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霸-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符强心里十分惊,他记得熊延弼说过,这个汤务和他的哥哥汤宾尹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就单从目前汤务和吴昌时的辩论上来说,所持的立场却又是确确实实站在百姓一边,不像是个什么坏东西,难道是熊延弼对他的为人看走了眼?
他和熊延弼对觑了一眼,发现熊延弼的脸上也都充满着难以置信和困惑。
万历皇帝看向吴昌时的眼光严厉起来。
吴昌时那边立刻站出了几个人,说汤务说的这种情况也只是海禁下的特殊情况。如果全面解禁,那么商人都在把大明的米棉往外运出之后,本地的米棉价钱就会上涨,那么商人再从外洋运回这些物资来卖又会有利可图。商业流通之后,这些物资很快就会趋于平衡。朝廷因为这些商业流通而得来的税收,就会越来越多。商人虽然是五税其一,看起来是商人站了银子的大头,可是他们还要成本,而且并不是一个人在持有全部的资金,朝廷在其中只是坐收其利,永无亏本之患,所以朝廷只会因为商人的富裕而越来越富,这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君获其利。
汤务斥责对方是想当然,商人趋利,永远不会指望物资供有的平衡,他们只会在其中不断倒腾,把平衡打破、把物价搞乱后牟取暴利,而朝廷却要为这些商人打破物资平衡带来的民生反应承担后果。
吴昌时那边的人也奋起反驳,说汤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商人靠的就是大明天下的百姓赚钱,百姓越富足就越有余钱购买商人的物品。搞乱物价决不会是商人们的目标,平衡状态下的百姓民生,才是商人追求长远利益的最好环境。而且海禁屡禁不止,堵不如疏。就是不开海禁,有些不法奸民一样会走私出海,最终又酿成倭寇一样的海患。现在与其让他们逃税私肥,乃至孳生寇盗,还不如尽早开放海禁,给遵纪守法的商人以机会。这样既能有税收,又打击了那些走私奸民。
两边人各执己见争论个不休,其他朝官也交头接耳私下议论。这下连符强都觉得是越听越糊涂,不知道他们两边说的到底谁对还是谁错,而且他发现身边的熊延弼和自己一样,好像也是陷入了糊涂状态,皱着眉头不停地掳着胡须。
宝座上的万历好像又有些烦躁起来,坐在哪不安份地动来动去。
“各位爱卿。这全面解禁,既然利弊难分,就不用谈了。”
万历说着脸上有些舍不得的样子,说:“不过这要是连月港都关了全面禁海,似乎也确实不怎么妥吧?这个……可有人有什么法子,能让朕的……大明既收到大量的关税,又不让大明的物资过分外流么?”
底下的官员们一个个张口结舌,面面相觑。熊延弼往符强这边低下头,好像在整理自己袖子里的什么似的,嘴里轻轻说了几个字:“关税是税监直接收进内库。”
符强立即明白过来,原来皇帝在想的是怎么填满自己的私库。难怪刚才李化龙要自己去辽东矿税监哪领赏银的时候,这皇帝跟被人割了肉一样的大跳,还逼着赵世卿立即给自己发放银子,原来是怕拖久了,户部又给推到辽东矿税监去。
不过他又有些困惑了。记得看过的史上有说过,这个皇帝曾经下旨给户部,让从太仓拨银两千四百万两银子,给自己的儿子大婚花费用。这整个大明天下都是他的,既然户部的银子能自由支用,何必只往自己私库里塞呢?这银子放那里不都是一样的吗?
底下的人都还在错愕,那边万历又说:“你们说这要是朕也派人到海外去开采金银矿,那么回到大明的银子就是朕的更多了吧?那时候,就算是市面上米价再涨,只要我们带回来的金银能买更多的米棉,那不是算不得朝廷蚀本了?”
符强发现庭上站着的官员都从愕然状态转入了呆滞状态。皇帝的招数也太高了,这是什么理论!
