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芥子气炮弹 德军用猛烈的自卫反击进行抵抗,并首次使用了芥子气炮弹。德军研制的一种叫〃黄十字弹〃……芥子气的糜烂性毒剂首次在伊普尔战场上用以对英军作战。
当常规炮火停止之后,英军就从掩蔽部里出来作战。突然,成批的〃黄十字弹〃在前沿爆炸。一两小时后,士兵们出现了严重的结膜炎、皮肤发红、起水泡和咽炎等症状,咳嗽不止。〃黄十字弹〃是在肺伤害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炸药量太少,因而减少了英军的伤亡。
有毒的气体窝在泥泞中未能引爆的炮弹里,使士兵的生命面临致命威胁。11月6日,加拿大士兵打败德军并占领高地。
在20世纪军事上,帕斯尚达尔的名字与索姆河几乎一样响亮。在这场战役中,糟糕的天气破坏了黑格和他的将军们精心部署的计划。由于泥泞的阻碍,他们无法像以前那样迅速获胜。5个月的持续作战使英军大约死伤了33万人,这一巨大的伤亡数字使得英国人的新战术几乎毫无意义,也没有帮助战略形势实现什么实质性突破:至少24万人的损失并没有妨碍德军攻占比利时,战争接下来又持续了一年。因此,尽管伊普尔第三次战役无疑是一场胜利,但它似乎更像是一个败仗。
步兵加坦克:康布雷战役(1917)
Stormtroopers and Tanks: Cambrai
康布雷战役是大规模使用坦克的第一个范例。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原则和对坦克防御战术的形成,均与这次战役有着密切的联系。
坦克粉墨登场 在康布雷战役中,英国以坦克为先导冲破德军防线的尝试,是新式进攻战术的首次示范。
早在1914年夏天,就有人提出一种新式武器的构思,这就是后来的坦克。经过各式各样的测试后,英国皇家海军建议制造一条〃陆地船〃,并将美国制造的霍尔特履带车作为研制对象,它由牵引机作为底盘,当时的黑格将军对之非常赞赏,并建议立即投产使用。英国军需大臣大卫·劳埃德·乔治被批准实施这一计划,马克Ⅰ型坦克于1916年夏天开始抵达法国,当初用〃水箱〃的名义来隐瞒其真正用途。
第一批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总是被人高估,大多数是出于宣传的原因。事实上,它们的行进速度比步兵稍微快一点,但极容易出现故障,经常陷入西部战场的泥泞中。此外,当坦克熄火时,坦克里的士兵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然而,战士的热情并没有因武器的拙劣而下降,它们反倒提升了部队士气……士兵们信任所有能让他们摆脱战争的机器。报纸上也大肆渲染,而独立坦克团的成立则令它们的形象更加深入民心。坦克在英国大小城镇巡游来为战争募集资金……也许这就是它们在参加战斗之前最有意义的军事活动。
首战告捷 到1917年夏,更多经改良的马克Ⅳ型坦克被制造出来,并在伊普尔第三次战役中配备了190辆,而战争的结果则令人大失所望。大量的泥浆和损毁严重的道路是造成坦克表现不佳的原因,1917年11月,对坦克的优点十分确信的黑格决定把所有坦克集中在一起,利用康布雷的坚实地面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这场进攻起初设想为大炮进攻,却另有人提议,坦克亮相背后的主要目的就是当作铁丝网清理器来使用,这样炮兵就无需承担这一工作重任。如果要追击敌军,它便成为追击的骑兵。不管事实如何,坦克指挥官肯定热切希望战争能真正证明它们的价值。
为了取得最出人意料的效果,英国第3军团司令没有使用通常的毁灭性掩护炮火,11月20日上午,坦克出发了。薄雾掩护着它们前进,渐次性掩护炮火落在它们面前。大多数德国士兵因这些叮当作响的庞然大物的逼近而深感不安,并随后纷纷逃离战壕。仅在10个小时之内,前线军队便向前推进了8公里。
坦克分成每三辆一组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第一辆冲破铁丝网,停在敌人的战壕前,并用机关枪扫射战壕来保护其他坦克;第二辆坦克随后往战壕里扔一捆树枝,然后用机关枪进行扫射;第三辆坦克用柴捆作辅助跨过第一道战壕,并在第二道战壕扔下自己的那捆树枝,然后以机关枪扫射。接着第一辆坦克跨过两道战壕,并在第三道战壕扔下一捆树枝。用这种循环前进的方式,战壕很快被破坏掉,并被清除。在福莱斯可威斯,一个德军炮兵据点则全力抵抗,在被侵占前曾设法毁坏几辆坦克。
尽管坦克发生故障并陷入泥泞之中,英军仍然坚持进攻至11月28日,这时候他们已经抓获了大约1万战俘,并成功地夺取了200门大炮。
德军夺回失地 但是,盟军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11月30日,德军便发动大规模反击,重新夺回被坦克占领的所有土地。从1916年开始,德国人便意识到要发展新战术,其中包括防御的机动性……士兵们学会不要站着受死,而应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比如,他们可以在盟军进攻之前撤退;设有机关枪的前沿据点则如同一张网,随时等候盟军士兵掉进去。
这个机动性战略可以用于突击队,比如一小队训练有素的士兵,只要装备有手榴弹、迫击炮和机关枪等,便可攻占较为薄弱的敌军据点,而把所有军事要塞都留到随后的时间内再来对付。当特种部队带头发动进攻时,他们便开始被军队里的其他人视为中坚分子,这有助于提升他们投入战斗的士气。在康布雷战役中,担任反击战先锋部队的正是突击队,他们的胜利备受德国将军们的关注,并在随后的1918年战役中得到广泛采用。
