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身边的100个女人:为女人翻案-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耳、夷吾得知这话,知道大事不好,马上不辞而别,分别回到自己的边城基地。
晋献公闻讯,更是觉得这两人心里有鬼,出兵###。重耳吓得跳墙逃跑,从此开始了他的漫漫逃亡生涯。
至此,骊姬已经清除了所有的障碍,稳稳当当把自己的儿子奚齐扶上太子宝座,夺嫡阴谋大功告成。
公元前651年,当了二十六年国君的晋献公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即位。但骊姬万万没想到的是,奚齐的王位还没捂热,就被他的老师里克给杀了,连一个谥号都没留下来。所以,你查春秋晋国的历史,根本找不到这位国君。
太史公司马迁称,骊姬给晋国带来了五世之祸。
骊姬最后的结局是,被人用鞭子活活抽死。
效益最大的婚配(1)
晋献公与他曾经的庶母齐国女人结合后,除了生下儿子申生,还育有一女,一般认为这个女儿比申生小,是他妹妹。在得到骊姬之前,晋献公十分宠爱他爸的这个###,所以这双儿女地位也很高。儿子申生被立为太子,准备接班;女儿嫁给了秦穆公,成为秦国的第一夫人,后世称其秦穆夫人。
当时秦晋相邻,又都是大国。为了彼此的政治利益,两国世代有通婚的惯例。今人把男女两家通婚称为“秦晋之好”,就是源于此例。
秦穆夫人本来是按惯例出嫁的政治交易品,但这次普通的嫁聘对后世的影响却异乎寻常。秦穆夫人无意中给秦国陪送了一个中兴之臣,而她自己这位嫁出去的姑娘,也没有像泼出去的水,而是给晋国帮了很大的忙。
秦穆公是派他弟弟来晋国迎亲的,在晋献公派出的送亲队伍中,有一个叫百里奚的人。
百里奚本是小国虞国人,家境贫寒却有雄才大略。他一生四处闯荡,跑齐国奔宋国,想凭本事找份好工作,但因没有关系,始终没有君王用他。后来,还是同乡隐士蹇叔帮忙,在老家虞国国君那里谋了份闲差。但倒霉的是,晋献公不久后就发兵把虞国灭了,这百里奚又成了晋军的俘虏。好在晋献公还算惜才,见百里奚有本事,就把他留下,本想重用,但百里奚却又不肯背叛虞君做晋国的官。所以,晋献公趁这次送亲,就把百里奚当陪嫁一块送出去了。
百里奚心里越想越窝囊:自己有经世韬略,奔波大半生,最后竟成为陪嫁秦穆夫人的奴仆。于是,他没有把秦穆夫人送到秦国,中途就偷偷溜了号,结果又被楚国抓了去。
秦穆公在清点夫人从晋国带来的陪嫁时,发现少了一个大活人。派人打听,得知百里奚是一个治国经邦的贤才,现在楚国放马。秦穆公本想重金将他从楚王那里赎回,但大臣劝他这样反而会暴露百里奚的价值。于是秦穆公只用了五张公羊皮,就把年近七十的老头百里奚换了回来,拜他为大夫,处理朝政。百里奚得志不忘老友,又举荐曾帮助过他的蹇叔赴秦做官。在百里奚的打理下,秦国很快出现了国富民强的新气象。
作为秦穆夫人陪送品的百里奚,成为秦国这次联姻意外而又巨大的收获。而晋国不仅嫁出去一个公主,还赔了一个贤才。从历史上讲,这可能也是最超值的婚娶范例之一了。
秦穆夫人是幸运的,她不仅无意中为自己婆家带来了经世奇才,而且在无意中躲过了娘家那场剧烈的内部争斗。
晋国骊姬之乱后,秦穆夫人的亲哥哥、也是原定的接班人申生自杀。秦穆夫人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如重耳、夷吾等则四处奔命,流亡各国。这个时候,姐姐秦穆夫人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和希望。
但秦穆夫人毕竟是妇道人家,她同情她的这些落难弟弟,但缺乏政治远见。本来,他的丈夫秦穆公也是有意扶植这支力量的,这符合秦国利益。但秦穆公当时没有选择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他认为重耳不会让秦国得到好处,所以他极力拉拢的人是夷吾。在这点上,秦穆夫人没有施加任何影响,这让她后来很后悔。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后,骊姬扶持自己的亲儿子奚齐即位,但奚齐很快又因内乱被杀。夷吾因为有秦国姐姐和姐夫的撑腰,立即带着人马回到晋国抢夺王位,成为晋惠公。
眼见娘家消停了,姐姐秦穆夫人心疼流亡在各国的那些弟弟们,想让晋惠公迎接他们回家。但晋惠公害怕这些人回国后,会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执意不肯,这令秦穆夫人非常失望。
