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外汇投资精要:赢在汇市-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节 天灾人祸呈乱局:政治因素、自然因素
 及其对汇率的影响汇率的变动除了受到前面小节中提到的经济因素和投机因素的影响外,就短期而言,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诸如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非经济因素。像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就是在短期通过改变市场的预期和心理来影响汇率的变动。
一、政治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国际上任何重大政治事件(如大选、战争、纠纷、政变、恐怖事件等)的发生,都会对国际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任何重大政坛人物的更迭也会对国际政治和经济带来冲击。而外汇市场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要比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大得多。主要原因是:作为国际性流动资产,外汇在动荡的政治格局下所面临的风险比其他资产都大;而外汇的高流动性,又进一步放大了外汇市场受政治格局动荡的影响。而政治因素的出现往往带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这会在短期内急速改变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和心理,所以对外汇市场的冲击极大,经常造成汇率短时间内的大起大落。因此,作为一个外汇投资者,不仅要关注经济因素,还要了解和分析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各国政治热点问题的动态,在事件发生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操作。
在“9·11”事件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其本土发生战争或遭遇袭击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一直被当做“国际资金避难所”。一旦世界上发生战争等重大政治事件,许多国家的资金都会流入美国金融市场避难,故而此类事件往往推动美元升值。如在1999年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的战争中,美元就是借此而走强。而“9·11”事件打破了美国作为“国际资金避难所”的神话,当天美元大幅贬值(参见背景资料35以及图 33)。“9·11”事件之后,许多投资者开始怀疑美国是否还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即便麻烦不是发生在美国本土或与美国不直接相干,在世界各国发生战争等重大政治事件时,美国也难以在较长时期中成为万无一失的“国际资金避难所”。失去了“风水宝地”的光环,美元在国际重大政治事件背景下的表现还能如从前那般风光吗?
背景资料35“9·11”事件发生时的汇率变动
在图33中,向上的箭头所指时点是2001年9月11日。我们从图33中可以看出,9月11日这一天,英镑急剧走强,美元猛烈贬值,从开盘的1英镑兑14563美元,贬值至1英镑兑14764美元,美元日跌幅达201点。而在“9·11”事件中,美国世界贸易中心被撞后美元更是大幅贬值,面临巨大的抛售压力,该日最终以最高价1英镑兑14764美元收盘,此时经济政策分析、技术面分析在这一突发事件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汇率受政治因素影响而变动,变动幅度取决于事件的大小、持续的时间长短等。如果遇到世界性的、非常严重的、影响非常大的事件,汇率的变动幅度往往有数百点甚至上千点。
图 33“9·11”事件打破资金避难所神话,当天美元大幅贬值尽管突发的政治事件不会长期影响汇率的基本走势,但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市场预期的支持而使汇率发生急剧波动。且在这种预期消除之前,汇率会维持短期趋势。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世贸中心大厦被撞一小时后,美元/瑞士法郎的跌幅达500点,美元/日元跌幅达400点。至 9月21日仅10天的时间里,美元/瑞士法郎较“9·11”事件之前跌掉了1300多点。
二、自然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一些破坏性较大的自然因素(如地震、飓风、流行病毒等)突然肆虐,往往对一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面临贬值的压力(参见背景资料36)。不过对于某些具有“国际资金避难所”效应的国家,其发行的货币从短期看反而可能出现升值。例如,2009年4月下旬,当媒体曝出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刚开始被称为“猪流感”)向若干国家蔓延时,避险资金纷纷追捧美元。2009年4月27日,外汇市场上美元兑其他货币普遍上涨,美元指数大涨111%。当然,著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一“雪上添霜”的疫情可能拖累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的率先复苏,美元将因此先扬后抑。背景资料36 飓风肆虐美国数州巨灾引致美元急剧贬值
