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问镜-第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闭关期间,或有魔劫来袭”
余慈微怔:“魔劫倒也没什么,只是叶道友你在步虚境界,也会招引劫数吗?”
叶池微垂眼帘,算是默认。
这可着实是少见的情况,但余慈本身就有过类似的遭遇,接受起来倒也容易,再说了,魔劫又能怎的?只要不是真招惹个百万天魔,铺天盖地杀过来,他和小五等合力,也不见得就惧了去。
“这也没什么”
见他答应得爽快,叶池微微摇头:“大师有所不知,我所需的闭关之处,有一个紧要处,既要在外域之中,又要有别于外域。到此之前,我还只以为是外域和碧落交界之处,或是魔门大阵魔域之中,刚刚才明白过来”
“就是这里?”
余慈也是明悟,这里可不就是“既在外域之中,又有别于外域”吗?话又说回来,叶池这小家伙之前还真敢想啊,魔域那是闭关的地方吗?
当然,现在这地方,似乎也不比魔域中好到哪里去。
余慈皱起眉头,他很奇怪究竟是什么法门,需要这么苛刻的条件,但事涉修行之法,也问不了太多,只能道:“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要求吗?时间需要多久?”
“需七日之久。”
“七天啊。”
余慈眉头皱得更紧,七天之后,东华虚空恐怕早就被外域彻底吞没了,此间事态,更不知会变化到什么程度。
他还在这里头痛,前方叶池已然正容敛衽道谢:“大师的心意,我已尽知,然而正如大师与端木森丘等人所言一般,本已为无所得而去,如今终于发现端倪,又如何能够错过?分道扬镳,正在此时。”
“且住!”
余慈听了半天,原来叶池所谓的“帮忙”,是要他别再“多管闲事”?一时间哭笑不得,难得叶池能够把自家前面的话整个地复述下来,但他和端木森丘等人分道扬镳,是建立在自己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而叶池有什么?
在此天魔、外道纵横来去的危险区域里,她一个小小的步虚剑修,就算再怎么天资卓越,也不应该在这里充英雄。
以前没觉得她是这么不成熟的人哪?这一刻,他有看到叶途的错觉。
余慈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叶池好好讲解一下这其间的局势,故而伸出手来,想用一个比较亲呢的姿态,按上对方肩膀——当年他对叶途,就是这么做的。
刚伸出手,他就知道,着实是有些失礼了,毕竟叶池不是叶途,而是一位更有主见,且对他一直都抱有一定戒心的女儿家。
手臂在半空顿了下,正想着用什么方法掩饰,眼前的变化就让他彻底僵住。
叶池的身影倏然虚化,恰如海市蜃楼,却是徒具其形,随即散化为流溢的水烟,袅袅而逝。
余慈出手如电,但最终锁拿出住的,只是一道微微湿润的水汽,除此以外,再无他物。
叶池如何去的,去了何方,他竟然一无所知。
水汽在指尖缭绕数息,方彻底散去,余慈闭上眼睛,竟是从中感觉到极致精微入化的丝缕剑气。
他发怔半晌,才醒悟过来:
如今这世上,恐怕没有人能在他张开神主网络之后,还能在他眼前遁离,且不留半点痕迹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正是这些剑气与水汽混合,拼接成了叶池的外形。刚刚与他说话的,竟然只是这么一道虚幻之物。
真正的叶池,恐怕早已鸿飞冥冥,不知何往。
由始至终,他竟然没有发觉半点端倪,如此答案,如此神技幻法,难以想象,也着实不可思议。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是“置换”,是什么时候换过来的?
余慈想得脑子都大了,他喝了一声:“小五!”