万历突然好像才发现符强站在殿门边一样,冲着他招招手叫他到前面站,说他现在是二品官,不应该站到班末去。
符强躁得满脸通红,可是皇帝召唤又不得不去,只好拖着那身小丑装走到前面。
“刚才朕的话,你都听明白了吧?你觉得朕说的怎么样?”万历的语气里充满了希望符强赞同的期待。
这种事情绝对是博得千秋骂名的好机会,如果在后世来说,还能用来炒作一下名声,在明朝怕是上街都会被人丢石头的。
符强的冷汗,从额头上沁了出来。
第十二节 东南有金
“陛下的话实在深奥。这个,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草民……我年纪太小,又没读过多少书,这些海禁、商业都是经济民生大事,实在是想不明白。子又曰:十邑之内,必有忠信。这里朝堂上都是四方有学问来做官的……陛下还是该问问他们。”
符强赶紧搬出路上熊延弼教的那些东西,故意把‘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说成皇帝聪明自己愚蠢的意思,表示自己水平太差,好把这个问题推给庭议的大臣们。
万历张大嘴巴愣了半天,问:“这个‘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么用法,是谁教给你的?”
符强下意识地往熊延弼看了看,熊延弼正在把袖子往脸上遮。他可不敢说是熊延弼教他这么个解释法,要不估计得被他掐死,只好说:“微臣是自己看书看来的。”
万历脸上有些尴尬,说:“朕也忘了你是武将,年纪又小。咳咳,你还是应该读点书,要不然朕委派你出去担当大事的时候,还不给人骗了。”
“赵世卿!你是户部尚书,这既然是经济之道的事情,就由你来说吧。”万历好像和赵世卿有仇,往他一指,大声说。
赵世卿满头是汗,嘴巴里臣臣臣了半天没说出第二个字。万历不耐烦起来又催促了一句,赵世卿急忙说:“臣以为,他们既然各执己见,又各有道理,难以判断。不如……不如问策天下,所谓‘十邑之内,必有忠信。’一定会有人能够解答得了的。”
万历显然很不高兴。他问的是他那个海外开采金银的主意怎么样,赵世卿回答的是汤务和吴昌时争论的话题。这也就算了,还慌不择词,连符强刚才用过的推脱招数都搬了过来,明显就是在推脱。
就在万历对赵世卿翻着白眼,像是要说出些什么挖苦话的时候,叶向高突然启奏说:“臣以为赵尚书说的‘问策天下’有道理。今年的增开的恩科会试就在八月,不如只考策论,以海禁和农商、织造的政措为题。这样既可以征集天下妙策,又能选拔有经济之才的仕子。”
万历脸色更加不好看起来,恼火地说:“问策就问策吧,你们自己看着办。”
这时候原先和万历说话后离开的太监,捧着两个丝帛卷轴回到大殿,在万历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符小哥儿,你虽然年齿稚嫩,却神勇猛贲。两次胜仗都是以寡击众,还斩杀了大酋,说明你足堪大用。嗯嗯,朕很欢喜。”万历看了看那个太监带来的卷轴后,那张脸上的表情,就像那件蓄谋已久的事情就要启动一样,笑眯眯地对符强说。
符强心里一跳,赶紧小心地谦虚了几句。心想坏了,自己这块石头要被丢出去了,就是不知道被用来扔谁。
万历往那些朝官们看了看,挪了一下身子,对符强说:“朕听说海外多产金银,可惜都被西洋那些夷人把着。早年的时候,朕就派人去吕宋看过,还罗致了当地的侨民准备去机易山自筑一城,建立我大明的海外领地。可惜不知什么人对西夷胡乱造谣,说大明要夺他们的领地,害得西夷杀害了两万多侨民,让我大明拓疆海外的计划化为泡影。”
“这几年倭寇侵入台湾哆啰满,开挖金矿,又北上攻击鸡笼山土番。福建军镇要防卫沿海,只能每季派出少量的游兵前往巡视,不足以同他们相抗。如果让倭寇的奸计得逞,大明东南海疆就又要有大忧患了。”
“所以,朕打算让他们立即庭议,会推你出镇台湾总兵,经理台湾海外御倭事宜,全权处置军需军资。驱除台湾倭寇,为大明靖护海疆。”
万历这个时候就已经对南海感兴趣了?还要去挖金矿?台湾哆啰满又是后世的什么地方?出镇台湾总兵?
