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节决定成败2-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惊叹,也值得那些习惯于“马大哈”的中国人学习(我以为,“马大哈”一词应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三个词的组合)。     一位德国同学煮蛋,先看说明书,然后一手掐着表,一手测着温度。有位中国留学生说:“你放那儿煮嘛,去洗两件衣服,转过头来就煮好了。”德国同学说:“水烧开后再煮多少分钟,鸡蛋的营养价值最高?”中国同学一时语塞。当然,煮蛋自己吃,不懂煮几分钟更营养没关系,如果是厨师不了解这些数据就不能算专业,也就难以敬业了。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五、重大轻小、重概括轻数据的(3)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揜,罪大而不可解。
  ——《易经·系辞下传》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1)
问题1:一个企业做不好细节的原因及危害在哪里?
  答:企业做不好细节的原因非常多,我们在此只谈一个层面——管理层。员工做不好细节并不全在员工不愿做好,也不在员工完全不会做,更多的原因在管理者,因为“只有管理者才能破坏管理”。
  在企业管理中,许多管理规则是被管理者自己破坏的。有人形象地说,对于有些管理者来说,规则是他手上牵的狗,想咬谁就咬谁,唯独不咬自己。在中国的企业中,管理者控制着权力,就要好好地把握和运用。管理者要改变一个决定,或超出规则、违背程序、冲破流程是很容易的,因此,企业管理的问题往往是管理者自己造成的。
  我们做过调查,一般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十种:
  第一,工作标准不具体。管理主要管的是人和事,人是岗位,事是流程,岗位和流程的标准不具体,事情无法做好。
  第二,考核标准不一致。最基层的考核非常到位,但对管理者的考核就不是很到位。上司和员工的考核标准不一样,只让员工做到位,管理者自己常常例外。
  第三,没有例会制度。由于没有例会制度,企业问题不容易暴露,不容易及时发现,更谈不到及时改正。
  第四,没有第二责任人。当管理者外出时,应当委托其他人来处理该岗位应承担的工作,管理者虽不在,但是他的岗位还是要继续起作用的。
  第五,文件表述复杂。中国有个成语“对牛弹琴”,常用来比喻听者无知。实际上牛是可以懂琴的,母牛在琴声的刺激下产奶量会提高,但乱弹琴只能是噪音,牛也听不懂啊。
  第六,不做推演。有些文件没有经过推理和演绎,放到实际工作中没办法执行下去。
  第七,成册颁布大量的文件。文件一多,不仅员工无法消化,就是管理者自己也常常是顾此失彼。
  第八,对下级上传的资讯不重视。管理者忽视下属递交的方案、报告和请示,表现出轻率的态度,导致下属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管理者下达的指示。
  第九,越级指挥。一个成熟的企业都有自己做事的流程、次序和基本的方法。越级指挥会破坏企业的管理规则。我们常常强调:上级可以越级调查,但不可以越级指挥;下级可以越级投诉,但不可以越级汇报。
  第十,习惯做批示。管理者批示文件本身没有错,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通过批示的方式解决,这些行为是管理者的随意性或自我认识不足造成的。管理者的权力应当是分配的权力和监督的权力。
  上述现象属于企业未做好细节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审视这些现象,在工作中尽量避免。
  (根据河南新乡公开课现场提问记录整理)问题2:同样是在中国,是中国人在做事,为何在麦当劳就能够注重细节,到底是素质和精神在起作用,还是管理规则的细化在起作用?
  答:这个问题很深刻。在麦当劳,中国员工同样也可以做好细节,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麦当劳的管理规则已经全部规范化了。麦当劳有三本手册:一本产品手册,一本服务手册,一本管理手册。所有的管理都按标准提出来,比如:洗手规定要用温水来洗,用麦当劳提供的专用洗手液,洗完手只能晾干或烘干。在麦当劳不用你思考事情该怎么做,只存在一个训练问题,它拥有极强的复制能力,人们只需按照它的标准去复制自己的行为。
  第二是麦当劳非常重视员工训练。麦当劳的新员工训练一般都在四个月以上,不像我们国内企业的训练,一两个星期就可以上岗了。没有经过训练,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呢?社会人才不等于企业人才,他可能是个人才,但不等于是你的企业人才。要想使他成为你企业的人才,就要把你的企业标准明确地教给他。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要把新的员工,包括老总在内,都应该看成是倒空了的,即认为他什么都不知道,按照你的标准去训练他。而且,每个人不只是在技能上提高,在思想境界上也要同步。所以关于麦当劳的细节问题既是方法层面的问题,也是思想境界的问题,这都是可以通过行为的训练来调整的。
   。 想看书来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2)
比如,在坐的各位可能有研究孔子的学者,孔子当年推广他的儒家思想不是靠教条,不是光编订几本书就完了的,他当时做得更多的是用礼的方式来引导别人,他把他所推崇的文化设计成详细的礼的程序。他通过这个程序来调整人们的思想,所以,孔子当年最大的发明是克制自己复制周礼。我认为这是孔子在学术推广上的一个发明,即通过行为的设计和训练推广来改变人们的思想状态。
  (根据在楚天广播电台“名家讲坛”上的提问记录整理)问题3: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50岁。美国每年新生50万家企业,10年后仅剩4%。日本存活10年的企业比例亦为183%。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8岁,中小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29岁。您认为中国企业短命是否与忽视细节有关系呢?
