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绪之死大揭秘-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交部,奕劻又出任第一任总理大臣。进入宣统朝,仍然掌握着清朝大政。
  “后党”的主要成员中,还有两位汉人。
  孙毓文:他是山东济宁州人。咸丰六年科举会试,以一甲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又任内阁学士、工部左侍郎。光绪十年,慈禧太后罢免奕,改组军机处时,命为军机大臣,兼总理事务大臣。由于他紧随慈禧,不遗余力,所以很快又被授为刑部尚书,后调兵部尚书。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奉行妥协退让政策,孙毓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徐用仪:浙江海盐县人。他在同治初年即为军机章京,后来做过工部、刑部和吏部的侍郎,最终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光绪二十年为军机大臣。
  徐用仪与孙毓文互相配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极尽表演。战后,被光绪皇帝赶出军机处,免其总理衙门大臣之职。不久又被慈禧太后起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擢兵部尚书。
  义和团事起,徐用仪到各国使馆求援,后被清廷以私通洋人罪,斩首弃市。
  在“后党”中,还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这就是晚清历史上,无人不晓的大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所处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是清廷里面的任何一个满洲亲王,或朝臣枢要所不能替代的。
  太监是封建社会特殊的产物,清朝也不例外。
  清代设总管内务府,管理太监事。宫内还设有敬事房、奏事处、尚书房、南书房、四执库、尚乘轿、御茶房、御膳房、御药房、钦安殿、毓庆宫、做钟处等数十个太监机构,专门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
  同治年间以后,大内太监已超过3 000人。
  清宫的太监,也等级森严,分为大总管、二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负责打扫卫生的下等供役太监。
  太监还可以取得官衔品级。清初规定,太监授衔不得超过四品,一般为五品、六品。到了清末,竟有被授予三品,甚至二品者。
  有官衔品级的太监,在穿着上,与朝廷上的官员一样,也有蟒袍礼服,顶戴花翎。譬如二品官补上绣的是仙鹤,三品是凤凰,四品是孔雀,五品是鹭鸶,六品是黄鹂,七品和八品都是鹌鹑。
  没有等级的上差太监,穿紫颜色的绸缎袍。下等太监穿蓝色布袍,或者紫色布袍。
  李莲英是以其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本领,从普通的小太监,一步步爬到总管太监的位子上的。
  李莲英是直隶河间人,他的家境还不错,但他本人却是个二流子,不务正业。在家乡曾经因为私贩硝磺,被捕入县狱。出狱以后,做点皮活,到处流窜。
  他有个名叫沈兰玉的同乡,在北京皇宫内当太监,有时回乡,谈些宫廷内的豪华生活。李莲英非常羡慕,故平时有意结交。
  后来又听说,慈禧太后很注意梳妆,经常变换发式,喜欢新的发型,因此找不到适意的梳头之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红墙激变(3)
李莲英遂立刻来到北京。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几乎走遍京城的歌舞妓院、梨园杂场,刻意揣摹,掌握了女人各种奇异发型的梳妆技术。经沈兰玉推荐,到慈禧宫中,做了一名普通的梳头太监。
  但是时间不长,李莲英以其新颖的发型,善揣人意及留须拍马的本事,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很快被提升为梳头房的太监总管。
  李莲英初入宫时,正是太监大总管安德海大受慈禧太后隆宠的时候。后来安德海被杀,李莲英则乘机取而代之。做了太监总管,并且深得慈禧倚重。
  在宫中,李莲英甘为慈禧太后的鹰犬,利用手中的职权,在宫内遍布耳目,刺探皇帝在宫内的活动,事事处处与光绪作对。被光绪视为必除的眼中钉。
  如果与“后党”相比较,“帝党”的力量就显得太薄弱了。
  “帝党”的主要成员有翁同龢、李鸿藻、志锐、文廷式等人。
  翁同龢:“帝党”中最重要的人物,光绪皇帝的师傅,曾任过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和户部的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不论在皇帝亲政之际,还是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其后,翁同龢都始终支持光绪的主张,积极出谋划策,成为“帝党”的中坚。故尔,也最遭慈禧太后的忌恨。
  李鸿藻:直隶高阳人,曾为同治皇帝的老师,做过兵部、礼部、吏部的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在清朝与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一贯反对妥协退让,积极支持光绪皇帝的主战。中日甲午战争后不久去世。