更令秦穆夫人恼怒的是,她这个宝贝弟弟居然和她的嫂子勾搭上。
当初秦穆夫人的亲哥哥申生自杀时,老婆贾君并没死,而是辗转被带到了秦国。当夷吾带着帮忙的秦军回国抢位时,秦穆夫人委托他把嫂子也一道带回国。不曾想,夷吾索性把嫂子拉进了自己被窝。
夷吾在国君的位子上坐稳后,一点不给帮过他大忙的姐姐和姐夫面子,背恩失信,不断与秦国发生纠纷。
公元前645年,秦、晋两国在韩原(今陕西韩城)大战,秦穆公和晋惠公亲自披挂上阵,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受伤被擒。
一个一流强国的国君做了自己的俘虏,而且他还如此不仁不义,秦穆公心里很高兴。这从秦军韩原大捷的庆典就能看得出:秦穆公叫人将无数坛酒倒进河里,让将士们痛饮。
这回姐夫是彻底不认妻弟了,他准备把晋惠公杀了祭天。
效益最大的婚配(2)
尽管秦穆夫人对晋惠公一肚子气,但姐姐毕竟是姐姐,当弟弟死到临头时,姐姐的心还是软了。况且,这也是涉及她祖国晋国存亡的大事。
秦穆夫人获知晋惠公很快要被押进秦国都城受死,于是吩咐人在一个高台上铺满柴草,她领着太子(音“英”)、次子弘和女儿简璧身穿孝服,登上高台,准备集体自焚,以死替弟弟求救。同时,秦穆夫人又派人去城外迎接丈夫,并且带话说:“上天降灾,使秦晋两国不以玉帛相见,而以干戈相加。我弟弟死了,我活着也没有意思。如果我弟弟早晨进城,我当晚就死;如果他晚上进城,我早晨就死;您看着办吧!”
这让秦穆公很犯难。这时,当时的周天子也派人来说情,晋国国内也在做应变准备,秦国的一些大臣也不主张杀掉晋惠公。在综合各种因素,充分权衡利弊后,秦穆公决定给老婆一个面子,不杀晋惠公,在晋国割让黄河以西五座城池给秦国后,可以放晋惠公回国归位,但同时要把太子送到秦国当人质。
秦公说话算话,这年冬天,晋惠公被送回国。晋君靠姐姐以死相救,侥幸留得性命,但他似乎并不领情。甚至把自己韩原大战兵败被俘的原因,归咎于秦穆夫人。他称当初晋献公为姐姐嫁秦做占卜时,卦辞讲这次联姻将不利于晋军,会导致秦胜晋败的结果。
秦穆夫人似乎没太理会这些,依然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的婆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晋惠公按约定把晋国河西五城割让于秦。但不久,秦国又把这五城还了回来。这里应该有秦穆夫人的努力吧。
晋太子圉(音“宇”)在入秦做人质时,想必也没少得到大姑的关照。圉居秦国期间,曾娶秦穆公的一个妃子所生的女儿怀嬴为妻。从圉根本不喜欢这个姑娘的情况看,这很可能是他大姑秦穆夫人的主意,目的显然是想保证这个侄子的身家性命。晋太子毕竟是秦穆公的姑爷了,总会更安全一些。
随后的几年,在秦穆夫人的周旋下,秦、晋两国在本土上基本无战事,晋国得以借机喘息。
后来,晋惠公病重。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圉害怕自己接不了班,也没跟一直呵护自己的大姑秦穆夫人打招呼,偷偷逃回了晋国,连自己的老婆怀嬴都没有带走。这事令秦穆公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
此后不久,秦穆夫人的另一个弟弟重耳流亡到了秦国,秦穆公转而支持重耳夺取晋国君位。这里秦穆夫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有甚美必有甚恶(1)
夏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却也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职业性工作者,她仅对公侯级的人物提供服务,曾经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夏姬是一切美容兼卖身行业的鼻祖,她研究发明的“驻颜术”,使她直到年近五旬还风情万种,充满着对男人极强的诱惑力。“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她的记录是“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甚至她的基因在遗传给她的后代后,继续给国家造成动荡。
这等不俗的成绩,如果特洛伊的海伦晚生几百年,怕只有羞愧自杀的份了。为了海伦争那个小破城邦,丢人不丢人哪。
可惜,全世界都知道海伦,而中国人自己都没几个人知道自己家里的“宝”!
