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落花飞红-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宋金阴谋
历观千古,唯宋朝最为“谦虚”,强而示弱,每战皆辱,纳岁币以求千秋苟安。国有良臣贤将,兵有必死之士,何故沦丧如此?这便是皇帝的荒淫无度,亲佞远贤之故了。
自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龙袍加身,登皇位开国以来,后世皇子皇孙弃千秋伟志苟安于肥沃之圜,除神宗微志中折,其后登基之帝于艺术或有能于国却昏庸不堪,到头来大好河山只好拱手让贤了。
自澶渊之盟,北宋累世纳贡与辽国,以为安生之计。后辽国暴君谗臣接递,国无安宁之日。而北宋依然无所作为,可见其志早已颓废。
时徽宗宣和年间,朝廷以蔡京为首的奸臣跋扈,人民水深火热,四方起义云涌。小则占山为王,行抢劫之事,被官府唤作江洋大盗;大则独霸一方,推行宽仁,以安一方黎民,如水泊梁山。朝廷视如眼中钉肉中刺,几次剿除,皆无功而返。何况兵起之日,暴敛征民,国由是多病。
而在辽国,情况更是一塌糊涂。天祚帝继位,荒淫无道,以人作畜取乐。朝中奸佞内取悦于皇帝,外搜刮四方黎民,国又是大乱,动荡更甚。
时完颜阿骨打举事起义,势如破竹。辽国天祚帝御驾亲征号七十万大军竟被完颜阿骨打两万余军杀的血流成河,天祚帝驾车疯逃捡的性命。由是战死无功,逃跑无过,人以逃脱为万幸。
天祚帝如此荒淫不道,天下起义甚多,何故于完颜阿骨打却要御驾亲征?原来有如此过节,当然也是以为敌寡我众小觑了完颜阿骨打的能耐。
公元1112年,天祚帝游猎于混同江,聚各部首领,戏之。及完颜阿骨打,凛然拒绝愤然离席。
天祚帝那受得如此怠慢,怒斥道:“完颜小子何故不为朕助兴?朕何曾亏待于你?”
完颜阿骨打反驳道:“回陛下,臣不习歌舞,陛下有意难臣,臣请退!”
天祚帝身旁佞臣侧身言于陛下:“完颜能歌善舞,陛下早有耳闻,是欺骗陛下,如此大不敬,当杀之!”
天祚帝佯笑道:“完颜你岂敢瞒朕?!朕不听你狡辩,拉下去斩首!”
完颜阿打突然大笑不止。
天祚帝疑惑不解,问询道:“完颜小儿何故大笑?难道你不怕死?”
完颜阿骨打收敛笑容,正色道:“陛下是愿做明君还是昏君?”
“当然是明君了!”
“那请臣把话说完,如此臣死而无憾了!”
“你说吧!休误了斩首!”
“臣闻:自古明君亲贤远佞,不杀忠良。唐朝时,唐太宗能纳魏征之谏,故声名远播,四方宾服。而臣出一忠言,陛下却要杀臣,恐怕不是明君所为吧?”
天祚帝闻听,心中不决,他虽平时听不得半点非议,但心中自诩明君圣帝,于是反问道:“依你之见,朕是昏君还是明君?”
天祚帝此句暗含杀机,完颜阿骨打如何不识?于是回答道:“昏君是也!”
完颜阿骨打语出惊人,有人替他的性命担心,有人幸灾乐祸。
“完颜小儿,你真是活的不耐烦了,你想死吗?”天祚帝气的浑身颤抖。
“ 陛下若杀我,易如反掌,但恐怕落得个杀忠良亲佞臣的千古骂名!不如杀身边佞臣以成千古美名!臣虽死何憾也!”说的情真意切,不又得你不信。
天祚帝一心想着自己是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的明君,不想竟有如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狂人。未待圣裁,那佞臣早吓得跌倒,叩头乞求饶命。
天祚帝怒斥道:“是你自己承认的,怪不得朕!来人,推出去斩首!”
完颜阿骨打慌忙叩首拜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千秋美名,永载史册!”
