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7
55.8
34.7
1.1 8.9 44.7
化学药品和化学制品
58.5
10.0 19.1 87.6
5.6
2.4 4.2 12.2
纺织品
15.3
—
1.6
16.9
4.3
—
0.4
4.7
革制品
37.0
8.1
1.0
46.1
4.5
0.9 0.7
6.1
纸、纸制品、印刷品
72.0
10.7
3.4
86.1
42.0
3.6 0.8 46.4
硬币
41.0
—
—
41.0
0.2
—
—
0.2
总计
生活资料
358.0 48.1 91.7 498.5 154.4 15.4 43.5 213.3
木制品
金属制品
1.2
12.6
0.5
1.4
0.9
1.6
2.6
15.6
0.5
4.4
0.2 0.8
0.5 0.7
1.5
5.6
小电气设备
瓷器和陶器
续表
11.9
1.5
7.2
0.2
0.1
0.7
19.2
2.2
5.9
1.3
2.7
—
*
1.9
8.6
3.2
总产值( 1933 年,百万元) 工人数( 1000 )
中国本土
中国本土
化学药品和化学制品
华资
65.3
外资
17.2
满洲 总计
4.4 86.9
华资 外资 满洲 总计
38.4 7.3 4.9 50.6
纺织品
605.4 257.8 70.6
933.8 380.1 104.7 38.8 523.6
被服
101.1
4.6
3.4
109.1 101.7 2.0
3.5 107.2
皮革和橡胶制品
36.2
2.2
—
38.4
15.1
0.7
—
15.8
食品
436.3
39.1 158.7 634.1
51.2
8.6 21.6 81.4
烟草制品、果酒、酒 124.9 117.3 36.0
278.2
20.3
19.0 8.4
47.7
纸制品
杂品
2.9
13.5
0.5
1.3
7.9
0.7
11.3
15.5
1.8
8.1
0.2
1.8
4.7
0.7
6.7
10.6
总计
合计
1412.6 449.3 285.0 2146.9 628.8 147.7 86.0 862.5
1771.4 497.4 376.7 2645.4 783.2 163.1 129.5 1075.8
页,它结合了汪馥荪的估计:《战前中国工业生产中外厂生产的比重问题》,《中央银行月报》,2。3(1947
年 3 月),第 1—19 页。
*100 名工人以下
资料来源:刘大中和叶孔嘉:《中国大陆的经济》,第 142—143、426
—428 页。
刘大中和叶孔嘉在表 4 中对刘大钧的调查作了进一步修订,它列出 1933
年中国现代工业部门几个分支的总产值和工人数目。在中国本土和满洲的运
用机械动力从事制造业的企业,不计每家企业的工人数目,在 1933 年创总产
值 2645400000 元,雇用工人共 1075800 名。与刘大钧和巫宝三对照,刘大中、
叶孔嘉的估计尽管不包括公用事业,但总数实际上较高。产生这个结果的部
分原因是他们对工厂下的定义较为宽泛,对满洲有更多的报道,以及他们利
用资料,而不像刘大钧那样为棉纱、棉布、水泥、生铁和钢铁的数据作调查。
对于 1949 年之前剩下的年份,得不到可以精确地比较的数据,特别是没
有关于总产值的数据。国民政府经济部在 1937 年报告,当年有 3935 家工厂
(不包括矿场,但包括公用事业和兵工厂)根据工厂法在该部注册。它们雇
用工人 457063 名,有创业资本共计 377938000 元。①在 3935 家工厂中,有
1235 家(30%)设在上海,2063 家(52%)设在沿海省份,637 家(17%)
设在内地。纺织和食品业占注册工厂总资本的 55%。不清楚在 1933—1936
年间,世界性的萧条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相当大的战争破坏、生产下
降,以及 1937 年后在日本占领下的上海、天津、武汉这样一些制造业中心新
投资不景气,这些情况从地方的和部分定性的证据中可以推知。同样,对国
民政府努力在后方发展一个制造基地——主要是与战争有关的工业——有广
泛但不完全的报道。
1938—1940 年期间,448 家“工厂”和 12182 名“技术人员”和撤退的
国民政府与军队一起搬迁到内地的四川、湖南、广西和陕西。1943 年初,重
庆的经济部发表了一份工业报告,虽然缺少产量数字,但对中国未被占领地
区战时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情况。
国民党统治区若干种工业产品、电力
和煤的相对产量,1933、1938—1946(1933=100)
表 5
①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4,第 92 页。
煤
1933
100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47 55 57 60 63 66 55 52 182
铁
铜
电力
水泥
碱
硫酸
盐酸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53
