农民座谈。这个村是全县的一个重灾区。少奇在调查中详细了解了全村粮食运输、养鱼、小商贩、养猪户,甚至纳鞋底的收益情况以及救济款的分配等情况。少奇还视察了栾城贾村合作社,听取了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的意见。这期间,调查组的同志分头行动。邓力群同志到满城南马村、东马村,了解合作社工作和乡干部选举情况。他了解到,当地乡干部选举中有67%的候选人落选。罗毅、徐方庭同志分别去了第一、第三中学和医学院、教育厅等单位,调查教育系统的情况。2月22日,我们抵达石家庄。少奇在这里主要了解国棉一、二、三、四厂,华兴纺织厂、大兴纱厂、动力厂、机车厂、焦油厂、发电厂、煤矿以及军工所属的修理厂、鞋厂、被服厂、汽车修理厂等企业和师范、中专等学校的情况。石家庄基本建设局的李德仁同志详细汇报了工人、学生参加的14起闹事的情况,涉及14个单位的500多人。铁路专业学校也作了汇报。这天调查组同志也向少奇同志汇报了调查到的有关情况:李修仁、王录、邢坚同志汇报石家庄老工人的情况和获鹿东营村合作社的情况,徐方庭、张黎群同志汇报师范学院、技工学校以及小学生的情况。少奇对当地领导同志讲:工人中积累很多问题,学生中的问题也很多,绝大多数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有带政策性的问题,如合作化、工农生活差异、升学等等;国内矛盾集中到人民与领导身上,要让群众提意见、提批评,对群众闹事进行压制是危险的。2月26日,火车抵达邯郸。地委书记庞均同志向少奇同志作了全面汇报。地区的刘专员,邯郸市委书记郝田役、副书记刘琦、刘英,邢台地委书记李吉平等同志分别谈了情况。27日,少奇来到峰峰煤矿,听取了矿领导王从成、李书斌同志,矿工会主席王志文、刘俊峰同志的汇报。然后,少奇同志召开了矿区工人座谈会,就工人生活、生产等问题,广泛听取了工人的意见。2月28日,我们离开河北到达河南新乡。新乡地委书记耿其昌同志、市委书记罗毅同志分别汇报了情况。他们谈到:农村合作社存在不少问题,有20%~30%的社员对合作社产生动摇,怀疑能不能办好。他们在汇报中特别谈到,这里的国营一一六厂前不久发生100多工人闹事,甚至包围前去调解的市委书记,被定为反革命事件。这件事引起了少奇同志的注意,决定对此作深入调查。他让调查组成员去具体了解情况。他自己也亲自找有关干部、群众和参加闹事的工人,仔细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国营一一六厂按计划招收了一批工人,开工后发现没那么多位置,便宣布将多出来的人调到一个五金生产合作社。但未向工人讲清缘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不一视同仁,有“走后门”现象。群众提出意见,领导又采取了压服的办法。结果引起工人群起反抗,有100多名工人参加了罢工闹事。当地政法机关把它定为反革命事件,将带头的人抓了起来。了解清楚以后,少奇认为这不是反革命事件,决定推翻原定的结论。他说:“计划大是中央负责,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先招人,这是没经验,没吃过人多的苦。但事情出了又不分清是非,进行压制,这种处理矛盾的办法是错误的。这不是什么反革命事件。”但他没有简单地下一个指示让当地执行,而是向有关干部讲清情况,让他们自觉地去纠正。少奇对调查组的同志说:这件事原来是用简单的办法定了案,现在我们不能再用简单的办法结案,原来被定为反革命的一方,思想不通要求平反,现在参加定性的一方也会想不通,他们也不是坏人,只是在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面前不自觉地犯了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错误。少奇把原来处理这件事的干部找来,耐心说服他们,打通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主动去为这些工人平反。他对干部们说:能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干部,不但不会降低威信,还会赢得群众更大的信任;只有认真吸取教训,将来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终于,有关干部解除了顾虑,自己出来为这一事件平反,得到了群众的谅解和拥护,使这件所谓的反革命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后来在碰到这类事件时,少奇同志一再强调,确定一桩事件是不是反革命性质,关系至为重大,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