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浪漫弹指间-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言
是在若干年后,你又回到了这里。
山水无言。八百年齐国故都的气韵,透着隐约的熟悉。
风以不同的语言和四季对话,你用唯一的姿态与谁相望?相似的山与水。别样的你和我。一抹从喧嚣中沉淀而出的静谧,就这样漫过心头和眼睛。
一步恍若百年。不经意间,数千年的时光重新来过。
山山水水,藏匿历史的细节;一枝一叶,纹络依然清晰可辨,依然散发远古的余温。这些安静的山与水,就像风中蓦然回首的女子。她并不华丽。但她丰富,内敛,灵性,充满着让人心安的意味。这样的所在,是很容易让人暗含了一个期待的。一个永远也不要说出口的期待。
因了历史碎片的沉积,这片土地变得厚重。默立的山,让人心里感到塌实;而水的沉静,很轻易就把你的思绪弄得温润起来。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王渔洋、赵执信、徐夜……那些先哲在山水之间纷纷闪现。不管他们曾经是轰轰烈烈的,还是悄然沉寂的;是晦涩难懂的,还是明朗亮丽的,如今你只需要静静回想,或者温和地注视。他们对山水的理解,以及山水对他们的珍藏,是一个默契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因为远离了现实规则和世俗目光而更接近事情的真相。他们的血脉,他们的气息,他们的文化精神,既在浩繁的历史典籍里,也在鲜活的自然山水中。你更愿意的是寻向山水,在一柱峰或一泓水、一片石中固执地找寻。
岁月的光影。
历史的残片。
还有阳光。还有雨露。还有风花雪月。还有生死离别。还有作为人的这样或那样的想法。
行走在齐国故地的日子,宁静,塌实,连同一波又一波难以自抑的慨叹,共同地支配着你引导着你。你将铭记这样的行走,它有着不同往常的意义。你甚至以为,这里的山,是历史堆垒而成;这里的水,是思想汇聚而成。历史成全了它们,它们则以自己的方式留存了历史。为着后来的更多的人,它们矗立或奔涌成一种诠释。
在鲁山,在齐长城遗址,在马踏湖,在梦泉……你行走着,体味曾经的八百年齐国故都的气韵。她以一种素朴的方式,与你无言地对话。没有太多的包装痕迹,也很少给人预想之外的惊奇,置身其中,彼此好像前生就已相识,又好象今生有着某个约定。而你的到来,只是为了赴一场前世的盟约。那些山与水,很懂事地滤去了你的心思,让这个在人潮中匆匆赶路的人,心甘情愿地停下脚步,曾经的苦闷被注入亮色,曾经的焦躁变得沉静。你在融入山水的同时,也真正地融入了自己,发现了自己。
在你和另一个你之间,山水从容地存在着。不管你心存怎样的困惑,她都以沉默的方式出示答案。她会告诉你,真正的〃结〃永远是在心里的,你的最终选择是要回到内心,不管那里是一片荒芜还是一片喧嚣,你都不该离开它太久。
一座山,一汪水,甚至一棵草,一片叶子,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你的存在的解释和寄托。它们存在着,它们默默地看着你的现在,它们心里藏着千年往事,藏着齐国故地的曾经的心事。它们不疾不徐,陌生而又熟悉,遥远并且亲近。从白天到黑夜,从开始到结束,从历史到现实……它们在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土地。
那个黄昏,你站在夕阳的余辉中,遥望田齐王陵的方向。你看到了它们,看到它们载着曾经的生与死,爱与梦,正在一步步地离去。你听到了它们撤离时低低的回声。夜色越来越近越来越浓,终于将这一切湮没。陷身黑暗之中,你能同谁说话,谁愿意停下来倾听另一个人的喃喃低语?
