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犹太人超凡智慧揭秘-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都先后痛苦地体验到了这种滋味。看来,她是一个的的确确的女强人。
而她母亲此时亦有所感受,她说:“。。我们仿佛是群水鸭子,而她是我们
孵出来的天鹅”。

1854 年的夏天标志着一个篇章的终结,艰难孕育后的大器已成,主幕即
将拉开。

四、“战地之神”

1854 年3 月,英法联军向俄国宣战,战争在克里米亚拉开序幕。一周后,


英法联军赢得了初次胜利,但伤员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霍乱蔓延军中,没
有绷带、没有麻醉剂,。。伤员就躺在地上,或躺在农家院里混杂着污泥和
畜粪的稻草上。截肢在不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这些可怜的手术者,就坐
在木桶上,或是躺在旧门板上,外科手术在月光下进行。许多经过截肢手术
的伤兵,横躺竖卧在甲板上呼痛惨叫。

这种触目惊心的情景被一位记者捅出去后,国内舆论大哗。而此时南丁
格尔的老朋友赫伯特已任国防大臣,对此他不能不闻不问。为此,他求助于
她,让她带领一支40 人的护士队赶赴前线救援,并任命她为“驻土耳其英军
总医院护理监督”,这又使全国轰动。

其时,招幕护士也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被录用者大多是些膀大腰圆
的中、老年妇女,她拒绝录用“乐善好施的贵妇人”应征。所有的成员都必
须是护士,要求她们一律同吃同住,生活毫无特殊照顾,衣着除修女外,一
律着统一服装。离别前夜,使她唯一大动感情的就是她心爱的猫头鹰死了,
她手捧着这僵硬的小躯体,不住地流泪。

10 月27 日,她们正式出发。暴风雨的甲板上,不知有谁叹息道:“哦,
南丁格尔小姐呀,让他们千万别对我们打官腔,总是拖延了。让我们马上去
护理那些可怜的伤兵吧!”等她们下船接近兵营时,惊恐地发现:一具被泡
得发胀的死马,在岸边随潮漂荡,几只野狗在追逐、争食马肉。。。远处几
名伤兵衣衫褴褴一瘸一拐地蹒跚而行。南丁格尔喃喃地说道:“来到这里的
人们,把你们的一切希望都抛弃吧!”

而军医们对他们的到来极其反感,尤其是讨厌一名上流社会的年轻贵妇
人作护士的领队。更主要的是,他们议论纷纷,唯恐这帮人成为他们的包袱。
14 名护士挤在一间小屋无所谓,没有被褥无所谓,肮脏的地板无所谓,没有
炊具无所谓,老鼠、跳蚤“充满活力”也无所谓,最难受的是军医们的冷落,
因为无所事事是需要极大的克制力,忍耐是一种高等文化的特征。

她站稳脚跟首先是从厨房开始的。她发现,在这里做点什么食物,势比
登天,即使是伤员饮的水,也是在很小的锅中烧成的,而这种水则是在煮过
马肉的锅中煮成的,浓烈的腥味简直使人无法下咽。分给伤员的肉,都事先
交给各个病房的值班员,拴上一条破布,或是插上一个锈钉子,作为标记后,
再放人锅中去煮。煮肉的水一般根本烧不开,因为柴火都是青树枝,浓烟呛
人,因而人们根本吃不到真正煮熟的肉。这些半生不熟的肉然后由各值班员
领回,在他自己的床板上切割。这样的食物,这样的吃法,健康人也会受不
了。一旦霍乱、痢疾病人吃下去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伤病员个个饥肠辘辘,
再加上腹泻的折磨,又将会是什么后果!

