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职业女性典范:精彩杨澜-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澜说:“那天,我的心理压力大极了。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始,虽然有专业的撰稿老师已经写出了每期节目的脚本,也有导演在一边反复地说戏,但我还是越听越糊涂,越想放松也就越不放松不下来,最后糊涂的一点也不清楚了”。
  杨澜那时候就想着,“反正我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我不知道镜头的感觉,我不知道……”走进了摄像机的镜头里。
  杨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自信好像突然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开始录制之前抛弃了杨澜。杨澜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杨澜只能自己暗示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有时候心理暗示就是这么管用,你越说自己不行,你就真的是越出差错,你如果告诉自己,我能行,那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式录制的那天,走上舞台以后,杨澜突然发现自己开始怕摄像机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摄像机工作的时候,镜头前有个红灯,在暗影里发出诡异的亮光,有时候站在摄像机前,注视镜头的时候,偶尔的红灯还会与眼睛连成一条直线,眼睛就会觉得一花,心里就会一震,台词在瞬间就消失的找不到了。
  这竟然成了杨澜前期电视主持生涯里的一块心病。
  刚开始录制时,杨澜也出现失误,有时候会穿帮,有时候也会笑场,忘了台词的时候也时常出现。这是正常现象。剧组的人都很宽容,每次都在导演的指挥下,再次开始。杨澜对这点一直心存感激。
  

第三节 在磨砺中成长
每个人都会在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杨澜找到的第一个位置就是《正大综艺》的舞台,杨澜的清纯气息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电视主持风格语言,在大陆地区掀起了一场属于杨澜的电视主持风暴。节目的火暴开创了属于杨澜自己的全盛时期,这一切都离不开杨澜生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两个人。
  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和姜昆“说相声”

  杨澜在《正大综艺》的电视主持生涯正式开始了,搭档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所以杨澜在跟姜昆搭档的时候,就有了说相声的感觉。
  现在相声界里也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男一女的相声搭档,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形式新颖,手法独特,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杨澜和姜昆的启发。
  姜昆是个大名人,来正大主持节目首先就能保证节目的可看性。看过姜昆说相声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一开口就是包袱,这种性格带到了主持中来,形成了姜昆的相声风格。
  当前中国的主持人里很多名嘴都是相声出身,不知道跟姜昆第一个接触主持人角色有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是一些电视节目在这里受到了启发?
  就像杨澜后时代的电视节目主持都想找一个学英语的大学生一样吧。
  姜昆的语言风格始终离不开相声的定位,所以姜昆的主持诙谐幽默,包袱很多,时不时地抖搂出来一个,让现场的人都能笑出声来。
  而杨澜的主持却以机敏、内秀、清晰、纯情为主。这样一来,两个人的搭档就形成了说相声不相声,说主持不主持的另一种风格。或者说是,即有相声的轻松幽默,又是典雅的庄重大方。只要在主持的时候适当的变化一下语言的比重,就能达到左右逢源的电视主持艺术效果。这是当时《正大综艺》风靡全国的原因之一。
  姜昆对杨澜的评价是:“杨澜有主持天分,干电视这行干对了。”
  一般做节目的时候,都是杨澜开始说一个话题,然后姜昆在后面补充,两个人一交一替的用语言把节目贯穿在一起。但有时候杨澜也会因为经验不足,出现一些小差错。
  比如,姜昆是一种相声的语气习惯和语言逻辑,在相声的角色里是逗哏,逗哏就需要有人来捧哏,而杨澜是一种正统的主持,根本不知道相声里捧哏和逗哏的语气差别。有时候杨澜一口气就把自己需要说的话来个竹筒倒豆子,自己先痛快了再说,一回头,才发现只顾自己抒情了,却没有考虑到自己应该给姜昆打个铺垫,留下切口。说惯了相声的姜昆,没有了捧逗,又没有了进入的切口,包袱就出不来了,于是只能重来。
  但姜昆在这上面从来没有埋怨过杨澜。而且根据节目的需要,往往都是杨澜第一个开口说话,姜昆接着说下面的台词,这样一看,杨澜无意中就成了逗哏的角色,姜昆却成了捧哏的角色,杨澜不是在衬托姜昆,姜昆反而在帮衬杨澜。
  
  

