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彼得大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有的被烧死,有的被闷死,有的则开了小差逃之夭夭。
索菲娅狂妄自大地拒绝相信军队遭到了失败,她把戈利琴作为凯旋的胜利者大加欢迎。原以为会受到斥责的瓦西里·戈利琴竟被赐予许多珠宝、奖章和一千五百名农奴。军队中的官兵们也按级别分别受到奖赏。
不论是在克里姆林宫内的人,还是城市居民,人人都知道,虚构的胜利实际上掩盖着一场可笑的失败。
1688年,克里米亚可汗再次向俄罗斯发起进攻,并洗劫了乌克兰的一部分土地,直接威胁基辅,索菲娅决定进行第二次远征。但是,爱情遮住了她的眼睛,使她拒绝考虑亲爱的瓦西里·戈利琴以外的任何人来统率军队。这次她深信瓦西里·戈利琴必将发挥他的军事天才。除了索菲娅,莫斯科没有一个人赞同这个决定。在开赴前线之前,这位宠臣在他的府邸门前发现一口棺材,上面刻着“希望你力争比前次顺利”。
2月底,俄罗斯军队又向克里米亚进发了。
谨慎小心的马泽帕劝他们沿第聂伯河岸行进,构筑坚固的营垒,可是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却听不进去,他一心想尽快地赶到彼列克普,在战斗中一雪耻辱。
他终于在1689年春,抵达彼列克普城下。然而他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和力求赢得时间的鞑靼人进行谈判。俄军迟迟得不到军需补充,再加上炎热的气候和疾病的蔓延,士兵大量死亡。瓦西里·戈利琴内心已经完全丧失信心,然而在给女摄政的信中,他仍保证他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封信足以使索菲娅欣喜若狂。她回信写道:“亲爱的,你是我的一切,让上帝赐你长寿,今天是我格外幸福的日子,因为有了你,我的一切,才使我们的主和上帝的名字以及圣母的名字获得了光辉……我的爱,我的快乐,我的光明!我该怎样报答你付出的艰巨努力?啊!我的心,我的整个世界,我能真正地相信,我将马上再见到你吗?假如可能的话,我会立即让你回到我的身旁……感谢上帝,你的信都能顺利地到达这里。我于11日收到彼列克普首战告捷的战报……怎样对上帝、对圣母、对奇迹的创造主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呢?勋章还没做好,但是,你别为此发愁,一旦做成,便马上给你寄去……关于如何对部队进行奖赏,由你自行决定。为了犒劳你们,首先是你,我的明灯,为了酬谢你们作出的努力,我该怎么办呢?你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任何人所不可能做到的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悍妇索菲娅(13)
在一封以两位沙皇名义写给前线指挥官的信中,索菲娅正式表达了她的满意心情。
信中写道:“你的行动使全体基督教徒的野蛮宿敌遭到了猛烈的袭击和失败,敌人在你们的追击下陷入绝望的恐怖之中,以致他们拆毁了自己肮脏的住房,烧掉了彼列克普所有的村庄。”
5月里,莫斯科和乌克兰的12万大军,到达了牧场和水源都很丰富的辽阔的绿谷。
在这儿,哥萨克人抓了一个“舌头”。那是一个红胡子鞑靼人,魁梧结实,皮肤晒得乌黑贼亮,穿着一件棉大褂。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掩着鼻子,免得闻到鞑靼人身上那股羊膻味儿,下令审问他。
他们把他的棉大褂剥掉了,一个脸色阴沉的哥萨克人,用鞭子对着他黝黑的肩膀乱抽。