第一章 鲁山,在齐之山
一
一座山,倘与五岳之尊泰山比邻而居,大约是很容易遭受忽略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鲁山时,突然就冒出来的一个想法。
在齐鲁大地,泰山是山中的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一览众山小〃,说的都是泰山之大。泰山不仅雄伟,而且是文化的一座高山。自古以来的帝王,包括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尧、舜、禹,以及秦始皇、汉武帝等等,都把泰山作为封禅的场所。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帝王选择祭祀天地的地方,应该是有很多讲究的。
※虹※桥※书※吧※BOOK。※
第2节:浪漫弹指间(2)
用时尚眼光来看,泰山是被历代帝王捧红的一个地方,泰山已被注入太多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泰山甚至成为了一个符号。
在这般光环的笼罩下,鲁山依然是鲁山,依然保持了自己的一份真实。在我看来,鲁山之所以让人惊喜,就在于它保持了山的本色,拥有一座山本来就该有的那个样子。山,果真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么?大约是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涵括了多少东西呵?人的所谓自信、无畏,或者自傲、无耻等等,该有的都有了。作为山的本身,却成了一个被忽略的存在。譬如鲁山,之所以成为现今的样子,我以为也是与人有关的。甚至,这不仅仅是因了人的主见和远见,更多地是被人忽略而造成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忘记了,忽略了,甚至是没有来得及劫持着这座山,迷失到别人花花绿绿的眼光里。
这样的假设不无道理。人们更喜欢关注的是高峰,常常把高峰之外的山给忽略和遗忘了。这座被称为鲁山的山,本来坐落在齐地,却取了一个与〃鲁〃相关的名字。这就难免有些攀附之嫌。我理解鲁山。对山的命名,并不是山自身所能决定的。我猜想鲁山没准儿会因之耿耿于怀,始终怀了一种屈辱心态。因为泰山的存在,鲁山站到了人们的视域之外,未被改变地留存下来。鲁山被泰山遮蔽着,正如齐文化被鲁文化的遮蔽一样。这种遮蔽,客观上居然成了一种保护,使其免于被别人关注,免于遭受开发或破坏。我倒是希望这样的遮蔽更多一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什么常常在被遗忘的角落发生?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潜隐着一系列的问题。它们共同折射出来的,是冠冕堂皇之下的人性弱点和局限。
曾经,因为一个会议;我有缘在泰山脚下住了一段时日。早晨自然是要去爬一爬山的。在半山腰停步,然后寻块巨石静坐,看山里的景,想山外的事。或者七弯八拐地四处寻读石刻。〃朝讲学于斯,暮游息于斯,朝朝暮暮念兹在兹,吾身遂与世长辞耶……〃这几句尤合我意,好像不是刻在石上,而在心上。那些吊嗓子的奇声怪调,此起彼伏,隔着密密的丛林,居然遥相呼应起来。泰山的子民真是够幸运的了,在山的博大胸怀中,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喊出心中的郁闷。没有足够的时间爬至山顶,我有些不甘心。每次下山都是循着原路回去的。这山太深,我怕不小心迷失了自己。走在山径上,宛若游在鲜奶中。下得山去,才知道太阳早已窜得老高了。
而鲁山是不同的。鲁山委实是一个安静、简单的所在。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化留存,在鲁山是稀少的。云海日出。四雄争秀。月上听涛。夏日鸟会。万石迷宫。枣树峪……即使作为鲁山的主要景观,它们都没有什么人工痕迹,没有人为地附加一些别的东西。要认识鲁山,只能靠自己去体味。山、水、林、泉、鸟、云,在这里都有着独特的表达。这样的纯生态的、未经雕琢的秉性,很是符合现代人回归自然和返璞归真的想法,也更容易让人体味到鲁山的丰富。简单中的丰富。值得期待的丰富。在这样的一座山里,你尽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走,没有热闹没有喧嚣,也没有叫卖的商业气息……这座山,常常是属于每一个人,属于〃个〃的。你可以聆听山的语言,也可以向山倾诉,或者什么都不去想,只管走下去就行,渐渐地就会走出奢侈的感觉,走出受了大自然的格外恩惠的感觉。
石阶若隐若现。石阶是在山石上直接凿出来的。古人登山,恐怕是没有这路的。脚到了哪里,路就在哪里,虽说这自由是扮着艰险的,但也有真的快意。鲁山并不高,海拔1000多米。隐约的山路,一不小心就把你带到了某个意想不到的境地。不管怎样的惊奇,也无论如何地夸张,属于你的只是平静,一份从容不迫的平静。也只有这平静,才会与鲁山的格调协调一致。即使是在那个叫做〃云梯〃的地方,那些短暂的峻险和刺激,也是在平静中滋生的。所谓〃云梯〃,就是从陡峭的裸岩巨石上开出的300多级台阶。脚踩云梯,宛若走过一段云上的日子。
。←虫工←木桥 书←吧←
第3节:浪漫弹指间(3)
鲁山的石径是窄而斜的,我总疑心山的深处,没准儿会有人居住。不知为何会生出这般感觉,只知道这感觉很强烈,很莫名其妙。脚底是枯黄了的松针,一脚落下去,就会泛起强烈的植物气息,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冲动。松针从脚底渐渐地撤退,越来越少,越来越薄,待到露出了青色的山石,我们已经到达一个叫做〃狼窝〃的地方。〃狼窝〃又名万石迷宫,由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堆垒而成。在山上,石头理应属于最常见的景观,但作为〃狼窝〃原材料的石头,确是有些不同的。它们错落着,恣肆着,纠缠着,幽深,潮湿,让人感觉背后有一双冷冷的眸子。也许,那眸子属于一匹野性的狼,但它与欲望无关,与贪婪无关,与饥饿无关,它更像是一束复仇的蓝色火焰。这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狼窝〃,大抵与狼是不无关系的。这让我想起海明威笔下那只孤独悲壮的豹子:〃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已经有太多的人对此作过这样或那样的解释,但大抵是不宜轻信的,因为那是高寒的地方,是远离〃人群〃的地方。注定的孤独和寂寞,除了亲身体验,任何想象和猜测都无力抵达。环顾一下自己置身其中的这堆怪石,想一想〃狼〃这个意象,我懂得了这个清爽的所在。继续弓腰,继续蜗行,我好似听到了孤独的狼嚎,在松涛声中金属一般地跌落。
