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乱局--金融危机五大悬案-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曼过于迷恋次级债带来的巨额回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04~2007年间,雷曼经历了次贷的巅峰时刻,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被打包成数十亿美元的债券。就在次贷危机蔓延之际,雷曼却逆风而上,大量买进商业和住宅抵押贷款,投资了大量办公楼和公寓楼项目。也就是说,福尔德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判断了次贷危机的形势。
悬案之二 次贷危机是如何升级到金融危机的(6)
在次贷危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雷曼最终成为商业地产贷款的主力军,次贷危机的风险逐渐集中在雷曼的头上,当“Alt…A”抵押贷款的损失已经达到39%时,雷曼兄弟并未及时处理所持巨额商业和住宅抵押贷款,所以2008年第二季公布的报表体现出雷曼仍有约300亿美元的住宅抵押资产和约350亿美元的商业房地产资产。这让雷曼兄弟公司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储户的存款,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则主要依靠回购协议(Repo)。回购协议是金融机构短期融资的一种方式,回购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库券和地方政府债券上。根据美国法律,金融机构通过债券回购协议筹集的资金,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限制。
回购协议的操作方式是,有价证券的持有者在其资金暂时不足时,若不愿放弃手中的证券,可用回购协议方式将证券售出,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以保留在一定时期后将此部分有价证券按约定价格全部买回的权利,另外支付一定的利息。利息的支付或者加在约定的价格之内,或者另计。
截止2008年5月31日,雷曼还能利用1880亿美元的回购协议获取资金。但因受整体市场动荡影响,雷曼用作上述贷款抵押品的证券价值大幅缩水,其债权人开始要求雷曼提供更多的抵押品。
近年来,雷曼的经营方式越来越偏离手续费收入等传统的业务模式,转向了杠杆债务筹资模式。受次贷危机影响,雷曼的经营风险逐渐显现出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评级机构下调了雷曼的信用等级,借债门槛越来越高。受在次级债领域亏损的影响,雷曼传统的投行核心业务的赢利能力也陷入低谷,一些主要收入来源,如融资承诺、杠杆收购等业务都出现萎缩。
▲2008年第二季度雷曼遭遇14年来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额高达28亿美元。尽管雷曼立即通过增发新股方式筹集了60亿美元资金,但即使加上2008年早些时候筹得的另外60亿美元,也难填雷曼兄弟资产减记所留下的巨大窟窿。在此期间,美国商业地产价值同高峰比下降了5%~15%,但雷曼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却惨不忍睹,冲减的78亿美元之中有70亿美元是地产,其比重达到了90%。
▲雷曼兄弟2008年在9月10日提前发布了第三季财报,结果令人震惊,2008年三季度巨亏近70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成立158年以来最大季度亏损。一周内,该公司股价就下跌了55%。
据雷曼破产申请文件显示,由于所持有证券的可贷款额度持续下降,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再次动用现金储备,从而又导致评级公司考虑下调该行的信用评级。虽然雷曼兄弟公司本来打算出售旗下投资管理部门筹集资金,但为时已晚。
此时的福尔德心急如焚,能否保住雷曼CEO的位子谁也不敢担保。尽管他一再声称雷曼曾安稳度过多次危机,但他心里清楚,这次不一样。他曾指责一些投机商做空该公司股票,致使公司处境艰难。
为此,面对做空雷曼股票的对冲基金经理,雷曼兄弟公司发给每位员工一把“塑料剑”,鼓励员工同竞争对手战斗。但外界也猛烈抨击福尔德在做重大决策时行动迟缓,造成股价一跌再跌。
尽管有些慌张,福尔德还是决定自救,宣布重组措施,并将银行一分为二,一半是“好银行”,一半是“坏银行”;“坏银行”将接管那些高风险和令人担忧的抵押贷款和房地产业务,同时出售房地产资产和大部分投资管理业务筹措新的资金。不幸的是,福尔德在关系到雷曼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采用的所有招术都没有见效。此时投资者已不相信雷曼能起死回生。
悬案之二 次贷危机是如何升级到金融危机的(7)
股价天天跌个不停,员工人心惶惶。谣言笼罩着雷曼,令人感到一种不祥的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下,雷曼所有的员工都开始打起了另寻出路的算盘。
◆ 金融同行为什么不拉雷曼兄弟一把
雷曼一直是国内外金融机构青睐的对象,在多家机构抛橄榄枝的关头,福尔德态度异常强硬,尽一切努力,拒绝饱含自己心血的雷曼落入别人手中。
尽管违背初衷,但福尔德没有更多选择。在一片楚歌之中,面对江河日下的局面,福尔德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急忙联系其他金融机构看谁能愿意接手雷曼这个烂摊子。韩国开发银行出价是购买25%的股份,雷曼可以得到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自负的福尔德仍旧保持着他在历次谈判桌上的固执,希望抬高价格。韩国开发银行并没有给予他第二次机会,谈判破裂,当天雷曼股价暴跌45%,创下有史以来单日最大的跌幅。雷曼转身立即同英国的巴克莱银行谈判,又因在价格和监管方面出现的原则性分歧,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谈判再次破裂。
