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火中的外交官: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纪实-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的一些部门,还有美国其他情报机构的代表参与这一过程。
  按照美国的战略常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电子监听的一个目标。大使馆往来的电话和电报是美国“国家情报手段”的首要目标之一。我在南斯拉夫任职期间,同美国驻南联盟使馆保持交往。美国驻南联盟临时代办曾来我馆参加国庆招待会,美国使馆武官也曾来过我馆拜会任武官。因此,美国情报机构的总部关于没有注意到中国大使馆1995年迁址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
  第三,如果建议目标通过了上面那道核实,该项目会提交到北约布鲁塞尔总部,再通过一次复查程序。在北约总部的联合情报和联合行动部,对所建议的目标进行证实的美国情报人员用北约其他国家提供的情报再次核实。在目标批准之前,北约情报人员还要进行地面核实。在中国大使馆被炸事件中,可能让贝尔格莱德的地面情报人员在炸前亲眼见一见这个目标,以证实确定这一目标在各方面是准确无
  

炸馆事件解析之一(3)
误的。
  第四,如果像有关人员所说,将中国大使馆定为目标时,没有核实情报,那就完全是北约指挥部的重要人物故意破坏。根据北约的内部规定,除非布鲁塞尔得到目击证人的证据,确认有关目标的情报是正确的,否则这些人不能授权轰炸。
  第五,在这次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战争之星”一共执行了150次战斗任务。其中149次任务中,战斗人员并不知道袭击的目标是什么,只是拿到目标的经、纬度,也就是该目标的坐标数据,飞行员就按照手中掌握的这些数据来投放炸弹。但是,5月7日晚上的轰炸目标却显得有些特别,除了坐标数据之外,在旁边,还有一行文字:“南联盟军需供应部。”这是一个“奇怪的巧合”,还是“欲盖弥彰”呢?
  第六,美国国家地图局不愿充当替罪羊。该地图局5月16日发表一份正式新闻稿,强调“使用我们的产品的人员,不管是国务院、情报分析家,还是陆军、陆战队、海军或空军,都可以信赖国家地图局全力以赴的及时性、准确性……”声明说,“国家地图局的用户对我们有巨大信心。”声明还进一步强调,“最近有关国家地图局地图准确度的新闻报道,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国家地图局发言人珍妮·拉弗利向《亚洲周刊》证实:“我们的地图正确地标示了中国大使馆及南联盟军需局的位置。”她说,“问题一定出在其他数据上,因为瞄准轰炸目标不只靠地图。”由此可见,美国国家地图局的郑重声明有力地驳斥了“地图标错”之说。
  第七,就在误炸之说甚嚣尘上之时,5月18日,南联盟建筑师向记者展示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所在位置的图示。它说明使馆与两度遭空袭的塞尔维亚社会党总部大楼的直线距离为两公里以上,使馆距南联盟政府大楼也有一公里。他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是建筑在一片空地上,馆舍所在地原本是一片荒地,那里没有任何建筑,更谈不上什么军事设施。”炸馆之后,到此地参观的我国内以及外国代表团看完使馆所在地及周围环境之后,都认为美国和北约的说法无法置信。美国国防部的一位高级官员也表示,中情局所说的由于“过期地图”造成的轰炸很难站得住脚,因为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早在四年前就搬到了现在的新地址。
  第八,美国和北约口口声声说要轰炸的是“南联盟军需供应部”,实际上它的名称是“南联盟物资供应局”。炸馆之后,我曾专门驱车去看过这个地方。该局距使馆直径距离约公里,要绕过好几个街区,位于一个居民区的一角,是一个不大的灰色二层建筑。无论是周围环境,还是建筑规模及建筑特色,同使馆毫无相似之处。把使馆同物资供应局混淆造成误炸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轰炸中国使馆约两周之后,北约用一枚炸弹轰炸了这个所谓的“南联盟军需供应部”大楼。令人十分费解的是,为何轰炸南联盟内务部、联盟国防部、南军总参谋部等十分重要的项目由北约总部策划和执行,而一个小小的“南联盟物资供应局”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亲自策划,并从美国本土派遣重型轰炸机远涉重洋去实施轰炸呢?
  基于上述种种,美国和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究竟是否是根据“标错的地图”、“过时的航拍照片”而实施的误炸,还是由读者自己去下结论吧!
