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元-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悍威

  txt456      txt456电子书:txt456        

第一章 送盐

天空湛蓝,飘着朵朵白云。一轮镶着金边的红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将河面染成了一片通红,金光璀璨,吞天沃日。

河面上,露出了一个船的桅杆。整个船渐渐地,一点点地从水平面上冒了出来,船帆最上面那面旗帜,迎风猎猎作响,一个大大的“盐”字在风中飞舞。

一群人站在船头。竹篾编织的斗笠下面,露出古铜色的脸颊,长期的风吹日晒,皮肤都已经皴裂。他们已经在船上晃荡了十来天,望着日益接近的城墙的轮廓,个个欢呼雀跃。

“大哥,前面就是平江城了,我们这次运盐的最后几担盐的买主,就是平江城内的几个商户。”一个声音说道。

望着眼前巨大的城池,张阳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这城墙高八丈有余,外面是青砖,上面有着一个个数不清的垛口,中间是巨大的城楼,下面的门洞也很宽敞,足够两辆马车并排前行。

这就是平江城,南方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难怪那么多有钱人喜欢在平江城居住,有这么坚固的城池,应该非常安全。

船靠到了码头上,众人开始七手八脚地抛锚,用绳子将船绑在码头的木头桩子上。

“大哥,我们就这样直接进去吗?”

张阳扭头看去,说话的是自己的三弟,其他人也都露出关切的眼神,最后这点盐送到了,大家就可以返回白驹盐场交差了。

“大家先把盐搬上岸,跟在我后面看我手势,我前去和城门口的军爷交涉。”张阳底气很足地说道。

自己担任运盐的纲司牙侩,也就是运盐上岸后和各方面交涉的管事,这种事,自然是自己出面解决了。

几个人站在城门口晒太阳。这些人个个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两条辫子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穿着又窄又紧的短长袍,腰间一条带子,后面左边挂着弓和腰刀,右边挂着箭壶。

这就是标准的元兵的装束了。

“来者何人?”看到有一队人靠近,一个元兵端平了长枪,远远问道。

“军爷,我们是泰州白驹盐场的,前几天平江城里的几个商号在我们盐场定了两引盐,说这平江城里的盐快卖完了,一再催着交盐,小人赶着来给送盐了。”张阳快走两步,上前说道。

自古盐铁都是官方专营,现在实行的是“钞引法”,盐一引400斤,官方发售盐钞。销守淮南盐的商人至两淮盐运使司买引后,至通州或泰州盐仓支盐,经扬州东关验后放行。

“军爷,我们可以进城吗?”张阳问道。

“可有文书?”军爷问道,总不能凭你一句话就放你们进城吧?

“有,当然有了,”张阳连忙从胸前拿出盐场出具的文书,这文书已经盖上了两淮盐运司的公章以及扬州东关的公章,证明自己这次运盐是完全合法的。顺带将一个包好的荷包夹带着送过去。

“这是孝敬几位军爷的。”张阳说道。

“恩,可以进城。”看着文书没有问题,还有孝敬例钱的份上,军爷发话了。

“谢谢军爷!”张阳说着,招呼后面自己的同伴。

“走吧,进城了!”

几个壮汉,挑着扁担,扁担前后各挂着一个大号陶罐,走起来扁担咯吱咯吱地响。

两旁是一个挨一个的房子,临街的大部分都是砖木结构,房梁上面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富丽堂皇,真是有钱人的天堂。

一行人挑着扁担,沿着街道缓缓地前行,离开了大街,拐进了胡同里,在胡同里七拐八拐地走了好长一段路。

大家都很小心地左右看了一眼,没有人注意。

“按原计划,士义和士德,你俩带大家把官盐交给商号,士信,你和我去把我们自己所带的盐卖掉了,最后在城东打铁铺外面汇合。”张阳小声地说道。

众人将手伸进放盐的陶罐里,从里面提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砖头大的小包。

每个陶罐里,除了官盐之外,还携带了五斤私盐。

张阳和士信两人解开腰带,将外面的长衫脱掉。

里面露出自己特制的坎肩来。这个坎肩,就一个特点,口袋多,前面有四个大口袋,后面两个口袋。每个口袋的大小,刚好将五斤盐包放在里面。每个口袋的后面,特意加了一条麻绳,用来承担重力,麻绳和肩膀上的垫肩相连,这样保证足够的强度。

几个人开始帮张阳和士信两人将盐包放到口袋里。

立刻,张阳感觉到了盐的重力,还好,这六袋盐,也就三十多斤,和扁担的重量比起来,那就轻多了。

剩下的两袋盐,被放到了小腿上的袋子里,一边五斤,刚好一副沙袋的重量。

再穿好外面的衣服,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张阳感觉自己有点像卖hailuoyin的。

这套装备,也是自己发明的,现在,自己要用它来捞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了。

“哥,我们走吧。”士信说道。

“好,大家分头行动。”张阳说道。

众人散去。

张阳和士信两人,顺着胡同接着前行,很快,就来到了一户大院的门前。

门口是两头石狮子,大门凃着朱漆,下面包着一层铁皮,铜泡钉在上面显得格外耀眼,一看就是个有钱的主。

张阳上前扣了扣大门。

“谁啊?”应声出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请问管家在吗?我们有事相商。”

“我就是,有什么事就说。”来人很不耐烦地说。

“我们有青盐,价低质好,请问府上需要吗?”张阳小声地说道。

“多少钱?”