天祚帝听的舒服,便免了他的不敬之罪。
完颜阿骨打如此犯险非一时兴起而是酌量了许久,如此作为是因为那佞臣颇有杀仁之心完颜阿骨打自在黑名单里,杀掉他也就杜绝了天祚帝的谋略。
天祚帝尽管荒淫,但也不无忧思,几次欲除完颜阿骨打,可谓煞费苦心。
第一次派人走访完颜部落。宣皇上圣旨,曰:朕闻完颜有千里马,日行千里,朕望得之。众人皆曰:不可!完颜阿骨打力排众议,予之。
第二次,便是索要美女。旨曰:朕闻完颜有一妾,美丽非常,朕日思夜想,望得之。众人皆骂辽国皇帝过分之极。完颜阿骨打默然予之。
第三次便是伐宋助战。旨曰:朕闻南国(北宋)富饶,朕欲求之,命完颜本部协助出战。完颜阿故打问众人,众人皆曰:“去亦可,不去亦可!”完颜阿骨打怒而回房,时完颜氏曰:“夫君为何事如此烦忧?”
完颜曰:“心愁。辽国昏君要我协助攻打北宋,若不从,恐遭兵戈。”
“丈夫如何不觉悟?辽国皇帝昏庸无能,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不如反之!”
“夫人之言甚是!可当今局势,咳,时机未到。”
完颜氏笑曰:“此去千余里。辽国昏君是试汝心,兼查虚实!夫君何不集结老弱病羸,每日徐徐进发,以###志,辽国必不疑也。”
完颜阿骨打恍然大悟,自此愈发敬重贤妻,大小事均与之商酌。
由是三次,天祚帝打消了疑虑,不听朝廷之言,赐赏完颜黄金500两,布匹1000卷。以为江山一屏障也。
时渤海守官被杀,高永昌蓄谋图霸一方天祚犹然不觉,照常淫乐。及至闻听完颜阿骨打谋反已攻取一方,怒不可扼,才有了上文那一幕的御驾亲征。
在此之前曾有一名辽国大将甚是欺虐女直人(辽国避讳令改女真为女直),完颜阿骨打很是气愤但还是能忍则忍,后来那人竟杀女真人悬于市井,号曰:女真人牲畜也!完颜阿骨打决定除去这女真的祸害,刚好与市井遇上,那辽国将军甚是高傲,不把完颜当回事,却不防被完颜阿骨打首发制人打的狗血淋头,众人一片叫好。那辽国将军见得不到好,于是骑马逃奔。李风曰:“已结仇,恐怕回去更是女真人的祸害!”
完颜阿骨打这才从愤怒中清醒过来,心中暗叫失策。李风觉察端倪,于是曰:“大丈夫当决则决,何故先前决定如今却要变化?依我看,不如杀之!”于是不待完颜阿骨打开口,提起弓箭觑的亲切,弦响处可怜辽国大将就这般到阎罗殿报到了。至于李风何许人也?乃北宋名将李阳长子,初时随马植学艺,酷爱兵法,与秉性刚烈,重情义,深得完颜阿骨打器重,与完颜晟(完颜阿骨打长子)甚洽。那时完颜秋菊(完颜晟的妹妹)见得李风,可谓一见钟情。后李风决定回北宋,完颜一再挽留,那时北宋与完颜还算亲近,事情传到徽宗耳朵,徽宗便下旨曰:李风既然如此受完颜阿骨打宠幸,亦是我大宋之幸,可留贵地。
为此一事,完颜阿骨打暗地里生气好久,甚至想杀李风向辽国皇帝请罪以求苟安,被完颜氏劝止,完颜阿骨打左右为难。真是天要兴完颜,辽国皇帝竟称完颜阿骨打做的好,他说辽国的许多大将太过居位自傲。个中原因恐怕很少人知晓,原来那被杀的辽国大将叫耶律三喜,与皇帝曾有过隙。
后来完颜阿骨打见辽国皇帝如此昏聩,便在李风的协助下凭借2500女真人的神勇攻取了根据地,并不断扩大战线,矛头直至辽国都城燕京,辽国皇帝这才着忙,一心培养的江山屏障竟成了王朝的掘墓人。
后来辽国军队闻完颜而思退,完颜阿骨打占据了半壁江山,与公元1115年建国,号大金,寓意金枪所指百战百胜之意。辽国皇帝逃到夹山,着实困窘不消,可他不思悔改,因为贵妃的一首全谏诗,心生恼恨,遂杀之,此后群臣谏言日少,辽国皇帝遂以为自己圣明所致。
时北宋徽宗眼见辽国内乱不宁,遂终止纳岁币,计议谋取幽云十六州的肥沃。
及辽国使节到来,徽宗欲囚杀之。
朝臣李纲进谏曰:“陛下息怒!自古两国交战不杀来史,况我大宋与辽尚未交战?望陛下三思!”
