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冒牌大军阀-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教官!”马彪策马狂奔而去,唐文龙一众军官此时撸起了袖子在许林的教导下cāo控迫击炮,一名合格的军官,战士,必须熟悉武器的xìng能。才能在战斗中做出正确的指挥,此时的民国实弹练习相当少,尤其是炮弹,都是烧钱的玩意,但与训练军官团相比,许林哪里会吝啬这么点钱。
第26章 讨价还价
    ()    远处两匹马来势很快,韩赐近两百多斤的身体在马背上似乎要飘起来一样。

    “许先生,迫击炮到货了?”韩赐一看到许林便急不可耐地问了起来。

    “看吧,在那边呢。”许林向右手边指了指,只见五门60MM迫击炮和五门82MM迫击炮一前一后排开。

    “我国有句老话,叫百闻不如一见,关于火炮的xìng能,我就不跟你多说了,你自己看吧。唐文远,对指定目标炮击一分钟。”许林向唐文远打了个手势,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6营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是训练有素。

    “是,教官!”唐文远向许林行了一记军礼,然后亲自指挥炮击。

    “预备,放!”

    “嗵嗵嗵!”一连串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

    在一千多米的目标处,一团团爆炸的烈焰如同雨点般炸开,急促无比的爆炸声让人心脏为之一紧。远处被炸得一片狼藉的现场,让人不由想到要是自己处于这样密集的爆炸中,能否存活下来。

    “真是一门伟大的火炮,德意志帝国的陆军战术必然会因为这种火炮而改变。”韩赐瞠目结舌地道,刚才他注意了一下,平均每门火炮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竟然打出了二十三发炮弹。这是多么恐怖的shè速,再加上这些火炮堪称娇小的体形,一个德国大兵便可以将其移动到既定的阵地上。

    虽然炮弹爆炸的威力不大,但十多门,甚至几十,上百门火炮集中发shè下,恐怕能将敌人暴露在火力下的敌人一扫而光。

    “当然,为了把这几门火炮弄出来,我可是花费了不小的代价。”许林笑道,“领事先生是识货的人,你应该清楚这种火炮的价值,欧洲的气氛此时已经十分紧张,大战一触及发,不管是哪一方先大规模装备上这种火炮,都可以给敌人带来重大的杀伤,领事先生,希望你能开出一个让我满意的价格,如果价钱不够公道,虽然我比较愿意和德国人合作,但你也清楚,我不是没有更多的选择对象。”

    “当然,不知许先生想开出什么样的价格,仅管说出来,德意志帝国一定会尽量满足你的。”韩赐将皮球踢回到了许林脚下。

    “这段时间美元比较坚挺,你们便直接支付给我美元吧,我的要价不高,五百万美元,一百挺马克沁重机枪,机枪弹200万发,德军现役的毛瑟98步枪一万杆,子弹500万发,还有,这种迫击炮60MM和82MM口径的各来五十门,炮弹各来五千发。还要两条子弹生产线,和贵国足够的技师,能帮助我生产子弹,我的6营现在子弹连最基本的训练都不能满足,这可不是个好现象。”许林道。

    “不,不不,尊敬的许先生,你的要求太高了,你应该知道,以德意志帝国的工业能力,生产出这种火炮并不难。”韩赐连连摇头。

    “不错,这种火炮生产十分简单,耗用的资源也少,cāo作简单,贵国生产出来不难,但是英法俄几国同样也能大量生产,如果他们能提前装备,贵国在战场上也许就要多损失数万jīng锐的士兵,难道普鲁士军人的宝贵生命不值这么点钱吗?”许林反问道。

    “价钱还是太高了,许先生,我觉得你还是开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吧。”

    “四百五十万美元,军火和子弹生产线一样都不能少。”许林道。

    “一百五十万,许先生,这已经是一笔非常大的金额了,再说那么多军火,还有子弹生产线,步枪,子弹,以及派遣技师,这些开支加起来也超过两百万美元了。”

    “贵国技师的薪水我会支付,那些军火你都是按市价算的,造价根本不算贵,只是运过来想要不惊动别人有些麻烦而已。”

    “一百七十万美元,许先生,不能再多了。”

    “四百万!”