其实,史书中对于夏姬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比较吓人。比如,《左传》说她“夭子蛮,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就这不到二十个字,就够后人津津有味考证几年的了。
夏姬是郑国郑穆公的女儿,纯正的黄帝后裔,周天子亲戚,所以是姬姓。她也是正宗的中原女儿,今天的河南人。后来,她嫁到了郑国东南边相邻小国陈国(今天河南淮阳),成为陈国大夫夏御叔的老婆。所以她被称为夏姬(这个“姬”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对女子的美称,它是夏姬的族姓)。
也许是要反证“家有丑妻是个宝”的古训,对于夏姬这样出奇美丽的女人,一般男人是消受不了的。与夏姬结婚没几年,夏御叔就撒手人寰,死因不明。如果根据《左传》的说法,在此之前夏姬还曾让一个叫子蛮的人早死了。这子蛮是谁,是她的情人还是少时的相好,史学家也没考证明白。反正夏姬挺克男人。
好在夏御叔还留下了自己的血脉,儿子夏征舒,字子南,他继承了死去父亲的爵位。
孤儿寡母总要吃饭哪,但夏姬没有想带着儿子正式改嫁,而是凭着她的漂亮脸蛋开始了交际花兼卖肉的营生。
夏姬勾搭的自然是有钱有权的上等人,最早的两个是他死去丈夫的同事,也是陈国大夫,一个叫孔宁,一个叫仪行父。后来,他们可能觉得两个人包夏姬不合算或者是不过瘾,又把当时的陈国一把手陈灵公拉来了。
当时夏姬实行的是上等的座娼生意,不跑街的,嫖客要到她家来。夏姬住的地方叫株林,离都城可能还有一段路,于是,这君臣三人隔三差五就跑到株林来专嫖夏姬。《诗经》里的《陈风·株林》,据说就是陈国老百姓看到这番场景后的即兴创作: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说”通“悦”)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夏南指的是夏姬的儿子夏子南,明明是去见夏姬,为何要说成去见夏南?我想这也许是当时老百姓的智慧,如果直接说国君、大臣哭着喊着去见一个寡妇,那是什么意思?就是陈灵公开恩,不以诽谤的罪名,把创作者和传播者抓起来关几年大牢,怎么着也得把这首歌给你禁了吧。像现在这样,说君臣去见夏南(他继承父爵,也是大夫了),还有些礼贤下士的意思,天下人都明白真实的含义,陈灵公却又抓不到把柄,多么高明啊!