  志锐:他是满洲镶红旗人,光绪皇帝之珍妃、瑾妃两妃子的堂兄。志锐自幼即很聪颖,光绪二年中举人,六年入翰林院为编修,开始仕途。他很关心政局,又由于珍妃的关系,而深得皇帝器重。从詹事提升为礼部右侍郎。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志锐多次上疏,力言抗战,弹劾主和派,揭露妥协退让的严重危害与恶果。成为“帝党”的中坚。后被慈禧太后贬职,发往今天的外蒙古地方戍边。
  文廷式是个汉人,祖籍江西萍乡,生于广东。光绪十六年的进士,授为编修。二十年朝廷大孝翰詹官员时,阅卷大臣评文廷式为第三,光绪帝以其文采和议论出众,特拔为第一。由此擢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住官。
  文廷式博学多才,素好评论时政,有江西才子之称。他还做过珍妃幼年的老师。非常受光绪皇帝倚信。
  甲午战争爆发后,文廷式不断上书,主张与侵略者开战,弹劾李鸿章不遵谕旨,贻误战机。支持光绪皇帝拒签《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中,支持康有为等人。后被李鸿章授意御史杨崇伊,弹劾他与太监相交通,由此革职,永不叙用。光绪三十年时,抑郁而死。
  上述四人始终围绕在皇帝周围,拥护光绪的主张。然而他们之中,很少有手握大权的朝廷重臣。志锐和文廷式,只能够在舆论上给予光绪帮助,二人在朝中的官职很低微。
  而在慈禧太后周围,由四位满洲亲王为核心的“后党”,则始终执掌着朝中的军政大权,加之他们皇族近亲的显赫地位,中央和地方的多数官僚,趋之附和,大有一呼百应之势。
  “帝党”和“后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就决定了多数“帝党”成员的可悲结局。
  虽然光绪已经读过康有为的上书,以及他的许多政论性著作,知道康有为在社会贤达中有很高的声望,但是还从未见过面。去年曾想进行召见,被顽固大臣横加阻隔。现在变法已经开始,亲自面询有关事宜,显得尤为重要。
  这次光绪已经顾不得不准召见低品级官员的清朝惯例了。召见本身,即是一次变革旧法的行动。
  不过,出于防止守旧势力的中伤和破坏的考虑,光绪对召见还是做了精心的安排。
  康有为是维新派的头面人物,慈禧集团注意的主要对象,单独召见,目标太大。为此,将当时已在总理衙门任职的张元济列入召见名单,以掩人耳目。召见的地点,没有按传统的习惯,安排于紫禁城的皇宫中,而是选择在慈禧太后的近边,颐和园的勤政殿。
  这样做,光绪摆出了一副光明正大的样子,以堵反对派大臣的攻击。而且,皇宫中早已布满太后的眼线,根本没有什么密可保。 。 想看书来

红墙激变(4)
对于康有为来讲,这次进见也是梦寐以求的。不断地向皇帝上书已经十年了,却还从未亲自向皇上陈述过自己的政治见解。他意识到,这次进见将决定着自己的主张能否实现,也同时决定着自己未来的政治前途。
  四月二十八日那天,康有为一大早即赶到颐和园朝房,等候召见。不巧,在这里遇到了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
  荣禄看到康有为等待进见,就立刻抢先来到光绪面前,抵毁和攻击康有为。不过,皇帝丝毫没有被其所动。
  随后,轮到康有为进见。
  整个召见和谈话非常成功。
  据康有为自己后来的回忆,召见时,他根据光绪当时所关心的问题,对于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加强皇帝权力、怎样任用人才、废除八股文、强国的诸措施等,慷慨陈词。皇帝点头良久,颇多赞许。
  召见后的当日,光绪即颁令,命康有为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之职,与康有为原来的工部主事,按照清朝的官位品级,都是下六品,没有升迁。
  但是,从工部调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政权中枢的重要地位,使得康有为可以直接参与变法的决策,而且距皇帝近了一大步。况且,光绪还给予其向皇帝专折奏事的权力。
  清朝的规矩,低品级的官员,不能直接向皇帝呈奏。
  实际上,康有为已成为光绪变法革新的重要谋臣。
  五月二十五日,光绪又在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召见了广东举人梁启超。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他在光绪二十一年时,曾随康有为在北京“公车上书”。后来一直追随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成为其重要助手,故时人合称二人为“康梁”。
  梁启超还发表过许多阐述维新思想的论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变法通议》、《古议院考》、《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等。
  这些政论文章,在当时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召见中,梁启超将自己的一些政治论著,呈给皇帝,并当面作了陈述。
  召见后,光绪赏给梁启超六品衔,负责办理译书局事务。六品衔,相当于会试的二甲进士,或六部的主事官职。
  作为万乘之尊的皇帝,去召见一个没有任何官职的布衣,这在封建社会中已极为少见。而同时又封以六品之官衔,这更是清朝200多年历史中,所绝无仅有的事情。充分反映出,光绪皇帝实行变法的急迫心情和破格用人的魄力。
  在此期间,光绪接连不断地召见了一批维新知名人士。他们之中除康有为、张元济、梁启超外,还有谭嗣同、黄遵宪、陈宝琛、杨锐、刘光第、严复、林旭等人。并分别封赏以官品,委办事务,或为清廷驻外使节。