鲍尔森接到无数华尔街巨头的电话,但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在接管雷曼的问题上希望得到与贝尔斯登一案相同的待遇,得到政府的支持。没料想鲍尔森异常果断,政府不出面。他说:“这次不一样,解救雷曼是你们的工作,不是政府的工作,你们要对市场的混乱负责,而且市场混乱对你们没有任何益处。”
有意收购雷曼的美国银行也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担保和承诺,从与雷曼的谈判中撤出。面对美国银行CEO刘易斯冷冰冰的态度,福尔德还不死心,多次给刘易斯打电话,请求能否再考虑一下收购雷曼。只可惜这时的刘易斯早已把全部心思放在美林身上。刘易斯悄悄关闭了手机,专心致志地投入同美林公司的谈判中,这时福尔德还被蒙在鼓里。绝望之际他又给摩根斯坦利的约翰·马克(John Mack)打电话,得到的同样是令人心寒的冷冰冰的答复。在求助无门的无奈中,雷曼被迫采取破产保护行动。
2008年9月14日午夜12点就成为雷曼的死期。对于躲过多次惊涛骇浪的雷曼来说,再也没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延续了158年的雷曼公司就这样走向破产。
雷曼宣布破产保护也让福尔德松了口气,总算解脱了。面对失去理智的愤怒员工,福尔德的保安格外紧张,在宣布公司死亡之前,福尔德对他的高级顾问说:“我想让我的员工活下来。”
这是发生在雷曼总部外的场景:一位画家画了一张福尔德的大幅肖像,要求人们在上留言,以解心中之气。一位员工的留言是“一笔漂亮的交易,混账家伙”。9月16日福尔德以每股20美分的价格卖掉200万雷曼股票,拿走了525万美元,2008年年初,这些股票账面价值为145亿美元。
◆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令人回味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倒闭案。雷曼兄弟公司在许多金融产品市场上都是大庄家,很多投资了雷曼债券和与雷曼有业务关系的机构和企业都成为牺牲品。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是唯一感到庆幸的金融机构。巴克莱窥探华尔街由来已久,只是没有好机会,收购雷曼计划也因没有美国政府支持而流产。最后它总算如愿以偿,以175亿美元收购雷曼的北美业务,还剔除了原雷曼公司的风险资产和负债,真是挺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时,雷曼兄弟公司的资产为6390亿美元,负债为6130亿美元,并非负债大于资产的典型破产案。福尔德确实感到冤。
福尔德将雷曼的倒闭归结为以下一系列因素:谣传、CDS产品的影响、裸做空、评级公司的降级,以及随之而来的客户和交易对手信心的丧失,加上一群同行睁着贪婪的眼睛等待政府资助来收购雷曼,任何一家公司在这样的处境下都难逃脱死亡的命运。
美国国会已接到福尔德准备的24箱文件。福尔德不得不向国会解释雷曼倒闭的原因,谁应负责,需要在哪些方面改革。福尔德说的都在理,但唯独未提到的缘由是,假如他不过分贪婪,在别人已经撤出次级债市场时去抄底,恐怕也不会出现现在这一幕。在他走出国会时,背后聚集着不少的示威者,其中一位妇女冲他喊“罪犯”,他回过头死死瞪了她一眼,坐着SUV离开。
雷曼的倒闭引发的后果恐怕是美联储始料不及的。现代金融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已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尘埃尚未落定,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的故事也只好留给历史学家慢慢追根溯源了。
悬案之三 石油价格为什么大起大落(1)
导语
石油价格的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石油储量、开采成本、石油供应、石油需求和世界经济的宏观状况等,都是影响石油价格不可忽视的因素。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石油价格出现了异乎寻常的飞速上涨,金融危机爆发之际,石油价格又开始快速回落,2008年11月石油价格跌到了50美元以下。石油价格未来走势是金融危机留给人们的重大悬念,它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这里以石油市场的投机炒作和美元贬值为重点,讲述2007年下半年以来石油市场的混乱状况。
难以捉摸的通货膨胀幽灵
房地产泡沫发展到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发展到金融危机,再到全球金融危机。在这个金融危机演化的三级跳中,始终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冥冥之中左右着事态的发展方向。
通货膨胀就是这个幽灵。它来得不动声色,去得不留痕迹。它悄无声息地洗劫着人们的财富。谁都不知道它来自何方,也不知道它要走向哪里。当人们作好准备,向它开战时,它却神秘地消失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恐怖、令人慌乱、令人发疯的幽灵。这就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前后,通货膨胀状况的真实写照。
通货膨胀的演化是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伴随着2001~2004年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16%上升到2005年的34%。形成这次通货膨胀上升的第一个螺旋。
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多重因素的作用导致了信用规模的快速膨胀,信用膨胀又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形成通货膨胀上升的第二次螺旋。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4%,每个月的通胀率都在不断刷新。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大量资金开始向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进军,导致了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快速上涨,进一步加速了通货膨胀,形成了通货膨胀的第三个螺旋,通货膨胀向全球快速扩散。