小五已经对这边的情况有所察觉,闻声飞过来,四下望了一圈儿,见实在没有叶池的踪影,眼睛也瞪得更大了,又看余慈的脸色,便耸拉下脑袋:
“师兄,对不住”
**
自开书以来,从来没这么窘迫过,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儿地往外抠,好像不会写了似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机(下)
上来就说对不住,恐怕小家伙儿都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
余慈看得直摇头,伸手按着小五的脑袋,还是小五贴心啊,想按就按,想揉就揉,让他的心情一时都好转很多,脑子里也愈发清明。。
故而,他从未解的疑惑中跳出去,找到之前未曾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听叶池说,她到东华山来,是受人指点,说此地是“既在外域之中,又有别于外域”,如今看来,确实是非常准确,可是在叶池接受指点之时,也就是她前来东华山之前,又是谁,能够一语断定如今的局面?
两个可能,一种是神人妖孽,另一种
黄泉夫人!
余慈拳头握了又展,心里的疑云迷雾一层层拨开。
只有布置了、至少是参与布置了这一切的黄泉夫人,才会有这般精确的计算,除了那一位,余慈再想不到任何人。
但话又说回来,黄泉夫人怎么说也是此界最顶尖的人物之一,她会闲来无事,为一位半山岛的年轻弟子,推演突破之机?
这里面明显地不对等,如果要让此事符合常理,就只有一种可能
我看起来很像是傻瓜吗?
余慈看向沾染水汽的指尖,良久,便连一直乐在其中的小五,都觉得脑袋给他压沉了的时候,这才开口说话:
“咱们要抓紧时间了,刚刚让你找的东西,找到了没有?”
小五重重点头:“有了,不算很大,应该是从磁石矿脉中剥离的,只不过被撕裂了开来,但还是很坚固。位置在”
余慈听小五的介绍,心里大致有了数:“这玩意儿很合适,接下来,控制速度、方向之类,可就全交给你了。”
小五嘻嘻一笑,点头答应。
余慈又往深邃的虚空中扫了一眼,什么都没看到,可是,因为事态的变化,还有某种莫以名之的直觉,恍惚中,他似乎能够感觉到,黑暗深处,正有一层无形的张力,扑面而来,就如巨石落水,离得远了,看不到翻起的浪花,却能感受到细微的涟漪,从某个方向扩散而至。
余慈手指下意识地抽动。
水汽已然散尽,精微入化的剑气,同样消去,可他的拇、食二指,还是忍不住搓了两下,肌肤的摩擦带给他非常奇妙的感应。二指之间,分明没有任何阻碍,却像是磨锉一颗极其微小的砂砾,那玩意儿就在指肚的纹理中游走,若有若无,若隐若现。
大约三个时辰之后,又一波东华诸峰的碎片,在虚空潮汐的作用下,飘浮半空,缓缓流向两界甬道之处。
负责封锁甬道的天魔,早已将这里化为一片妄境,魔识成网,潜伏在妄境之中,就像是猎手铺设的陷阱,无念无识的石头,对此完全没有感觉,但生灵进入,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魔识侵扰,伤害倒在其次,真正麻烦的,是彼此作用生出的感应。
一旦被天魔捕捉到,迎接他们的,就将是彻底的合围。
用这样一招,守御甬道的天魔,已经撕碎了三个意欲潜入甬道,逃出生天的修士,不过,这样的防御,毕竟还是有破绽的。
天魔妄境固然可怕,魔识之网也非常严密,可被困在东华虚空里的修士,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有的是办法,藏匿全身气机,包括神魂波动,只需要藏身在岩石碎片内部,依然有相当的机率,可以突破天魔封锁,进入到两界甬道中,顺着虚空潮汐的力量,飘到外域去。
