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散打"运筹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富爸爸”,也有点像“管道的学问”,醍醐灌顶,突然间似乎明白了许多。

  于是2001年开始搞“洪顾问”工作室。由此,我便是“蜘蛛”了。

  想想20来留给自己的东西,看得见的东西只有一身的小毛病:什么椎间盘问题、劳损问题、结石问题等。好在仍然年轻,还可以学习蜘蛛结网。

  一段时间后,发现蜘蛛结网网虫比青蛙现找现吃麻烦多了。

  在虫们稀少、分散、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青蛙比较灵活,那里虫多往那里跳。就是我们常见的“跳槽”。

  20年打工生涯好像都在跳槽。先是当乡干部,每月元,工作饱和而辛苦,也常自得其乐,弄一点诗文书法、吹拉弹唱之类,坐在高出街道几十米庙宇般威严的乡政府办公楼前的石凳上,看看卖苕藤、买化肥、送女相亲、吆三喝四的芸芸众生,不免飘飘然。

  造化弄人,干不长,4年刚到就只好遗憾的离开。

  后来当记者。用我们乡政府老干部“何公事”的说法,单位出钱供你游山玩水,造访民风,感触民情,机会多好。给同僚即将回家务农比起来,甚至给城里那些拿了电大文凭尚不能如愿当记者的同学比起来,的确运气来了。

  当记者每月工资47元钱,一个娃娃家也够了,按说也没有跳槽的理由,结果还是离开了。

  到凉山,说是“逼上凉山”,可能是文人喜欢用现成的经典短语,实际上高兴还来不及呢?

  你在内江,虽然环境好一些,机会多一些,造化可能大一些,但只能等候继续做临时工啊,既然“泥饭碗”端起来悬吊吊的,到凉山吃商品粮,端“铁饭碗”;不正是少年时期做鸡生意时的梦想吗?加上运气不错,遇到个好县长、好主任,一展几乎平生报负。有什么理由离开呢?

  跳槽为什么?

  也不管什么原因,还是离开了。好不容易端了个“铁饭碗”,即正式的县级机关干部,也似乎呆不下去,还是离开了。

  既然喜欢私营企业的用人机制,追求平等自由竞争,那就好好的干吧;连希望集团、迪康集团这么好的单位,干了那么久,甚至那么得志,还是离开了。离开为什么?现在想来,这就是“青蛙”的悲哀了。

  做“青蛙”20年,先是月底摸出两毛钱都说是大票子,接着是出门找工作还让父母去邻居家借钱,到了30岁该结婚的时候,置办不起家具,让人家董主任操心,最后到了梦中的“希望”总该有钱了吧?

  1994年春节,我从“希望”携全家“衣锦还乡”:从三姐家拿了台旧彩电,月薪400元,半年存了1000元。我和母亲、老婆、一岁的孩子登上了成都开往西昌的“站票火车”。可恨的是母亲帮我揣的钱被小偷割包偷走。回到家里一分钱没有。同僚说:“老洪出去挣了大钱了?”,我只有苦笑。

  1996年从上海回四川过年,原想兄弟们帮上海希望饲料公司赚了2000多万,老板该让大家坐得起飞机噻。总经理王长青说:“你们中层干部至少万把块钱要给噻”。没曾想,坐火车都只能坐硬座。

  有个兄弟伙画了幅涂鸦式漫画,说一位老板提着一麻袋钱准备出工厂大门,有位兄弟说:“老板,今年就是这样子啊?”,老板不好意思,从麻袋里掏出几万块钱:“兄弟伙,拿去喝茶!”

