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莫宏帆还不满意,派人再次前来。子轩这次并没有再给送东西,只是跟来人说了,喜州这两年因为天灾,百姓的生活也困难的很,实在是拿不出来了。来人发了一顿火之后,走了。
  “大人,下官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啊?这五万人的粮饷,皆是由朝廷负责的。当今圣上是位明君,在位这些年来,百姓得以休养。国库也是富足的很,定然不会缺了这些军队的粮饷用度,为什么他们还会再向咱们伸手呢?”子轩觉得挺奇怪的,虽然如今爆发战事,可是如今用兵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啊?朝廷里不会拿不出这些军队的粮饷的。既然不存在这个问题,那么莫宏帆又为何屡次向当地的州府索要粮草呢?
  “本官也是猜不透这里面的关窍,才会跟你说的。子轩说得对,是应该上书朝廷,请示一下应该如何做。要不然,咱们这东北即便是富饶又如何,哪个也经不住这样的耗费啊。恐怕还没等北元国打过来,咱们就被这些个祖宗给掏空了呢。”周知府和子轩想的差不多,于是决定回去就写折子。
  “对了,大人,如今的情势看来,明年开春,或许就会有大仗。之前的这些,下官总觉得是北元国在故意试探,他们如今,似乎还没有想要决战的意图。这点有些奇怪,但凡出兵,不就是讲究个气势的么?势如破竹,一鼓作气。可是看北元的意思,却不像那么回事。这点下官也是弄不清楚,所以下官估计,恐怕明年,将会是大战爆发的时候。”子轩自从两国交战开始,就一直关注着形势的变化,对于战场上的事情,自然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周知府点点头,“子轩此言倒是有些道理,不过这种事情,本官还真就是一窍不通。想来这战场上的事情,咱们这些文人还是难以理解啊。这样,我也不在你这耽搁了,即刻回隆州。”
  子轩也没有挽留,他们都是有公事在身的人,是不能离开太久的。“外面天寒路滑的,大人一路保重。”子轩跟着送出了府门,看着周知府上了马车,一行人越走越远了。
  子轩回到了后面的院子,正好那些女客也都各自散了。静涵抱着孩子,正跟薛氏她们唠嗑呢。一看到子轩回来了,薛氏和钱氏就全都走了,留下空间来,让子轩夫妻说会儿话。
  子轩坐到静涵的身边,看着妻子怀里抱着的女儿,心里也是无限满足。伸手搂过来妻子,“总算是平安的生下了这个小东西,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害怕。我一直都提心吊胆的,就怕北元国会打过来。好在,战火并没有蔓延到这,而我们的女儿,也平平安安的降生了。”子轩感慨道。“静涵,你辛苦了。”
  静涵一听子轩的话,就笑了,“相公,咱们这都是第三个孩子了,每次你都会这么说的。”幸福的感觉,洋溢在心头。有的男人,会在妻子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感动非常,对妻子也是温柔呵护。但是当孩子生的多了,这种心境就不会再有,而是渐渐的习以为常。那时他们就会觉得,女人本来就是生孩子的,没什么了不起啊。
  “不管生几个,我也都会这么说的。每次看见你挺着个大肚子,还要操劳着各种事情,我就想着,就生这一个算了,再也不要了。”子轩有点歉疚的说道。“可是,等孩子生出来了,我一看见他们可爱的样子,又觉得是不是生的太少了。”子轩有些苦恼的说着。
  静涵有点忍不住笑,可是怀里还抱着小清宁呢,只好努力憋着,肩膀一抖一抖的。好半天,才算是忍住了笑意。“相公,我喜欢孩子,越多越好呢。这个你就别苦恼了,咱们就要生好多的孩子,到时候一家子多热闹啊。”这是静涵的真心话,前世孤孤单单的感觉她可不想有了。
  两个人就这么依偎在一起,看着那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娃,都觉得心里很满足。
  静涵想起了刚刚母亲说的话,就对子轩说道,“咱娘刚才说了,这次文宣和子文都要留在这边,家里都不放心咱们,就说让他俩留下来帮忙。你看行么?”
