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晨曦初现,王旦、陈尧叟、丁谓等人早已分列在玉辂之前。宦官周怀政等拥着赵恒从大庆殿向乾元门走过来。赵恒身穿礼服,披着黄袍,足踏黄靴来到门口,王旦跪奏道:
  “启奏陛下,天书载于帝辇之上,请陛下御检!”
  赵恒走到辇前掀了掀帘子,见金匮端放在车中,于是后退两步,跪在车前,虔诚地对着金匮说道:
  “皇天在上,降临天书。大宋皇帝臣赵恒躬奉天赐,径往泰山,大祭之礼,天可为证!”
  言罢,又朝金匮叩了三叩,王旦等人随之拜叩,齐声呼道:“大祭之礼,天可为证!”呼毕,王旦将赵恒搀扶起,说道:“陛下,趁此吉时,登车吧!”
  赵恒登上玉辂,周怀政连忙将帘子放好,随在车旁。
  “出宫!”随着王旦一声呼叫,宫门大开,伺候在门外的数百禁军在杨崇勋的指挥之下一齐起步,刀枪林立,好不威武。直到禁军最后一队朝前迈去,锦车、玉辂才缓缓启动,大队人马就这样浩浩荡荡出了汴京城,直奔陈桥驿而去。
  从陈桥驿到泰山的所有驿站都做好了充分准备,甚至不少驿站修葺一新,故而队伍所到之处,接待之事都处分得十分妥帖,绝无一点儿差错。为了显示祭天大礼是恩泽及民,这一路赵恒不断地发出圣命。两天之后抵达长垣县时,赵恒即命长垣县令:自即日起至封禅礼毕,凡有罪之民,不准杀戮一人。次日到了韦城县,早在泰山之下伺候的封禅制置使王钦若派官来言:泰山之上芝草再生者甚多,一片祥瑞之气。赵恒高兴之余,又命韦城县令即日大赦,甚至死罪者也可减刑。到达郓州之后,负责把昊天上帝玉册提前安放在乾封县奉高宫的礼官飞马来报,说玉册刚刚安放完毕,宫外顿时祥光四起,移时而毕。赵恒又是喜从中来,即命郓州知州组织当地百姓,有愿随驾东封者,官给食住。他这么一高兴,本已延绵数里的队伍又增加了数百人!一路上观看者夹路而立,有的甚至跟在大队之后走出好几里。
  十七天后,赵恒抵达了泰山脚下,王钦若命人将从泰山上采集的紫芝三万多株献到赵恒面前。面对种种祥瑞,赵恒十二分动容,命兖州通判把这些芝草收护好,又率王旦等人来到奉高宫,在昊天玉册前焚香祷拜,虔诚有加。什么是昊天玉册?说白了就是写给上天的那份祭词,因为装裱成青色以像瑞玉,故称玉册。
  泰山脚下的行宫重新修过,赵恒甚为满意。按照封禅大礼制度,他要在行宫里斋戒三天。直到第四天的凌晨,赵恒才开始登山,初时道路平坦,可乘坐小辇而进,其后道路越来越险,只能弃辇而行。王旦、王钦若、陈尧叟、丁谓等护持于前后,周怀政等宦官则手捧昊天玉册和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的真容紧紧跟在后面,随行官员气喘吁吁地跟着往山上爬,而所有仪卫都暂留在了山下。
  山腰间也修建了临时幄殿。赵恒等且行且住,来到幄殿时,天色尚早,侍从官把赵恒引进幄内休息进食,刚刚躺了一会儿,他又待不住了,出幄在山间信步。兖州通判连忙跟上前去,随在赵恒身后,为他解说诸处胜景。王旦虽很疲惫,也只得陪在赵恒身后,一直走到玉女泉边。
  “陛下,此泉之水甚为圣洁。”通判说道。“以此水盥手,可以留香百日。”
  “真的?”赵恒俯视着汩汩清泉问了一声。通判忙命随从舀出一盆泉水,端到赵恒面前。赵恒在盆里洗了洗手,揩干之后,嗅了嗅,说道:“果然是清香袭人,列位爱卿,都来洗一洗!”
  王旦、陈尧叟等不敢违命,先后上前,都洗过了。此时赵恒又走到另一崖壁之下,聚精会神地欣赏着崖间的石刻。
  “王爱卿,你过来看看,此碑笔法甚为遒劲啊!”