  然而,光绪的变法,不仅仅是破格任用人才。它来势之猛烈,涉及面之广泛,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因为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年青的皇帝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制度,实行新措施的政令。这些政令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做了许多前人不敢做,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为了能够基本地了解变法的大概轮廓,以及光绪皇帝当时的想法和作法,我们择其政令中之主要者,分类叙录于下:
  (一)选拔任用人才
  四月二十三日,谕各省总督、巡抚,保荐品学端正,通达时务,不论官职大小数人,由中央考试,合格者,派遣为驻外使节。
  四月二十四日,命宗人府,在王公贝勒中,选拔留心时事,志趣向上者,听候任用。
  五月二十五日,命三品以上京官及各省督抚学政,在三个月内,各举荐人才数名,随荐随试,以备朝廷录用。
  同日,令京外人员保荐精通制造、声、光、化、电诸学之人才,到京考试,合格者,因才施用。
  七月二十日,授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四人四品卿衔,为军机处章京,参预新政事宜。
  八月初一日,电谕清廷驻各国大臣,在寓居国外华侨中,无论士商工匠,选其可用者,随时送回国内,以备任用。
  (二)发展近代教育
  四月二十三日,命筹办京师大学堂。所有各部院司员及候补、候选道、府、州、县各官之子弟等,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

红墙激变(5)
五月初二日,令总理衙门议设矿务学堂,并在现有之所有学堂内,增开矿务学。拟由各省督抚选派聪明年幼之学生,赴日本学习矿务。
  五月初五日,谕令自下科始,乡、会试及童生岁科考试,一律废除八股文,全部改试策论。
  五月十五日,命参用西方学规,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以
  孙家鼐管理大学堂事务。
  五月二十二日,令各省、府、州、县之大小书院及民间的祠庙,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校。省城要设高等学校,郡城设中等学校,县城设小学校。
  五月二十五日,鼓励各省士民捐资办学。贡献大者,给予世职实官虚衔。
  六月初一日,公布科举新章。
  六月十七日,为与京师大学堂相辅,谕令京师广立小学堂。
  七月二十四日,准设立医学堂。
  (三)裁减机构,革除冗员
  七月十四日,诏令在中央政府裁撤詹事府、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通政司等机构。各地方政府中,裁撤总督与巡抚同驻一城的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的巡抚;河东总督;以及那些没有运粮事务的粮道、无盐场的盐道。
  七月二十五日,谕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及各处督抚,对尚未进行裁、归、并的事宜,尽速切实筹议。
  (四)鼓励上书,广开言路
  六月十五日,谕令大小臣工,广泛言事。普通百姓有上书者,由都察院转呈,不得找借口扣压。
  七月十七日,宣谕,士民有上书言事者,应按其原封进呈。随到随递,不得稽扣。倘有阻隔,以违旨惩处。
  七月二十八日,谕各省督抚及藩阜道府官员,有上书者,均可自行专折具奏,无须代递。州县等官言事者,仍由督抚原封转呈。士民上书者,由本省道府随时代奏。
  (五)提倡办报、译书和出国求学
  四月二十四日,命选派宗室王公,出国游学。
  五月十八日,准予在南洋公学内,设立译书院,翻译各国书籍。
  五月二十九日,准将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
  六月十五日,令从同文馆和各省学堂中,选派学生出洋进学。
  六月二十九日,命梁启超主办译书局。
  七月初二日,令各省学堂挑选聪颖学生,去日本留学。
  (六)发展经济
  五月初八日,命盛宣怀立即兴建芦汉铁路,并令承办各官员,加速建设粤汉、宁沪各铁路。
  六月初七日,谕令在沿海、沿江地区,试办商务局、商会,出版商报,促进设厂兴工。
  六月十五日,京师设立矿务、铁路总局,统一管理各省开矿、筑路事宜。
  七月初五日,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各省设分局,负责各地农工商事宜。各省府、州、县皆办农学堂。
  七月二十七日,裁撤驿站,京师和各省府、州、县设邮政分局。
  (七)整顿民事,改革财政
  六月二十六日,禁止各省妇女缠足。
  七月二十日,命工部疏通京师街道、沟渠。
  七月二十九日,准八旗旗民从事各种生产,自谋生计。
  同日又令,革卫所屯田旧制,改行征税,以充国用。
  八月初一日,命户部依照国外之例,每年编造财政预算,
  按月刊报,公诸天下。
  (八)整建陆、海军
  五月初九日,谕令军机大臣及督办军务王大臣等,参用西法编练军队。
  五月二十一日,命将八旗同绿营练勇合并,汰弱留强,改习洋枪。
  六月二十三日,令南、北洋大臣及沿海将军督抚,开设专门学堂,为建设海军准备人才。
  七月十四日,派官员出洋采办军火。
  从上述我们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