按古代规矩,君王坐马车,一乘四匹,大臣坐驹车。按《诗经》的说法,在通往夏姬家的路上,一会儿是陈灵公的马车驶过,要去株林的野地上乐呵乐呵;一会儿是大臣的驹车驶过,要赶着去株林吃早饭。想象一下,真是浩浩荡荡、蔚为大观。
君臣三人彻底被夏姬迷住了,国家的事情也不管了,整天忙着往株林跑。据《国语·周语》记载,当时的天子周定王派单襄公到宋国出差,路过陈国,看到国事荒废,民不聊生,连招待他的国宾馆都没有。陈灵公忙于嫖娼,甚至没工夫接见一下这位天子特使。单襄公大为光火,回去后对周天子打小报告说“陈国必亡”。
陈灵公没钱、没时间干正事,却有钱、有时间讨好夏姬。他劳民伤财,在夏姬家乡建了一座亭台,在那个年代,这也是地标级建筑哇。
夏姬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把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玩弄于股掌之中。《列女传》称夏姬“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可能是有道理的。就是说夏姬不仅美貌无敌,而且精通房中术,越老床上功夫越棒。我们计算一下,夏姬当高级交际花的从业时间是公元前600年,假使十五岁结婚,十六岁生子;她丈夫死时,儿子可以袭位,年龄也当在十五六岁,就是说,此时的夏姬至少已经在三十岁开外了,这对古代的女人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年龄了。
有甚美必有甚恶(2)
夏姬是有真本事的,她居然把君臣三人培养成了异物癖。他们时常穿着夏姬的女人上衣上朝,甚至拿着夏姬的衣裤在开会时展示。这时,一位思想比较保守的老大臣叫泄冶的,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灵公劝谏说:“君臣如此淫乱,老百姓还能学你们什么呀!”陈灵公转脸就把这话告诉了孔宁和仪行父,两大臣要求把泄冶宰了,免得他乱说乱动,灵公未置可否,于是他俩就把泄冶杀掉了。
公元前599年,陈灵公与与孔宁、仪行父包养夏姬已经一年。一天,这三人又窜到夏姬家喝疯酒。喝到半截灵公酒喝得有点多,竟对两个大臣开玩笑说:“我看夏姬儿子夏子南怎么长得像你俩呢,该不是你们的吧?”两个大臣估计也喝多了,说:“哪里像我们,明明长得像您老人家。”
这话被待在家里的夏子南听到了,这个已经十七八岁的汉子哪里受得了这番侮辱。等陈灵公喝完酒准备上车回宫时,夏子南用强弓将他射杀在马棚里。孔宁和仪行父则逃亡陈国西南边的楚国。陈灵公的太子闻讯跑往晋国。夏子南自立为陈侯。
臣子篡位,乃大逆不道。次年也就是公元前598年,楚国出兵###陈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陈给灭了,夏子南被车裂处死,夏姬则作为楚军的战利品,被带到楚国。
当时楚国的一把手就是前文所说的樊姬的老公楚庄王。我们知道,樊姬对于老公好色的毛病,帮教手段就是满足他。因此,雄才大略的楚庄王,始终是见了漂亮女人就走不动道儿。如今看到三十多岁、透着成熟女人兼风情女子魅力的夏姬,不可能不动心,就想把她接收为妾。
这时,一个叫巫臣的大臣赶忙出来劝阻说,您要是把夏姬据为己有,会破坏我们楚国的形象,别的诸侯国会认为我们出兵伐陈不是为了主持正义,而是抢美人去了。楚庄王听着也有道理。
一个叫子反的将军本来也想贪占夏姬,只不过不敢跟一把手争。楚庄王一缩,他以为机会来了,但没想到被巫臣以夏姬是“不祥之物”一通吓唬。最后,为了生活,夏姬只好跟一个叫襄老的老头混日子过。结果襄老不久后也死于战场,连尸体也没运回来。
这时,襄老的儿子黑要又想占便宜,把自己的庶母夏姬“”了过来,这已经是夏姬有历史记录的、相对固定的第七个男人了,她也只好又跟自己的庶子做变相的皮肉生意。
那个叫巫臣的楚国大臣有点坐不住了,他原本是自己想占有夏姬,才想办法吓退别人的,但没承想夏姬越走越远。他瞅个机会,明确对夏姬说:“你要是能回到娘家郑国,我就娶你。”
十几年变相的风尘生活,估计已经让夏姬身心俱疲,这时她也奔五十了,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了,于是费尽周折回到郑国。巫臣也找了一个到齐国出差的机会,从楚国叛逃。他没有食言,正式向郑国国君下聘礼,将夏姬明媒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