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竞底-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七、竞底之下,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创新(2)
为此,他们不得不甘愿承受体力、精神的巨大负荷,和时间的大量透支。
1。工作量方面的因素:所谓的“享受”,只有在保留一定备用资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如果员工常常被迫付出100%的身心资源,那么他只有心力交瘁,而不会身心愉快。竞底企业往往倾向于要求员工多付出,或让员工彼此竞底。这样他们不仅要付出100%,甚至付出130%,最好多多益善。如此一来,员工如鞭打快牛,何以能享受工作呢?
其实,中国企业家很清楚其中国员工的底线式生存状态,因而他们大多努力为自己的后代多聚敛财富,以便使子孙远离被竞底的困境,不去做别人的员工。能安排好子女,也是中国企业家们互相攀比的一个内容。谁“出了事”,没有事先安排好子女,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因此,可以理解,华人富豪的财富再多,也绝不可能出现像比尔?盖茨那样的“裸捐”,即把自己所有的财富捐出来,因为那样他们的子女将沦落到被人竞底的窘境,他们会被戳脊梁骨。
2。工作性质方面的因素:竞底企业的工作由于没有创造性,通常枯燥乏味,很快就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这当然不能谈什么享受。既然不能享受,那就只能鼓励大家忍受。
案例:IBM和华为对工作的比较
中国的企业界津津乐道于任正非对研发人员的号召“板凳要坐十年冷”。但十年板凳坐了之后,有什么激动人心的结果吗?这种结果有什么机制上的保障吗?对这一点,任正非之类的竞底者是不会,也不可能给予承诺的。
那么,员工就只能凭一种“愚公移山”的傻劲,去坐“冷板凳”。他们这些活生生的聪明人,该怎么去享受这种“坐法”呢?任正非喊了几句大而空的口号后,没有再指导下去,他也不可能再详细具体地指导,否则竞底战略就“穿帮”了。
同样是从事IT高科技行业,也是华为榜样的美国IBM公司,他们从不号召员工坐冷板凳,更不用说坐十年冷板凳,其高层非常清楚和认同“新生一代已经进入到了全球的劳动大军之中,他们非常不习惯等级森严的结构,而且希望能快速建立合作关系,不希望受制于公司的架构或者时区”。
因此IBM常常在公司内部发动创新大讨论,并设有一个“思想空间”,用于发挥员工的智慧和专长,鼓励“无论哪个事业部,不管进IBM时间多长、级别多低的员工”,都可以去发表评论,补充各种创意,并设法将这些创意变成真实的产品。
到2007年底,IBM的“思想空间”已经有了8000个非常活跃的创意。
这类事情将大大促进员工的参与感,提高他们对工作的享受水平。但在任正非之类的竞底者眼里,这些玩意不过是不务正业的剩余精力宣泄。中国企业家们一定认为:有这点精力,还不如多去干些本职工作。他们甚至会担心这类空间,可能成为员工抨击公司竞底政策的平台。这并非空穴来风,如非常精于*(高级竞底)的任正非,就明令禁止华为干部联名提意见,他一定认为这是一种反竞底的“群体事件”,会撼动自己的权威。
3。工作收益方面的因素: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和安全保障,是员工不能享受工作的最大障碍。竞底企业通常会处心积虑地探测员工可承受的底线,尽可能在不击穿底线的情况下,压缩综合支出,以降低成本和责任。如2007年,中国实行新劳动合同法之前,华为为了保持更多对员工的辞退主动性,不惜违背企业的社会责任,发起“万人大辞职”。(当然,2007年的《新劳动合同法》,也是政府对中国企业的一次法律大竞底,华为以对员工的竞底,来对付政府的竞底,也是出于无奈。但这种做法,正彰显了这个社会竞底的普遍性。为什么一部西方人用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竞优法律,在中国却变成了一种竞底工具呢?我们在第七章专门设案例讨论。)
第一章七、竞底之下,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创新(3)
较多依赖人力资源质量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如此,而知识含量较低的企业,对员工的竞底就更加直接、露骨。据《联想不是家》中记录,2004年,联想空前大裁员时,事先员工完全不知情,有的被叫到会议室,经过5分钟交谈,就得签字,两小时内离开公司,该员工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痕迹,都被公司一笔抹掉。
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如果还能享受工作,那他可能真的乐观到应该去检查精神是否正常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家如果还能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那他实在是太难得了。所以中国企业家大多持联想柳传志的经营哲学:怎么赚钱怎么做。今天做医疗器械;明天开矿;后天搞房地产;大后天去炒期货,在终于聚敛了一笔财富后,就买外国护照或绿卡,逃离这个竞底的国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任正非能坚持做通信制造,确属不易。华为有今日之成就,任正非强悍的竞底精神,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第六章的竞底人物段位排列时,任正非和郭台铭等排在柳传志、*、李书福之上。
但是,竞底式的工作,只能得出底线质量的产品;坚韧和刻苦的结果,只能是及格。而只有热爱,才能达到优秀或出色的境界。
要靠一群没有热爱的人,将中国打造成人类社会的强国和大国,很难。
任何真正的创新,都必然建立在热爱的基础上,没有热爱并享受工作的员工,没有热爱自己行业的企业家,中国的企业自然无法进行真正的创新,因此它们将永远停留在竞底的水平。
在当今世界,靠军备竞赛、军事掠夺谋求长期的发展,绝无可能。宏观经济的发展,完全依靠微观层面上,每个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而每个企业的竞争力,又完全依赖于其员工的竞争力,中国的员工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中国企业必然缺乏竞争力,如此一来,中国想成为世界强国,可能吗?