我就是摄像机

  有一天杨澜与姜昆讨论串联词时,杨澜对姜昆谈起这个苦恼,并开玩笑地说,“看来我不适合做一个电视主持人,来到这里是入错行了。”
  姜昆看了看杨澜,对杨澜很严肃地说:“杨澜,你看着我。”
  杨澜一愣,不知道姜昆要干什么?就迷惑不解的看着姜昆问:“干吗?”
  姜昆正经八百的对杨澜说,“你觉得这么面对面与我说话有问题吗?”杨澜一听就乐了,笑着说:“你开什么玩笑啊,还以为你说笑话呢,真是的,我这样跟你说话要有问题,那我自己才真有问题呢。”
  姜昆没有笑,继续严肃地说:“如果我就是摄像机呢,如果我就是扛着摄像机的摄像师呢?我就离你这么近,要录制你的特写,你想想,你还能不能跟现在一样的跟我说话呢?”姜昆一边说着一边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
  杨澜恍然大悟了,原来就这么简单啊。有时候放弃一点心理的作用,就可以开辟出另一个天地。这时候,所谓的心理障碍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的一层纸,捅破了没什么稀奇。关键是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由谁来教你捅破。
  打这以后,杨澜就彻底地告别了恐惧。因为杨澜在心里,开始把所有现场的物件都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于是,杨澜主持的时候就变成了是在用心跟摄像机交流,好像摄像机就是一个需要聆听杨澜倾诉内心情感的老朋友。这样的改变让杨澜突然领悟出,原来电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想要以情感打动观众的时候,首先要自己先感动自己面对着的没有生命的东西,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让电视把自己的情感翻译给观众。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古人学琴的故事,跟杨澜的心理过程很相像。
  嵇康曾经跟老师学琴,三年而成,但总是不能领会情感在音乐中的妙用,换句话说就是,嵇康体会不到个人的情感在融进音乐的情感里去,让琴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老师说:“三年倾囊相授,我已经教不了你了。至于情感在音乐中的表达看来只有我的老师才能教你啊,我今天就带你去跟他学习吧。”说完就带着嵇康踏上了路程。
  走了很久以后,老师带着嵇康来到大海的一个无名小岛上,老师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把我的老师请来。”
  嵇康在这里等了三天也没有等到一个人,连老师也没有回来。不禁悲从中来,席地而坐,取琴演奏起来。琴声一起,只见山峰合鸣,海浪呼啸,树木失色,水皆动容。
  这时候老师出现了,对嵇康说:“你终于明白了啊。”
  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你看的对象上,感情自然就会得到共鸣。杨澜以后做到的其实就是古人多年以前领悟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杨澜说:“应该感谢中央电视台给了我一个机会,并培养了我,也应该感谢当年《正大综艺》剧组的所有成员给我的帮助,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杨澜”。
  
   。 想看书来

你能做到最好

  其实,在《正大综艺》的头一年里,姜昆比杨澜承担了更多的压力,但在工作中,姜昆却对杨澜的帮助最大。
  比如,杨澜有眨眼的习惯,而且次数太多。姜昆发现了,就私下里悄悄对杨澜说:“杨澜,你看到自己在电视上经常眨眼了吗?”
  杨澜一听就很不好意思,但又觉得很委屈。杨澜说:“看到了,可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啊。”
  姜昆语重心长地对杨澜说:“我当然知道你没有意识到了,你想谁要是意识到了还会那样做吗?话说回来了,作为一个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我们的一些无意识习惯会被电视放大,喜欢你的观众很容易就会看到的,他们就会来挑剔你。你不知道就算了,现在知道了就应该改掉,因为不好的习惯会影响你的形象,特别是眨眼太多的习惯要改改。”
  杨澜叹了口气说:“我都意识不到啊,你说我怎么改呢?”
  姜昆听了杨澜的诉苦,开着玩笑跟杨澜说:“听你的语气好像在逃避责任啊,这可不好哟。”一句话又把杨澜逗笑了。
  杨澜说:“那你说怎么办呢?”
  姜昆很耐心地说:“其实很简单的,就看你有没有毅力,能不能做到了。”
  杨澜着急地说:“你快说啊,怎么做?我一定能做到的!”
  姜昆笑着说“好,那我们就看看你能不能用心的来做到。方法很简单,就是你努力不要眨眼,尽量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只要你有毅力就能做到。”
  杨澜一听就不在乎地说:“我以为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呢,这点小事情,没有问题。”
  姜昆说:“有信心就好。不过我要提醒你,中间是最难受的,你一定要坚持住。来,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去演播室,在这一段路上,你要强迫自己不眨眼,你试试。”
  杨澜说:“放心吧。”正要走的时候,杨澜突然说:“姜昆老师,我好像还在眨眼啊。你帮我看着,我好像感觉不到就自己眨眼了吧,那样的话,我再有毅力也不行啊。”
  姜昆说:“我帮你盯着,没有问题的,你说行就一定行。”
  杨澜说:“好像做不到啊,眼睛还在眨呢,我该怎么做?”
  姜昆说:“一定行,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只要你想着眼睛,强硬的圆睁着眼睛,就可以做到,不难,难的是心理承受能力,过了这个坎儿,你就能学会控制住自己。”
  “好吧,那我开始了。”杨澜说着,睁大了眼睛,跟姜昆一起去演播室。杨澜想着不眨眼,尽可能大地睁着眼睛,不给上下眼皮儿任何机会。
  开始的时候,杨澜还没有觉得什么,过了一会儿,杨澜开始觉得眼睛发酸了,眼泪开始模糊视线,杨澜看不到路了。她很想眨一下眼睛,让酸涩在眼泪的滋润下消失,但杨澜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因为做了就前功尽弃了。
  因为看不到路,杨澜只能慢慢地小步、小步地朝前走,眼泪越来越多,留到了脸上,痒痒的,但杨澜知道不能去擦,一擦眼睛就会趁机眨眼的,酸、涩、痒、胀,眼睛好像把所有的不能忍受的感觉都带给了杨澜,浑身发软、直冒虚汗。
  走到演播室,在杨澜前面监视的姜昆对杨澜说:“好,真是好样的。”
  经过了这次的尝试,杨澜开始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每次开始之前,杨澜都会做好准备,精心地等待电视镜头的扫描。可以说姜昆让杨澜慢慢地领悟到主持的仪态在电视观众面前是多么的重要。
  