  听得赵恒发话,王旦还没来得及擦手,便急匆匆地跑了过去,上上下下看了一遍,说道:
  “陛下,这是唐玄宗亲笔所书的《封禅记碑》。玄宗不仅是一代英主,其法书也颇有胜人之处!”
  “唔,你详细说给朕听听。”
  “玄宗之时,学士们相沿着一种柔媚之体,相互标榜,自以为是。玄宗以为法书当以豪宕为气,故锐意而作章草和八分书,与翰苑媚体相抗。世人称其书如其人!”
  

第五十二回 封泰山终成大礼(2)
“嗯,有道理!”赵恒故作内行地频频点头。“怪不得朕见此书,感到有一股英发之气!”一扭头见王旦累得直咧嘴,这才若有所悟,说道:“众爱卿暂且休息,明日一早,随朕登顶!”
  次日凌晨,周怀政等匆匆忙忙把通天冠、绛纱袍给赵恒穿戴齐整。赵恒出了行宫,王旦、王钦若、陈尧叟、丁谓等早已候在宫外。
  “陛下,请上车!”
  赵恒纵目往来的路上一望,昨天暂留在山下的仪仗、鼓吹等随从人员悉数上山。他满意地朝人群挥了挥手,登上了车。走到山门时,便开始向天神行礼。先是随来的太宗之子、赵恒之弟赵元偓向天神敬上第一盏酒,称为亚献。赵元偓举酒过顶,高呼道:
  “吾皇帝陛下洪恩大德,爱养元元,民丰物阜,天其鉴之!”
  群臣百官随后高呼:“民丰物阜,天其鉴之!”
  呼毕,赵元偓以酒浇地,鼓吹乐队不失时机地奏了一曲十分简短的亚献曲。此礼过后,众人跟着赵恒继续朝山顶走,到达山顶时,元偓之兄元偁向天神敬上第二盏酒,称为终献。元偁举酒过顶,跪地高呼道:
  “吾皇帝陛下洪恩大德,延及海峤,九译梯航,神其鉴之!”
  群臣百官又随之高呼“九译梯航,神其鉴之”。罢后,赵元偁以酒浇地,鼓吹乐队又奏了一曲终献之曲。
  什么叫亚献、终献?听起来挺玄乎,其实很简单,就是祭神时给神明献的三次酒,第一次叫初献,第二次叫亚献,第三次叫终献。这里为什么没提第一次呢?因为早在上山之前,就已经献过了。
  太阳已经升到两竿,天清气朗,万里无云。王旦命周怀政把天书金匮安放在祭天圆坛之左,将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的御容画像安放在圆坛之右。此时鼓乐又起,其声洪壮,在山间盘桓回荡。赵恒缓步登上祭坛,赵元偓双手捧上一盏酒,高呼:“请皇帝陛下饮福酒!”说罢高擎酒盏跪在地上。
  赵恒接过酒盏,高举敬天,呼道:
  “昊天在上,祖宗在前,臣宋朝皇帝赵恒率其宰相王旦、参知政
  事王钦若、枢密副使陈尧叟、三司使丁谓诸臣,躬以牲牢,亲以醇
  酒,祭享昊天,祭享五方大帝,祭享泰山之神。臣赵恒先饮福酒,
  继以于山下建坛列封,敬祈昊天大帝、五方大帝、泰山之神、五
  岳四读、一切鬼神,降福于臣之子民,降福于海内元元!”言罢,将福酒饮尽,百官群臣高呼万岁,声震山岳。紧接着是王旦登坛,在赵恒身边向海而跪,高声诵道:
  “天赐皇帝太一神符,周而复始,永绥兆人!”
  接下来又是新一轮的三献,也就是向天神和山神再次敬上三盏酒。乐声响起后,赵元偓、赵元偁行初、亚二献之礼,最后的终献由赵恒亲自行祭。三献之后,举行封金匮之礼。所谓封金匮,就是把天书从金匮中取出,换到一个石制的圆筒里。侍者把石筒打开时,王旦双手捧着天书,小心翼翼地装了进去,安置稳妥,侍从才把石筒合好,石工加楔封涂,永远不再开启。陈尧叟趋到赵恒面前,跪奏道:
  “恭请皇帝陛下阅视天书之封!”
  赵恒走到石筒旁,仔仔细细地检视了石封,而后宣布:
  “天书封讫!”