此时的余慈,就藏身在一处飘流的山石碎片中,感受着天魔的防御。
由于虚空潮汐越来越接近于漩涡状,余慈所在的山石碎片,其轨迹也是绕了一圈又一圈,就是虚空吞噬后,激增的直线距离,也不过几十里的路程,他却是绕了三四个圈儿,花了两个多时辰。
不过这也给他一个机会,在绕行轨道的远端,近距离体会了一下九真仙宫之外,万化魔域的布置。
余慈曾对九真仙宫和两界甬道的结构关系,做出过错误的判断。
最初是以为,九真仙宫“嵌”在了甬道中间,形成一个折曲的角度,只要进入了甬道,想要从另一端出去,就必须要经过九真仙宫。
但很快,余慈就发现,两界甬道的曲直且不论,九真仙宫相对于它,还是有着较为超然地位的,就如同一个绑在管道上的平台挂件,并不直接介入甬道的结构之中,但如果有必要,做一些干扰、破坏的事情,实是再简单不过。
这就使得九真仙宫的防御,自成体系,不需要为了两界甬道改变什么,几乎没有死角。要想冲进去,不管从哪个方位,都免不了一场死战。
剧烈的起伏晃动中,余慈寄身的岩石碎片,摆脱了漩涡式的轨道,往甬道入口处直投过去。周围传来轰轰地爆鸣声,那是一众天魔绞碎过于巨大的岩石,这样可以将修士可能的藏身处,减至最低。
但余慈所在这块儿,几乎没可能受到波及,因为这一块岩石只有人头大小,是在一片根本藏不住人的稀疏碎石带中,距离那些大家伙,都有相当的距离。
这是余慈和小五千挑万拣,才最终确认的。
余慈此时就缩成拳头大小,外围三方元气将一切生命信息遮蔽——他用的是最自然的方式,连心内虚空法域都没张开,为的就是避免虚空法门对两界甬道造成影响。
在他身边,小五完全被封在三方元气里,内外元气联系断绝,换了常人,这就是被闷杀的节奏,但小五法宝之躯,也不会在意。
这样的遮蔽,就是地仙大能在此,余慈都有信心瞒过去,遑论那些天魔之属。
三方元气之中,余慈的手指还在搓动,已经缩小数十倍的指尖处,那细微的尖锐之感仍然没有消去,但却是越变越淡,呈现一个缓慢缩减的趋势。
由于这个趋势非常平缓,余慈完全可以计算出它最终消失的时间。
那正是他让小五控制的,飞入两界甬道的时刻。
虚空环境倏然变异,甬道中,奇妙的引力作用在岩石之上,余慈心神微动,恰在此时,后方东华虚空中,剑吟之声拔空而起,虽只一声,却如鸣罄,如击玉,余音袅袅,悠长不尽,便至微时,也有细微之波动,在心湖荡漾。
便在剑吟将尽未尽之时,两界甬道轰然震荡,但震荡的中心其实并不在这里,而是在相接的九真仙宫之上。
吼啸如雷,横弥'',受此影响,便是在三方元气包裹之内,余慈都感觉心神恍惚,几难自持。
他不惊反喜:机会果然来了!
*
惭愧,先更这一章吧。
第一百一十三章 魔藤光矢 一隅之变(上)
机会的到来,正代表余慈的猜测无限地接近事实,这个时候,余慈却也没有时间再纠结于此,他认真地感应外界变化,却又将变化之后的“事实”置于脑后,由此收拢心神,在两界甬道中游动,锁定其中一切虚空变化。
两界甬道连接域外和东华虚空,固然艰难,但更多的还是“力量”方面的问题,而其法理,并没有超出余慈这些年来掌控的范围。
尤其是不久之前,相隔亿万里虚空,传书而至的实践,更让他足以在此项上,傲视此界十之**的修士,在他全神贯注之下,两界甬道中任何一点儿细微的虚空法则变化,都瞒不过他的感应,早早就锁定了九真仙宫和两界甬道的交接点,正一点点地靠近。
与之同时,来自于九真仙宫方向的宏大力量,将虚空潮汐的威能瞬间催化至十倍、百倍,整个东华虚空都在摇颤,甬道之外,一众天魔受那一位的法力所摄,部分念魔和煞魔,甚至出现阶位齐齐提升的现象,天魔妄境的杀伤也随之剧增。
