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认识你的职业性格-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要了解职业性格?(22)
有一次,我跟一位留学德国四年的老总同车,一路上,她告诉我说,我们习惯说“明天上午我找你”,但德国人开会给人发通知,或是跟人约会定时间,有的是精确到秒的:我明天几点几分几秒到你的某个地方!中国菜似乎少有洋人不爱吃的,但我们的厨师放调味品,习惯说“盐少许”、“辣椒若干”、“椒盐一撮”等等,这“少许”、“若干”在德国人那里,无论如何是无法容忍的。她跟德国同学一起做过菜,德国人做菜,用秤来称什么什么调料多少克,称完后往锅里放。烧菜当然是讲究火候的,我们讲“猛火”、“文火”,这在她的德国同学看来也是不可思议、无法容忍的:一百度就是一百度,六十五度就是六十五度,什么叫“猛
  火”、“文火”?德国人的精确与中国人的马虎,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他们更擅长于做高精密度的仪器,我们在这方面就不太行。胡适曾有一篇《差不多先生传》,写的就是中国人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的文化性格。
  19世纪美国有个公理会的传教士叫阿瑟·亨利·史密斯,在中国生活了半辈子,取了个中国名字叫明恩博,回国后写了本叫《中国人的性格》的书,列举了所见所闻的二十多种中国人最突出的国民性,有褒有贬,但相当客观真实,其中的评论无不中彀中的,鲁迅等人都激赏此书。
  明恩博在这书中,开篇第一章就讲中国人爱面子,讲究面子,还死要面子。有趣的是,一个世纪过去后,几位写“丑陋”的某国人的作者,虽不知他们自己是否同样“丑陋”,一味强调国民性的负面,也未必公平,但几位作者因揭了自己的国民性的“疮疤”而命运各不相同,反而映证了中国人或东方人为讲面子而宁可对真实采取选择性失明的心理策略。《丑陋的美国人》出版后,舆论一片哗然,但美国政府非但没有查禁此书,反而把它拿到国务院大肆研究了起来,认为它是一部“确实刺激思想”的评论,开始逐步改进。外交官高桥敷却因《丑陋的日本人》这本书而被调回国内,没了下文,据说这位仁兄的日子后来并不那么好
  过。而柏杨则由于其对祖宗的“侮辱”,致使当局有关人士义愤填膺,柏杨只好进局子蹲了班房。
  罗曼·罗兰说:“当一个人看透了自己国家的愚钝与无可救药后,他也会渐渐心胸开朗起来。”美国的国务院拿着那本《丑陋的美国人》去好好研究,虽然很没面子,但“心胸渐渐开朗起来”却是可预料的。虽然儒家文化十分强调自省,曾参老爷子有言“日三省其身”,荀子也谆谆教诲我们说“吾日三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但是,看来儒学宗师们的这些修身课的普及工作做得还实在不够好,除了圣人、亚圣们“自省”的时候可能会动些真格儿,两千多年来,从一般的领导干部到广大人民群众,面子远比自省重要。不然,从公共事务到私人待人接物,也不至于搞出那么多声势大而无当的“面子工程”来。
  文化差异也是一种职业性格差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来自各不相同文化背景的职员同处一家公司、同处一间办公室,将越来越司空见惯。只有了解文化差异,尊重国民性格差异,才能消除障碍,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实现工作业绩。
  ⊕年龄差异
  人们常常将年龄与工作经验相提并论,一般而言,这没什么不对。但年龄本身也能“自动生成”某种职业性格。我在选人、用人上,就经历过这样一次失败。前些年,我为一家企业组建一个企划部,需要招聘一个既懂技术、又有相当丰富的销售工作经验的人。运气不错,在应聘简历中,我发现了一个符合条件的人,42岁的林先生。面试过程中,我注意到他确实具有相当丰富的快速消费品营销经验,而且对市场拓展、广告策划等,思路都相当清晰。。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为什么要了解职业性格?(23)
但是,半年之后,他始终未能“更新”自己的一些显然已经过时的成功经验,无法调整自己以适应已经发生了变化的市场情况,更不愿意去了解目前工作急需的IT产业和IT产品。尽管他的工作热情依然很高,但他的能力遭到同事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他沟通,问他是否有把握再做销售工作,以便于既出业绩,又便于在具体的销售工作中再找到市场感觉。林先生欣然同意,并认为自己完全有把握很快做出业绩。他的乐观不是没有理由的——“那些小孩子都能‘出单’,我老将出马反倒不如他们?”但是,经验丰富的林先生确实搞不赢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孩子。营销跟体育比赛一样的不相信资历,跟莫斯科一样的“不相信眼泪”。事实令人无奈,林先生选择了出局。
  然而我知道,这主要不是林先生的失败,而是我的失败。每个人都有适合他的位置,他选错了位置无可指责,而我帮他选错了位置,却是一种失职。
  我首先错在完全忽视了,许多年纪到了四十多岁的人,在其性格特质中的经验开放性这一维度上——即好奇心、冒险性、对外界事物保持的新鲜感、寻求变化等方面,已经严重偏低。销售这个工作岗位,经验并不重要,这个岗位更要求一个人必须像初出茅庐的孩子那样充满热情与活力。
  其次,我错在忽略了林先生早已表现出来的经验固化倾向。人们常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只有在经历中真正积累出经验的人,才可能有经验这个“老师”,再进一步地说,只有在后来的实践中积极、恰当地利用了过去经验,经验才可能成为“最好的老师”。我们需要积累的,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向经验学习的能力。经验的一个有趣的特点是个人化,经验传授的东西是因人而异的。同样的经历,对不同的人而言,可能会有很不同的经验。