大约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通货膨胀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7年英国CPI涨幅已接近4%,美国已突破5%的关口。80%的设定通货膨胀率控制目标的发达国家CPI都已超过了目标值。新兴经济体如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南非、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通货膨胀率已达到两位数,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则是发达国家的三倍。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发生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其覆盖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2008年上半年,各国的物价水平仍然持续走高。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不少国家的政府临时改变了宏观经济策略,把防止通货膨胀当做了头等大事。2008年4月,韩国总统李明博就曾正式宣布,改变竞选总统时作出的经济发展承诺,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美国政府对油价的大幅攀升不敢轻视,担心市场可能存在着“系统风险”,立即采取行动查找原因。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和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动用大量资源,调查市场投机者热钱炒作行为是否会操纵或影响油价。
正当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政策方向,全力以赴准备应对通货膨胀时,通货膨胀却像个幽灵一样,在达到高峰后,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悬案之三 石油价格为什么大起大落(2)
2008年7月,随着国际油价达到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位,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达到了顶峰。当时,美国咨询机构剑桥能源研究协会(CERA)称,石油价格从一年前的大约每桶70美元涨到2008年7月份的140美元以上,将使天然气价格跟风飞涨。
2003年以来,五年的时间,油价从25美元一桶一路涨到了破纪录的147美元一桶(2008年7月11日),石油价格推动了汽油、柴油和取暖用油的价格上涨,影响着航空、化工、零售等凡是同原料或运输相关的产业。
然而,进入2008年8月份,国际油价突然出现了明显回落。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油价跌破了100美元一桶。2008年10月16日,国际油价中具有代表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11月份的交货价格已经跌至7215美元一桶,仅及两个月前的一半;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1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至6863美元一桶,这是自2007年6月以来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首次跌破70美元。进入11月份,国际油价回落到50美元以下。
油价如此迅速蹿升,又如此迅速回落,是从来未有的情况。伴随着国际油价快速下滑,全球物价水平整体回落,各种大宗商品及矿石、金属等原材料的价格相继回落到最近一年来的较低水平。曾经喧闹一时的通货膨胀,突然消声匿迹了。
通货膨胀让人捉摸不定,谁知道什么时候它又会卷土重来?全球性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头,美国的金融灾难向世界范围扩散,通货膨胀将扮演什么角色,人们尚不得知。
石油涨价国会大辩论
政治家们在价格上涨的时候,总是拿投机商开刀。美国历史上政客和投机商之间在期货市场上的冲突源远流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小麦价格飞涨便引起了政客们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前总统哈里·杜鲁门指责说,美国老百姓的生活费用被赌徒们像足球一样踢来踢去。
通货膨胀来了,物价转着圈地往上蹿,在哪个国家都是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在探寻油价飞涨背后的根源时,一些惯于因果关系思维的政客们为了向公众交代,迅速将矛头指向投机商,一直就背负着罪名的投机商一时间就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和石油危机的替罪羊。
2008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8年能源市场紧急法案》,要求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高原油期货保证金比例,制止能源市场上的“过分投机和扭曲价格”,使“能源市场的价格能反映实际的供求关系”。
2008年6月3日,美国国会专门就当时原油期货上涨举行了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有国会议员、基金公司经理及投机商的代表,素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索罗斯也参加了听证会。
会上围绕着石油涨价,各方人士争论的就是什么是主要因素。索罗斯等人认为,游资盯上石油是全球油价快速上扬并大幅波动的祸首。而代表游资利益的辩解则是油价上涨是原油供不应求所致,是再正常不过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