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使得盟军士兵筋疲力尽,致使德军成功地夺回失地。反击战在12月6日结束,双方各损失约万人,战斗重新退回到起点。
伊普尔和康布雷的失利使盟军指挥部愁云惨淡……他们曾花费了不少力气来研究打破僵持局面的新作战方式宣告破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胜利的关键在于质量而非数量。布鲁西洛夫在东线战场上已经证明了这点,1917年初英军的胜利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作为装甲战的权威人士之一,里达尔·哈特认为康布雷战役尤其典型:〃仅用378辆坦克和4000名坦克兵抵抗6个步兵师,并使得敌军付出约5000人伤亡的沉痛代价。〃事实上,坦克在康布雷战役中所发挥的作用被宣传得比实际情况更为斐然,受到人们的普遍看好,但尽管如此,盟军最高指挥部在1918年却没有再继续采用大型坦克进攻。也就是说,真正的坦克时代尚未来临。
德军夺德军夺回失地
〃来个中心开花〃:鲁登道夫攻势(1918)
A Solid Blow: Ludendorff Offensive
鲁登道夫完全放弃了〃不惜一切代价保住阵地〃的作战指导思想。他认为,猛烈的炮火可以消灭前沿阵地的全部守军,人被消灭了阵地也守不住,因此应该把部队撤到远离前沿阵地的后方,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
大限将至 当最后的大型攻势纷纷搁浅时,德军离最后的战败已经不远了。突击队战术没能冲破盟军的反抗,盟军的坦克让德军感觉压力沉重,士兵军心涣散……这是德军行将覆灭的征兆。
但德国总理劳埃德·乔治认为,如果英军在新武器、新战术的协助下仍无法在伊普尔或康布雷获胜,这次他们又怎么可能有突破性进展呢?因此,在西线继续发动损失惨重的攻势已经大可不必,兵力最好转移到其他欧洲战场。于是,英国士兵被增派到意大利战场,在佛兰德斯和法国等地的部队人数锐减。
德军最高司令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也对局势信心百倍。他的部队现在对新式进攻形式已经很有经验,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人数优势。此时,卷入革命的俄国已宣布退出战争,东部战场的士兵也可以转移至西部。鲁登道夫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进攻机会,并在1918年春天发起了攻势。
春天攻势 英国和法国部队驻扎在旧的索姆河战场阿拉斯和拉菲尔之间的地区,鲁登道夫将选择此地作为进攻点,决定采取突袭的进攻方式。英军接受了保卫法军边境阵线的任务。3月21日,持续5小时的炮轰拉开进攻序幕。在薄雾、毒气和烟幕弹掩护下,进攻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接近100公里(60英里)长的前线,英军和德军65个师展开了生死较量。英第4军团惨败,在战线上形成了一个缺口;位于战线北边的英第3军团则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黑格促请法国当局帮他把裂口堵上……一旦阵地不保,巴黎将进入远程大炮的攻击范围之内。但贝当对保卫巴黎一点兴趣也没有。德国军队向盟军阵地逼进约65公里后,因等待补给而停顿下来。
尽管战绩辉煌,但首次攻势仍让鲁登道夫付出高昂代价:25万德军伤亡。但关键的问题是,盟军所损失的,只不过是部分最精锐的突击队。
4月,鲁登道夫开始在伊普尔附近发起新一轮攻势,目的是夺取运河港口,切断法军对英军的支援。德军选择了一个由葡萄牙军队负责把守的薄弱点,在盟军战线上冲出一个缺口。几轮进攻后,伊普尔第三次战役的失地全部被德军收复。英军、比利时军和法军浴血奋战,设法阻止了德军这次胜利的继续突破。
5月29日, 鲁登道夫向盟军再次发起又一轮冲击,这次挑选的是埃纳河上的法军。盟军在强攻之下失利,德军则向前推进30公里。这时,德军受到该地区一支新军队…… 美军的阻挡。6月,德军又向盟军阵线发动两次袭击,结果却被法国和美国军队所牵制。当时的盟军战机和大炮猛烈轰击德军占领的桥梁,摧毁其补给线。鲁登道夫气数已尽,他的士兵已经没有再继续奋战的勇气和意愿。而在盟军方面,每个月却还将有30万美军持续增援。
德国人的〃凶日〃 〃8月8日是德国军队的凶日,〃鲁登道夫后来在###中写道,〃我惧怕的所有事情以及我常常受到的警告已经全部变成现实。我们的战争机器不再有效。〃8月初,鲁登道夫不再采取主动进攻……主动权已转移到盟军手里,他们正准备对德国发动一场大规模突袭。罗林森的英军和联邦第4军团的总人数几乎为德军的两倍,部队在晚上行军的消息被封锁起来,以致大多数盟军士兵对即将发生的袭击都毫不知情。
8月8日朝阳升起之前,在薄雾的遮蔽下,约456辆坦克和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盟军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前进,等待着穿过亚眠的索姆河南面。防守薄弱的德军阵线很快便土崩瓦解,退后了13公里。由于士气低落,德军头一天便被俘虏了万人。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接着便扔掉武器。他们已经厌倦了战争,战斗的意志已被盟军粉碎。
