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川军-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人到处造谣说,川军军纪十分糟糕,没有兵供站,到处要装备,到处扰民,弄得鸡犬不宁,甚至还有部队擅自补充装备,公然对晋军军火库破门而入。他们没有力气把门锁打开,就傻乎乎地直接用手榴弹炸,也不管会不会炸爆整个军火库。
听到这些传言,邓锡侯气得一塌糊涂,立马召集团以上军官询问,问到底有没有扰民的事情,问到底是谁去抢了晋军的军火库。
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突然,王铭章大骂道:“狗日的混账王八蛋,莫非是在造我的谣,简直是猪八戒偷西瓜——倒打一钉耙。”
邓锡侯问究竟怎么回事,他就把在太谷撤退时发现军火库的事情详细说了。大家很是哭笑不得,清楚这只不过是阎锡山在制造舆论,企图推卸太原沦陷的责任。
邓锡侯气愤地说:“龟儿子,丢下军用物资资敌也不给我们!换装备的事,我还没找他阎锡山算账,他倒是恶人先告状,诽谤我们。你搬得好,我不怪你!不过,这种事情,大家以后都要小心处理,要注意及时汇报情况和宣传真相,免得被别人抓住辫子和歪曲诽谤。”
事情真相虽然弄明白了,但太原沦陷毕竟是一个很令人沮丧的事,川军虽然总体上很顽强,伤亡惨重,但也不能说毫无责任。何况,大家都心里明白,有的部队打得的确不好,也的确有部队害怕日军,跟着友军的溃军一起闻风而逃,还闹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虽然总体上远不像谣言那样拙劣,但心中有愧,谣言可畏,大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愧疚、委屈、沮丧、抬不起头的感觉,甚至连换发装备的事情也不敢再催了。
也就在川军处境沮丧的时候,邓锡侯接到朱德从洪洞县八路军总司令部送来的邀请信,请他把22集团军司令部也迁过去,大家多亲近亲近。
11月12日,邓锡侯率集团军总部赶过去时,八路军这边已经为他们物色好驻地了。邓锡侯刚把队伍安顿好,朱德就带着几个八路军高级将领前来看望。
朱德一见面就为大家鼓劲,说他已经听115师的干部和战士们讲了,川军是他们遇到的所有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差却打得最顽强的国军部队,表现很不错,消灭了不少日军,为掩护友军撤退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后,双方主要介绍了在马首村见面之后的情况,朱德说,他已经知道邓锡侯马失前蹄的遇险经历,为他跟在自己后面赶路竟然遭遇这样的危险表示抱歉。
邓锡侯赶紧说,这件事情,我应该好好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要不是你们的部队赶过来牵制住了日军,我说不定就真的成了俘虏,掩护他的弟兄也可能都要死在那里。
双方又把各自掌握的整个娘子关和东线战斗情况,以及整个太原战事逐个介绍,主要听朱德他们对整个战略战术情况和得失进行剖析。
川军将领们对朱德和八路军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心悦诚服,纷纷坦言,如果早听到这样的话,川军在这一个多月的作战,即便不能向八路军那样大有斩获,也决不至于如此窝囊。
不过,川军将领都很清楚,自己不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得像八路军那样好。因为,八路军的奋斗精神、军队体制和战略战术,与其他中国军队都大不一样。
当天,邓锡侯通过八路军的途径与黄绍竑和阎锡山联系上了。经邓锡侯提议,两人同意22集团军所属部队都到洪洞县收容。在各地战场上走失的川军残兵闻讯后,也都纷纷往洪洞方向集中。
几天收容下来,川军的主要部队都赶到了洪洞县附近。经清点,整个22集团军在山西与日军交战和周旋的四十多天,伤亡惨重,其中,仅41军在战斗中伤亡和失踪的官兵超过三千人。两个军已没有一个完整的师、团、营,各级编制残破不堪。另外,大家感到非常奇怪的是,在长凝镇负责掩护大部队转进的45军127师379旅陶凯部张鹏翼营,竟然整营失散,毫无音讯。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4)
为便于部队的指挥和后续作战,22集团总部对全军进行了合并整编,把每旅的两个团合并为一个团。这样一来,每个军实际只有一个师、两个旅,每个旅的番号虽然继续保留,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团。整个集团军此时的实际兵力,不过两万人左右。
并且,更重要的是,川军至此没有得到装备补充,很多人都还穿着从四川出发时的服装,而这时,冬月的黄河以北地区,早已是大雪纷飞、冰天雪地。
为确保部队缩编后战斗力不至于大大降低,邓锡侯特意请朱德派人为川军官兵讲解游击战争战略战术。
朱德笑道:“你咋个就不直接请我呢?莫不是看不起我这个四川老乡?”