二
一座灵性的山,是不能没有水的。同行的友人说,鲁山有个枣树峪瀑布,水从几十米高的悬崖飞流直下,夏如银河倒泻,冬似冰雕玉挂。那水是从沉积的岩层渗出来的,一年四季缠绵不绝、淋漓不断,所以又有个名字叫滴水崖。还有一湾叫做镜泊湖的水,在海拔900多米的山肩上,很有长白山的天池的味道。据说再旱的年份,这里也从未干涸过。水面如镜,鲁山主峰的倒影,藏在了如镜的水面上。大朵大朵的白云,不时从湖上飘过。我们没有亲见枣树峪瀑布,也没有来得及亲临镜泊湖,我们是匆匆的过客。但在鲁山顶峰,我们发现了一条条微润的水痕。想像那些柔弱的水,攀援上了山的脊梁,然后滚动成珍珠的溪流,该是多么让人激动的景像。〃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一位年迈的老妇喃喃自语,她正迈着并不硬朗的步子从我们身边走过。
我们都默不做声了。水比山高,是一份浪漫的景致。而人比山高呢?看远山逶迤苍茫,再看脚下这处女一样的鲁山,我无法预知她接下来将要面临怎样的命运,只能寄希望于那些负责开发她的人的审美水平,对待功名、利益的态度,甚至他人的道德观,以及面对历史的责任感,等等。我知道这样的期望的渺茫。毕竟鲁山已经坚持到了现在。我在心底默默祝福着她,希望她有一个好的结局。这样的一座山的命运,其实也预示了人的自身的命运。举起相机,远山一片苍茫,一截干枯的松枝横逸在镜头中间,我按动了快门。我知道,我已经将什么永远地定格在了记忆中,心里。我知道,我与鲁山相互说出了自己的话,完成了一次最隐秘最默契的交流。
三
鲁山仅仅是保持了一座山的原初样子,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地难能可贵。这让我想到当下的舆论界,在一个〃真理〃遍地、新理念层出不穷的境况里,最需要普及和强调的不是所谓真理,而恰恰是一些常识。恢复对常识的认知,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爱,怕,勇气和担当。
在齐国故地的另一个座山……原山上,我走进了〃石海〃。一片石头的海。见过南国的石林,却不曾想到这世上居然会有石海。上万块天然的青石形状各异,或如卧牛,或如怪兽,或如苍龙,巨石紧紧地组合在一起,遥相呼应成为海的意象,放眼看去很是壮观。这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约在两亿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海底沉积的许多厚重石灰岩,经过地球长期的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露出了地面。约在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和风雨侵蚀作用,形成了石海。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相对应的,是人的所谓〃勤劳〃和〃智慧〃。在〃石海〃近旁,就是齐长城遗址。《博山县志》载:〃长城岭,其范围自峨岭之脊,东逾秋谷接荆山,迤逦岳阳山以东,逾淄水接临朐、沂水界之东泰山,自脊西行,跨凤凰山连原山王大岭,出青石关之西接莱芜境。〃只可惜,远古的齐长城只剩下灌木丛下一段带状的碎石,在荒草乱石的掩映下,显得很是有些落寞。正是这份落寞,让这座郁郁葱葱的山有了别样古意。主人介绍说,齐长城在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蜿蜒出没近5公里,真正的遗址就剩下这一小段了,其余的都是后来仿造的,有烽火台、关隘、藏兵洞等,象一条巨龙横卧凤凰山顶,再现了春秋风采。〃 顺着主人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今人用水泥、石块砌起的仿齐长城,在暮色的山中蜿蜒起伏着。我无论如何也体味不到所谓的春秋风采,我看到的是一个正在日渐被普及的现代败笔,是对历史的理直气壮的曲解。只有那乱草掩映下的一堆碎石是真实的。它们是齐长城散落了的骨骼,依然带着历史的体温。我的眼前浮现出两个意象:石头的海,石头的墙。天然石海,人造长城,两个意象的强烈反差,让我开始怀疑脚下的这座山,让我不相信同一座山会有如此的包容。历史果真可以修复么?修复了的历史会有怎样的意义?
§虹§桥§书§吧§BOOK。
第4节:浪漫弹指间(4)
想到比萨斜塔。那座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4年初建时就出现了倾斜。我总怀疑这是一种天意,也就是说,它之所以成为一道风景,正是因了它的倾斜。在八百多年的历史风尘中,斜塔的斜度逐渐增大,据说塔顶中心偏垂直中心线已超过5米多,有的专家考证,如果任其继续倾斜,到22世纪时斜塔将会彻底倒塌。现实的悖谬常常就在这里,比如比萨斜塔的存在难道只能等待最终的倒掉么?或许,人类会以自己特有的智慧将其矫正或挽救,然而这对于曾经的〃比萨斜塔〃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意味?
青年学者谢有顺在游览柬埔寨的吴哥窟时,面对那个辉煌的废墟,也滋生了同样慨叹。他看到很多工作人员在修葺吴哥窟,他们不明白吴哥窟的魅力和价值,正在于它是一个废墟,一个谜,一个梦。他慨叹道:〃我知道没有人会愿意听我这样的忠告。当地的人,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