3
14
5
1
3
8
182
4
17
11
1
2
6
130
5
21
11
2
8
12
184
7
24
6
3
10
10
278
10
25
9
3
13
32
202
23
27
8
5
12
29
116
45
29
9
9
15
32
140
61
37
9
5
5
26
90
52
683
65
93
138
233
酒精
100
90
241
1362 1605 2340 2289 2180 4814 3673
汽油
棉纱
面粉
100
100
100
—
2
2
1
2
3
12
2
5
35
7
7
316
7
7
537
7
7
675
7
4
718
4
3
842
95
117
*一方面,在地理范围上 1933 年与 1946 年差别很大,另一方面,中间几
年也有差别;从 1938 年至 1945 年每年都略有差别。
资料来源: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100—101。
报告提到的 3758 家工厂和 241662 名工人中,有 590 家在 1937 年就存在,
有 3168 家是 1938—1942 年期间创办的。它们的总资本,考虑到物价指数涨
了 10 倍,大约等于上海 1933 年华资工厂的资本,工人数目也大致相同。这
些工厂中的大多数设置在四川(1654)、湖南(501)、陕西(385)和广西
(292),其余的分散在整个国民党统治区。与战前工业的着重消费品生产对
照,新的战时工业约有 50%(根据资本衡量)制造军用品和生产资料。另一
个与战前工业的对照是,在战时工业化中,国有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尽管在
登记的工厂中只有 656 家(17%)是“公营”的,却相当于 69%的总资本,
与私营工厂比较,它们更大,利用的机械动力更多,并控制了生产资料部门
(特别是化学制品、金属制品和机器)。①
国民党统治区战时工业化的模式,特别是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生产
资料如化学制品上,这从表 5 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1942 年以后,内地的工
业活动开始放慢,新公司的数目急剧下降,产量不仅停止上升,在一些生产
资料行业还有下降。所以这样,除原料短缺和运输设施不足外,主要原因是
这些内地企业(每一家都做好了回上海的准备)对战后的命运心中无数,尤
其是通货膨胀。商品的囤积和投机变得比生产它们更有利可图。
在 1937—1945 年期间,沦陷区的工业产量很可能停滞或下降。但没有确
凿证据。在 1937—1939 年间,生产明显地普遍下降。在华北,从 1939 或 1940
到 1943 或 1944 年,煤、铁和钢、水泥、电力和化学制品的产量有增长,但
有些消费品工业如棉、毛织品和面粉,实际上仍低于战前水平。华北的工厂
产品总值的指数(按 1939 年物价)在一个急剧的下降之后,到 1942 年已经
①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第 89—97 页;4,第 93—96 页,摘自经济部统处编:《后方工业概况统
计》,1943 年 5 月。
恢复到 1933 年的水平。①不过,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企业上海的纱厂在战争时
期很不好过。华资纱厂的棉纱和棉布产量从 1937 年起都急剧下降,在 1939
—1941 年间略有回升,那以后就奄奄一息了。②现在仍然不清楚日本人控制
的公司是否好一点。
与此同时,日本人控制下的满洲工业从 1936 年起迅速增长,至少到 1941
年为止。在 30 年代中期以前,满洲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开垦地的扩展。
华资小型工厂固然引人注意,但主要的现代工业是日本人控制下的生产资料
企业网,它为日本经济提供原料和半成品。鞍山、本溪钢铁厂和抚顺煤矿,
这些垂直统一管理的大型企业,是其中最突出的单位。满洲傀儡国巩固后,
日本权益集团支持建立一个生产资料联合部门的重大计划。固定资本主要由
日本进口资本提供,总投资率 1924 年为 9%,1934 年达到 17%,1939 年达到
23%。(中国全国 1933 年的相应投资率为 5%,这个数字在 1949 年之前很可
能没有被超过。)广义的工业(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小型工业和建筑
业)在 1936—1941 年之间每年以 9.9%的比率扩大,与此相比,在 1924—1936
年间为 4.4%。工厂工业的增长甚至更快,结果是,占中国总人口 8—9%的满
洲,工厂生产额几乎占 1949 年以前全国总生产额的 1/3。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显然是以牺牲小型工业为代价,也就是说,伴随这种发展的是工业部门的“现