2004年美国经历了多次飓风的袭击,以佛罗里达州为例,仅###月不到6个星期里,飓风就光顾了4次,破坏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首先,飓风破坏了宾馆、饭店、商店、工厂以及其他营业场所,同时强制性地临时关闭了海港、码头、主题公园和其他旅游设施。据估计,因飓风引起的保险支付高达230亿美元。其次,仅9月10日这一周,由于飓风“查理”、“弗朗西斯”、“伊万”的影响,佛罗里达州多达13万人申请首次失业救济。在图34中,用方框标出的是9月10日开始的欧元/美元5日K线图的日K线,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周美元一直处于贬值状态。就全国而言,几次飓风可能减少了15000个工作机会。最后,飓风使墨西哥湾的石油日产量减少453000桶,下降幅度达26%。飓风损坏了钻机平台及输油管道,中断了原油的运输,使本来就紧张的石油供求关系更趋恶化,油价继续冲高,于10月28日创下了5548美元/桶的历史记录。飓风的光顾还扭曲了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影响市场对数据的预期。2004年8月,美国经济共创造144000个就业岗位,而9月只创造了96000个就业机会,远远低于预期的150000个就业机会。9月的劳工报告一公布,欧元/美元的汇率就瞬间突破12359,上升了150点,到收盘时欧元/美元的汇率稳定于12410。从图34中可以看出,自从8月中下旬美国受到飓风影响开始,美元便基本上一直处于贬值的态势,这与这场自然灾害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后续影响不无关系。 
                  
 第七节 有限理性察人心:市场预期和心理因素…
 及其对汇率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建立在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和有效市场假设的基础上,在讨论外汇市场方面也是如此。即假设市场受到影响外汇基本价值的信息冲击时,汇率能迅速并正确地对信息做出反应,且这种反应既不会不足也不会过度,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调整;假设市场没有冲击外汇基本价值的新信息出现,汇率就会保持不变。然而,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一种有限理性的人,外汇市场也并非完全有效的市场。瞬息万变的汇率,并不总是恰好反应外汇的基本价值,外汇的即期价格与长期均衡价格往往发生偏离,汇率短期波动的幅度一般会超过其长期均衡价格的波动幅度。在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中,有长期影响外汇基本价值变动的因素(如经济增长、利率等),也有短期影响外汇偏离基本价值的因素(如市场预期、心理因素等)。那么,市场预期和心理因素究竟是怎样影响汇率的短期变动呢?通过以下分析,相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市场预期对汇率的影响
所谓市场预期,是指市场上多数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情形下,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的一种预测和估计,这些因素主要是一国的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外汇储备、政府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人们在预测和估计上述因素的基础上,调整自己在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中的经济行为,进而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引起利率的变动,最后导致汇率的变动。市场预期对汇率的影响一般呈现以下两种情形。
(一)预期通货膨胀上升对汇率的影响
根据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人们普遍预测中央银行将增加货币供应量(即未来会有更多货币追逐一定量的商品),于是产生通货膨胀率将上升的预期。基于此种预测,工人常常要求加薪,而工资在工厂的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为了避免成本增加而导致的亏损,工厂往往会提高产品的出厂价格,物价上涨则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可见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将上升时,尽管当时货币供给量还没有增加,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却开始增加,推动市场利率和商品价格的上升,使得实际购买力下降,预期的通货膨胀逐渐变为真实的通货膨胀,导致本国货币因此相对贬值。
(二)预期实际利率上升对汇率的影响
在货币市场,我们看到的利率一般都是名义利率,但对投资者而言,他们要求的预期实际收益是基于预期实际利率估算的。如果中央银行宣布将提高(名义)利率,人们便预期未来通货膨胀率将会下跌,预期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差额)将会提高,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将相应增加,于是推动本国货币升值。
通过对以上两种情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悖论,同样是提高利率,为什么前者引起货币贬值,后者却使货币升值呢?这是因为两者存在的前提不一样,前者是以预期货币供给量会增加而现实中货币供给量并未增加为前提,后者则是以现实中利率提高以及货币供给量确实减少为前提。