符强心里一团的浆糊,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样回答。
万历好像也没打算要符强回答什么,和他说完话以后。转头问朝堂上的官员们,既然是让符强出镇台湾总兵,那么应该加一个什么名字的将军衔,才比较贴切合适。
各部大员和给事中御史们立即炸窝,朝堂上喧闹起来。
这些人出奇的没有像前面庭议时那样分成好几派争执,除了熊延弼以外,全都对万历这个决定表示异议。
。 想看书来
第十三节 台湾军镇(上)
刚才还唯唯诺诺的赵世卿,这个时候最先反对,说万历不应该因为看上哆啰满的金矿,就在台湾设一镇总兵。台湾地处海外,如果要设总兵,又要增派不少兵丁将领。每个军士一个月光是粮饷和小菜银子、还有料草军资等其他维持杂费,加起来要三两银子。就算台湾只驻防一万军士,每年光是军饷杂费就要三十六万两银子,这还没算上可能需要花费的几万两民间输送军资军粮的运费和工食银子。
而且组建军队必须的刀枪、火器、盔甲、盾牌等军械军资,每个人要摊上二十多银子才够,加上募兵前期训练的各项费用,这里就是三十多万两。台湾如果新设军镇,营房、道路、港口、城堡等基础建设,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加上海防造船费用,这里又是将近十万两银子。这些先期费用加起来就要四十万两银子以上,而且还是只按一万军士的规模估算。
赵世卿说,就算前期费用全部都能筹集,那么这一镇军镇每年最少也要花费四十万两银子。现在一两黄金能折八两五钱银子,要在维持台湾一万规模的驻军而不亏本,哆啰满就必须每年挖出四万七千零五十八两八钱的黄金。皇帝从万历二十五年向全国派出矿税监,到万历三十四年的十年之间,矿税监们向内库进奉的黄金总共也只有一万两千四百两五钱三分,要想让一个哆啰满一年内就能挖出这些矿税监十年才能收集到的黄金的三四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其他大臣有的说台湾驻军,容易和倭寇再启争衅。当年朝鲜抗倭,前后七年,朝廷花费了近千万两银子,什么也没有得到。后来三个皇子大婚,又把太仓的库储全部搬空,现在好不容易休生养息了十几年,那些年每年太仓都是入不敷出,今年太仓银子才刚刚能够收支平衡。如果再和倭寇大起冲突,哪就无钱募兵,无钱发饷了。
还有的说,符强是一个武夫,年纪又小。如果外放出去镇守台湾的话,一旦下属欺他年幼无知,私下贪腐枉法,他一定觉察不了。到时候不但皇帝的黄金没有着落,还会倒贴上建立军镇的花费。
万历烦躁地站了起来,把卷轴丢回身边太监的怀里,大声说:“用膳!午朝再议。”
两个太监急忙兜住万历的肥肉,扶着他离开大殿。
符强这时候才发现肚子已经饿得打鼓,时间都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他实在想不通这个神经病皇帝为什么对黄金白银这么有兴趣,为了和大臣们争这个问题,居然陪着一起饿到了申时。
宫里的太监们给每个人送上了一份饭菜。符强端着食盒坐到熊延弼边上,朝廷上的其他大臣早就各自分成了几群,筷子饭粒满天飞舞,毫无忌惮地评论皇帝任命符强这个小毛头出镇台湾总兵的荒唐决议。
符强心里倒是十分愿意出镇台湾。后世史书里的郑芝龙在台湾发家,海上势力甚至膨胀到了日本和南洋,西班牙和荷兰都要躲着他走,后来还被明朝招为水师。自己和方容都是拥有未来知识的人,现在又有三姓堡所有人的支持,而且是带着朝廷的兵马出镇总兵,要闯出比郑芝龙还好的前途,绝对是大有可为。