  答:企业的寿命短当然不全是细节的问题,但是肯定与细节有关。从深层次来说,我们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没有想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如果认真去调查,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的民营企业主当初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找份工作,而没有想清楚企业该干什么。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企业想要做得长久,是勉为其难的。我认为,中国在15年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企业的。那时候的企业,顶多算国务院的加工车间。因为中国进入工业社会的时间非常短。企业寿命不长的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长期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国民素质时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们一定会一丝不苟地每天擦六遍,而我们中国的员工第一天会擦六遍,第二天也会擦六遍,可是第三天就会擦五遍,第四天可能只擦四遍……”这种说法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否说明我们的很多产品质量就差在国民素质上? 所以企业要长寿,细节不能被忽视。
  (根据襄樊电视台汪中求专访后播出的节目整理)问题4:你说精细化管理与体制无关,与素质有关,而严复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并且你举了很多例子说明中国人的素质与西方人的素质有很大的差异,你认为在中国实行精细化管理会有效果吗?
  答:有。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没有完全达到社会进步的同步标准,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我们国民素质就低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们的国民到发达国家,都能适应人家的规则。比如:我们到西方国家去,也能彬彬有礼,也不随地吐痰,临出门也晓得关灯。因此,对我们中国人素质的第一要务是唤醒。这个阶段,包括企业对精细化的认识,要先意识到精细化管理是必要的。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很大的提升过程。
  企业开始意识到精细化管理,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因为他开始讨论标准,开始研究规则,开始遵循秩序。这样整个民族的提升就会很快,我坚信精细化管理是有用的。
  见《山西晚报》2004年4月29日版。有一家媒体说,《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就像“一根银针扎在中国人浮躁的穴位上”。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们倡导细节观念就是要通过一个理念,一个思想,一个观点,激发大家的自我认识,使大家醒悟过来。
  因此我们虽然承认素质的差异,但并不是我们的素质无法提高。在短期内,通过唤醒,就可以使我们的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必然的。重复孙中山说的那句话:“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语出孙中山的《建国方略》,1919年6月出版。不是不能,而是我们不想做,如果认识到了,一定会大踏步地前进。
  因此我想送大家荣毅仁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利,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根据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讲课现场问答整理)问题5:汪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旅游公司的员工,现在我们旅游界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导游和游客的关系越来越僵化,感觉人们素质越来越低,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吗?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3)
答:我认为现在游客与导游之间的关系僵化,矛盾的主体在于导游而不在于游客。导游总认为游客要求太高,这是不对的。我曾经讲过一句话,“顾客任何建议都是有价值的,任何的错都不是错”,也就是说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我们应该这么理解,顾客很多要求都是对的,如果顾客要求不对,那也是我们导游没有说清楚。如果顾客有过分的要求,他就不是顾客了,那人本身就不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不是我们管的范畴。比如,这个游线两千元,他说壹千元就够了。这个要求你肯定觉得不对,但是我认为是对的。为什么呢?未来完全有可能壹千元。我当初卖计算机的时候,一台计算机卖两万多,那时候还是286的处理器。当时有人说:“怎么这么贵啊,两万多元,两千元差不多。”当时我的员工就说人家傻瓜,我马上把员工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说:“怎么说顾客是傻瓜呢?未来完全有可能两千元钱一台计算机。”现在计算机不就很便宜了嘛。顾客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非常幼稚的,甚至是天真的。但是要知道,所有的企业都是在顾客的骂声中成长起来的。顾客把不理解的东西提出来,就促使商家进步。
  第二点,虽然现在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导游出现,但是导游的专业化程度还是不够。比如,很多导游老是跟游客讲一些黄段子,我就非常不赞同。表面上好像吸引了人,活跃了气氛,但是却降低了自己的职业水准,那么游客就很可能有乱七八糟的想法了。真正好的导游,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去影响别人。自己的职业水准到底怎么样,照映出了游客的状态。如果导游自己的职业水准不够,那么游客也会抛弃尊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错误的互动。
  第三点,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导游现在的素质提升,必须通过手册来解决。手册包括什么呢?包括怎么说话,怎么走路,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处理,应急处理方案……这些东西都是领导应该给导游详细做出来的。这种手册规定得越细,我们的导游就越规范;我们的导游越规范,游客越尊重你,矛盾就越少。事实上现在很多常见的错误,是我们管理者可以消灭在导游没有出门之前的。
  第四点,我并不赞同导游一定得年轻人来做,更不一定是青春美少女。导游的职业要求某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多数导游遇到知识型的游客提出稍微深入一点或展开一点的问题就哑口无言,一筹莫展,往往只会死记硬背导游词,也不管导游词是否已经严重过时。重要的景区,特别是重点古迹,能否让一些退休的老教师去做,他们可以承担重点游客的导游的任务。像我老家九江庐山风景区的白鹿书院,就应该高薪聘请九江学院有国学功底的老师和教授来担当特别导游。
  (根据深圳移动组织的商务论坛问答记录整理)问题6:您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管理科学,而急需管理人才,那么大学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什么素质?
  答:我现在是六所大学的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严格来说,就是大学的临时工,因为是两年一聘的。我确实思考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