邓锡侯大喜,立即组织各军连以上军官到洪洞县最大的礼堂,聆听朱德讲授游击战术。
王铭章、赵渭宾得到通知后,非常高兴,下令会写字的军官全都要带本子和笔去好好做记录,回来要统统检查,并要往下传达到每一个士兵。
朱德首先对川军将士在东线战斗中的表现给予鼓励。他说,大家装备这么差,又是第一次和鬼子打仗,能有这样的表现,在国军中算很不错的了。我们八路军的将领都称赞说,川军不怕牺牲,打得顽强,连我这个老乡都觉得脸上有光啊。
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得到八路军总司令的公开好评,川军官兵们很是激动。
朱德接着讲:“在问题方面,我觉得装备差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经验不足,加上整个战区的指挥混乱,所以川军自身伤亡很大,有不少伤亡是可以回避的。”
他又结合这一段时间的东线战事和整个太原战役,尤其是估计川军官兵大多了解的事情,深入浅出地讲解游击战术的道理和实战应用方法。
最后还特别强调,大家一定要注意和当地群众紧密结合、打成一片,并且当场把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逐条讲解。
朱德这次为22集团军讲大课,连续讲了三次,整整用了一天半时间。川军上下耳目一新: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打仗法的。
特别是122师的官兵,更是恍然大悟,纷纷称道:难怪其他装备好得多的部队都被鬼子撵得魂飞胆丧,八路军反而能从一次又一次地从鬼子手中缴获那么多战利品。看来,游击战和运动战,不仅是救命法宝,还是鬼子的克星,一定要好好学习,克敌制胜。
自从和八路军打交道之后,特别是得到朱老总的亲自传授之后,川军上下努力效仿,部队作风和抗战信心大大改观。用一句俗话说,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并且,成效很快就体现出来了。
没过几天,22集团军接到新任第二战区司令部晋南防务总司令卫立煌的命令,要求22集团军占领韩信岭,将主力集结于霍县、洪洞、沁源部署,派部在平遥、介休之间游击,阻敌南下。
获悉这个命令后,王铭章和赵渭宾主动请缨,邓锡侯原本考虑到他们在娘子关伤亡惨重,打算改用45军的部队。两人一再坚持说,122师的驻地最靠近平遥,这半个多月里从八路军那里学习到不少办法,势必将功补过,满足阎锡山的意愿,把在太谷捡到的弹药通通回送给日寇。
邓、孙只得笑着同意了,叫他们出发前去向八路军请教一下具体的战术,两人说正有此意。
赵渭宾经联系八路军之后,王铭章带着几个旅团长和高级参谋前去请教。朱德找了几个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参谋一起研究。
八路军将领说,综合贵方和我方的情报,在平遥鬼子不多,县城里只有一个骑兵分队,六百余人,由中村少佐指挥。我们估计,如果贵部部署得好,突然把大部队开到鬼子面前,吓都要把他们吓跑。反正这些日军骑的是高头大马,跑得快,你们也追不上,也不必追得太远。
大家都笑得不亦乐乎。