“老爷,老爷,我一定把什么都讲出来!”那鞑靼人开始嘀嘀嘟嘟地说了。几个哥萨克人把他的话译出来:“这个光脑袋的家伙说,军队驻扎得离这儿不远,可汗他本人也跟他们在一起……”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立刻派人去把马泽帕找来。傍晚,摆开了阵势,将骑兵分布在左右两翼,把辎重车和大炮放在中间,开出去向鞑靼人进攻了。
俄罗斯人望见了鞑靼人。他们的骑兵一堆堆集合起来,随后又散开了。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站在一辆大车上,从望远镜里仔细察看着:那五颜六色的大褂,尖顶的头盔,颧骨高耸的脸,矛枪上的马尾穗子,缠着绿头帕的*教司祭。这是鞑靼人的先头部队。
骑兵部队旋转着,集合在一起,聚成了密筒般的一大堆。尘土扬起来了。他们冲过来啦!他们一面飞驰,一面拉开散兵线,发出刺耳的叫喊声。望远镜在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的手里颤动着。他那系在一辆大车上的坐骑,吓得乱蹦乱跳,一支羽箭射中了它的颈脖……大炮隆隆地吼着,火枪啪啪地响着,一切都在白茫茫的硝烟里不见了。
突然一支箭镞射中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的胸甲,“当”的一声,正射在他心坎那儿。他怔了一怔,就在那地方画了一个十字。射击延续了一个多小时。
烟雾消散以后,平原上倒着百来具尸体。被大炮打退了的鞑靼人,正在往天边退去。
命令下来了,叫大家煮饭,让牲口饮水。把伤兵放到了大车上。日落以前,军队又得十分谨慎地向黑谷移动,可汗和他的部队就驻扎在那儿的科隆恰克河边呢。
夜里,星星都给遮住了,远处传来隆隆的雷鸣。闪电划破了乌黑的云层,照亮了灰蒙蒙的原野。军队缓缓地行进着。
四点刚过,天空裂开了,一根火柱落在辎重车队上,熔掉了一门大炮,炸死了一名炮手。一阵旋风卷过来,把人吹倒了,把斗篷和帽子扯掉了,把大车上的干草刮走了。打下一个闪电,耀得人眼都花了。命令传下来,叫把顿河圣母的圣像拿出去,往全军各处转悠一下。
天蒙蒙亮,阵雨下来了。透过那被狂风追赶着的骤雨,可以看见右翼方面的鞑靼人:他们用月牙形的阵势步步进逼。
俄罗斯人还没来得及弄明白那是怎么回事,骑兵已经被打垮,先头部队已经被赶回辎重车队了。引火线点不着,火药池里的火药都受了潮。大雨的潺潺声淹没了伤兵的叫喊。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没有乘马,在辎重车队里奔来奔去,用鞭子抽打炮手,从别人手里夺过引火线。炮手们终于想出办法打火,再添上些干燥的火药,于是大炮的铅弹就往鞑靼人的牲口群间洒下去。 。。
悍妇索菲娅(14)
左翼方面,马泽帕率领的哥萨克人用马刀不顾死活地乱砍乱劈。突然,*教的司祭们发出一声曳长的叫喊——鞑靼人往回退,在大雨倾盆的黑暗中消失了。
一根柱子上,有张告示钉在一幅小小的圣像下面。一个人用压倒旁边嘈杂声的声音念道:“我大皇帝诏告御前大臣兼护国公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戈利琴公爵,对尔之丰硕功勋,忠诚服役,深堪嘉许,吾卿一举征服圣十字及一切基督教徒之如此凶恶之世仇,既非偶然,又属史无前例,将其逐至万恶之老巢,予以击溃,并加歼灭……”
从人群里传出来一个嘶哑的嗓音:“被击溃和歼灭的是谁?是我们还是鞑靼人?”
人群马上愤怒地嘀咕起来:“我们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征服过鞑靼人来着?”
“在克里米亚,我们连他们的面也没见着呢……”
“我们在仓皇逃命的时候倒是见着他们的!”
“念诏书的那个傻瓜是谁?”