二、心理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主要通过投机者在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实现。在外汇市场上,流动着巨额的投机性资金(“热钱”),外汇投机者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等十分敏感,总是根据形势的细微变化迅速改变资金的流向。所以市场上任何一点信息,都会影响投机者的市场心态,加之“羊群效应”的推波助澜,可能导致汇率的短期大幅度变动。如2008年以来外汇市场对次贷危机的敏感程度,大多数外汇投资者感受颇深。  
                  
 第七节 有限理性察人心:市场预期和心理因素…
 三、预期的偏差对汇率的影响
在现实中,汇率总是处于持续的变动中,有时甚至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汇率这些短期的变动,反映了市场纠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风险,同时也存在巨大的获利可能。
外汇市场不是一个完全有效市场,换言之,汇率的变动不能充分反映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全部信息,导致实际汇率经常会过分偏离均衡汇率。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他们对某些信息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可能导致汇率过分扭曲,引起某些货币被高估而另一些货币被低估。
对信息的反应过度或不足,源自于投资者的预期偏差。有限理性的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受交易前的认知偏差、交易过程中的情绪偏差(心理因素)以及市场上“羊群效应”的合力作用,其预期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例如1992年下半年,德国坚持实施反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德国中央银行反复声明将继续坚持这项政策,然而此时外汇市场广泛流传着将要降息的谣言和猜测。虽然德国没有任何降息迹象,但在英国、法国、丹麦、瑞典等国相继降息之后,外汇市场更加顽固地认为德国必然会降息,即使年底不降,第二年年初也会降。外汇市场的这些预期,使马克/美元的汇价在美国与德国的利率差仍然很大的情况下,节节下跌。
市场预期总是在事态还比较朦胧时活灵活现,随着不断出现的新信息,投资者会不断调整先前的预期,直至将预期偏差修正到与实际情况接近。预期偏差的修正过程,也就是汇率调整的过程。如经济变量实际变动的幅度或方向与预期有偏差,市场会就这一偏差进行调整,最终使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趋于一致。从背景资料37所介绍的动态信息来看,人们的市场预期与心理因素可能交织在一起,使汇率变动呈现更为复杂的景象。背景资料37华尔街金融危机下心理预期对美元走强的影响
美国遭受金融危机,经济陷入衰退状态,美联储连连降息,美元走弱应该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从2008年9月22日以来,美元对欧元、英镑等升值超过17%,只有对日元贬值。这是为什么呢?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投资者认为全球经济事实上已经陷入衰退,在衰退过程中,美国依然是最好的避险地。
从目前的汇率走势来看,至少短期内在投资者眼里,美国情况正在变好,而欧洲的经济正在变坏,资本在流出。观察次贷危机的传播路径,在欧洲人为美国“买单”之后,接下来的“买单”者可能是亚洲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遭遇金融危机的冲击一点也不会比美欧等发达国家小。次贷危机的发生,除了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极端泛滥、缺乏监管的原因之外,与发展中国家产能过剩以及发达国家家庭消费极度透支也有密切的关系。要重新达成平衡,欧美家庭必须削减开支,发展中国家则必须削减一部分过剩产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全球经济都陷入衰退,美国的实体经济在目前的世界格局中可能依然是最强的,这就是为什么近期美元走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在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过程中,心理预期对美元的短期走强有一定的支撑。
资料来源:《证券时报》2008年10月29日
本 章 小 结
以上各节总结了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基本面因素。值得提示的是,外汇市场的变化是各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并非通过几个变量就能捕捉到所有的趋势信号。各种因素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的力度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不能将它们不分主次、轻重地相提并论。成功预测市场趋势的关键在于把握市场的主题和人气所在,分析各因素对外汇市场影响的相对强度。另外还应该注意在不同时期,汇率基本面分析的侧重点也应有所调整。本章我们了解了影响汇率变动的基本面因素,那么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汇率基本面分析因素,从何下手才能游刃有余呢?且听下章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