童贯反驳道:“李纲休得误主!辽国是有求于大宋,况眼下辽国将亡其使节如草芥,留之何用!况自澶渊之盟,我朝受气久矣,杀一芥时节犹不解愤也!”
李纲要首欲再次争辩,宋徽宗摆手道:“休勿再言!朕欲为先祖雪耻!此天助我大宋也!”
再说那辽国使节,终日见不得徽宗,兀自心急,不由得口失。内人传报,愈发激怒徽宗,当日便斩首示众,表明欲战辽国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决心。又派心腹从山东海上出发拜会完颜阿骨打,订立海上之盟。
大致内容是协商夹攻辽国,宋攻取燕云十六州,其他归金国,事成后北宋向对方纳贡。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徽宗集结各路军马,号曰十万神勇,准备择将进发。童贯主动请缨曰:“臣愿做统帅,凯旋归来。”
徽宗笑曰:“彼所谓良臣忠将,平日里误谤童贯,今日可见得!”
童贯跪曰:“陛下圣明!臣此次出征,定将势如破竹,不负陛下厚望!”
徽宗曰:“爱卿快快请起!”
童贯曰:“此次出征非同小可,臣奏请陛下让李将军(李阳)为副帅。”
徽宗笑曰:“少见!少见!李将军素与你不和,不可不可!”
童贯曰:“李将军误会我很深,但他有真才实学,臣之私为小,国家为大!”
蔡京,李彦,梁师成,王黼等一班宠臣皆力荐李将军。李将军何许人也?乃李阳也。史书无载,民史流传。
原来李阳素看不惯蔡京等六贼祸国殃民,与此六人深恶。而这次六人一改往昔,力荐之,实为欲除之。宋徽宗国事皆决于蔡京等人,国乱可见一隅。
及自出师,二十万大军驻扎边境,久不言战。李阳数次请战于童贯,童贯皆曰:“兵贵久练,不可盲目!”
北宋积弊百年,于此事可见一斑。童贯按兵不动实际是为了贪污军饷以为私用,而后找寻借口处决李阳。此计之毒,不亚秦会。
北宋军队长久驻扎,习练工于形式,平日难得温饱思归之心愈发急切,斩首了些许逃兵仍然无法制止。偶然集训,槊挥太猛便中折两段,刀发力不入木,铠甲石击而破。。。。。。突然有一天,主帅童贯决定进军幽云。进军之前,为犒劳百师,杀牛食味,结果刀钝牛不死。只好请来个大力士,给他一张百斤大刀发猛力三入牛肚,牛方死。
李阳对个中情况最为清楚,几次请于童贯,上书皇帝提取国库军械都被否决。
童贯曰:“我大宋神兵,百战百胜,无须多此一举!”
李阳大怒曰:“儿等小人,将误国也!”
童贯曰:“大胆,辱骂主帅,军仗三百!”
凡为之求情者皆有仗罚。
李阳被打得皮开肉绽,好不憋气。
事后童贯亲自看访,佯装曰:“李将军何苦如此不知好歹?军法如山,我不能偏私啊。”
李阳不答,兀自生气。
童贯曰:“明日我给你一万军马攻取幽云如何?”
李阳欲起身坐下计议,终因疼痛未能。
李阳答曰:“如此甚好!”
童贯佯做关心的说:“看你如此不堪还是换做别人吧!”
李阳愤然忍痛站起,曰:“我思今日多时,主帅不可让于旁人!”