这就是为什么经济腾飞了30年,中国却不曾出现过值得尊敬的企业,没有产生真正的国际大品牌,更没有伟大的企业家,只有赚了些钱、善于用各种方法作秀的商人,和一堆渴望赚钱的企业。
案例:为何华为的研发人员不爱研发
华为的研发骨干在离开华为后,很少再做技术工作,因为他们在华为,早已对这种竞底式的工作,忍耐得太长久,工作已经透支了他们在研发时的所有热情,因此,当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时,就像脱网的飞鸟,再也不会选择搞研发。
有能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大多设法离开研发岗位,如此一来,华为只有那些无力解脱,或新入职的工程师,才会无奈地留在研发的岗位上,这样的工程师做出的产品,其质量自然难敌对手有热情、富于创新的工程师的作品,因此华为不得不在市场上以低价竞争,并付出更多的成本用于售后服务。这样的结果是,不得不给研发人员较低的工资,从而更加留不住有水平的研发人员,陷入恶性循环。
正是竞底式的工作,造就了一个不爱工作的民族!
正是竞底式的环境,造就了一群不热爱自己行业的企业家!
实际上,中国的问题,从古到今,从来不是出在底层的被竞底者身上,而是出在竞底者身上!出在竞底的机制上!
企业做得不好,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首先由战略和制度决定成败。难道2008年企业倒闭潮,是细节引起的吗?同样,中国的经济没有搞好,也不是企业家们做得不好,也是战略和制度的问题。
只有以制度打破竞底的怪圈,确定出不断进步的发展战略,中国的起飞才可能持续。
但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改善,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人们往往会将问题推给底层的员工。对于员工的低敬业水平,任正非作为竞底者,不会对员工的被竞底状态进行反思,反而理直气壮地在大会小会上痛斥“中国人难管、懒散,非得用僵化的制度牢牢地束缚住”。这样一来,华为的竞底必然愈加剧烈,“毛巾”越拧越紧,导致华为不时横死几个年轻人。他们的夭折,也许能让任正非认识到“毛巾”就要拧断了,让竞底制度的“天网”,稍稍疏漏、松动几分。
被竞底者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是纯粹的弱势群体,他们是典型意义的“群众”,面目模糊。他们虽然很要面子,但却只有很低的自尊,因此,缺乏个人特征,很容易按照竞底者的要求作出服从,尽管这种服从可能只是表面上的。他们很难在工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
华为的一名员工曾善意地上书,谈自己对企业的建议,立刻被任正非批示:要么将该员工辞退,要么送精神病院。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此事在华为传为佳话,在中国的企业界传为美谈,成为一个经典案例。
显然,在这样的竞底环境下,员工只能对上级唯唯诺诺,表现得缺乏自己的个性。确实,被竞底者就如同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螺丝钉只应中规中矩地固定在某个位置,当然不能有自己的个性。
但人能是螺丝钉吗?人应该是螺丝钉吗?人若成了螺丝钉,“以人为本”又怎么说?
竞底者如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等,愿意让他们的子女成为这样的螺丝钉吗?在第六章中,我们将说明,竞底企业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虚伪的文化,对人不对己的文化。这也能说明,竞底者只会将他们的竞底口号,如“艰苦奋斗”、“坐冷板凳”、“入模子”、“要效果不要借口”,等等,只会用在被竞底者身上,不会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八、与竞底相关的理论阐述(1)
竞底既然在中国如此普遍,源远流长,必然有其“合理”的方面。经过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有多种理论和概念,可用于解释中国人竞底的合理性:
A。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这条著名规律的意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投入某种生产要素,如果增加到一定之后,所提供的产品增量就会下降。
如对华为而言,政府对它的土地供给量超过一定程度后,对其增加通信产品的产出,并无显著的帮助。
在中国,因为廉价劳动力的海量存在,企业倾向于不搞技术创新,较少升级设备,而喜欢连续增加员工的使用,当人员使用超过一定规模后,将使企业因增加员工而增加的产出出现递减,从而反过来约束了员工的报酬增加。
因此,就形成了竞底,所以志强厂的打工妹们的实际收入,18年来没有实际增长!
