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长征路-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出一份材料,“你们看看这个,是写当时情况的材料,比我记得准确!”     
  我们接过赵爷爷的材料一看,上面写着中央红军在哈达铺的活动:     
  周围的敌人对红军还摸不清楚,红军安安静静地在哈达铺休息了几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部队还按照俄界会议的决定,进行了整编。由于部队人数过少,彭德怀主动提出撤销三军团番号,中央批准了这一建议。这样全军统编为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林彪为副司令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下编为三个纵队。第一纵队林彪兼司令员,聂荣臻任政治委员;第二纵队彭雪枫兼司令员,李富春任政治委员;第三纵队叶剑英兼司令员,邓发任政治委员。全支队约七千人。     
  9月22日,在哈达铺镇西的关帝庙里,红军陕甘支队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这一天晴得特别好,太阳暖洋洋地照了下来,古庙前的松树上拴满了战马,院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的笑声。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几位中央领导人和彭德怀司令员陆续走了进来,在正殿前早已摆好的一张桌子后面坐下。周恩来虽然病刚好,却也显得很有精神。         
※虹※桥※书※吧※。  
第64节:第十八章:走进吴起镇(3)       
  等大家都坐好以后,毛泽东开始讲话。他扫视了会场一眼,掰着指头说道:“同志们,同志们,今天是9月22日,再过几天是阳历10月。我们从江西出发,过了于都河,到现在已经快要一年了。在这一年中,蒋介石是一心想消灭我们的,他们用了几十万大军来围追堵截我们。然而他们把我们消灭了吗?没有,我们还是突出了重围,我们胜利了!我们已经走了二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追、堵、围、剿,过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坐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这就是胜利!”毛泽东的讲话引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等掌声落下去以后,毛泽东又说:“以前有不少同志问过我,我们走到哪里是个头?现在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条长征之路的尽头现在已经看见了,那就是陕北!”     
  会场上立即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接着,毛泽东将从报纸上看到的有关陕北红军的消息给大家讲了一遍,又分析了当前的全国形势,说:“同志们,当前民族危机在一天天加深,我们必须行动,完成北上抗日的原定计划。首先我们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一块不小的根据地。从现在这里到刘志丹创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不过七八百里的路程,大家要振奋精神,继续北上!”     
  说到这里,他略停了停。“当然,我们也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他的语气转为沉痛,“我们出发时是八万六千人,现在只剩下七千人了。有人说,七千人不是太少吗?是的,是少了一些。可是同志们不要忘记,这七千人,是民族的精华,是革命的种子。我敢断言,将来总有一天,我们会大规模地、排山倒海地从陕北打过来!一省和数省首先胜利,是不可否认的。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不过我们的基地不在江西,而在陕甘罢了!……”人们热烈地鼓着掌,思考着他的话。     
  春春指给我看:“你看这里有说到长征四老呢!”     
  赵爷爷说:“四老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徐特立啦。他讲的故事最有趣,他的模样也最有趣,头发乱蓬蓬的,穿着一件挂满补丁的长袍子,袍子里都是他自己缝的口袋,里面像个百宝箱一样,什么都有……看上去就像一个叫化子。”     
  听赵爷爷描述得绘声绘色,我们也笑了起来,再看赵爷爷给的材料是这么说的:     
  开完会第二天,这支七千人的队伍已经启程北进了,徐特立抓着马尾巴和其他三老走在一起,徐特立还是穿着那身过于宽大的古铜色长袍,下面露出极扎眼的红裤子,拄着的棍子上挂着一双草鞋。谢觉哉的脚步仍然十分疲惫,一手拄着棍子,一只手提着马灯。林伯渠的眼镜在太阳下反着光,上衣显得过于长,几乎到膝盖上了。只有董必武衣服整齐,身披大衣,挎着手枪,绑腿打得很标准,很像一个精神奕奕的军人。     
  休养连连长侯政看到徐特立袍子下面露出的红裤子,那是徐老用拣到的一块红布自己缝的,便打趣说:“快到陕北了,你这条裤子还不扔?”     
  徐特立摇摇头:“不能扔,没有它,也许我早冻死在草地了。”     
  春春问赵爷爷:“您在长征的时候看到徐老都是这个样子么?”     