“克里姆林宫的一个书记官……”
“戈利琴家的奴才,他的忠实的走狗呗……”“嗯,那就揪住衣服把他拉下来……”
那个衣服穿得很体面的人拼命扬起嗓子,继续念道:“……鞑靼人毁坏自身之住所;在彼列克普,纵火焚烧市镇与村庄,而此辈十恶不赦之匪帮,满怀恐惧与绝愿,望风而逃,不敢在尔之前露面……吾卿统帅大军,取得我边陲之安宁,取得上述誉满天下之光荣胜利,此一胜利并不下于率领以色列人民退出埃及国土之摩西,不损一兵一卒。基于以上种种功勋,朕等仁慈宽厚,予尔以褒奖……”
在接受索菲娅赏赐的同时,戈利琴还痛苦地得知:他充当的女摄政床上伴侣的角色,已被别人取代了。在他远征克里米亚时,*的索菲娅又和沙克洛维奇上床了。然而实际情况是,鞑靼人远远没有逃跑,而是正在追击退却中的俄国军队。俄国人丢下了辎重和大炮。三万名士兵死亡,一万五千名士兵被俘——这就是全军溃败的代价。
索菲娅又一次拒绝承认这次惨败。她在瓦西里·戈利琴出征前曾对他说:“你将取胜,因为这是我的意志。”她不能否定自己的话。于是,人们唱起了感恩赞美诗,修建了凯旋门,还鸣炮和敲钟,以此来欢迎凯旋的“英雄们”。
摸不着头脑的总指挥官、各级军官和士兵们都得到了各种荣誉和赏赐。对瓦西里·戈利琴的犒赏计有三千卢布、一只金杯、一件绣着金线皮里的长袍,还有几座人口稠密的乡镇。
一些人指控索菲娅为“娼妓、婊子”,还传出她曾同几个情夫生过几个孩子,说她用侈谈胜利来欺骗人民,隐瞒了俄国军队实际上被打得一败涂地的实情。
不久,瓦西里·戈利琴又在外交领域遭到失败。他与中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规定,把黑龙江两岸地区还给这个大国,这样,俄国三十多年来拥有的这条完全可以航行的西伯利亚河流便归了中国人,在克里姆林宫中很少有人了解这种割让在战略上具有的危险性。已经热衷于掌握权力的索菲娅,越来越不甘心于只当女摄政。有朝一日,彼得长大成人,他会要求取得统治的权力。到那时,她将会被排挤,女人的厄运又会落到她的头上,那“泰廊”,那修道院……
平步青云,地位显赫的索菲娅,决不甘心就此一落千丈。她生来就是要统治别人,要掌握国家大事,要享受爱情的。她必须以果断的行动来捍卫自己的佳运,如果需要,即使采用残酷的手段也在所不惜。伊凡是个身心已然衰颓的人,对她来说,算不上是一个障碍。那么彼得呢?如何能最终地把他赶出政治舞台?命人偷偷地把他杀掉?她的新情夫费多尔·沙克洛维奇建议她这样做。但她仍在犹豫。良心上的隐约不安之感,同独霸天下、担任全俄女皇的野心在她的思想里展开了斗争。
对她来说,彼得是异母兄弟,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半个儿子,是半个沙皇……光阴流逝,使无数人丧命于刀斧之下的女人,这次却不敢发出命令。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秘结“彼得帮”(1)
被索菲娅赶出克里姆林宫以后,彼得和他的母亲住在靠近莫斯科的普列奥勃拉任斯科耶村的一间简陋的房子里。
贝尔柯兹后来写道:“这幢住房,酷似挪威的教士住所,假如让我买下它,我连一百枚银币也不会出。”
这幢老房子坐落在一座小山丘上,透过窗户可以望见起伏不平的原野,种着大麦和燕麦的农田,杂草丛生的野地,浓密的小树林,几座教堂的穹隆的塔顶,还有那弯曲绵延的莫斯科河。
在这里,远离皇宫和各种宫廷阴谋,生活是简单的,寥寥无几的近臣个个脸色阴郁。在低矮、幽暗的房间里,大家无休止地发泄着对女摄政和她手下那帮佞臣的不满,悲叹着世事的不祥变幻,祈求上帝改变真正虔诚的信徒所遭受到的冤屈。
这充满着叹息、哀伤、祷告和陈腐传统观念的环境,使彼得感到窒息难熬。于是他在念书和游戏中寻求解脱。
幼年时代,他曾有一位苏格兰籍家庭教师。后来,文书尼基塔·佐托夫又被委任专门教他“书写艺术”。在宣布这一任命时,尼基塔·佐托夫放声痛哭,他声称自己不配教如此一位“贵人”。