一个参谋说,估计日寇在平遥是外围据点,装备、物资不会太多,可能就一点日常生活用品,要不然,你们最好先围城,断鬼子的粮草,再打逃,或者打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5)
大家纷纷点头称是。赵渭宾建议说,不管战利品多不多,都试一盘围城打逃和围城打援。
王铭章当即表示同意,他笑道:多多少少总能有一些斩获,哪怕是拣几个日本鬼子脖子上的护身符回来,也是光荣的。
从八路军驻地返回后,王铭章和赵渭宾立即和几位旅团长一起研究围城打逃的具体方案。大家听说准备反击日寇,都很兴奋。
会议很快决定,先悄悄将师部推进到平遥县城北山区,进一步了解敌情。然后由364旅(实际上只有一个团兵力)负责主攻,在城门口埋伏,相机歼灭城内之敌,攻占城池;366旅(实际上也只有一个团兵力)为助攻,在铁路和公路线上埋伏,率同老百姓一起破坏铁路,阻击逃跑日军、阻挡日军援兵。
侦察兵很快就弄清楚了,驻扎在平遥县城的日军骑兵,实际上是警戒性质的太原城外围哨兵部队。这些骑兵,一般都不外出,只是偶尔分成两个小队集体行动,一个守在城里,一个在周边随意奔驰,为表示日军在平遥的存在制造声势。日军以为,按对付中国军队的一般规律,只有派一点点部队,象征性地表示一个地方已经是日军占领地,就不会有中国军队敢去主动进攻。
日军占领平遥县城后,平遥县长已经逃到山区去了,鬼子在城内组织维持会,构筑工事,在全城到处搜查粮食。但由于王铭章率部离开时曾进行过坚壁清野,日军收获很少。由于缺乏粮草,日军在平遥城内进退两难,不时到附近村庄搜刮。
王铭章闻讯大喜,一面派部队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在城外村庄埋伏,一面设法联络当地政府,组织力量到附近去拆卸铁路,破坏平遥日军逃往太古的公路桥梁。
负责联系地方政府的鲁江平,很快找到了原平遥县长。县长听过川军决定收复平遥,很是感激,迅速组织群众和部队一起去把铁轨和枕木拆了,用马车和牛车运到师部指挥所附近,还征集一些铁匠、木匠、泥匠,帮助部队利用从晋军仓库得到的黑火药自造手榴弹、地雷,和打制大刀。
当天夜里,北风呼啸,大雪纷飞。122师兵分两路,和当地百姓一起大举出动。364旅的官兵,摸黑在交通要道挖战壕,修工事,在几座去太原的公路桥和小桥下安好炸药。366旅官兵摸黑走到铁路,在铁路工人的帮助下,卸下连接铁轨的螺丝,把铁轨和枕木抬走。
第二天清晨,工棚里炉火熊熊,铁轨和枕木都被抬到工棚旁。长长的铁轨在炉火中被烧红后砸断成节。另一些火炉,则把宰成节的铁轨打成片,卷成筒。这些筒被送到另一个工棚,冷却后填入炸药,碎石、小铁片,雷管、导火索,再用黄泥封住两端,成为一枚枚土制手榴弹和地雷。
王铭章、赵渭宾和平遥县长一起在工棚里巡视,兴致勃勃地观看工匠们兴高采烈地生产军火。
王铭章笑道:“鬼子做梦都想不到,我们竟然在它们身后办起了兵工厂。”
“还用这些家伙慰劳他们!”县长也幽默地说。
“鬼子的骑兵在梦中听到手榴弹响,爬起来拼命往太古逃跑。跑着跑着,唉,怎么桥不见了?”鲁江平一边说一边扮鬼子惊慌模样。众人都笑起来。
王铭章跟着说:“本师长提着大刀走上前去说,在这儿呢,给你。中村少佐赶忙摇头:我不要。”他随后用川剧唱道,“我便说:你不要也得要!我命令你,赶快到阎王殿报到去!”