    “两百万。”

    “三百万,不能再低了,否则我便去找英国和法国人,他们应该会更加慷慨。”

    一番讨价还价下来,最终价格定在两百六十万美元上,还有马克沁重机枪,以前德国生产出来后的迫击炮,步枪,弹药两条子弹生产线等附加条件。

    “许,为了避免有心人的注意,希望你能将这些样炮全部交给我。”单论这种火炮的生产工艺,并不难,德国根本不需要花费如此大的代价,不过考虑到德国率先大量装德能给敌对**队造成大量伤亡,这笔账算起来就比较划算了。英德等列强军队可不是此时民国的北洋军能比的,一个师建起来,加上军火配制就得几百万,这还不算人命,在战场上少损失一个师就差不多能回本了。

    “可以,不过到时候你可要多还我十门火炮。至于保密上,你可以放心,这么大一笔钱我还不想别人眼红,而且其中有少少军火,像马克沁重机枪这样的武器,我可不想落到有心人眼里,在这点上,咱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许林点头道,十门迫击炮不贵,不过门子再小也是肉,许林可不比德国家大业大。

    “好吧,许先生,你真是我见过最难缠的谈判专家。”韩赐感慨道。

    “你应该庆幸不是英国和法国人说我难缠。”许林耸了耸肩。

    韩赐哈哈一笑,然后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和许先生尽快签下合约。”

    西方人的契约jīng神还是很强的,只要不想德国生产迫击炮的事泄露出去,许林便不怕德国耍赖。

    许林道,“我现在手里也很缺钱,俄国人给我的那几十万金卢布的贷款可不怎么经用。贵国给钱,合约马上便可以签。对了,这些东西中,钱,子弹生产线和贵国的技师必须最先到,我需要它们。”

    “好,这件事我还得向上级交待一下,许先生放心,很快便会有回复。”

    “我等领事先生的好消息。”许林点头,吩咐唐文龙将十门迫击炮都现场拆卸再度装箱。

    “恕我冒昧的问一句,许先生要这么多军火干什么?运过来可是件麻烦事,你要的武器,除了山炮和野炮外,在贵国装备一个最jīng锐的师都足够了。”韩赐若有所思地道。

    “我父亲当上黑龙江督军不过是迟早的事,他可没那么大一笔钱,经过上次的冲突,我越发感觉到手里有一支强大武装的重要xìng,我对德国很有好感,相信大家以后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哦?”韩赐眼睛里面闪着莫名的光采,东北此时已经被俄国和rì本各自分出势力范围,以前或许德国还会有些顾忌,现在反正德国和俄国的关系越闹越僵,能在黑龙江扶持起亲德的势力,说不定rì后能给沙俄带来些麻烦。

    “钱和生产线还好说一点,不过这么多的军火,许先生想运到黑龙江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末了,韩赐又提醒道。

    rì本开始觊觎山东,京奉路有英国人盯着,德国的货物上岸必然会被有心人盯着,这么大批军火要是被发现,恐怕会牵动不少人的神经。

    “是有些麻烦,这样吧,枪枝直接从贵国在青岛的驻军中调用,相信那里一定有足够的军火储备,一次运个几百杆,数目不大,就是被别人查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货后我会先雪藏一段时间,暂时不会都拿出来招人耳目。”许林想了一下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韩赐点头。

    “这么好的东西当真要交给德国人?”唐文龙眼中满是不舍地道。

    “放心,有舍才有得,这只是暂时的,后面我会弄来更多的火炮。”

    许林拍了拍唐文龙的肩膀,要不是步枪生产线不太好弄,而且此时黑龙江也根本不具备生产步枪的基础,许林还真想把那东西也搞来。黑龙江的工业基础近乎是一片空白,就是奉天省情况都要好上许多,至少奉天作为原来东北的核心所在,还有个奉天机械制造局,几任奉天将军和东三省总督都在奉天经营过一段时间。

    不过暂时能把子弹搞出来都算不错了,子弹能自造,将来不至于会在弹药上被人卡了脖子。真与张作霖起了冲突,许林也更有底气。

    许林压根不能将希望放在自己那个便宜老子身上,将来对张作霖,还得自己赤膊上阵。
第27章 华兴银行
    ()    欧洲局势rì趋紧张,迫击炮是对付步兵的利器,许林拿出来的几乎是后世的原版,放在这个时代是无可挑剔的。即便是德国兵工专家,也做不了什么改动,德国需要将迫击炮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出来。很快便同许林暗中签定合约。

    随着两百六十万美元的巨额款项到手,以前不能做的许多事,现在都没问题了。

    “张先生,我家二少爷已经在前边侯着了,这边请。”

    此时黑龙江的坚冰已经开始消容,江南三月的chūn风也终于吹到了民国的最北边。

    正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季节。骑马奔行在这荒原之上,不时可以听到一两声狼叫。

    张文运一shè西服,骑马倒是不怎么方便。看到远处的许林身着军装,只是肩上没有象征军衔的肩章。许林倒不是故意低调,因为到现在为止,许林确实还没有军职。

    “你胆子倒是大,竟然找过来这么多人。”许林看着荒野上忙作一团的农夫,笑着向郑一民道。

    郑一民一见许林没有动怒,顿时放心了不少,“二公子仁厚,开出的条件太过优厚,再加上关内税赋太重,小的没废多少力便把人拉过来了,私自将条件往上提高了一点,黑龙江土地肥沃,除了种植小麦以外。种植大豆收益也十分可观,而且与小麦相比,种植大豆要省心不少,几乎不用怎么打理。产量也高。”

    “嗯,我手里有不少地,你能找来多少人是多少人,不管种什么,要是缺钱了,你直接过来找我,我这里今年给你预留二十万元的预算。”许林点头,之前资金有限,现在也算个富豪,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样小打小闹。

    “二,二十万。”郑一民舌头有些打结。

    “怎么,觉得我拿不出来吗?”