  好在遇到比较耿直的迪康集团老板,一见面就给我说:“老洪,你来不来迪康,我都帮你解决‘农转非’”。这话让人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迪康”待人就是不一样,工资是成都市同等企业最高的,月薪4800元,比“希望”这个中国“500强”翻了一番。配手机、租住房,最潇洒的是“一个月报一次账”,言下之意,兄弟们偶尔朋友之间消费也可报账。用曾老板的话说“兄弟们凭良心哈”。

  很幸运,从“迪康”工作三年下来,存了20000多块钱。当然所谓来不来迪康都给你解决“农转非”,戏言耳。

  在凤凰卫视举办的招待会上,有幸与尊敬的“小平同志”之长女见面,当说起中央电视台广告竞标“举牌亿元”者是位农民时,与席朋友都觉得很稀奇。

  我给他们说:“我这个农民可是有大专文凭,进修过研究生的嘞,小平同志九二南巡谈话思想,我们农民可是在七十年代就在私议啊”。

  好在这时的中国人已经不信神,要不这话可犯忌讳呀。大家付之一笑。

  不过,迪康曾老板说了给我解决“农转非”没有办到,我还是介意的。毕竟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跳出“农门”嘛。

  你“迪康”由发工资都困难,洪某人帮你整出名了,有人愿意给你凑股子了,7000多万到账了,后来5亿,甚至控资上百亿。总该给老洪把那8000元买户口的钱交了呀。就这点迪康也不太地道。

  可能有人会说,别说人家,多解剖自己。对,是该多作自我检讨。

  不做青蛙也罢,就好好做蜘蛛吧,岂知,这蜘蛛做起来更难。应了那句话:条条蛇都咬人。

  开“洪顾问”工作室最好拿的钱是眉山万景房地产公司,连续五年一分不少;还有普瑞集团连续四年也没有打过折扣。其他就麻烦了,干了“活路”不给钱比比皆是,扯把子的多。现在想来,只当操手艺。要不,你洪某人哪来那么多体会、那么多经验,老了还可以吹牛自鸣得意呢?

  现在看来,青蛙也好,蜘蛛也吧,抑或做别的什么,生活中没那么多“悖论”。

  说到底还是要耕耘,要创造。天底下没有白吃伙食,人人都是“精三儿”。你不愿意“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我也无须死心塌地。我听一位老板批评人事部的干部:“1000块钱请得到的人为什么要花1100块钱?”,要求对人才的市场行情作准确把握。那么,久而久之,人才们也想:“你给多少钱,我干多少‘活路儿’,谁也不亏谁”。

  的确,我们要向卖针的老太太学习。一分一分地找,一分一分地攒。你不给我钱,我就不给你针。。 最好的txt下载网

“策划”是和决策者交流的过程
“策划”是和决策者交流的过程

  
  “迪康”曾像所有的追星族一样,追过有大师之誉的深圳大学老师,当时三十多一点的下伙子余明阳。

  1987年,我们从德阳追到绵竹,在从绵竹追回德阳,最后终于把余老师请到了会议室。

  余老师给我们上了半小时的课。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

  听了这话,我给曾总开玩笑:“曾总,我没有位置了哈”。

  是啊,的确只能居侧。

  智者,倾听太多,伏案太多,沉思太多。所谓习惯决定性格,霸气、杀气就会越来越少。按照国内比较常用的管理模式——泰勒式管理以及党政机关习惯的管理思路,这种人被认为“劈不倒邪”、“镇不住堂子”,因而居中不行。从我的经验来看,也是如此。“老洪,交几个秀才给他,还可以带一带,要让他管‘杂痞’,不得行”,所以希望集团刘总裁夫人李巍说:“小洪放到适合的岗位就是人才。”

  当然,居上就可能也有问题。一般来说,居上者无非这么几种人。

  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帮老板当好家、看好家、守好家。需要忠厚,最好是“愚忠”。

  二、善于协调各种矛盾和关系,使之形成团队合力。

  三、有号召力,善于鼓舞斗志。

  四、做事精明,善于“诡”道。

  咋看起来,我可能算其中某类人,因而有时也曾高高在上。

  为什么“也曾”、为什么“有时”呢?