  

炸馆事件解析之二(1)
美国和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各种流言蜚语不胫而走,各种背景的媒体蜚短流长。不难看出,有的媒体是为美国和北约的全球战略服务,因此,也就为其炸馆行为辩护,事后为其行为寻找借口。
  说法之一是,轰炸针对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据说,一个日本记者后来回忆说,当时他看见从被炸使馆逃出几个白人,说塞语,不是消防队员。他就此推测,说米洛舍维奇当时藏在中国使馆。美国人获取确凿情报证明中国使馆允许米洛舍维奇避难的消息后,断然采取行动,既从肉体上消灭米洛舍维奇,又给坚决反战的中国以难堪。我驻南斯拉夫记者认为,要不是这位记者眼花了,就是他服务的那家报纸与某些势力配合,其动机令人怀疑。当然,这位记者的背景我们就不去考究了。
  我在这里可以郑重地声明,关于米洛舍维奇总统在使馆避难一说,完全是彻头彻尾的捏造。我不愿去分析谎言制造者的意图,他受何人指使以及因此得到什么样的奖赏。我只简要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局势和背景,对此种说法就不难做出判断。
  迄至炸馆之日,北约空袭南斯拉夫已经进行了45天,南联盟虽然受到严重破坏,遭受巨大损失,但南军抗击北约的士气仍很高涨,南军的军事实力并未遭重创。据事后有关媒体报道,南军最好的装备转移到安全的地下要塞,飞机、计算机、雷达系统被深深地藏匿在地面以下。据称,地下工事完全可以承受中等强度的核打击。北约空袭结束时,南斯拉夫军队从科索沃完师撤出,可为佐证。总体来说,南斯拉夫老百姓对南斯拉夫当局抗击北约侵略的政策是支持的。尽管经常断水断电,人们尚能忍受。同仇敌忾仍是社会的主导气氛。南联盟国内局势稳定,秩序井然,没有发生内乱的迹象和可能。米洛舍维奇仍在主持大局,指挥抗击北约的战争。因此,对米洛舍维奇来说,不存在避难的问题。
  退一万步说,假如米洛舍维奇真的在使馆避难,美国和北约也无权轰炸使馆。翻阅外交史,一些政界高层人士,包括总统以及总理,甚至包括普通公民到外国使馆避难之事不乏其例。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舍、住宅及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袭击使馆,是对维也纳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践踏,也为天理人性所不容。
  说法之二,称米洛舍维奇要于5月7日夜来中国大使馆参加招待会。这实际上是说法之一的变种。奇怪的是,直到2004年10月,还有这种说法。据《中国青年报》载,原南联盟军事情报局上校情报员彼得科维奇近日在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认为,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初衷是想炸死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彼得科维奇说,北约情报部门获悉,5月7日,中国大使馆将举行招待会,米洛舍维奇将出席,因此北约决定轰炸使馆,目的是置米洛舍维奇于死地。
  这一说法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原因在于消息来源是南斯拉夫方面,而消息的传播者竟是原南联盟军事情报官员。我不认识这位官员,也不知道他是为谁从事情报工作,更不知道他是否是某国情报机构在南斯拉夫情报部门的卧底。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没有哪一个使馆还举行招待会,更何况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不知如何举行招待会。在平时,起码我在贝尔格莱德任职期间,米洛舍维奇总统除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米鲁蒂诺维奇举行的南斯拉夫国庆招待会之外,从未出席外国使馆举行的招待会。我在南联盟期间,曾举行过三次国庆招待会,米洛舍维奇从未出席过。特别是在战争期间,米洛舍维奇更不会出席外国使节举行的招待会。我想,彼得科维奇上校的说法,也许会蒙蔽一些不谙世事的人,但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识破这种说法是一个骗局。
  说法之三,称美国人怀疑中国使馆曾被用作“无线电转播中心”。丹麦《政治报》记者延斯·霍尔舍、英国《观察家报》记者约翰·斯威尼等组成的调查小组披露了这样的结论:美国人怀疑中国使馆里隐藏有先进的通讯和电子窃听系统,中国方面把自己搜集到的军事情报传送给塞尔维亚方面;作为交换,南军将击落的F…117A隐形战斗机的残片交给中国。美国人以为中国已经搞到隐形技术,所以大为恼火,于是冒险对中国主权领土进行了轰炸。延斯·霍尔舍在其报道中说,他获悉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时,就知道北约的“旧地图”解释完全站不住脚,“但自己那时对此并不十分关注”。后来,他随北约部队进入科索沃后,遇到北约一名情报官,开始得到怀疑的理据。“这名情报官告诉我,中国大使馆曾被用作一个无线电转播中心,这也解释了它为什么会被炸。”
   。。

炸馆事件解析之二(2)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所有大使馆同其派出国都有无线电通讯联系,这一系统不可能移作他用。中国政府此后已多次发表郑重声明,中国大使馆不是南斯拉夫军队所谓“无线电转播中心”。关于“转播中心”的说法,无非是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的野蛮行径寻找托辞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国记者,一些有识之士披露的情况,提出的看法,为我们揭开了这厚重帷幕的一角,使人们在迷茫中能够看出事态的大体轮廓。
  在伦敦,《观察家报》的记者采访了一位高级军官,披露北约在选择攻击目标时有个“双轨”系统:一个轨道是先由北约侦察机和士兵选定初级目标,然后由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和英、法、德三国的领袖认可;另一轨道的目标选择则“完全由美国单独控制”,包含一些“政治敏感”目标,须得到美国总统或美国国家安全局同意。如果“双轨说”成立,那么就可以认定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确是“有意或无意”地标错地图,要美国最高层相信那是南军指挥中心,绕开北约的核实机制予以摧毁。