  子轩想了一下,“明年秋天,不是还有秋闱的么?他们难道不去参加会试了?”
  “我也不知道,这个你去问问他们吧。不过文宣从小就活泼一些,读书上虽然也不错,可是却并不像大哥和文昌那样用功,反倒是对于练武挺感兴趣的。说不定,他还真就是不想参加科举了。”静涵也弄不清弟弟是怎么想的,总觉得文宣和子文两个,好像并不算是太热衷于科举。
  “嗯,这个等我抽空问问他们吧,要是真的无心科举,也没必要非得走这条路。”子轩倒是没有表示反对,对于兄弟,他们夫妻两个的意见都差不多。文宣和子文都大了,他们知道自己的路要怎么走,没必要非得帮他们规划什么的。
  夫妻俩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些体己话,然后孩子尿了,静涵就给孩子换尿布,子轩出去找文宣和子文去了。
  和他们两个谈了半天,知道这两个人真的是无心科举,子轩也不勉强,于是答应让两个人去喜州的驻军那里去锻炼一下。喜州原本就有皇帝派来的驻军,不过只有五千人而已。这几年,子轩一直跟那里的守将关系不错,于是就把文宣两个送了过去。
  志新夫妻又住了几天,就启程回家了,毕竟要过年了,家里的事情也是不少的。临走时,志新还叮嘱子轩,别太惯着文宣了,应该让他吃点苦,锻炼锻炼才行。子轩都一一答应了,然后送志新他们出了城。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静涵他们今年自然是不能回家的,于是就带着人,开始张罗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今年因为战事,静涵直到秋天新粮食下来之后,才让酒坊继续酿酒,所以这酒坊的生意,也就略微差了一些。还有糖坊,因为今年种的甜菜太少,也是没有利润。静涵也没在意,只是把糖坊的管事等人都派到了别处去,糖坊暂时关闭。
  今年种的粮食比较多,各处的粮食产量也都不低。子轩下令,让百姓多储存一些粮食,剩下的由州衙出面收购,然后全都储存了起来。备战备荒,可不是一句空话,要时时刻刻都注意才行的。
  喜州的百姓,在经过了这一年的紧张之后,也都放松起来。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
  这一年,因为北元国的事情,弄得百姓人心惶惶的,就觉得这日子过得,半点不顺心。虽然战场离着东北很远,可是这喜州终究是在边关,终究是有些危险的。这几年,喜州的百姓总算是日子过得好起来了,大家正信心满满的要奔好日子呢,结果因为北元国,今年各家都多少有些损失。
  过年了,百姓都纷纷出来置办年货。这大冬天的,想来北元国总不至于冒着严寒跑来攻打吧?于是人们大包小裹的往家里弄东西,准备过个吉祥年。静涵因为孩子太小,自然是没机会上街的,也只能派家里的婆子和小厮们去采买过年应该用的东西去。府里的丫头和小子们整天忙忙碌碌的,可是脸上全都带着欢喜的微笑,看着也是让人心情大好起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除夕敌袭

  如今他们住的地方,并不是以前的县衙后院了,而是后来盖的房子。镇东成了喜州,州衙都是重新建的。喜州乃是边境上的一座大城,里面的地方可是大得很。于是静涵就找了一个理想的地方,重新盖了一座宅院,留着自己家住。
  今年没法回家,静涵就提议把所有跟着他们过来的人,不管是府里的下人,还是那些个管事,都请过来一起过年算了。这些年,从府里出去了不少的人,正好今年大家伙就一起聚聚。
  于是男人们在前院,女人们都在后院,整栋宅子灯火通明,一派祥和温馨的气氛。
  “今天是除夕,一家团圆的大日子,咱们这些个离家的人,就在一起吃顿饭吧。也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都在一起热闹热闹。”子轩举起酒杯来,对大家说道,“来,咱们喝了这一杯酒,过年了,咱们也该松松了。”
  在座的众人全都端起了酒杯来,大家的脸上,全都带着笑容。“是啊,这一年,提心吊胆的,总算是过去了。咱们都放开了吃喝,谁也不用顾忌。”那位李将军是个很豪爽的汉子,就属他笑得最开心。
  子轩又回头敬了安福他们,“都是自己家人,谁都别客气,咱们都是一起来到这边的,以后还要互相照应才是。”