南丁格尔到达的次日,就用自己购置的炉灶和食物为伤员们开起了小
灶。于是,不到一周,他的小屋就成了伤员们尊敬和渴望的地方。她本人也
严格遵守管理规定,从不乱发食物。但源源不断涌进的伤员,正在拉开一场
灾难的序幕,英军的崩溃也从这里开始。 。。

军医们个个都象狮子一样奋不顾身地投入工作,但毕竟因为伤员太多,
死亡率急剧上升。当时,那里既没有手术台,又没有帷幕,截肢手术只好在
病房里众目睽睽之下就地进行。南丁格尔的最早几项改革之一,就是先买到
一幅帘幕,把手术操作遮蔽起来,使伤员们不致目睹这些他们自己迟早逃避
不了的种种痛苦。

暴风夹着雪,真正的冬天到了。患赤痢、风湿热、腹泻的病人逐渐增多。


新运到的病员是那么狼狈不堪,满身虱蚤,连他们自己都向护士连连摆手,
嘱咐护士不要走进他们。有的说:“连我自己的母亲恐怕也不愿碰我一下”。
到11 月底,医院的管理系统全部瘫痪,各部门都怕负责任,怕招惹非议,谁
也不敢出来负责。混乱中,一筹莫展的官员们终于认识到,能够有能力在当
前的危难中力挽狂澜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既有财力又有权力的南丁格尔
小姐。

她支配着一笔3 万英镑的巨款,因而人们发现无论需要什么,只要“去
找南丁格尔小姐”,就可以万事大吉。在她购进的第一批物资中,包括200
把墩布,她坚决让值班员按时清理卫生。紧接着,她又组织随军家属为伤病
员洗衣服。她为了给伤病员提供日用品、衬衣、内裤和新修病房,不仅用完
了那3 万英镑,而且还动用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当伤员们看到温暖的被褥
和热气腾腾的食物以及整齐的病房,个个激动地热泪盈眶。于是,她的业绩
遐迩闻名,威信大增。

在伤员巨增的逆境中,南丁格尔以她的沉静、她的机智和坚毅果敢上升
到几乎女神的地位。军医们都无条件地向她折服了,战士们对她崇拜已极,
他们说:“我们如果有南丁格尔小姐挂帅,肯定能战无不胜!”当然,她不
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抽出业余时间,大量地调查和统计,向赫伯特
和内阁会议写信,提出许多有关军事改革的积极建议。

克里米亚的春天来得很猛,荒寂的高原沐浴在暖融融的春光中,原野上
铺满了番红花和风信子。由于南丁格尔的反映,伤病员的口粮增加了,环境
改善了,一度凄凉的军营中又荡漾出了欢歌笑语。

然而,危机虽然渡过了,但反对南丁格尔小姐的新浪潮却开始了。

五、她端着小油灯,慢慢向前

到1855 年春,南丁格尔小姐已经筋疲力尽,十分衰弱。她本来就是个娇
弱女子,如今又生活在一个不堪忍受的艰难环境里。每逢有成批的伤病员送
到医院,她常常是24 小时不停地忙碌着。一个神父这样描述她:

“。。她对传染病全然不顾。越是严重的病人,尤其是在那些垂危病人
的床前,就越能见到她瘦弱的身影在俯身照料、安抚着这些不幸的人,而且
常常会一直守候到病人临终。”南丁格尔小姐自己也计算过,这个冬天里,
她亲自送终的病人不下2000 人。

有个护士这样描绘她陪同南丁格尔小姐巡夜的情景:

“。。我们缓步向前走着,简直象是踏上一条永无止境的路。。周围安
静极了,难得听到一两声极度难受的人的呻吟或呼喊。远处、近处,闪着些
昏暗的灯光。南丁格尔小姐端着她的油灯,她总是先把灯烛放好,然后轻轻
俯身察看病人的情况。我真敬慕她对病人的态度,那么和蔼,那么体贴入微。”

士兵把她奉为军神,有个士兵写道:

“见到她从眼前走过,心中都会感到舒畅。她会向你问候,同时又对更
多的伤兵点头、微笑;当然,我们成百上千个人躺在那里,她不可能都照料
到。只要目送她从你眼前走过,甚至亲吻她的影子,再躺下去也会感到心满
意足。”

她住的是间小小的仓库,用帷幔隔开,前面办公,后面是床铺。白天她
要接寺络绎不绝的人来领取物品,抽空她还要自己登记。天气特别冷,而她
又最怕寒冷,她的哈气成了房间里的白雾,墨水也冻了,但她仍一刻也不停
地写着,写着。。人门说她屋里的灯彻夜不熄。她为死者的家属写信,她为