由于补给和交通问题无法维系更多的部队,盟军渐渐减缓了前进的速度。8月21日,英国第3军团继续强行往北推进,第4军团也重新恢复了前进。盟军同时进行的连续进攻看来是打垮德军的关键。英军把渗透战术运用得跟德军一样卓有成效,确保了战场上一往无前的挺进。
一战终结 盟军的反击战迅速展开。在潘兴将军指挥下,美国第1军团在9月对默兹河…阿尔贡地区发起进攻。法国人收复了色当。在北边,英军10月5日成功突破兴登堡防线。
德军最高指挥部陷入一片恐慌。鲁登道夫确信,由于德国缺乏支援,他被人从〃背后插了一刀〃。德国领导人开始考虑停火,英军则在10月继续加强进攻,突破了德军在塞尔河的防线。德国向美国总统威尔逊寻求和平谈判,但威尔逊声称自己绝不会跟一个军事###国家谈判。10月27日,鲁登道夫辞职。两天后,德国公海舰队发生叛乱,德国人的不满终于爆发。
除了承认战败,德国政府别无选择。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德国损失了超过50万人。皇帝被迫退位,随即逃亡到荷兰。德国成为共和国,并在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宣布停战……在英国,为纪念在一战中死去的士兵,这个日子被定为〃荣军纪念日〃。德国军队撤回到1914年以前的边境,第一次世界大战终告结束。
与一战相比,二战似乎更具残酷性和毁灭性,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水、陆、空三军在登陆作战时的紧密配合。战斗机作为战斗主力直接参战,无线电通讯在侦察中被广泛运用,高科技的航空母舰和原子弹也相继问世。
野兽的暴行:侵华战争(1937)
Brute Violence: The Invasion of China
1937 - 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遇难者达数千万。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遭受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这场战争,付出过像中国这样惨重的牺牲与代价。
刽子手的磨刀声 打败国民党、占领中国南京后,日本逐渐控制了中国的中心地带。然而,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暴行震惊世界……关于大屠杀、大抢掠的种种骇人听闻的事实,预示着这场战争对待战俘和市民的手段极端凶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拉开序幕,其标志不是珍珠港战役,而是1937年的日军侵华,当时日本的军事扩张已达到了巅峰的状态。
20世纪20年代的国内战争已经让中国元气大伤,日本人乘虚而入,并于1931年侵略满洲里。当时的日军捏造了一个名为〃奉天事件〃的阴谋,声称中国准备炸断奉天与亚瑟港之间的铁路,于是进入中国,发动战争。结果,日军占领奉天省,并将其命名为满洲国,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在那里当上了傀儡统治者。为了宣泄不满,中国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示威;作为报复,一支日本军队很快在上海登陆。两国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1936年6月,广田宏毅内阁上台,日本开始全面军国主义化,加快了侵华步伐。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中国北京西南永定河上的卢沟桥附近,制造了另一场冲突,以便用作全面侵华的借口。日军在随后的重大战役中显然更占优势:日本是亚洲最现代化的国家,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军队人数达30万,装备有最新式的武器。而当时,中国的军队主力是蒋介石指挥的国民党军队,有200万士兵,部署在南京周边地区;在中国西南部,还有属于共产党的15万游击队员在活动。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同意联合抗日。
1937年夏,日本军队控制京、津,向西面和南方进发,企图击败中国人民的反抗。但到了秋天,中国民众和军队的奋起抵抗明显地拖延了日军进程,日军补给线也开始逐渐拉长。在对上海的又一次进攻遭到坚决抵抗之后,日本花了数月时间,通过海陆袭击来扫荡这个城市。9月,日军的一个师在中国西南部被共产党打败,中国军民士气大增。
日本原以为征服中国唾手可得,结果所花的时间却远比他们预料的要多得多。当日军在侵占上海后,即向国民党的首都南京进发。
南京的耻辱 1937年11月,三支日军部队迅速向南京行进。他们冷酷而残忍,不断摧毁沿途的村庄和城镇。苏州是太湖东岸的一个历史名城,因其古老的运河与桥梁而名扬四海,具有〃中国威尼斯〃的美誉,但日军占领后,不仅大肆屠杀居民,还焚烧文化古迹,掳走数千名妇女充当日本士兵的慰安妇。几天之内,苏州人口从35万锐减至不超过500人。这还仅仅只是战争罪行的开始。
12月7日,日本军队逼近南京。中国军队30万人的防御成效不大。军队开始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