因为穷,所以要多生孩子去赚钱。因为人口多,所以工资很自然被压到底线,打工不赚钱。因为不赚钱,所以穷。因为穷,所以要多生孩子……这是一个竞底带来的无法中止的怪圈,封建社会是靠改朝换代时的人口大规模灭失,来打破这个怪圈的。
由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产业自由流动,中国人的这种低报酬,使大量低级产业在美日韩等国无法招聘到廉价的工人,竞相转移到中国。
有一首打油诗很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竞底现实:
美国人发明东西;
日本人把东西做好;
韩国人把东西做烂;
中国人把东西做到没钱赚。
中国2008年流行一句俗话“至贱者无敌”,区区五个字,高度概括了竞底的本质。竞底,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我已经把它搞得没钱挣了,看你还怎么跟我争!”
但是,为了获得竞争力,要生活在“至贱”的状态,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呢?要在别人没有钱赚的底线以下生存,这种生存方式的艰辛,可想而知。
所以任正非会无奈地长叹“现在卖高科技产品,简直像卖萝卜白菜一样不赚钱”,他没有反思,华为的竞底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2008年珠三角和长三角,这*最发达的产业带,会发生大量的倒闭潮;
所以2008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要竟相去当兵,或者忍受月薪五六百元的工作;
所以广东1300名硕士,去竞聘30名屠夫的职位;
……
B。丰收悖论。
这一经济学著名悖论指的是:农民获得了大丰收,但他们的收入却减少了。也就是每个农民都尽量增加产出,但所有农民的产出都提高时,每个农民的收入都降低了。
同样,中国的每个企业、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拼命地干活,但最终每个企业、每个员工的收入,反而下降。
有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日本对华出口产品的价格,比1990年上升了3%,而对华进口产品价格,则大幅下降了。人家的东西是越来越贵,我们的东西却越来越便宜!
仅这两个差额,日本每年从对华贸易中节省将近200亿美元。在深圳宝安,李志强隔壁的工厂生产电扇、榨汁机、烤面包机,等等,其平均批发价格从1993年的7美元,下降到2003年的4美元。
竞底的丰收悖论显示:干得越多,反而越不赚钱。
但不干行吗?不干,当然更是死路一条。
所以香港经济学家*说中国根本不是制造大国,因为中国生产一个芭比娃娃,仅得到1美元,除去材料只剩下几美分。而美国人靠着设计、流通、销售,将那个1美元的娃娃卖到了10美元,因此美国才是制造大国。如果“制造”是指增加价值,那中国确实不是制造大国,而只是生产大国。
第一章八、与竞底相关的理论阐述(2)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竞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同质化。
因为竞底扼杀了创造性,因此中国的企业盛行抄袭,抄袭的结果自然是同质化,而同质化的产品主要靠杀价来获得订单,因此自然做得越多,赚得越少。
C。自然资源禀赋理论。
经过数千年漫长的竞底式熏陶和培养,比起其他国家的国民,中国人有以下适于竞底战略的“优异秉性”:
1。等级观念强,下级对上级服从恭敬,缺少平等意识;
2。特别能吃苦耐劳,因此可以承受西方人难以忍受的底线状态;
3。有足够的智力,否则中国乳品业想不出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之类的竞底怪招。
这三种秉性,是成为一个优秀的被竞底者所必需的特性。正是由于这种禀赋资源,中国才能用低于其他国家的价格比较优势,成功夺得世界加工中心的地位。因为这种加工中心正需要:足够低的成本、足够强的执行能力、足够快的学习能力、足够弱的原创意识。
一个竞底的大国,守纪律、低成本、讲服从,确实适合做生产。但中国式的竞底,员工总是想偷工,老板总是想减料,所以做生产也不能做到最好,只能做低价低质的产品。
D。信息不对称。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中国人说的“从天津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
由于企业的老板(竞底者)比员工(被竞底者)掌握的信息要多得多,因此他们很容易利用信息优势对员工竞底。
中国数千年的社会,为何皇帝一定要执行“愚民政策”?甚至为什么官方语言要用文言文,而不是普通大众都能明白的白话文,就是想利用信息不对称,对公民竞底。
E。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指的是:人们把成色好的货币收藏起来,因此市场上只剩下成色差的货币在交易、流通。
在竞底战略中,“劣币”是指生存条件恶劣的人群,而“良币”则指生存条件较好的人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