但妄境再强,和余慈都没有任何关系,他感应着九真仙宫和两界甬道的连接点,那里有一层屏障,非常牢固,其中以虚空法门加持,不擅此道,便是撞上去,也只能是咫尺天涯,根本撞不到点上。
但对余慈而言,这层防护没有意义。
确认了位置,余慈倒也不忙轰开,而是控制住寄身碎石的流速,仔细观察两界甬道的整体情况。
要说这贯通虚空的“甬道”,其实有一些名不符实,并不见得是那般形状。
可“形状”这个概念,在这里也没有多少意义,用比较准确的话来描述,所谓的“甬道”,其实就是开辟出一片同时连接两边虚空的**空间,使双方元气、法则在此间交汇,彼此异化、趋同。
故而,这里面时时都掀动着虚空风暴,强大的扭曲力量,使得涌进来的东华诸峰岩石碎片,纷纷给绞成粉末,只有一些材质特别坚硬的,才能免过一劫。
任哪一个修士侥幸闯进这里,都要不管不顾,拼了命地往另一个出口逃去,稍有点儿转向,慢上片刻,就可能被虚空风暴绞成碎片,哪像余慈,还有闲悠游四顾,浑不当一回事儿。
余慈现在确实比较从容——早知这里环境如此,倒是个藏身的大好去处。
他也开始领悟,原来这“甬道”的单向、双向之别,关键还在这**空间之中,更准确地讲,是在此间法则之上。此处法则容得哪个方向进出,自然是顺水推舟,一切顺遂,但若是容不得,要想实现,强来是不成的,那最多只会将这处所在碾碎,一切成空,必须要抽丝剥茧,逐一将虚空法则改过,才能实现。
但在此过程中,一个弄不好,也可能引起全盘崩溃,导致前功尽弃,实在是个细致活儿,也需是对虚空法则,乃至于对天地法则体系都如掌上观纹者,方可行之。
如果从头到尾,都是由太阿魔含所为,余慈倒是能把握到一点儿那位的虚实了。
在此间游荡片刻,东华虚空那边,也自有人通过神主网络,将信息传递过来。余慈已算准了时机,慢慢到了九真仙宫与两界甬道的连接点上。
来得慢,发动得却快,余慈没有半点儿迟疑,源于无量虚空神主的一类虚空法门透发,那一层屏障,便如热蜡消融,转瞬便裂了口儿,一波碎石粉末,裹着他所寄身的岩石,当即被虚空交接的乱流卷了出去。
成了!
余慈心中方一喜,警兆就是激响,他却是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因为凌厉的冲击甚至是在他情绪翻动之前,就已及体。
寄身的岩石轰然粉碎,同时身上连震,一瞬间不知挨了多少下,余慈乍睁双眸,只见得漫天光矢飞流,巨大而尖锐的力量甚至透过三方元气,森然如刺肤而止,让余慈明白,如果没有三方元气护体,这一回,他就是马蜂窝的下场!
这是被“请君入瓮”了?不对
一个转念的空当,余慈又是挨了至少几百击,每一击都是劲贯铁石,便是金刚不坏之躯,也给打得透了。尤其是漫天光矢留痕,几乎要烧透他的视界,留下一道又一道久久不褪的烙痕。
但在烙痕之外,还有一层若隐若现的阴影,结网垂枝,便如搭起的藤架,弥盖四方。
余慈终于醒悟:娘的,是百箭藤!
百箭藤是天魔外道中,唯一一种以植物形态出现的怪物,可以生长于虚空中,结而成网,汲取玄真以存活,倒是一众天魔外道中,与众修士最直接的“竞争者”。
这玩意儿,生长慢,每一次移栽,都会大伤元气,再生成的时候,就算用激烈的手法催化,也要花费几十日时光,移动速度几等于无,但它藤网上弹射的光矢,却是九天外域中,射程最远、速度最快、穿透力最强的远距离杀器。
相较于它所放光矢的恐怖速度和杀伤,区区数十日的等待,实在是最划算不过的买卖。
将其植栽于重要区域,可谓是集攻防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