  王旦总算熬到了赵恒这句话出口,紧接着朝百官喊道:
  “封禅大礼至此告终!”
  鼓乐齐鸣,百官率舞高呼。赵恒从祭坛上走下来,由周怀政等搀扶着回到了玉女泉旁的临时行宫,过了一刻工夫,百官都已来到,齐聚宫外。赵恒兴致未减,健步出宫,接受群臣拜贺,一阵“万岁”声后,对群臣说道:
  “各位爱卿暂且休息,明日随朕到社首山祭祀皇地祇!”
  社首山是泰山脚下一座不高的山,相传周成王泰山封禅之后,在此山祭祀皇地祇,山上有社首坛,就是专为祭地神而建的。祭完天神再祭地祇,这一趟就算是尽善尽美了。古人经常说“封禅”,其实封是指在泰山之巅封祭天神,禅则是指在泰山之下的社首山祭祀地神,合起来叫做“封禅”。禅社首的礼仪和封泰山几乎相同,也是三献酒,赵恒饮福酒后向土地之神致词,祈求地神保佑五谷丰登,民安物阜。
  那封装有天书的重重的石筒又被抬到了社首祭坛。当三献之后群臣欢呼之时,兖州通判玩了个谁也意想不到的把戏:不知他从何处弄来一些珍禽异兽,一时间四散而出,在祭坛上奔走飞舞一阵之后,四散而去,这一招儿把赵恒高兴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此时又不知哪个喊了一句:
  “快看,天上出现五色祥云了!”
  所有人齐刷刷仰头望天,果见东方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霞,一时间鼓乐管弦吹打得震天响,整个社首山像被震得晃动了起来!鼓乐停时,赵恒站在祭坛上向百官宣告:
  “自即日起,奉高宫改名为会真宫;天下文武百官各增一等;开封府和所经州县,依其人数多寡增送举人,明年大比,朕要以特恩开科!”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这次封禅,赵恒足足折腾了一个多月,直到年底,大队人马车骑才回到汴京。这一年的元旦,汴京人过得格外高兴,市面上出现了从未卖过的一些奇物,比如各地陆续送到朝廷的紫芝之类,不知怎么流出宫中。有些头脑活络的商贾见此物一株竟能卖到半两银子,于是四方搜集,不多时间,市面上卖芝草的越来越多,价钱很快跌破一百钱,再往后,连一钱一株都没人买了。
  

第五十二回 封泰山终成大礼(3)
一连数月,赵恒一直沉浸在封禅的喜庆当中。此间虽然淮南转运使奏报这一路大旱千里,江宁府又发生火灾,赵恒也没太在意,只催着丁谓赶写一本《封禅祥符图》,以留史馆,传于万世。为了永久安放天书,王钦若、丁谓一同向赵恒建议,在汴京城郊修建一座宫观,以便四方旅人、子孙后世瞻仰盛德。赵恒当即拍板,地点就定在景龙门外,并且钦定此宫名叫玉清昭应宫,一应事务交给丁谓操办。
  也难怪赵恒一直这么高兴,这一年也确实接二连三有好消息传来,先是曹利用从广西宜州得胜回朝,宜州叛乱彻底平息。接着从契丹传来一个既让人震惊又让人兴奋的消息:萧太后病逝了!几乎宋朝所有大臣都认定萧太后一死,契丹国就会乱了!更有一件极巧的事,容下面慢慢道来。这日丁谓在凉阁奏事,请求在赵恒生日每年十二月二日承天节那一天禁止屠宰牲畜。赵恒十分赞成,立即命知制诰王曾草拟圣旨。自从贬了寇准之后,赵恒觉得自己真正像个皇帝,有说一不二的九五之尊了。如今王旦也好,王钦若、丁谓也好,谁也不会逆他的意志行事,所以越来越得意。丁谓刚走,他便兴冲冲地回到后宫,来到皇后刘采苹这里。刘采苹立为皇后之后,通过杨崇勋,和外朝重臣一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莫说陈尧叟、王钦若、丁谓等人,就连王旦也深深明白:如今的皇上依然是个傀儡,只不过原来一直是由吕端、李沆、寇准左右着,而今天则是由刘采苹左右着。这个女人很有办法,她很快把朝廷重臣一个一个控制起来,让他们在面对赵恒的时候,时刻会想到,皇上身后站着的是刘采苹!自打封禅回来,朝廷没有什么大事,赵恒索性把一些不大重要的奏章交给刘采苹,由她代为批阅。为此周怀政曾经提醒过赵恒,说长此以往,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皇上连知道都不知道了。赵恒不以为然地斥责周怀政:“如今天下太平,朕就不能做个太平天子?”
