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股民十大赢家实战系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m
2012年,股指期货累计成交量为1。05亿手,在全球同类产品中位列第5。当年成交金额超过66万亿元,已占国内4家期交所总额的57%以上。全年日均成交量较2011年翻了1倍,成交额增长均超过8成,成交资金规模也较2011年增加52。5%。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国际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而到了2013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3周岁了,上市3年以来累计成交量(单边)2。53亿手,单边成交金额高达201。23万亿元。虽然2012年曾两度下调股指期货保证金,但中金所在股指期货上赚得的手续费收入仍达156亿元左右。在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公布的2012年全球主要衍生品交易所成交量排名显示,中金所位列第24位,但中金所旗下只有一支沪深300指数期货产品,而同样排名前列的类似巴西交易所、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中国香港交易所、中国台湾期货交易所和韩国交易所上市的金融期货产品数量分别为47种、40种、22种、18种和15种。沪深300股指期货巨大的财富效应可见一斑。
图1…4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利益链和赢利模式分析
如图1…4所示,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后,由于高门槛特性,小资金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很多股民就认为大资金参与股指期货是一种特权。但实际上股指期货(没有分红要素存在)是纯粹的负和游戏,资金只是在群体间重新分配,有人赚有人赔,且由于要付出交易佣金费,注定是赔的人群更多。而真正持续赚大钱的只有中金所和期货、经纪公司。在这两大群体中又有明显的不同:期货、经纪公司是靠介绍资金开户、入市交易才能赚取其中的介绍费和部分佣金费用的;而中金所则是手拿着沪深300股指期货这个金饭碗即可获得丰厚的利润,且其他群体越活跃,其获得越多。当然,上述也并不是这个利益链条的全部,因为中金所背后的股东中还包括上交所、深交所,这才是大赢家,这也是股市要持续不断推出新投资品种的原因。
分析中金所的收入可以发现,手续费是主要的收入。上市初期中金所固定收取的手续费为0。5,2012年8月下调至0。25,而与沪深300合约规模相当的香港恒生指数期货费率为0。1,即便规模大一倍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手续费也是在0。1的水平。中金所能够快速富裕起来和这个因素有很大关系。
期货公司缴纳的风险金的利息收入是中金所的第二大收入。根据手续费收入多少,会员单位须向中金所缴纳相应的风险金,由于交易比较活跃,因此这部分资金总量应该是百亿元以上,而其所产生的上亿元利息等收入均为中金所所有,因此随着市场规模和交易额的扩张,此部分收益也在扩大之中。其三,就是一些“小钱”了,比如说对于会员单位,中金所每年收取设施使用的“席位费”。席位费分主席位和次席位,一家会员单位可以拥有一个主席位和若干次席位。席位使用费按年收取。主席位年申报量不超过20万笔的,年使用费为人民币2万元;席位年申报量超过20万笔的,年使用费为人民币3万元;次席位费为8000~9000元。
总结来看,股指期货上市后直接获利最大的就是中金所,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中金所是公司制,由股东出资组建,以营利为目的是再合理不过的。不过年均数十亿元的收入,意味着将要吞噬掉股指期货交易中成千上万的大户,因此当投资者参与到股指期货之前,你首先应该明确中金所在其中的赢利模式,以及券商从中分得的部分,说得直白一些,这个市场如同一个黑洞,每年注定是要吃入大量资金的,如果很轻易地进去,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为此而付出惨痛代价。交易所总是将市场最华丽的一面呈现给我们,只告诉我们谁在市场中赚了多少钱,却很少将上述的内容告诉我们。但笔者想告诉大家,作为一个想多赚钱的投资者,你首先要做的是将那些亏钱,甚至亏大钱的风险规避开,然后剩下的才是去赚更多的钱。
股指期货对A股的真正影响
σ米σ花σ书σ库σ ;www。7mihua。com
或许很多股民会问,为什么股指期货上市,资金会大幅做空呢?是否意味着股指期货上市带来了A股的熊市呢?其实,股指期货并不改变股市的运行机制,也不构成牛熊要素,它仅仅是市场趋势的催化剂。而提到了初期的下跌,是因为它和标的物品之间的差值。股指期货到期后实现交割,即让股指期货交割合约指数与实际沪深300指数将无限接近,那么当股指期货合约指数背离沪深300指数很多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套利资金进行相关方向操作。2010年4月15日,中金所公布了IF1005、IF1006、IF1009和IF1012各合约月的挂盘基准价,而4月16日开盘之后,各期货合约月对标的指数开盘价的实际升水分别扩大到61。71点、81。71点、211。71点和230。51点不等。股民可以对比一下目前股指期货各合约的升贴水情况,目前当月、次月合约一般升贴水就是在10点左右,下季、隔季合约升贴水也一般在30点以内,由此对比可以发现,上市之后巨大的升水空间给套利资金提供了大量做空机会,所以我们看到了资金在4月19日开始了一波非常猛烈的做空,实际上就是资金在无风险地获得这期间的差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升水空间越来越小,到达7、8月份,实际上我们看到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已经高度跟随沪深300指数,也就是说套利空间几乎不存在,股指期货走势也就不具备单边特性,转而多振荡。