  

做好你自己

  因为姜昆的相声风格,杨澜一直感觉跟姜昆的合作是一种相声的合作,好像两个人在说相声一样。不同的是姜昆在说姜昆的相声,抖姜昆的包袱,杨澜在说杨澜的单口,讲杨澜的故事。这样不同的两个主题,在一个舞台上进行,就需要两个人的默契在配合中互相补充,互相协调。
  节目播出以后,杨澜就接到了大量的观众来信,说什么的都有。杨澜发现不听观众的吧,人家也是好心,听观众的吧,不知道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有的观众说,杨澜你该往东走了,可有的观众却说,杨澜你该往西走了,还有的观众直截了当地说,杨澜你这样就很好了,保持风格原地不动才对啊。
  就在杨澜感觉到左右为难,前进后退都无所适从的时候,姜昆伸出了援助之手。
  当杨澜把困惑告诉给姜昆以后,姜昆问杨澜,“你有没有勇气做你自己?”不等杨澜接话,姜昆继续说,“我觉得,你首先应该做好你自己,然后再去考虑观众的提议,综合所有的意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杨澜说:“那就是说,我应该忽视观众的意见了?”
  姜昆说:“不是忽略观众,而是糅合所有观众的需求,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路线。”
  杨澜不明白了:“那你说我到底应该怎么走呢?”
  姜昆笑了,说:“你应该了解观众的心理。当一个新人出现的时候,大部分观众都会以自己的心理定位来塑造自己的主持人,希望主持人按自己的心理需求来定位,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东有人说西了。这样的心理定位一般都是套用他们以前喜欢的谁谁的风格,希望你能跟他们一样。如果你真这样做了,只能有两个结果,第一,又复制出了一个相同风格的主持人,第二,邯郸学步,你终于失去了你自己。懂了吗?”
  杨澜懂了,所以杨澜选择做了自己。因为杨澜给自己了一个定位。保持自己的风格,与姜昆形成对比,让观众在杨澜这里体会亲切自然,让观众在姜昆那里领略诙谐幽默。事实证明,这样的一种定位是成功的。
  《正大综艺》开始火遍中国。
  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老师,是杨澜在《正大综艺》节目组的第二个黄金搭档。如果说,前面的姜昆在跟杨澜合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帮助杨澜找到了准确定位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合作者赵忠祥老师就让杨澜开始焕发出新的风采并逐渐的羽翼丰满。
  杨澜第一次见到这个有“赵大叔”称谓的著名主持人时,还是刚进剧组的时候,只有两句对话。杨澜恭敬的跟赵大叔打招呼,并请大叔多指教。这赵大叔也很客气,问了杨澜你是新来的吧,有什么我会说的,你好好干吧。
  中国文化里的客气与谦让,使杨澜和赵老师的见面平和的没有一点色彩。后来杨澜听的多了,就知道赵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实在人,有什么说什么,没有一点虚的成分。于是,没有多久,杨澜就领教了赵老师的厉害。
  《正大综艺》播出一段时间后,开始在全国有了影响,提意见的就多了起来。杨澜很虚心,想听听前辈们的看法。有一天,杨澜看赵老师没有事情做,就很诚恳地走过去,请赵老师提点意见。“赵大叔”也真是不客气。开口就说:“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貌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我发现你在主持的时候,对所有的现场做客嘉宾都直呼其名,这样不好吧?”
  杨澜当时目瞪口呆,又觉得很委屈,还没有说话呢,赵老师又继续说:“电视是媒体窗口,每期都有很多人收看的,影响不好不说,对你的形象也会有一定的伤害啊。”
  杨澜觉得很委屈,杨澜虽然是很诚恳地让赵老师提意见,但却没有想到平时老好人的赵老师竟然这样直接,竟然这样直言不讳。杨澜很尴尬地解释着:“是导演组这样要求的,说带先生、小姐的不舒服。”但杨澜说的话声音很小,杨澜意识到这样做确实不好,但节目一录就是几个月的,真要是改也是下次录制节目的事情了。
  赵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杨澜啊,有些话我们要听,因为是为我们好,有些话我们不能听,因为我们要对观众负责。在这里没有不容易,也没有多苦,这里只有一个标准,做到最好了没有?因为你的观众看到的永远都是台前的东西,幕后的事情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你想啊杨澜,看不到幕后的观众会知道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