  说到底还是你在老板心目中是智者,说白了“智者”一般不往实惠的岗位上放,让你越纯洁越好。决策者希望你多作调研,出谋划策;决策以后,希望你最好靠边,旁观者清嘛。

  所以企业策划主管有个“三年魔咒”:第一年你是公司请的军师,第二年点子少了、旧了,没有什么激情了,权且当师兄弟,第三年居然还学着“贤者”的样子偶尔摆摆谱,像工者的样子发发牢骚。

  该走了。不走,你生气我也生气。老板一般不会受气,除非有新的项目需要你这个军师。

  试想,如果老板和智者之间是这样一种“召之即来,呼之即去”,还有诸葛孔明和鲁子建吗?

  怎么解决,余明阳“智者居侧”似乎说得过去。就像我由“洪策划”变成“洪老板”一样,签起合同干,给钱出点子,不给钱吹空龙门阵。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咱们那帮不计个人利益,有点“臭”的策划人已经不好找了。

  签起合同干就干得好吗?成都房地产项目与深广沪所谓的策划大师签的合同还少吗?要么水鸭子般浮在面上,要么蜻蜓点水,要么老板用了人家的智慧不认账。结果弄得老板们赤膊上阵,甚至还有老板自己兼任“策划主任”的。

  可笑之极,岂不知术业有专攻。就像我私下埋怨老板:“改那么细干啥子嘛,改得颠三倒四的,鬼才读得懂;你跟我比写文章,下辈子吧”。

  智者居上不可能,居中也不合适,居下人家不愿意,居侧效果又不好。那么,智者不是没有位置了吗?

  知识经济时代,智者没有位置,岂不怪哉!

  2001年我在“洪顾问工作室”宣传册的封底手书了一句话也许是解决这个二难问题的办法。

  “策划不是一套方案,而是和决策者交流的过程”。

  和决策者交流,一直交流,像诸葛亮一样与刘玄德几乎形影不离,这不是“居上”又是“居”那里呢?

  智者居上,君臣一心,耳提面命,同仇敌忾。能不打胜仗吗?

  兵者,诡道也;商者,何尚不是有所约束的“诡道”呢?

  智者圣贤书读多了,所谓行为决定性格,一般都具君子之风,比看到钱,看到权眼睛就“绿”,脑袋瓜里就没有祖先的东西的那些人比起来,不知道要可靠多少倍。

  让智者居上,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依然奴性
依然奴性

  
  
  当所有打工仔都觉得“气力干了是有的”,老板怎么想。难怪,几乎全世界的用工单位都说:“四川人勤快!”,“中国人勤快!”。

  从1970年第一次参加生产队劳动,与其他妇女儿童一道干轻体力活儿开始,母亲就经常给我和姊妹们念叨“气力干了是有的”。以后到乡政府上班,去广播电台当记者,去海南岛打工,去凉山州吃“国家粮”,以至在后来到私营企业挖“野斋”。几乎每一次出门母亲都会敦敦告诫“气力干了是有的哈”。

  如今,快到50岁了,腰腿那里都在痛,母亲也已到垂暮之年,她再也无力告诫了。我该不该拖着疲敝的步履告诫我的孩子“气力干了是有的”呢?

  社会发展到今天,劳动力是用来交换的问题早已解决,人才劳动力市场那番讨价还价已经证明一切。但我们这些生长于奉献时代,接受过太多“温良恭俭让”教育的兄弟姐妹似乎总也硬不起心肠,说话也许还发几句杂音,发几句牢骚,甚至数落几句。但总是一边数落一边干活,绝不会让人家老板吃亏。不说三分劳力一分代价,起码做到两分劳力一分代价,想都没有想过“一分劳力就会有一分代价”。有一天某老板大发恻隐之心,突然给我“一分劳力,一分代价”,我会受宠若惊,恨不得为其“两肋插刀”。