佐托夫生性好酒,闲散懒惰,为了使自己鼓起勇气来教这位威名赫赫的学生,他竟放开酒量,开怀畅饮。他教给彼得读圣经,教他不要拘泥于拼写方法来写字,还教他唱感恩歌。为了让彼得在努力之余得到一点休息,佐托夫会在喝两杯伏特加酒之间隙中,大讲起他的父皇出征打仗的故事,赞扬俄国军队的英勇善战精神。
彼得起初的玩具,尽是一些锦旗、鼓、刀、小斧头和小型火炮。在他的周围有一批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子。他们是贵族、马夫或奴仆们的孩子。他和这些孩子在一起,打小规模的“战争”,还向他与同伴们在牙乌兹河的一个小岛上搭起的小型堡垒发动进攻。
1687年,一位公爵在出使巴黎回来时,根据彼得的要求,给他带来了一件不用亲赴现场便能测量某地距离的仪器,叫“等高仪”。这使小彼得赞叹不已,他周围的亲信中,无人能教他如何使用。最后,人们找到了一位会操纵“等高仪”的荷兰青年,名叫蒂默尔曼,太后纳塔利娅立即聘他为彼得的自然科学教师。彼得和这位新教师开始零乱地积累起一些算术、几何、炮术和防御工事学的基础知识。他极需要获得各方面的知识。日后他曾夸口自己学了14种行业。他和那位蒂默尔曼一起,在货棚里发现了一条已经一半腐朽了的破旧英国船,于是人们开始对陈旧的木板船体进行粗糙的修补,给它安上桅杆,支起船帆,配上船舵,然后举行了盛大仪式,在牙乌兹河隆重下水了。
接着,为了能更熟练地驾驶这只船,彼得把它开到宽阔的利雅斯拉夫沃湖上。这艘船后来成了“俄国舰队的始祖”。在船上,彼得向勃兰特学习了航海科学。从入门课开始,他便被一种着了迷似的狂热攫住了。习惯于坚实陆地的他,对在水面上滑行产生一种无法形容的喜爱。船漂浮水上的轻盈动作;四面吹来的柔和的海风,迎风前进、随风摆动的船帆;船体发出格格响声,浪涛冲击船身的溅水声;船前进时便产生的飘然之感,舱内的湿润和凝滞的气息——这一切都使他欣喜若狂,不可抗拒地吸引着他走向越来越广阔的天地,走向无边无际的水平线,走向他从未见过的海洋。
秘结“彼得帮”(2)
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他幻想的是在这个仅有一个港口,即位于冰雾茫茫的白海沿岸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港的国家里,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
16岁时,他已不满足于指挥普列奥勃拉任斯科耶村的顽皮儿童兵团了。和他游玩的同伴们和他一样,都大了。他们组成了一支快活和朝气蓬勃的游戏队伍。彼得还在沙皇阿列克谢死后被闲置的奴仆、猎鹰训练者和车马侍从长当中招募新兵。一些年轻贵族也加入了他的队伍。
为了装备队伍,彼得命令从克里姆林宫的军械库取来军服、武器、炸药、铅砂、战鼓、锦旗,还从统管马匹的衙门借用了一些马。他建立了全兵团的领导机关,任命了一批军官和士官。
每天,他的游戏队伍的成员,穿着深绿色的军服,在田野里作战争演习,以此玩耍取乐。彼得本人从担任鼓手开始,坚持体验军内各种各样的职务。
这支微不足道的队伍在逐渐增长着实力。
在索菲娅看来,这样一群冒失鬼没有什么可怕的;在彼得把作战学习当做消遣的游戏时,他不会想到去夺政权的。然而,在彼得方面,他却在认真考虑如何把自己的游戏兵团改造成为一支突击部队。他需要称职的教官给新兵传授军事学。到哪里去找这些教官呢?年轻的沙皇毫不犹豫地转向日耳曼村。
日耳曼村位于首都近郊,在莫斯科河的支流牙乌兹河岸边,是专为侨民保留的居住区。凡来俄罗斯寻求发财的外国侨民,不论是基督教徒还是天主教徒,都必须住在这里。开始时,日耳曼村仅是一个由破旧的木制房子组成的普通村落,不久便发展成为一个宁静、优雅和富有西方文明色彩的地方。
那些砖瓦房屋和花坛,那些两旁栽着树的小径和喷泉,与莫斯科的东方色彩的混乱情景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