  安福、长顺、长安、长兴、长旺这些人,都是从府里出去的,如今可都是各处的大管事了呢。这几个也都各自娶了媳妇,基本上也都是静涵身边的丫头,如今孩子有的都很大了。
  静涵给这些人都消了奴籍,并没有像有的人家似的,扣着人家的卖身契不放,让人家给卖命。反而是这样,长安等人更加的用心做事,事事都为静涵着想。用卖身契绑着,或许可以让别人老老实实的做事,却未必能够换来人家的诚信,这就是静涵的想法。如今看来,静涵这一招倒是用的对了。当然了,这也跟长安等人的品质有关,若是换了那种为人奸猾的,恐怕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安福等人站起来,“多谢大人,我们一辈子都会记得大人和夫人的恩德的。”
  子轩摆摆手,“啥恩德不恩德的,当初你们肯跟我来到这边,吃苦受累的,这些我可都记着呢。如今咱们的日子过好了,你们一个个也成了家,我看着都高兴。坐下,咱们好好地喝一杯。”
  大家共同举杯,一起喝了这头一杯酒,然后才各自喝酒吃菜。男人们在一起,难免要划拳行个酒令什么的,于是大厅里不多时就热闹非凡,各种声音都有了。
  而静涵她们这些女眷,自然是在后院了。春桃、春杏、春梅、春兰、如雪等人,也都回来了,有的还抱着孩子。一屋子的女人,都是锦绣芳华的年纪,穿着也十分的华丽又喜气。一时间,满屋子里衣香鬓影,环佩叮当,又是另一种风情了。
  静涵看着这些个曾经在自己身边服侍过的女子,如今一个个过得都挺不错的,心里也是为她们高兴。当初从家里跟过来的如玉、如梅两个,自从那年去了厩,就在厩扎了根。后来嫁给了厩里铺子的管事,如今过得也很好。自己身边的人过得好,静涵就觉得十分的开心。
  由于清宁还在吃奶,静涵是不能喝酒的,于是只好端起一杯花蜜水来,意思一下了。“来,咱们也都喝点儿,虽然不能喝酒,也多少的意思意思嘛。这些年来,你们跟着我,也是吃了不少的苦。在这,我就谢谢大家了。”
  众女全都笑了,“夫人,瞧你说的,我们可都是拿夫人当亲人看的。这里就是我们的娘家,夫人就是我们的姐姐,哪里还有什么苦不苦的?”如雪笑道。
  “对,如雪说的不错,我们可都是拿夫人当娘家人看待的,以后要是我们受了委屈,还得夫人给我们出气呢。”春桃也说。
  “说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我宁可你们都不用我出气,也不想你们受委屈的。”静涵笑道。“好了,啥话也不用说了,咱们就是吃好喝好,今晚上好好的团聚团聚。”
  静涵看向身边的晓娟,“晓娟姐姐,你也吃啊,都是一家人,咱们都放开了就是。”如今的晓娟,可不是刚来时的模样了。没有了婆婆的欺辱虐待,晓娟整个人都变了,原本消瘦的脸颊变得圆润起来。脸上不再有着愁苦的表情,而是见了谁都笑呵呵的。干枯的头发,也变得黑亮,皮肤更是变白了很多,更变得细滑了不少。此刻的晓娟,倒是活脱脱一个美丽的少妇了。
  再看看晓娟身边的荷花,这一年来,小女娃的个头可是穿了不少。原本瘦小干枯的样子,就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如今倒是像个六七岁的样子了。小脸圆圆的,两腮上都有漂亮的酒窝,大眼睛又黑又亮,眼睫毛长长的,像两把小扇子一样。这个小荷花,也算得上是个小美人了。
  “还得多谢夫人呢,要不是夫人把我们救了出来,我们娘俩,还不得被折磨死了?如今能过上安稳日子,荷花还能跟在夫人的身边,念书识字,又学医的,这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谢谢夫人。”晓娟说着,就要给静涵行礼。
  “姐姐,你这是干啥?不说咱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就说如今荷花是我的义女,咱们两个也算是一家人了。你还这么客气,存心让我不好过是么?”静涵赶紧的扶住了晓娟。“如今不用再受气了,荷花将来也会有出息的。姐姐好好的养着身子,过阵子再生几个孩子,这日子可就更有盼头了呢。”
  晓娟点点头,“是啊,要是能再生两个孩子,这辈子也就算是圆满了。”晓娟扯过来荷花,“闺女啊,你可要记住了,你的义母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以后你可以不管娘,但是必须得孝顺你的义母,听见了么?”