  赵爷爷说:“徐老在长征的时候就是这种风格,以前没有长袍的时候,还把很多东西挂在脖子上呢!后来打土豪得了件长袍,大家也不愿意要,他是教书先生出身,就领了长袍好好地改造了一番。”     
  我们继续看:     
  这时,毛泽东走过来说:“说得好,不能扔,革命胜利了,应该把它送到革命历史博物馆去!”说着,看了看四位老人笑着说:“四位老人,你们走累了来歇一歇吧!”     
  周恩来这时走了过来:“几位老人家走过来真不容易啊,现在眼看着就要到家了。”     
  谢觉哉摘下了他那只断了腿用根线勉强系着的眼镜,“确实!真没想到能够活着走过来。”     
  董必武也感慨地说:“马上就到陕北了,这样喜庆的日子,怎么可能没有诗呢?润之,我知道你是写了的,你就拿出来念念吧!”         
虹桥书吧。  
第65节:第十八章:走进吴起镇(4)       
  毛泽东淡淡一笑:“那个时候饿着肚皮,又被敌人左追右赶,哪里来的诗兴。过了岷山以后,心情豁然开朗了,才在马背上吟出了几句。”     
  大家纷纷叫道:“那好!就赶快念一念吧。”     
  毛泽东不慌不忙地念道: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中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毛泽东念完诗后,大家都鼓起掌来。毛泽东笑着对董必武说:“董老,您是诗家,就评一评我这首诗吧?”     
  “很有气魄!”董老说,“润之这首诗气魄宏大,不好妄评。可以说诗浩气充于天地,风雷尽在笔端,没有这样的宏大气魄,我们党怎么能把长征引向胜利呢!”     
  大家也表示赞同。毛泽东笑了起来:“董老过奖了!过奖了!”     
  我问:“赵爷爷,中央红军快到吴起镇了,还有国民党的兵追赶吗?”     
  赵爷爷说:“蒋介石才不会死心呢,他一心想要把红军全部消灭,快到吴起的时候,还不断有马队追赶,当时连队的主任边走边催我们‘红小鬼’,让我们不能掉队,不然就被国民党的马队抓走喽!”     
  赵爷爷翻出另一份精心保存、已经泛黄的资料,“这里就写了我们打马队的事情。”     
  我们仔细看着,上面是这样写的:     
  10月7日,红军陕甘支队翻过了六盘山,毛泽东、彭德怀指挥第一纵队在固原县青石嘴消灭东北军何柱国部骑兵第七师两个连,缴获一百多匹战马,还有十多辆马车的子弹和军衣。战士们看着马车上厚厚的军衣,高兴地说:“真是雪中送炭啊!”红军从江西一路过来,经过雪山、草地和无数的战斗,所剩马匹已经很少了,这次缴获了这么多马匹,不仅满足了指挥员和伤员的需要,还可以组建了红军的侦察连了。从此,红军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着七千人的陕甘支队继续向陕北前进。     
  当他们的队伍翻过六盘山到达陕西边界的时候,毛泽东的警卫员发现有几个人骑着马朝队伍急驰过来。他们人高马大,身上跨着驳壳枪,头上缠着白头巾,一下马就问:“毛主席在哪里?老刘派我们来给毛主席递交一封信。”原来他们是红二十六军司令员刘志丹派来的,毛泽东接见了他们,然后开心地告诉正在休息的战士们:“二十五军和二十六军的代表来接我们了,我们即将要进入陕北了!”     