    “不,不,小的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有些失态了。”郑一民连忙道。

    “能不能将这些钱花出去,要看你的本事了。”农业是一切的根本,黑龙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粮食上能自给自足,再每年移民一批人口过来,人一多,商业自然就会兴盛起来。

    “这么多钱,小的确实要计划一下才能花得出钱。”以前都是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半使,陡然要变得大手大脚起来,郑一民还真有些不习惯。

    “你啊,眼光不要单局限在种植上了,养殖也可以搞,跟荒地比起来,我在西边草原上拥有的草场更多,你要是有足够的jīng力,那边也可以打理起来,一些事你可以自行做主,不过账目要做细,我会定期派人过来查账,你要真把这些东西都打理得有声有sè,我给你百分之二的干股,要是不行,明年我派人接替你的位置。”

    许林这也是考验郑一民的能力,如果仅限于此,以后也只有打理农场的份了。

    “是,二公子放心,小的一定会尽心竭虑,不负二公子知遇之恩。”

    赵一民心头狂跳,加上前期投入,高达二十几万的投入。以许家在黑龙江的地位,谁收税敢收到许林头上来,就是新上任的那位督军毕桂芳都不行。

    以东北田地的产出,百分之二的干股,他每年至少也是几千大洋的收入,更何况还能伴上许林这棵大树,比起以前小打小闹,不时还要看官府脸sè,何止强了千倍。不过听到许林后面的话,赵又民心头又是一凛,许林能把齐齐哈尔弄个鸡飞狗跳,让他吃粒枪子也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

    “我有客人过来了。”许林上马迎向远处而来的张文运。

    “原以为张兄还要过两天才能到,没想到比预计的还要早两天。”许林向张文运拱手,做了一个中式的礼节。

    “逸臣兄多次跟我提起二公子在齐齐哈尔想有一番作为,这次我到奉天审亲,就顺道过来看看。”

    张文运客气地道,话里的意思要是不满意,也随时会抽身离去。不过这位毕业于美国普斯林顿金融系的大才,许林如何会轻易放他离开。

    “二公子不过是老式的称呼,我算哪门公子,张兄也是留过洋的人,直接称呼我的名字即可。”许林笑道,“张兄初来乍道,要不要先了解一下黑龙江现在的经济状况?”

    “来之前我已经托熟人收集了黑龙江的资料,现在的黑龙江可以说完全还停留在落后的农业水平。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手里的耕地动则上千亩,穷苦人家税赋繁重,地里刨食把税一交,填肚子都不够饱。官府宁愿将土地抛荒,也不肯拿出来给穷人种,工业上一片空白,金融为列强洋行所把持,其中以华俄道胜洋行为最盛,如果一定要我来形容现在黑龙江的经济状况,只有两个字,乱,差。”

    张文运毫不掩饰地道。

    “你倒是不留一点情面。”许林哈哈一笑,毫不在意地道,“你说得丝毫不错,甚至情况比你说的还要严重,不过这种局面总会有改善的时候,只要有决心,总会变好的。”

    “谈何容易,想要撬动此时黑龙江的经济局势,非得有强势的政治势力,还有大笔的资金投入,两者缺一不可。”张文运无奈地摇头道。

    “在我看来,最缺的还是人才。土地清算丈量,现在还为时过早,否则反弹的力量过大,而且我也没这个权利。倒是金融上,现在正当其时,西方局势rì趋紧张,一场大仗在所难免,沙俄亦将卷入其中,对远东的掌控能力大不如前,金卢布大幅贬值不可逆转,南边的rì本人终究还是忌惮沙俄,不敢大举进入黑龙江,这便是黑龙江本土士绅的机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道胜洋行在黑龙江根基深厚,还能发行纸钞,没有一定的实力难以与之匹敌。”张文运并賬行林这般乐观。

    “我手里有两百六十万美元,如果用这笔钱作资本金,在齐齐哈尔成立一家银行,张兄认为有没有机会?”许林反问道。

    “两百六十万美元?你哪来这么多钱?”张文运悚然一惊。在他看来,许兰洲虽然担任黑龙江陆军师长,但就算将陆军师吸干,也绝计收刮到如此一大笔钱财,除非掌握实权的一省督军才有可能。

    “钱从哪里来你就不用管了,不知张兄是否有在黑龙江大展手脚的想法?”

    “既然二公子有如此豪情,在下哪里怯场的道理。”张文运也忍不住心中被点燃了一把激情,民国时期的海外留学生大多都有着一腔报国梦。这个时代想要有所作为,学成归国的留学生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后世那些高官子弟削尖了脑袋往外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