  荷花点点头,十分乖巧的说道,“娘,我以后一定会孝顺母亲的,也会孝顺娘,你们都是荷花最亲近的人了。荷花长大了,要挣好多好多的钱,然后让娘过上好日子,让别人再也不敢欺负娘。”
  晓娟听了女儿的话,一时间没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好,娘等着呢,娘以后就指望着荷花了。”说着,就搂着女儿哭了起来。
  静涵赶紧劝道,“晓娟姐,你看你,这是干啥?大过年的,可不能这样哭哭啼啼的啊。来,荷花,给你娘擦擦眼泪,让她别哭了,好好吃饭。”
  荷花果然拿了帕子,给晓娟擦了眼睛。“娘,咱们不哭,以后咱们要过好日子呢,不哭。”
  “这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小嘴那叫一个会说啊。”钱氏在一旁笑着说道。
  静涵看着荷花,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如今也不知道儿子怎么样了?一年了,清遥是不是都忘了自己这个娘了呢?静涵心里一酸,觉得眼睛里有点难受,好歹的忍住了,没让眼泪掉下来。
  “来,咱们吃菜,大过年的,都高高兴兴的才好。”涵勉强笑了笑,然后赶紧夹菜吃菜。
  钱氏一看静涵的样子,就知道她是想儿子了,叹了口气,也没说什么。
  一顿饭,大家吃了挺长时间,众人哪里是在这吃饭啊?都是在那唠嗑呢。等到他们吃完饭,已经是酉时中了,大家一起动手,把桌子收拾下去。
  “都歇会儿啊,等会儿咱们一起包饺子。今天晚上,咱们一起守岁。”静涵也不再想儿子的事情了。反正儿子在家里,不会受委屈就是了,等到战事结束,就把孩子接回来。
  前院的那些男人们,却依旧在那喝酒呢。一个个喝的都有点多,有的人舌头都有点直了。
  那个李将军,拉着子轩说道,“林大人,你的弟弟还有妻弟啊,说起来还真是人才。那弓马骑射什么的,样样都是出类拔萃。听说还有秀才的功名是么?真是文武双全呢。说实话,他们在我那里,有点屈才了。我的意思呢,让他们暂时在我这磨练一下。建功立业啥的,也不能着急,他们毕竟是没有经过训练,上了战场,就怕经验不足。”
  子轩点点头,他原本也就是想着让子文好好的磨练一下罢了,至于建功立业什么的,这个倒是不妄想的。
  大家正在喜气洋洋的谈天说地,忽然外面进来了一个人,来到了子轩的身边,“大人,城外急报,说是在边境上发现了北元国军队的踪迹,离着咱们的关口大概还有三十里了。看样子人还不少,至少也得有两三万人。”这人说话的声音并不算太大,可是那李将军就在子轩的身边,听得可是清清楚楚,“什么?北元国的军队来了?他奶奶的,这帮王八犊子,连过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