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部 最后的足迹 第四章(2)
应该让大山永远记住他们,让历史永远记住他们,让未来的共和国的公民永远记住他们!
  彭德怀从成昆铁路和攀枝花特区视察回去后,就立即找到铁道兵指挥部,提出在各地修建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用以纪念那些为祖国三线建设献出自己生命的年轻战士,纪念那些长眠在这片险山恶水间的英雄的灵魂。让那些乘坐列车飞驶而过的子孙们永远铭记住他们,永远学习他们的精神,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
  铁道兵指挥部遵照彭德怀的建议,很快在成昆铁路沿线,在铁道兵战士和支援三线建设的民工们流下鲜血和生命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烈士纪念碑。
  现在,当人们乘坐成昆铁路的列车在崇山峻岭中飞驰而过的时候,就会看到沿途那一座又一座肃穆的烈士陵园和高耸云端的烈士纪念碑。
  彭德怀元帅啊,你用自己对战士和人民的热爱,将一部英雄的历史,耸立在三线建设的大地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部 最后的足迹 第十章(1)
彭德怀说:“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攀枝花一定能建设成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城市。不一定是第二个上海,但却是中国最可靠的大后方。”
  青年工人说:“首长,我们团支部的口号是:‘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
  彭德怀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有志气,有志气!”
  说着,彭德怀将那碗水一饮而尽,然后用手抹抹嘴巴:“小师傅,你这话就跟这碗水一样喝了真解渴!”
  在1964年5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为了战备,必须加快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毛泽东同时强调:“建不建攀枝花,不是钢铁厂问题,是战略问题,”“你们老是不动手建设攀枝花,我要骑着毛驴下西昌”。“没有投资吗,可把我的稿费拿出来!”会上,毛泽东又指定,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管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
  1964年7月初的一个晚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中南海召见了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徐驰以及国家计委副主任程子华等各部委负责人,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任命徐驰为攀枝花特区党委书记兼建设总指挥,程子华为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任。
  现在,神秘的攀枝花已近在三线建设第三副主任彭德怀的眼前。
  江的对岸属于云南省,只听炮声阵阵,无数被炮声掀起的石块飞落江中,江水飞溅起无数水柱。
  夕阳落在山岗上,将金沙江水染成了红铜色。
  彭德怀兴奋地说:“终于来到攀枝花了!”
  话刚说完,汽车却“嘎”地一下停了下来。
  彭德怀顺着车窗朝前看去,只见前面运送物资和设备的汽车,排成了一条长蛇阵。
  等了一会儿,汽车才蜗牛似的向前挪动一步,而后面又排下了许多汽车。一位随行人员下车后到前面去看了看,跑回来说:“江上只有一座临时搭起的铁索桥,汽车正在排队过桥。”
  怎么办?看看夕阳已快落山,随行人员都有些着急。
  一位随行人员跑到前面去与那些卡车驾驶员交涉,让他们将卡车向边上靠一靠,好让彭德怀的吉姆车开过去。
  事情谈妥了,前面的司机也都开始发动马达。
  彭德怀一听,立刻批评道:“你们真是乱弹琴,怎么能叫别人让我们的车呢?要排队我们也得排,不能搞特殊。”
  一位随行人员说:“彭主任,这天快黑了。”
  彭德怀说:“天黑怎么的,天黑就能搞特殊?抗美援朝头上有敌人的飞机扔炸弹,我彭德怀也没有叫前面的军车让过道,那些运送物资和设备的汽车,哪一辆不重要?”
  又有随行人员说:“彭主任,中午大家只吃了一点干粮,我们担心你肚子饿了,怕你的身体……”
  彭德怀笑了起来,对那位同志说:“小鬼,我们肚子饿,别人开卡车的司机饿不饿?要是让这几百辆卡车都靠边来让我们,说不定我们前面开过去,人家在后面就会骂我们这些坐小车的人,骂我彭德怀哩!”
  就这样,彭德怀乘坐的小车排着队,跟在卡车的队伍后面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直到夕阳落山,好容易才开到大桥边。
  

第一部 最后的足迹 第十章(2)
这是一座为了加速攀枝花建设临时搭起来的铁索桥,粗大的钢绳飞越在波涛滚滚的金沙江上。一头连着四川,一头连着云南,索桥上铺的是木板,汽车过江,只能单车一辆一辆地过去,由于大都是载重汽车,在桥上行驶非常缓慢。
  桥的两头,各插着一面红旗。红旗旁边是一座席棚,席棚里各架着一座锅炉,专门安排有工人在此昼夜不停地烧开水,为排队过江的司机们解渴。同时席棚里还安有几只洗刷干净的汽油桶,用来供人们冲澡。
  攀枝花地处亚热带河谷地带,天气炎热,司机们排队等着过江的时间又长,不免一个个被烈日烤得口干舌燥。由于前面有人饮了江水接连拉肚子,腹泻不止,因此凡赴攀枝花的建设大军在动身之前,皆要“训话”,严禁饮用没有烧开的江水。这铁索桥头设的两座锅炉房,也就很好地解决了过往司机的饮水和冲澡问题。
  汽车停在桥头排队时,彭德怀便走进那间席棚,见一个青年人刚洗完澡,赤条条地从汽油桶里爬出来。
  彭德怀笑着走过去问道:“小师傅,你多大了?”