因此总结来看,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前3个月时间里,是给炒新资金送上了一个做空大礼,而3个月后套利空间消除,才真正开始发挥股指期货本身的作用。这个像极了当初的权证,先抛出一种新的赢利模式,制造巨大的赚钱效应,此时大多数普通股民是无法理解这其中深意的,而当股民用了一段时间弄懂了究竟新事物为何物的时候,快速赚钱的机会早就结束了。此时,先知先觉的资金赚了大钱,市场赚了人气和规模,管理层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而剩下的就是一大批埋单者还蒙在鼓里。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其实已经明白了为什么管理层要推出股指期货,经历了2008~2009年一波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市之后,市场迎来了诸多的困难,其中包括超宽松货币政策猛药的副作用,经济结构调整和相关调控对相关行业的负面影响,还包括股市要遭遇到历史上最大的解禁潮(市值高达3。5万亿元,且是大盘股、中小盘个股均有,覆盖面很广),这些问题都摆在管理层面前需要解决。同时在两会上(在下面“政策解读实战系统”中,笔者还会详细分析每年两会上管理层对金融方面的发言,就是在定性金融市场一年的方向),管理层已经明确2010年股市的任务就是要给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持,说白了就是要加速IPO,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而当时股市行情低迷,本身吸引资金就很困难了,如何去抽资呢,即如何解决钱的问题?管理层选择了和当初推出权证一样的策略,将股指期货双向交易制度引入市场,不仅可以解决市场一直以来没有做空机制,从而导致风险控制能力差的问题,而且股指期货T+0、金融杠杆和双向交易特性都是吸引资金的亮点,这能够让资金不再是“牛市来,熊市去”,而是可以一直留在股市中,只要股市中有了“钱”,那么券商、上市公司、交易所、管理层等各个群体就能够各取所需,市场也会活跃起来,有了赚钱效应那么场外资金也会源源不断进入,救市就完成了。正是这样的因素才有开头的景象,股指期货一上市就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很快就超越了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并且一直是股市中的焦点,单单创造的佣金费用就相当可观,数据显示股指期货前5个月就给中金所创造了20多亿元的佣金费用,足见其威力。
图1…5股指期货上市前后的上证指数走势对比图
如图1…5所示,总体来看,虽然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出现了连续的下跌,但实际上随后一波2319点的反弹,让指数回到了下跌的起始位置,因此可以说股指期货初期的做空效应仅仅是因为初期标的过高所致。此外,股指期货上市也并没有改变中小盘股为首的中小板指数从2008年4季度开始的牛市行情,随后其还是一路冲高到了7493点,即股指期货上市后半年内,该指数上涨超过了20%,而且沪深两市合计超过4成个股的股价超过了6000点,只是由于权重股的低迷,将这一切掩盖了。股民还要注意到一点,那就是由于2006年股改高峰带来的大量解禁股上市是从2009年开始的,数十万亿元的大小非重新上市,对A股的冲击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股指期货上市留住了大量资金,A股早就暴跌了。而且从图1…5中,我们对比股指期货上市前和上市后的走势能够发现,之前市场A股始终是在暴涨暴跌,要么逼空上市,要么砸盘下行,这是源于单向做多的事情无法真正留住资金,资金进来就大涨,资金出去就大跌。而股指期货上市后,我们可以发现市场走势更为平缓了,下跌时也会有很多局部反弹的机会给股民逃命,而上涨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局部调整给股民买股,因此可以说股指期货带来了更多的波段操作机会,市场的规律性也大大增强了,如果股民能够合理利用这样的走势特点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书第二章第一节的“股指期货实战系统”中,笔者还将对此做详细的分析。
看透基金的内幕,令其为我所用
2006年,A股已经全面进入到牛市中,这也助推基金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基金真正火爆则出现在2007年。同时,2007年也是基金的密集发行年,无论从基金的数量、规模、募集资金额度、投资者的参与度。总之,2007年是基金业一个富有里程碑式的年度。至2007年12月21日,包括QDII和即将封转开的基金,新基金发行数量再创新高,新发基金数量达到63支,其中新成立的58支基金共募集资金6054亿元,比2006年的4107元大幅提升近5成,基金也成了投资股市的主要力量。