大家都哈哈大笑。
过了两天,城内日军小股部队果然又由汉奸领着出城找粮。游击队部队在老百姓配合下予以伏击,日军仓皇逃跑。
逃回城之后,中村少佐听说中国军队只有一个骑兵连,大骂小队长无用,改派一个小队长带一队骑兵立即反扑歼灭。这一百多人遭到一个步兵团的伏击,伤亡惨重。
中村见状,方知形势不妙,打算据城墙固守待援,结果铁路电话打不出去。正在这时,有士兵赶紧来报告说,大量中国军队开到南门城下,但他们并不立马攻城,只是在城周围守着,像是在等大部队。
。。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6)
中村赶紧到城楼察看,果然,没过多久,又远远开来很多人,大约有一个团。这个部队到后仍不急于攻城,好像后面还有大部队过来。
中村开始着急,害怕中国军队和里面的百姓响应下夜间攻城,咬牙下令弃城,从北门逃走。因为他知道,这么多人,一旦围城,他们根本顶不住,甚至一个都逃不出去。并且,更重要的是,平遥城原本就不在上级布置的占领任务之内,只不过是中国军队逃跑时留下了一座空城,他是毫不费力捡来的。
日军刚出城不远,就遭到366旅先头部队的伏击。中村不知就里,只能拼命往前逃跑。殊不知越往前跑,部队越多,特别是在过河的地方,桥被炸断了,阻击部队特别多。在涉水过河的时候,日军兵马在枪林弹雨中纷纷倒下,中村自己臂上也挨了一枪。
可惜的是,川军的枪不好,经验又不足,更没想到南面主攻部队的枪炮还没打响,日军就开跑,并且跑得这么快。他们平均一人只打出去几枪,总共只扔出几十枚手榴弹,鬼子的骑兵就跑过了,最终只消灭了四百来个骑兵,有二百来个骑兵逃走了。
有士兵说,原来日寇也有腿长的时候,逃跑起来比我们的土造机关枪还要快。
官兵们收拾完战场,把战利品抬向平遥城的时候,城里的百姓没等部队用迫击炮轰门,就早已把南城门打开,让大部队进城了,各城门洞早已由川军和当地保安一起守卫。
官兵们在日寇营地没有找到武器,他们逃跑时把能带的都带上了,只剩下一点粮食和草料。城里的百姓讲,日军临走时原打算把仅有的这点粮草都烧掉,正要放火,周围的百姓围过来起哄,他们见势不妙,怕逃不出城,就只好作罢。
中村狼狈逃回太谷,被上司狠狠打了两个耳光。他辩解说:“平遥南面,中国军队大大的有,请中队长率大部队前往消灭。”
“混蛋!现在不能出兵报复!我军的战略目标已经转变,进攻重点在上海和南京,华北方面不许扩大战争,对太原以南只能采取守势,必须集中力量肃清太原以东和以北占领区的###残余部队。要不是看在你九死一生的份上,我毙了你!给我滚!”
与此同时,平遥城内外,军民兴高采烈地清理战场。老百姓还把为过年准备的鞭炮拿出来燃放,欢乐之声回荡山谷。
虽然这次胜利很突然,很轻松,很不过瘾,但川军上下和平遥百姓都很兴奋,因为这毕竟是整个山西战场上从日军手上光复的第一座县城,还消灭了大半个中队的日军骑兵,缴获了不少高头大马。
王铭章得到捷报后,随即和赵渭宾率122师师部机关人员和师直部队人员进驻平遥,老百姓夹道欢迎,还有不少人送慰问品。
从11月中旬收复平遥城,直到12底开赴鲁南,平遥一直固守在川军手中。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1)
1937年12月,驰援李宗仁,川军转战第五战区,朱德、周恩来讲解抗战局势。
朦胧月色中,364旅727团团长张宣武正沿着战壕巡视。忽见前面远处有队人影出现。他轻喊一声:“有情况,准备战斗!”士兵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举枪瞄准。
“团长,不像是敌人。你看,他们鱼贯而行,不是进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