  青年工人答道:“十八了。”
  彭德怀又问:“你是什么地方人?”
  青年工人一边穿衣服,一边说:“东北的。”
  彭德怀说:“这么远的来这个地方,你想不想家呀?”
  青年工人笑道:“我来时上面说要在这里建第二个上海,可是一看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能建成第二个上海吗?天气又这么炎热,整天都口干舌燥的,你说能不想家呀!”
  彭德怀点点头:“那也是,那也是。”
  青年工人穿好衣服,走过去给彭德怀倒来一碗开水:“首长,你的车还要等一会儿,先喝口水吧。”
  彭德怀接过那碗水,因为有些烫,没有立刻喝。
  青年工人接着说:“首长,我想家归想家,但一干起活来,也就忘了。”
  彭德怀说:“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攀枝花一定能建设成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城市。不一定是第二个上海,但却是中国最可靠的大后方。”
  青年工人说:“首长,我们团支部的口号是:‘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
  彭德怀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有志气,有志气!”
  说着,彭德怀将那碗水一饮而尽,然后用手抹抹嘴巴:“小师傅,你这话就跟这碗水一样喝了真解渴!”
  

第一部 最后的足迹 第二十三章(1)
徐驰说:“请彭总放心,我们就是整天不睡觉也要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彭德怀忙说:“毛主席说了,‘攀枝花建不好,我睡不好觉’,我看是既要快又要好才行。只要我们这些干具体工作的同志少睡点觉,多出点力,毛主席就能睡好觉了……”
  彭德怀将笔记本放在那张还没有刷上油漆的柏木桌上,与特区党委书记兼总指挥徐驰面对面坐着,一边听一边记录。
  徐驰说:“1964年10月,周总理责成国家计委副主任程子华带队,组成由国务院13个部委和云、贵、川三省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260多人的联合工作组,开始对钢铁厂的选址问题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考察,共考察了11个可供选址的地方,这11个选址绝大部分都在四川境内,有峨眉的九里、宜宾的安福坝、西昌的牛郎坝等地方,主要是成昆铁路沿线,既要考虑铁矿、煤矿、水力资源,又要考虑交通运输,更主要的是要隐蔽,一旦发生战争,立刻就能使用。”
  彭德怀说:“看来选在这云南、四川交界的地方是对的,这里靠近铁矿、煤矿和金沙江,又有森林资源,各样都方便,符合毛主席对三线建设要‘依山傍水扎大营’的指示,在这片峡谷地带,把大工厂建在山里隐蔽起来,连飞机来了也很难发现。”
  徐驰接着汇报道:“1964年7月,当程子华同志带着工作组还在考察、选择厂址时,毛主席对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又作了重要指示:‘攀枝花是战略问题,不是钢厂问题’,现在是抓了,但要抓紧,要估计最困难的情况。毛主席以战略的眼光,再次催促加快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
  彭德怀听后连连点头:“的确,毛主席是十分关心这里建设的。”
  徐驰接着说,这一年的10月,国务院的两位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深入到这片鲜为人知的不毛之地,再次对程子华带领工作组选择的厂址进行考察,同时登上兰尖火山铁矿,对矿区进行了实地测算,当时估计攀枝花的铁矿可供一个年产11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厂开采60年。两位副总理回去后立刻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了报告,报告认定攀枝花的弄弄坪为最佳的厂址,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彭德怀插话说:“前面的同志为三线钢铁厂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徐总指挥,你是什么时候从北京到这里来的?”
  徐驰答道:“1965年2月,党中央、毛主席决定成立攀枝花(当时叫渡口)特区,建立特区党委和建设总指挥部,我就被从冶金部抽调来这里任职。”
  彭德怀说:“你和程子华、李富春、薄一波他们都是先行者,我今天能坐着汽车到这里来,那全是托你们的福,应该感谢你们这些开拓者。”
  徐驰忙说:“彭总,要说你才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哩!”