最重要的是,李如梅刚刚被任命了辽东总兵,三姓堡在他的辖区里,一定会被他暗算。如果自己出任台湾,这帮把自己和方容当做的真正亲人的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着自己到台湾安家,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呆在辽东过日子了。
符强小心地向周围看了一下,发现那些官员们似乎为了划清界限,和自己这边离得远远的。他轻声地向熊延弼说了想法,问他有什么意见。
熊延弼装作扒饭,小声回答说。朝廷太仓里的库银根本就没剩下多少,刚才他和赵世卿去领银子的时候,里面只剩二十多万两。赵世卿把那两万七千多两支付了之后,当场就坐在地上大哭。
出镇台湾肯定要派驻大量军队,否则不要说吕宋的佛朗机人和倭寇的觊觎,就是那些海盗都对付不了。可是朝廷确实是不可能再拿出这么多银子了,就算只派五千军士,太仓的库银也只够支付一年的军饷和军用。军士们一旦无饷可领鼓噪起来,台湾军镇最终还是会被撤回。到那个时候,现在的这些人肯定会落井下石,符强也就祸福难料了。
符强回答说,兵还可以再少一些,到台湾招募土著充实。早期的军士们可以屯田,这样可以就地解决一部份食饷,其他费用可以先用自己的银子垫支一部份。然后严厉打击那些不缴税的海商们和杀人越货的海盗,用缴获的钱财充做军饷。只要台湾周海的事态稳定,朝廷一定会派人发展内政。刚才汤务和吴昌时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到时候不管朝廷是全解海禁还是严申海禁,台湾都应该能够在地方上获得税收。而且就算当地收不上多少税,最起码在台湾周边海域的事态稳定了之后,福建和浙江的备海费用就可以省下很多,那样就足够台湾军镇支用,哪样朝廷也就有钱维持台湾的军需了。
熊延弼眼睛里亮了一下,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第十四节 台湾军镇(下)
万历皇帝可能是连晚饭也一起吃了,他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酉时末刻,午朝都已经变成了晚朝。
朝官们早就已经讨论了个够,万历一出来,他们就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
其中有一个御史居然怀疑起符强是不是真的只用了三十六骑就大破了朵颜部,因为当时还有辽东镇的轻骑营和闽浙东协骑铳在场。
他问熊延弼,这个符强只不过这个月才满十二岁,真的就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吗?这种人出任台湾镇总兵,半夜要不要派人给他换尿片?而且他刚刚父母双亡,正应该丁忧三年,怎么现在就能让他任职视事?
熊延弼没好气地回答他。武将什么时候讲过丁忧的习惯了?就算是有,张居正不是还夺情视事过吗?至于符强有没有能耐,大家到京师神机营的校场比试一下就知道了。要是他怀疑符强的战功,可以自己也带着三十六个家丁或者三百六十个家丁,去跟符强带着的人比划比划,死了的就不要回来了,对错就是这么简单的事。
那个御史往符强看了看,脖子一缩躲到了别人后面。
赵世卿突然抹了一把眼睛,气嘟嘟地说:“没有银子!太仓一两银子也没有了!他不是三十六骑家丁就破了朵颜两万多骑吗?有本事就一个朝廷的兵都不要带,一两银子的饷也不要领,带着他的那些家丁去当台湾军镇的经理总兵!再立了战勋回来,我当了裤子给他发赏功银子!”
吴昌时和汤务等几帮人也都站出来支持赵世卿的话,一个个都表明态度,说只要符强愿意不带朝廷的军士,不领朝廷的军饷,他们就同意会推增设台湾军镇。如果符强再立了战勋回来,他们也跟着赵世卿当了裤子发赏功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