  七十年代,在生产队理苕藤,大人理一沟我理两沟,大人挣6分,我挣2分,按三毛劳动日值算一天可挣6分钱。公分少一多半,活路儿多干一半,我从未怨言。后来才知道那叫“大锅饭”。

  以后打工收入也不高,甚至想都难得想要挣很多钱,十几年收入从未超过“两斗米”,并且“愿为两斗米折腰”。

  清贫半生,功业也建了不少。总结起来是“个人要求少,工作机会多,社会价值大,久而久之,收入也比较高”,今天能安居都市,适当照顾亲朋,比起一起捡粪,至今仍在乡下吆猪的张二娃等兄弟伙比起来,足矣!

  这也许是中国劳动者,特别是下层劳动者至今仍然保留在骨子里的奴性,封建社会几千年,在上述到遥远的奴隶时代,也许我们血液里至今仍然流淌着上古祖先习惯被人奴役的基因,就像日本鬼子骂我们为“木头”,似乎永远也摆不脱为人驱驭的命运,难怪清朝有位叫袁枚的文人能写出“驭使山君(老虎)为儿戏”,只要你不吭声,或者个别人发点杂音,在上面看来“玩”你还不给玩“木头”一样——不信你进茶馆听听有的老板得意忘形时怎么说,进酒楼听听那些“半截鞋”恶贯满盈时怎么说——老子杀你十次,老子收拾你像拧蚂蚁一样。

  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这些农民兄弟才能像臧克家笔下的老马“抬起头望望前面”。

  说是这样说,但许多血泪事实叫我们不得不低头。打工做事讲价钱,好不好?好。市场经济就劳动力市场而言就是自由经济,比如,我就是为追求自由平等竞争离开政府机关接受人力市场选择的,我觉得这样“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当然,太爱计较也不好。打工做事讨价还价稍微“过”一点,一是机会丧失了,二是印象降低了。

  印象管理是中国人管理企业的常用方法,原因主要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定性的多,定量的少;上一代人,甚至再上一代人传下来来的就是“印象管理”,即便我们这些偶尔读一点西方管理学,常常给所谓管理大师一起工作的人,真正做起事情来,还是喜欢“印象”那一套,理性的成分不多。

  人家请我,我表现出“君子之风”,羞于谈钱。我请别人更多的也是凭“印象”。

  既然如此,“气力干了是有的”,错了吗?冷静分析,的确有落后的一面。试想,劳资之间如果不建立你情我愿,互惠互利关系;不建立契约关系;不建立利益共同,命运共同,甚至理想共同的紧密关系,老板生意做不好,劳动者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所谓“先说断后不乱”,“亲兄弟明算账”嘛。那种“气力干了是有的”,短期可以,奉献精神极强可以;但时间长了,精神疲了,利益刺激多了,就不利于合作,不利于工作了。

  时代在往前走,观念拖也要拖着往前走。科学时代、信息时代,不能提倡“印象管理”,也不能提倡“气力干了是有的”,更不能保留“两分劳力,一分代价”的奴性心里。

  和我一样仍然奴性缠身的劳动者要自我解放,不要顾虑,该怎么讨价还价就去争、去要,劳动力市场应该是一个全面竞争的市场,“一分劳力一分代价”天经地义,没有羞羞答答,无须“君子之风”。

  一句话劳动力是用来交换的,必须遵循“等价原则”。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牛少人多,人就是“牛”
牛少人多,人就是“牛”

  
  
  1984年,我刚进广播电台不久就写了篇广播评论《世界是懒人创造的》,列举了自己在乡政府工作时,怎么动员农民采用“免耕法”不薅秧、不理苕藤,还有“种地与养土结合”等先进的种植方法,并由此引发对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及繁文缛节的批评。

  “世界是懒人创造的”,其观点肯定不是主张懒惰,而是崇尚科学,崇尚简约,崇尚“借助”,崇尚快捷的思想,在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