“一百文。”

来人眼前一亮,外面卖的青盐二百文,还时常缺货,而老爷太太小姐们又喜欢用青盐漱口,这青盐每个月得消耗几斤,真要是这么便宜,那每斤多出来的一百文,就进自己口袋了。

“我看看,你可别拿大块的海盐来蒙我。”

士信灵活地拿出了一包。“这一包是五斤上好的青盐。”

小心揭开油布的口,管家看着里面露出的盐,立刻笑眯了眼:颜色洁白,粉末均匀,看质地,应该是青盐中的极品了。这种青盐,商号里售价在三百文一斤左右。这下赚了。

“好,我要,你还有没有?”管家说道。

“没有了,您要的话,我下次给您带过来。”张阳及时制止住了冲动的士信。

“好,一个月后你再来吧,那时这包盐就用清了。”管家说道。

“好,那下个月一定给您送来。”张阳乐呵呵地接过了管家递来的五分银子。

两人走远了。

“哥,我们发啦。”士信高兴地像个孩子。“我们那一担盐,运到这里来,才卖二两银子,而咱这五斤的一小包,就卖了五分银子。”

“所以我们要做高端产品,锁定高档消费者。”张阳说道。

士信摇摇头,不懂。

“哥,你咋不让我多给他几包啊?咱一下卖光了不是更好吗?”士信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们现在是在搞零售,不是批发,他一家能用多少啊?咱需要多跑几家,积累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咱们的出货量才能增大,钱才会越赚越多。你把这地方记清楚,以后我就让你来送货了。”张阳边说边走,“再找下一家去。”

才走了几道街,两人身上的口袋就全部空了,看来这平江成的大户太多了,在这里卖自己带来的私盐,再好不过了。

每个人带了四十斤盐,每斤盐一百文,这可是八两银子,这的确能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自己当运盐工,一年的工钱也就是一两多银子。

来到城东的打铁铺前,其余的人已经送完了盐,在那里等待了。

他们四下张望,一直盼望着的身影,突然出现在眼前。

“大哥回来了!”士义和士德说道。

“办得怎么样了?”士义低声问道。

张阳没有说话,士信已经拿出胸前的荷包,用力地摇晃了一下。

立刻,里面传来铜钱碰撞的声音。

众人立刻喜笑颜开,要不是顾忌四周人多,就要欢呼起来了。

张阳拿过士信的荷包,解开口,开始给大家分钱。

“元明,元绍,你们兄弟俩母亲长期卧病在床,给她买点东西补补,说着递过二百文钱。”

“伯升,吕珍,你们两人家里兄妹几人,家里需要粮食,买点米回去吧。”

“文炳,天骐,你们两人都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点钱留着,找个好婆娘吧。”

张阳递给每人一百文钱。

大家每人都拿到了钱,都感觉这一趟没有白来,跟着大哥,才会有好日子过,凭着盐场的工钱,连饭都吃不饱,要不是被大哥拉来运盐,还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呢。

“大哥”

张阳看着众人,眼光中露出的崇拜,这种感觉,真是舒服啊。

“大家放心,只要跟着我张士诚,一定会让大家有饭吃,有钱花,有媳妇娶,现在,大家采购自己需要的东西去吧,一个时辰后,我们在码头集合。”

众人散去,就只剩下自己的三个亲弟弟了:士义,士德和士信。

“大哥,我们是不是也分点啊?”士义说道。

“不行,我们的钱要集中到一块使用,扩大我们的规模,我们这趟只是探探路,看来这样做是完全可行的,下来,我们要把我们的事业做大,我们要让平江城所有的大户都吃上我们自己产的精盐,我们的资本,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卖私盐也算事业?士信不满地想到。

“走吧,回码头。”张阳说道。

走到城门口,忽然发现一堆人在前面的墙旁边围着。

“怎么了?”士信说道,“我去看看热闹。”

一会儿,士信垂着头回来了,“还以为有什么好事呢,原来是红巾军又闹事了!这下,又该紧张了。”

“别说话,这里耳目多,回到船上再说。”士义说道。

红巾军?张阳心头一震。



注:元代平江,即今江苏苏州,当时已经是一座比较繁华的城市。

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点击,收藏,推荐。谢谢支持!

每天至少两更,请放心收藏!

第二章 我是张九四

漫天点点繁星,漆黑的夜空显得那么静谧,唯有船头一盏马灯,露出暗淡的红光。

张阳坐在船头,不住地踢着两条腿,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陷入这无尽的黑暗之中。

我怎么这么倒霉?