  10月19日,这支走过了万水千山的队伍终于到达了陕北的吴起镇(今吴旗县)。当天又有敌人四个团的骑兵追上来,不断骚扰后续部队。毛泽东认为:“这一带地势比较平缓,有利于敌人的活动。而且让敌人的骑兵一直跟进陕北,对我们很不利。建议砍掉这条尾巴,结束这些天受到的骚扰。”     
  毛泽东对红军和吴起地区的游击队进行了部署,他利用吴起镇附近有三条河流经过的有利地形,将部队部署成半月形,摆了个口袋阵,将敌军引入河谷地带。跟踪而来的骑兵团一进入河谷,就受到红军的猛烈袭击。这时东北军骑兵师也进入了红军的包围圈。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两支敌人的骑兵团都被红军打得人仰马翻、互相践踏,从战场上匆忙逃走。     
  红军不仅打垮了敌人,还俘获了很多战马。这一战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的第一个胜仗。这仗打得痛快,毛泽东十分高兴,为了表彰彭德怀的卓越战功,他挥笔写下六言小诗一首:“山高路险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毛主席的诗写得好,我最喜欢了。”赵爷爷严肃地说。     
  长征小故事     
  英雄连长毛振华     
  1935年10月14日,红军陕甘支队长征到了甘肃环县的河连湾,长征马上就要胜利了,可是红四团的英雄连长毛振华却在这里英勇牺牲了。     
  当时,陕甘支队到达河连湾的庙岗子一带。敌人躲在土围子里,不时地向红军打冷枪,企图阻扰我军前进。这时,四大队(原红四团)一连连长毛振华,迅速跃到土围子旁边,用一把借来的梯子搭在了一个陡坡的豁口上,登上去了,没过多久他就把土围子炸开了一个缺口,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通道。但是,一颗罪恶的子弹却夺去了毛振华的生命。         
虹桥书吧。  
第66节:第十八章:走进吴起镇(5)       
  毛振华是中央红军中屡建奇功的战斗英雄,他在万里长征中先后参与两次攻克遵义城、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等战斗,红军强渡乌江中,承担突击任务的就是他率领的连队,战斗结束后,《红星报》以《军委奖励乌江战斗中的英雄》为题,报道了毛振华荣获红星奖章的光荣事迹。他还率部参与腊子口战役,奇迹般地登上了高达百余米的悬崖,配合山下的战友,一举攻克了腊子口。红一军团的《战士报》在《向北进攻——胜利的开始》一文中,再次报道了他的事迹:“特别是一连连长毛振华同志,带了几个人,绕至敌人后侧打手榴弹。配合六连夜摸,胜利地打垮了固守一线的敌人。”     
  牺牲的前两天,他还风趣地对政委杨成武说:“南昌起义时,贺龙总指挥把一个调羹交给我保管。撤到潮州三河坝时,我却把调羹给跑丢了,再见到贺老总时,怕不好交待啊……”杨成武听了后笑着说:“贺老总要是见了你,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呢!还会向你要那把调羹?”毛振华光荣牺牲后,杨成武悲痛地说:“中国失去了一员虎将。”     
  长征诗词     
  七律·长征     
  毛泽东(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长征大事记     
  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苏区延长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     
  9月20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甘肃眠县的哈达铺。21日至22日,在哈达铺休息整编。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一份国民党《晋阳日报》上获悉阎锡山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于是决定去陕北苏区。     
  9月22日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政治报告,宣布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会合刘志丹的红军。同时正式宣布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9月26日蒋介石决定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张学良为副司令,向陕北和陕甘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9月27日陕甘支队主力在榜罗镇休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北方形势和当前任务,正式决定去陕北,以陕北作为抗日的前沿阵地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至此,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历时一年,纵横十一个省(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宣告结束。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67节:第十九章:尾声(1)       
  第十九章     
  尾声     
  我们的图片展结束了,用小白的话来说:“比大学校园里的影展还要火爆。”可能是因为我们学校以前很少有类似的活动,再加上大头的朋友小五还抱了把吉他在现场弹起了革命歌曲,也为我们挣了不少人气。     
  点开论坛,我把图片一张张传上去,做了一个专门的图片贴。速度很慢,一边传一边浏览这个星期的主题帖,是“直罗镇大捷”。“图片展结束了,论坛上面的长征也结束了!”我自言自语。这是主题贴的内容:     
  直罗镇大捷     
  红军在吴起镇进行了一个星期的休整。这个时候,徐海东和程子华领导的红十五军团在劳山和榆林桥一带打了胜仗,正准备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10月29日,红军陕甘支队发表了《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表示:“现在我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党所交给我们的这一光荣任务,到达了陕北苏区与亲爱的弟兄们会面了……我们听到了二十六军同志们在陕甘边长期斗争的历史,二十五军同志们在鄂豫皖的英勇斗争和在河南、山西、陕北、甘肃的远征,听到群众对于你们优良纪律和英勇战斗的称赞……”信的最后说:“亲爱的同志们!我们亲密地团结起来,为保卫和扩大苏区、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而奋斗。”       
  红十五军团的将士们收到信以后非常开心,他们决定要用打胜仗的实际行动来迎接两军的胜利会师。     
  11月初,红军陕甘支队从吴起镇出发,经保安到了甘泉南边的鼻子湾,同徐海东领导的二十五军和刘志丹领导的二十六军胜利会师。毛泽东详细地听取了徐海东关于敌情和作战情况的汇报,指示红十五军团迅速打下张村驿,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围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