代化”,这个部门的扩大速度与满洲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扩大速度相同,因而
没有提高相对的重要性。这看来和中国本土形成一个重要的对比。1941 年
后,由于从日本来的设备、资金和某些关键性原料的流入减少,满洲工业的
增长和多种经营都停止了。1945 至 1946 年严重的战争破坏和苏军搬走最现
代化的工厂和设备(损失合计 10 亿美元或更多),大大地降低了对战后中国
有用的满洲的工业能力。①
1946—1949 年是混乱的年代,很快就被扩大的内战和失去约束的通货膨
胀所笼罩。到 1947 年,消费品的产量可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但是,满洲的
重工业和矿业生产能力被削弱,国民政府回到南京后实际上抛弃了战时内地
“温室”式的生产资料工厂(它们一直依靠军事和其他政府订货),两者合
起来导致这个部门的产量和相对重要性实际下降。换句话说,又回到战前着
重消费品生产的工业结构模式。
日本投降在中国到处引起工业生产的部分破坏。在从前的沦陷区,日本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撤走后,生产暂时停顿。对接管日本的产业和恢复工业
生产没有适当的计划。收回的工厂被当成战利品,派系不论文武,都抢着要
分一杯羹。在内地,战争时期建立的工厂任其毁坏。从前日本人控制的工厂
和矿场,为一个正在扩大的国有工业部门提供了基础。在资源委员会的主持
下,生产资料生产的重要部分,电力和矿业划归政府控制。②1947 年底,资
源委员会监督 291 家工厂和矿场,总就业人数 223770 人。在消费品部门,1945
① 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147—150 页;汪馥荪:《战时华北工业资本就业与生
产》,《社会科学杂志》,9。2(1947 年 12 月),第 48 页。
② 王季深:《战时上海经济》,第 192、194 页。为这份参考资料我要感谢托马斯?罗斯基教授。
① 亚力山大?埃克斯坦、赵冈和约翰?张:《满洲的经济发展:边疆经济的兴起》,《经济史杂志》,34。1
(1974 年 3 月),第 251—260 页。
② 关于 1938—1948 年国有和私有矿场和生产资料企业的相对处境的实际数据,可以查看《中国近代工业史
资料》,3,第 1439—1443、873—879、882—887 页。
年有 69 家日本和敌伪纺织厂(38 家纱厂、6 家毛纺厂和 25 家有关企业)被
没收,转入新建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一家由政府投资控制的股份公
司,在经济部的指导下经营。1947 年,中纺公司控制中国纱锭的 36.1%和织
布机的 59.4%。它所属的工厂生产 43.7%的纱和 72.6%的棉布。中纺公司的纱
厂由中国政府提供充分的营运资金,并为购买原棉在外汇的分配上受到优
待,它们与私营纱厂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相
似,它们是这些纱厂的继承者;不同的是日本人更有效率。中纺公司的经营
方针主要是为它们自己和国民党政府寻求短期利益。①
从 1948 年年底起,政府和私营的工厂和矿场都受到失去控制的通货膨
胀、共产党对运输和原料供应的破坏、劳动力短缺、工人骚动和人的过失的
损害。
对工业发展的精密衡量是看一段时间内生产的增长。约翰?K.张最近编
制的 1912—1949 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不包括手工业)指数,替代了所有
以前的产量估计,提供了一条数量线索,把上述分散的观察联系起来并加以
证实。张的指数根据 15 种制造业和矿业产品,涉及约 50%的工业产量,用
1933 年的物价为衡量单位,见表 6。这个估计把华资和外资公司,中国本土
和满洲都包括进去了。工业生产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开始,持续地一直增长到
1936 年。制造业和矿业就全体而论,显然没有受到世界性不景气的不利影
响,尽管有许多个别工厂经历了暂时的实际困难。由于把中国本土和满洲合
在一起,提出了不景气年代的某种上升的趋势。上海工业所受不景气年代的
影响比满洲的工业企业严重。战争爆发带来 1937—1938 年的急剧下降,随后
中国未被占领地区和满洲的产量都有回升,到 1942 年达到顶点。从 1942 年
起,情况就不怎么清楚:1946 年全年产量下降,接着在 1947—1948 年略有
恢复,但不到 1936 年的水平。
在挑选出的几个阶段中,平均年增长率(用净增值表示)反
中国大陆工业生产指数,(1912—1949 年)
表 6
(15 种商品; 1933 年=10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