排队买基金、储蓄资金大挪移、百亿基金一抢而空都是2007年新基金认购的常态,投资者“投基”热情非常高,而“股民”转“基民”也成为市场靓丽的风景,基金理财已经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投资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2006年基金的“赚钱效应”的带动下,2007年上半年基金仍然表现出超强的盈利能力,个人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基金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统计数据显示,基金持有人账户总数已超过1。1亿户,估计约有1/4的城镇居民家庭参与了基金投资。而在偏股型基金中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迅速上升到90%以上,宣告了基金散户时代和机构主导的股票市场时代的来临。┘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由此而产生的基金认购规模也屡创新高,2007年4月上投摩根内需动力的首次发行吸引了超过900亿元的认购,创出国内基金新发认购额新纪录。而到了10月份,QDII上投亚太的发行更是吸引了超过1162亿元的资金认购,而这样的纪录是令如今的基金发行无法企及的。在2010年基金募集能够过百亿元已经算是成功了,更不要去说达到1000亿元大关了。可以说,2007年是基金业的鼎盛之年。由于市场热情空前高涨,因此管理层审批的基金也是顺势加速,旨在让基金业快速发展,这点从股基的表现也能够看出端倪,在112支基金统计样本中,股票型基金2007年度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04。56%。其中表现出色的基金前十名中有2支ETF基金,分享了2007年以来沪深指数上涨牛市盛宴。优秀基金不再是一家基金公司的专利,基金分布进一步分散化,从2007年开始基金的功能性开始加强,指基、债基、QDII、中小风格基金、红利基金、ETF基金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此外,2007年封闭式基金无疑继续着2006年封闭式基金的饕餮盛宴,投资封闭式基金的收益率再创新高,至2007年的12月21日,沪深两市基金指数当年以来累积涨幅分别达到135。30%和141。65%,远远超过同期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直到如今封闭式基金依然是笔者在投资中常用的品种。也正是从该年开始,整个基金业在股市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股票方向基金资产净值所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值在大牛市的2007年12月31日达到32。84%,这是历史上的最高点,这说明基金对市场控制力很强,是主力军,而这之后则是逐年递减,且速度很快。半年后,也就是2008年6月30日,这一占比降至30。20%,再到2008年12月31日,占比继续降至29。10%。到2009年6月30日,该比例迅速下降至21。51%。而随着大小非的解禁(即市场全流通),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大,到2010年6月30日,股票方向基金资产净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占值为14。69%,2012年时该比率已经降至10%之下,也就是说基金行业的话语权在不断降低。但这并不是说基金不重要了,由于资金总规模庞大,实际上基金对股市、债市的影响力还是很可观的,只是说股市规模快速扩大了,从而造成基金话语权降低了,但基金类型更丰富了,功能性更强了,给投资者选择和操作的空间更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更具体了。当然管理层通过基金审批对市场传达信息的方式也更隐蔽了,这个从下面的分析中可以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
为什么管理层的意图总是很好地在市场中体现,甚至可以说管理层大力推行的品种都成为了该年度中的佼佼者?一切还是源于“股市钱规则”。由于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市场内资金对相关功能型品种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管理层就势必要增加此类品种的供应量。熊市的时候,通过加大债基的发行,以满足市场内资金避险的需求,而一旦市场转强,那么市场资金需要的是快速增值,此时指数型基金就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那么管理层加快此类品种的审批,自然就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从而其募集规模、市场走势都会很好。这个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有体现,比如说当某一种蔬菜、水果、粮、油、肉等产品出现紧俏行情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就会加大该类产品的供应,但由于市场对该类产品处于饥饿的状态,所以一段时间内虽然增大了供应,依然会有很多人为了预防继续涨价而大量购买,继续制造着局部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会继续走高,直到整个供应大于需求很多的时候,价格才会被逆转过来。上基金也是如此,当管理层持续增加货币、债基品种的数量和募集规模时,这说明大资金对后市看淡,因此对避险品种需求较高;而当指数型、ETF基金替代固定收益类基金品种成为新发基金的主要品种时,那么这预示着资金对后市比较看好,增加此类品种的采购,而此时市场风格有望转为权重股的活跃期。
这是因为社保资金、保险资金,还有很多稳健资金他们是有固定份额投向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