  经验的高度个人化的特征,使它难以共享。每一个人会以自己的范式——即都带着一副属于自己的有色眼镜,来观察自己所经历的事物,人是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带着各种各样微妙的情绪参与自己的全部经历过程的。对于一个人是有效的经验,对另一个人可能完全无效;一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有效的经验,在另一情境下,可能会成为一剂高效的毒药。经验是具体的、感性的,是未曾升华的素材。经验具有特殊性,它不具有普适的特征。某一情景下有效的做法,在另一些情景下可能完全无效,谁也不能让个人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事实上,常识违反真理是屡见不鲜的。
  我自己是个丢四奔五的人,但老实说,我从骨子里看不起那些很在乎、很强调自己“有经验”的人。因为,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经验真的当作优势、当作资本的时候,他就已经失去吸纳新事物的能力,他已经固化、老化、钙化、锈化,甚至即将腐化了——人都锈了、腐了,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顺便提一句:如果你对市场营销有兴趣,并认为适合你的职业方向,那么,我的意见是:
  (1)35岁之前,你最好去“做销售,琢磨市场”,而不要真的去做市场,比如什么策划、市场战略、广告策划等等,最好都不要过早介入,因为你还缺乏那样的感性积累,也缺乏那样的眼界。那样的职业生涯,更可能使你成为一个眼高手低的人,一个没有实战经验却口若悬河的“大师”。人一旦成了这样的“大师”,基本上在职业生涯中就报废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什么要了解职业性格?(24)
(2)35岁之后,你最好去“做市场,指导别人的销售”。道理请见对林先生的个案分析。
  当然,这35岁,只是大体的说法。
  人的行为作派、人的职业适应性,确实都是有年龄之别的。地产商冯仑之前写了一本书叫《野蛮生长》,强调了针对不同的年龄特征来激发组织结构中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问题。他认为,在中国,老年人用道德激励容易奏效,而对年轻人来说,金钱激励则更为重要。冯仑在他们公司客户投诉资料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60岁以上的人喜欢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问题,比如发表演讲、聚会、贴大字报等等;30岁上下的人最会算账,他们喜欢通过法律途径,打官司、要钱、要实际好处;而40岁到50岁之间这一拨人,除了打官司、打架等暴力方式还会常常派上用场,甚至找黑社会来跟你搞定。代际不同,特点不同。
  地域文化性格差异
  区域文化差异确实是存在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对区域文化性格过于看重,甚至到了产生普遍地域歧视的地步了,比如一些地区的人对河南人的普遍歧视等等。这种偏见甚至影响到了许多企业和一些领导者的用人决策。
  地域文化差异确实导致了不同地区的人某些不相同的办事风格,体现在职业上,也同样成为面貌各异的职业性格。人们常用一些特定的形容词来表达某地域的人特有的性格,比如说东北人“豪爽”、上海人“精明”、北京人“大气”或“牛气”、西北人“粗犷”、江南人“文气”等等,虽然东北人并非真的个个豪爽,江南人决非个个文气。就一个村庄里头,还既有肝胆侠义之士,也有下作卑鄙之徒,何况一个“东北”或“江南”?但应该承认,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的地理条件、民俗文化也即民风,确实会沉淀并体现在个人身上,这些特征也成为职业性格的一个方面。
  我们凭借日常的经验,确实可以观察到,同一个地方的人,在对待同一事件的态度与方式上,往往会采取相同或相近的方式。一些地方的年轻男子,如果发生争执,很容易采取暴力措施,而我在上海多年,却从未见过两个上海人因为发生争执而动过武的,倒是经常见到他们以我所无法理解的极大耐心,跟对方唾沫星子吵上足足半天,哪怕是兜头贴脸的紧逼对方了,谁也不会像东北大汉或是出一百单八将的山东人那样擂起拳头。有人说,这是因为上海建埠以来就是个商业世界,真正的上海人,是没有靠暴力论输赢的传统的;也有人说,上海是中国城市化发育得最充分的地区,所以上海人凡事都决不轻易诉诸武力。也许他们都是对的。
  一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就相当在意应聘者的籍贯——不论他是否承认,有的甚至将对区域性格的认真对待,演化成为可怕的地域歧视。前些年,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就几乎是公开地对河南籍人士表示歧视态度,原因据说是河南个别地方造假严重、骗子横行。这样的地域歧视,就是将某些群体特征当作一个性格标签,硬生生贴在这一地区所有个人身上。事实上,即使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村庄里,人的性格也决非“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慷慨者有之,铁公鸡有之,既有勇士,也有懦夫,更何况整整一个省的人,岂能用一个标签简单地一贴了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