护士们写信,她起草成摞摞的公文和报告,她常常伏在案上睡着。

她不遗余力,毫不顾惜自己,但工作已不再愉快。问题是,“在这里真
正令人感到困苦的是,不得不经常同一些既不正派又无教养,既无事业心又
无同情心的人打交道。”而那些人对她则恨之入骨,常常攻守同盟故意刁难
她。

1855 年5 月,南丁格尔决定去另外两处陆军医院巡查,“她乘一匹壮马,
那马踏着轻快的小步,仿佛为有这样一位高贵的主人而骄傲”。营房里的士
兵看见,军容熠熠的军官们陪。同一位小姐出现在炮台上,非常的威风。那
就是南丁格尔小姐!消息象长了翅膀一般,士兵们迅速从帐蓬中跑出,向她
连续三次三呼万岁,回声镣绕在战地上空,经久不绝。次日一早,她就开始
了她的医务巡察。中途,她突然昏倒。

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军营。一支庄严的队伍护送她去医院。她躺在担架
上,由四名士兵抬着,已经神智不清,病情非常严重。伤病员们“一个个都
面墙哭泣”,许多士兵都向家里写了信,整个英国为之震动。

两个多周,她的生命都在死亡边沿徘徊。她在发烧和昏迷中仍不停地忙
着,仿佛房间里仍然挤满了前来领取物品的人。。。发烧最厉害的时候,医
生把她的头发全部剃掉。当她最后终于脱离危险时,许多人都来看望她,国
防大臣特使前来慰问了她,并亲自向国内发电,报告了这一大好消息。大街
上,互不相识的人将这一喜讯奔走相告!

她不待痊愈,就急于参加工作,然而新的打击又降临了。9 个月来,一
直同她共患难的布雷斯布里奇夫妇就要回国了,这使她非常痛苦。而此时,
军队的医务当局也不欢迎她。他们感到现在一切就绪,用不着重视她的意见
了。上级卫生检查团交托的工作迟迟未办,护士们中间也不断发生摩擦。有
些护士不饮酒却陆续结了婚。有天早晨,她最优秀最得力的护士当中,有6
名突然来到她的房间,同来的还有6 名军曹、班长之类的小军官。他们一起
向她宣布,他们将立即举行婚礼。还有一次,当地的一位上耳其官员派遣办
事人员来同她交涉,这位官员想要买一名体态丰盈的护士作自己的女眷。

更意外的事情还在后头。布雷斯布里奇夫妇返英后,由另一名女士负责
管理英国国内各地人员捐赠的食品贮藏室。未曾想,该女士一任职就大肆盗
窃礼品。军方查证后,那位可耻的女士赖在地上又哭又闹,一再央求南丁格
尔不要控告她。南丁格尔也想息事宁人,就同军队司令商议,对她免于处罚,
放她回国了事。又未曾想,这位忘恩负义的可耻女人,一回到英国,就大肆
反应南丁格尔虐待她和迫害她,并反诬南丁格尔扣压礼品,而她只不过是“转
移”了礼品的存放地点,准备分发。接着,她又和南了格尔以前得罪的仇人
串通一气,向陆军部控告南丁格尔,并联不知耻地说:“如果南丁格尔指控
我贪污是事实,那么她为什么不向法庭起诉?”不久,南丁格尔和那位司令
就收到一份公文,责令他们解释自己的行为。

更没想到的是,布雷斯布里奇一回国后,就广泛的发表文章和措词激烈
的演讲,对英国军事当局和军医界进行抨击,在内容上也欠实事求是,而且
讲演稿连同其他材料印发到各地,地方报纸也纷纷转载。有人不免揣测,这
是否是南丁格尔有意煽动,诋毁英国军医部门。南丁格尔虽竭力辩白,但无
力回天,这使她深感失望。“今天是我任此项使命整整一周年的日子”,她
写道:“可叹的十二个月呵。。何止今生,这段经历将永世让我伤怀!”