命运,怎么和自己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

几天前,自己还是陆军学院轻武器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坐船去海南一个秘密的兵工厂。

这个兵工厂主要生产最新型的突击步枪,自己这次去了,先在生产线上工作一个月,就可以舒舒服服坐办公室里搞研发了。最让自己满意的,还是工资奖金都不错,工作一年之后,就给分一套二百多平米的房子。

可是,随着自己“噗通”掉进海里,一切都化做泡影,自己可是个旱鸭子,喝了几口海水,就失去了知觉。

再被捞了上来,惊奇地发现,居然来到了元朝,来到了元顺帝至正十二年。

自己成了一名盐场的运盐工,在这江南水乡里,走各种各样的水路,将盐运到各地。

自己既叫做张士诚,又叫做张九四,三个弟弟,依次是士义、士德、士信,分别又叫做九五,九六,九七,这元代的名字,真有意思。

张九四,是自己官方的名字,在这个种族歧视特别严重的元朝,最低等的就是所谓的南人了,也就是南宋统治区的汉人和其他族人。而自己正是南人,连个名字也不配拥有,把父母年龄相加,就是自己的名字九四,而士诚这个名字,是私下里叫的。

张士诚?肯定不是什么大人物,要不,自己历史课上怎么没见过这个人呢,不过,自己历史课上,见得最多的人乃是周公。

要是自己上来的时候,变成了朱八八该多好啊,再改名叫做朱元璋,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了。

既然来了,那就好死不如赖活着了。但是当他回到这个张士诚的家时,心也彻底凉了。

几间茅草房,土坯墙已经斑驳脱落,看起来伤痕累累,唯一的门,还是用几块破木板拼凑起来的,四处漏风。这里能住人吗?

张士诚,只是个小小的运盐工,一个月几百文的工钱,刚好饿不死。

但是,自己所拥有这个时代人所没有的,就是知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实习。生长在二十一世纪,从三四岁进幼儿园开始,就在学习。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知识,就是自己最大的财富。更何况,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可以派上用场了。

曾经,自己在实习车间里,就亲自制作过步枪。

红巾军?你们闹腾吧,朱元璋?你起义吧,元朝?你苟延残喘吧。既然来到了元朝,就让我有一番大作为吧!

第一步,自然就是资本积累了,不管做什么事,总得有钱有粮才行,江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粮食是不用愁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赚钱。

反正也是运盐工,在给朝廷运盐的同时,运点自己的盐来卖,这一切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但是,自己运私盐,这毕竟是犯法的勾当,是要砍头的,而且,运普通的海盐,利润太小。

所以,自己用化学的方法,将粗盐提纯了,这可是初中就做过的实验,自然轻车熟路。

粗盐,也就是海盐。直接将海水蒸发,得到的海盐中,含有泥沙等各种不溶性杂质,还有几种可溶性杂质。

先将粗盐溶解到水中,再过滤,去掉不溶性杂质,再通过蒸发,就得到了纯净的食盐。“士诚哥。”

张阳正想着,一个声音打断了自己的思路。

张阳抬头一看,是李伯升,他也是张士诚最要好的一个朋友了。

“伯升,没有在船舱里休息吗?”张阳问道。

“睡不着。”李伯升道。“士诚哥,咱们这次真顺利,这次回家,终于不用发愁米缸是空着的了,我买了五十斤米,够吃一阵子了。”

“放心吧,咱们以后都不用担心米缸了。”张阳说道。

“对了,你怎么找到纯碱的?”张阳问道。

前几天提纯粗盐,经过几次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盐还不是白色的,里面还有杂质。张阳知道,这种杂质是能溶解到水中的,过滤只能过滤掉那些不能溶解的泥沙等杂质,这些东西,得加入其他试剂产生化学反应才能除去。

而这种试剂,学名叫做碳酸钠。从一个近七百年前的地方找到碳酸钠,那是不可能的。幸亏张阳还知道它的俗名,叫做碱,又叫苏打,蒸馒头用的。

“士德,咱家的纯碱呢?”张阳问道。

“纯碱?啥东西?”士德问道。

张阳看着目瞪口呆的几个弟弟,突然想了起来:侯氏制碱法。

在这个年代里,可没有合成纯碱的工业,唯一的纯碱,来源于天然碱矿石,价格很高,一般的老百姓是买不起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阳看着锅里还是发黄的海盐,有些着急了。

“哥,外面有人敲门。”四弟士信说道。

私自熬盐也是犯法的,更不用说将粗盐提纯了。因此,四兄弟选择在晚上干活,这样,加热时烧木头冒出的烟也没人注意。

但是就在这大晚上,居然有人敲自己的门。

“开门吧。”张阳一边说,一边握紧了家里唯一的一把菜刀,要是官差什么的,就豁出去了。

昏黄的油灯下,进来一个熟悉的面孔。

“伯升哥!”士信认了出来。

他是泰州海陵人,前几年搬来这里,几年下来,和士信兄弟几个已经是生死之交,他曾经在冰冻的河中将掉到冰窟窿中的士义救了出来。

李伯升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丝毫不知自己的到来给这些人带来了多大的紧张。

“咦?你们在熬什么东西?能吃吗?”李伯升伸出小拇指,放到锅里蘸了一下。

“�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