当下两人计议一番,商决了用兵之法。童贯心中窃喜。
次日北宋军队浩浩荡荡进发边境。辽国守军早吓得魂不附体,几乎弃城逃跑。待看清前来的只是小股军马,便放心不小,开城应战。两下战不多时,李阳佯做败北,追军穷追不舍,待到峡谷李阳停住。谁知道反戈交战多时终不见北宋伏军出,方知中了童贯的圈套,不禁仰天长叹:“壮士为国捐躯,死不足惜!小人亡国,吾恨九泉矣!”遂欲刎颈殉国。
“我来晚也!”侧路突然杀出一队人马。细看便知是末将周桓也。周桓素来仰慕李阳的作风,惜平日不得与之深交,待闻得李将军遇险,知是童贯的阴谋,偷率本部人马前来搭救。
辽人素来瞧不起宋人,所以见是小股兵力,愈发周旋,眼看愈险。忽然从山背后一股浓烟升起,紧接着便是呐喊:“杀辽贼救李将军!”便有人从空中飞来,犹如天兵神将下凡。来者为谁?乃北宋江湖各大名门正派。
说起这事亦是李阳的造化。李阳平时节俭自律,乐善好施,其心乃仁者之表率也!江湖中提起李阳将军无不称颂,可见威声之响。当然也有些小帮小派诋毁者也不乏泛泛之辈。如南岳绣衣派,天山令狐派等等。
对李将军感恩不尽的要属丐帮帮主王通河。王通河因为杀了一个无噩不做的地痞遭到朝廷通缉。朝廷如此兴师动众,全在那地痞是刘贵妃的哥哥,也就是徽宗的小舅子。本来王通河难逃一死,多亏了李将军暗中相助才在危难之际捡的性命。李将军救他,是因为他素看不惯,暗地里非常佩服这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英雄。
狭路相逢勇者胜,宋人越战越勇,辽人越战越胆怯。加之那日风烈,飞沙走石,林阴耸动,辽人以为漫山遍野都是北宋伏兵,不由得心寒意乱,纷纷败退。
宋人捡得便宜,完胜辽人,不可不谓天助。此后江湖中以辽人不堪一击为殊荣自我感觉良好之后又不由得纳闷:何故北宋军队逢辽不胜?
尽管李将军虎口脱险,童贯阴谋未能得逞却也难逃勾结江湖败类企图谋反的罪名,尽管莫须有却也很生动。何况朝中奸佞置李将军于死地者已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田地。
时童贯在军帐中淫乐,以为奸计得逞,好不欢欣。正得意忘形的边际,边关探子报道:李将军击败辽人!童贯一惊,差点跌倒,心想李阳决不会放过自己,这项上人头恐是难保了。一面心中惊讶纳闷:料想我大宋百万雄师,近百年来无法奈何辽人,区区李阳穷并秣马,如何胜的?若是周桓也太匪夷所思吧?周桓本是我有意放之让其自投死路。。。。。。李阳啊李阳,你的命可真大,是我小觑你了!
童贯慌忙询问缘由,边关探子一一对答。童贯听完,心中释疑,嘴角处流露出常人难以觉察的诡笑。
李将军大难不死,深感江湖各位援手。众人皆曰:“李将军过谦了!区区小劳不足挂齿!”
乾坤派首领钟虎曰:“素闻童贯阴险,看来一点不错。将军虽逃脱险境,却不知他下一步如何小人?敢问将军作何打算?”
李将军沉默不语。他虽恨童贯这等小人但他恐怕国中忠奸相斗导致国力衰退,给了别国进攻的缺口,所以他一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是啊,恩公。现在朝中奸佞当道,恩公虽无愧与天地,可暗箭难防,望恩公三思!”丐帮帮主王通河不无关心的说。
李将军重重的叹了口气:“各位英雄的好意李某心领了!”
终南灵尼派掌门人天灵师太曰:“李将军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众人你一口我一口,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适夜,李将军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思前想后还是决定速回北宋军营,毕竟国家大事是大,个人恩怨是小。
次日,童贯派人告知李将军:李将军与国家叛逆相聚集欲谋反吗?念儿初犯,速回营寨,既往不咎,否则视为叛贼,望三思!
众人皆劝说李将军不要回去,其中必定有诈。李将军曰:“壮士为国家而死就没什么遗憾了,诸位英雄不要再劝说我,我心意已决!”
忽报马植到。马植原名李良嗣,早年在北方长大,与完颜部落甚亲,目睹辽人残暴,日夜思念祖国(北宋),后在童贯出访完颜部落时跟其回国,遂改名马植。也是夹攻辽国的主张第一人,与童贯甚洽,但很爱国,由是与李将军亦交情莫浅。又因李将军长子李风拜其为师,为北宋江山社稷客居金国(后与完颜秋菊成亲为金国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