而偏偏祸不单行,她又病倒了,一周后她又顽强地支撑起来。对什么样


的打击,她都一概不预理睬。她抱定决心,只要战争一天不结束,她就一天
不退出自己的岗位。而有人又趁机传播她的谣言,这使她遇到空前的困难。
下级军官则对她更加下流无礼,司务长甚至拒绝承认她批准的付款通知单。

上帝有眼,此时英国广大公众对她的心愿奇迹般地公开展露了。因为从
前线返回的士兵越来越多,他们把南丁格尔的佳话带给农村的茅舍、城市的
公寓和茶寮酒馆。甚至有人把这些业绩编成有情节的小说和广为传说的诗。
她的传记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她的名字到处出现,甚至许多地方都以她的
名字命名。一下子,她成了万人景仰的民族英雄。

全国公众密切注视着她的消息。她生病了,全国为之担忧;她痊愈了,
举国为之欣喜;她决心留在前线直到战争结束,群情为之振奋。公众为了表
达耽她的敬意与谢忱,特地推选了一个委员会,并建立了“南丁格尔基金会”,
许多名流都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维多利亚女王,还给她赠送了一枚镶有钻
石皇冠的红珐琅圣乔治十字勋章。但这一切并未使她飘飘然,她又给自己提
出了一项新的、更伟大的任务——改革当时英国军队对普通士兵的管理制
度。她热爱军队,更热爱那些骁勇善战,对民族赤胆忠心的平凡而伟大的士
兵。

她并不是以冲动的感情对待大兵,而是尤如爱小孩和爱小动物那样热爱
他们。维多利亚女王曾表示要给士兵发放科隆香水,她闻讯后建议陛下,若
在前线发一些杜松子酒可能会更受欢迎。之后,她和军方共同努力,终于在
医院为士兵们开了一个小小的阅览室和咖啡馆,并对战地医院的环境进行了
检查和整顿。不久,军人学校也成立了,歌咏队也成立了,小剧团也成立了,
体育活动也蓬勃地开展起来,军队面貌和精神状态顿时焕然一新。这个变化
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尽管有人仍然在恶意诽谤她,但她的业绩是众所周知的,最终军方还是
为他洗刷了冤屈,并委任她更大的权力。而1856 年4 月,战争也宣告全面结
束,军队纷纷回国。本来政府要隆重欢迎她回国,但她最终还是悄悄的、独
自乘车北上,她是最后一个离开战场的。别离时,她心情沉重地写下:“啊!
可怜的士兵们,我不是个好母亲,我要离开你们归去了,而把你们留在克里
米亚深深的墓穴中。。。”

于是,两个高大的形象从战场中显现出来,一个是士兵,一个是护士。
士兵从比不再被看作是人类的渣滓,护士也不再被看作是行为不端的荡妇,
这两个变化都要归功于她。而人们歌颂她那首诗,却经久不息地回荡在克里
米亚上空:

她毫不谋私

有着一颗纯正的心,

为了受难的战士

她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

南丁格尔,小姐——

上帝赐给我们的最大福恩。

六、奄奄一息中的孤独革新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萦回在她脑际的,不是医院里千万个死者的亡魂,
而是那些严酷的现实,那些本来可以预防的疾病和可以避免的灾祸。克里米
亚战祸中惊人的死亡率是英国军队中不合理军医制度的必然恶果,而这样的
制度仍然在运转着,仍然在谋杀士兵们,仍然在重复着发生过的悲剧。而拯


救这些士兵们的重任,便义不容辞地落到她的肩上。她当仁不让、毫不退缩,
但是也为自己这种命运黯然伤神。她变得有些暴躁了,青年时代那种突出的
仁爱精神正在消退,头脑却更聪敏,眼光更锐利,意志更坚强,光明磊落、
公平处世的观念更纯真了。早年那个多愁善感的影子,在她身上消失殆尽了。
她身体还疲惫不堪,但在紧迫形势的催逼下,她渴望立即工作,必须趁全国
上下对克里米亚惨剧记忆忧新时趁热打铁。然而,她遇到的到处是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