  彭德怀连连摇头:“不能这么说,同千千万万牺牲了的革命先烈们比起来,我彭德怀算个啥?我们都要为人民立新功,把大三线的建设搞好。”
  徐驰接着汇报说:“特区党委和建设总指挥部成立后,国务院为了加快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再次组织了10个部、21个勘探设计部门陆续开进这里,一切都实行现场探查,现场办公,现场定方案,很快拿出了建设钢铁基地的总体规划。接着,由中央13个部抽调的第一批建设者共5万多人,立即从全国的大江南北汇聚这里,沉寂了亿万年的荒山野岭响起了隆隆的开山炮声,中国大三线钢铁厂的建设拉开了序幕!”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部 最后的足迹 第二十三章(2)
徐驰的汇报使彭德怀听后十分激动,他站起来,在屋子里一边走动一边说:“攀枝花的建设真不容易,这么大型的现代化钢铁基地,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全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把它建设好,这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中唯一的一座靠中国人自己力量建设起来的钢铁基地,它将成为金沙江畔的一颗明珠,成为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彭德怀突然停下脚步,看着徐驰说:“你这位总指挥肩上的担子很重啊!我想听听,现在各方面的进度怎么样了?”
  徐驰接着汇报说:“现在由重庆钢铁设计院负责的整个特区城市建设规划已经结束,各厂矿的设计正在按照方案加紧进行。担任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住在附近农民家的草棚里,没有桌子,将农民家的棺材板搬过来,俯在上面画图纸。白天屋子里太热,没有电,没有风扇,设计人员就每人打一桶水,将脚泡在水里降温,晚上就点着桐油灯画图纸。”
  彭德怀感慨地说:“在建设的和平年代里,知识分子的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希望特区党委能好好地总结一下,用来教育整个参加建设的队伍。”
  彭德怀对攀枝花钢铁基地的选址和初期的各项工作都十分满意,对广大知识分子、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和民工在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忘我精神表示赞赏。接着,他又问了一些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徐驰一一地做了回答。
  彭德怀听后满意地说:“你们建设的先头部队‘打’得很勇敢,很顽强(仍然是习惯的军事术语),现在成昆铁路正在加紧修建,昆明到这里的公路干线已经改建完工,500吨重的重型设备可以在铁路修通之前通过公路进来了,这就大大地加快了建设的速度。钢铁基地内部的公路网也已修建完成,金沙江上架起了一座铁索桥,40吨重的卡车可以在上面行驶,使整个建设能够做到相互配合,跑步前进(还是军事术语)。西昌小庙试验厂的炼钢脱钛试验正在加紧进行,铁矿、煤矿按照设计已经开工,冶金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产品设计人员也分期分配来到这里,对于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现代化大工程,你们总指挥部指挥得力,调度有方,再加上全国人民的支持,只要我们一鼓作气,乘胜前进,就一定能尽快地把大三线的钢铁基地建设起来,有了钢铁,我们就能建造自己的大炮、飞机和军舰啦!”
  徐驰说:“请彭总放心,我们就是整天不睡觉也要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彭德怀忙说:“毛主席说了,‘攀枝花建不好,我睡不好觉’,我看是既要快又要好才行。只要我们这些干具体工作的同志少睡点觉,多出点力,毛主席就能睡好觉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部 不屈的岁月 第一章(1)
彭德怀听完秘书的话摇摇头,凄然一笑,然后说:“綦秘书,你是有文化的人,我想你一定能看出这文章后面即将来临的风暴。这个姚文元真是个混蛋,刚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就开始无事找事,在鸡蛋里去挑骨头。有什么法子哩,无非是再来一次全国上下对我彭德怀的批判。我已想好了,我一生光明磊落,对得起党和人民。实际上哪有人是被批臭的哩,只要自己不腐烂,不变质,就什么都不怕!”
  彭德怀是1965年11月30日从北京到达成都的。
  就在这一天,我们民族史上那场空前浩劫的风暴正在悄然刮来。这天的《人民日报》,将姚文元于11月10日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在《学术研究》专栏里给予了转载。
  当时,彭德怀忙于安定住处,接受新的工作,未能读到这篇文章。
  12月4日,彭德怀在听西南三线建委留守处一位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后,趁休息的时间走到会议室的报架前,伸手取了一份《人民日报》,然后戴上老花眼镜阅读。
  姚文元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写道:
  一九五九年六月开始,吴晗同志接连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许多歌颂海瑞的文章,反复强调了学习海瑞的“现实意义”。一九六一年,他又经过七次改写,完成了京剧《海瑞罢官》,还写了一篇序,再一次要求大家学习海瑞的“好品德”。剧本发表和演出后,报刊上一片赞扬……有的文章还说:“人们在戏里表扬‘清官’……是在教育当时的做官的,起着‘大字报’的作用。”
  ……
  读着读着,彭德怀突然站起来,生气地将报纸扔到报架上。
  会议结束,彭德怀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一进门就是一拳击在桌子上,同时大声地吼道:“胡说,这简直是胡说!”
  警卫参谋景希珍和秘书綦魁英大惊,忙问:“彭总,发生了什么事?”
  彭德怀说:“别问了,你们去会议室看看11月30日的《人民日报》吧!”
  景、綦二人忙去会议室看报。只见姚文元在这篇“巨著”里指出:
  ……《海瑞罢官》这张“大字报”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人民究竟起什么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研究一下作品产生的背景。大家知道,一九六一年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