  1999年7月2日,美国《政企首要情报评论》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轰炸中国驻南使馆并非意外事件》的文章。文章说,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作为轰炸目标,是可以由不低于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一级的指挥官来批准的。这里提出的问题是,由哪一个来批准,还是两人一起来批准?人们应该已经觉察到根据盟国在任何战争中的关系而实行国家安全规划。这些战争包括美英控制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的战争。文章接着说,考虑到所有这些情况,有意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的动力也是来自英国政府和白宫政府。如果克林顿总统披露这一事实,甚至声明这起轰炸事件“绝非意外”,他要么将在被人操纵的弹劾之下而下台,要么被某些深深潜伏在美国安全机构中的英美利益集团所暗杀。
  5月中旬,美国国际行动中心华盛顿办事处负责人马尔科姆·坎依接受了我国驻美记者的专访,就北约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事和美国轰炸南联盟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坎依认为,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是美国干的,是有意所为,是美国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决不能软弱,应当要求全面调查、审判肇事者;美国轰炸南联盟主要出于战略和经济利益,美国新闻媒体完全受控于利益集团,美国没有新闻自由,美国民众被虚伪的新闻舆论所愚弄,美国政府启动战争机器的同时,也启动了宣传机器。
  坎依还说,美国和北约在解释这次事件的原因时前后不一致。他们先是称北约是在瞄准使馆附近的目标,导致偏离方向,因为中国使馆离北约要打的目标很近,北约这种误击已经有多次了。但是当事实证明,五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中国使馆时,国防部长科恩又改口称,北约用了1992年的地图,中国大使馆没有标进去。这不可能。任何贝尔格莱德的旅游图都清楚地标明了中国大使馆的位置,宣称美国情报部门使用旧地图是十分愚蠢又可笑的。同时,美国使馆的外交官在许多场合都去过中国使馆做客,中国使馆不是昨天才搬过去,而是已经建成三年了。同时美国及北约国家都会有一份各国使馆的清单和地址。美国称对每一个轰炸目标都经过了广泛讨论,包括美国政府官员,因此,他们应该能够识别中国使馆是一个错误目标,使用旧地图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坎依认为,袭击中国使馆是一个大阴谋,是美国的战略。这一战略不仅向中国政府,同时也向世界其他支持南联盟的国家和组织发出信号:不要反对我们轰炸南联盟,否则我们将轰炸你们的使馆、你们的领土和平民百姓。这也是对俄罗斯的警告。同时,美国发出的另一个信号是:亚洲可能成为美国的新战场,朝鲜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袭击的目标。亚洲国家也要听我的话,在台湾和西藏问题上,美国已经在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我对美国及西方的有识之士们表示钦佩。他们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事物有洞若观火的辨析力和透视力,同时又能仗义执言,讲出人人心中皆有而言中皆无的话。
  首先,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这是美国和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无可奈何的表现。截至炸馆之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已对南联盟连续轰炸了45天。南联盟所有的军事设施已经被轰炸了几遍,事关国计民生的工厂、企业、民用设施也几乎炸完,桥梁、公路也所剩无几,美国和北约还要为将来进军南塞留下通道。北约也间或轰炸平民住宅,造成不少平民伤亡。北约的决策者们知道,再大规模地轰炸民用设施和无辜平民会在世界范围内激起反战浪潮,进而会束缚北约手脚。而此时南斯拉夫当局尚无投降的迹象,而北约以打击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设施以激起民变,推翻米洛舍维奇总统的希望落空。那些美国和北约的主战派们事先宣称,只要三天,最多一个星期就让米洛舍维奇跪下求饶,这成了他们大言不惭的自我吹嘘。北约骑虎难下,无计可施,于是采取“左道旁门”的卑劣做法,轰炸中国大使馆,打掉米洛舍维奇的所谓“精神支柱”,打击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北约的战斗士气,达到扭转战局,便捷取胜的目的。当然,这也是对同情南斯拉夫,反对北约战争行动的俄罗斯的一个
   txt小说上传分享

炸馆事件解析之二(3)
警告。
  再者,轰炸中国大使馆,是对中国的火力侦察和战略试探。美国和北约的一些敌视中国的强硬派把中国看作是潜在对手,不愿看到中国的迅速崛起和飞跃发展,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挖空心思地在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设置障碍,制造困难。借南斯拉夫战争之机炸中国使馆,对中国人民的民意和士气,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行探察,也相应地考究中国领导人的决策能力。中国人民愤怒的呐喊,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决心,中国领导人应付裕如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