  “皇后!”赵恒满面春风地走进玉华宫,叫道:“在做什么?”
  听得赵恒进来,刘采苹放下手中的笔,迎了上来:
  “陛下,臣妾正在练习法书呢!”
  “练法书?好兴致啊!”赵恒凑到案前仔细瞅了瞅。“皇后怎么想起练习法书了?”
  刘采苹微微笑道:“陛下总是偷偷把一些奏章交给臣妾代批,臣妾的字写得像蜘蛛爬一样,岂不给陛下丢人?也让朝臣们笑话呀!”
  “对了,朕这一回封泰山时见到一块唐玄宗的碑,那字写得很有功力。皇后若是喜欢,朕让丁谓他们到山上去拓一张回来!”
  刘采苹立即答道:“在臣妾心里,只有陛下的字是最美的,臣妾习的就是陛下书体。唐玄宗写得再好,和臣妾有什么关系!”
  “哈哈!”一句甜话儿又把赵恒哄得团团转,他不再说什么了。无意间看见案边站着一个清秀的女子,正在给刘采苹收拾笔砚。直到女子把笔洗净又回到案边,赵恒才问道:
  “这是哪儿的女子?”
  “前年陛下不是选了一批秀女到后宫侍奉吗?这孩子就是那时候进宫的。先在御膳房里打杂,时常给臣妾送膳,臣妾见这孩子老实,就把她要了过来,让她给臣妾铺铺床,梳梳头。”刘采苹边说边注意赵恒的神色,见他两眼一直盯在女子脸上,猜想他这阵子心情愉悦,可能是一时间动了情性,试着问道:“陛下宫里没有人伺候了?”
  “有是有的,不过不像这孩子这么乖巧。”赵恒随口答道。
  刘采苹立即有了主意,对女子说道:
  “听见皇上的话了吗?皇上夸你乖巧呢。今天晚上到皇上宫里,给皇上塞塞帐子,铺铺床。把皇上伺候高兴了,本宫会赏你的!”
  “遵皇后懿旨!”女子拘谨地答了一句。刘采苹再偷瞥赵恒时,赵恒并没有推让,眼珠还在女子脸上打转转。
  又说了一会儿话,天色将晚,赵恒先自回宫。刚刚洗过,蓝继宗便带着那个女孩儿来到大庆殿。
  “陛下!”
  “你回去吧!”不等蓝继宗说完,赵恒便把他打发走了。女子很局促地站在殿里,微低着头,嗫嚅地问道:
  “陛下,不知让奴婢做些什么,请陛下的旨意。”
  赵恒只穿着一身白色的内衣,没有立即说话,独自走到冰盒边,用木棍拨了拨冰块儿,好一会儿才回到榻前,盯着女子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叫李静婵,杭州人氏。”
  “你近前来!”赵恒招呼了一声,见静婵款步来到面前,放肆而贪婪地瞅着她娇媚的脸庞,自语道:“人都说江南出秀女,果然好一个静女其姝!”
  “多谢陛下夸奖!”静婵扭捏地低声答道。她的话音里略略带些江浙口音,赵恒感到十分悦耳,不由喜上心来,走到静婵面前,直看得她满面红云,垂下头去。
  “你不要再回皇后宫里了,就跟在朕身边做个司寝吧!”赵恒两手捧起静婵的粉面,轻声说道。
  静婵惶恐地拨开赵恒的手,说道:“陛下,奴婢不敢奢求这个福分!再说奴婢如此冒失,皇后会降罪的!”
  “皇后是个十分慈爱的人,你给朕做司寝,她怎么能降罪于你呢?小傻瓜!”赵恒说着,一把搂住静婵的纤腰,在她脸上恣意地亲吻起来,静婵无力地挣扎了几下,央求道:
  

第五十二回 封泰山终成大礼(4)
“陛下,容奴婢到皇后宫里回禀一声!”
  “用不着!”赵恒心里涌动着一股压抑了很久的冲动,一用力把静婵抱起来,放在榻上,一边为她宽解罗带,一边低声说道:“朕怎么今天才见到你!朕今天好不容易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