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喋血的权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种时候,仁厚就是愚蠢的代名词。
接过诏书,扶苏泪流满面。他知道父皇一贯薄情,可没想到竟如此绝情,就因为自己曾屡次劝谏他施行仁政,他就要置自己于死地!而且还连累了战功赫赫并且忠心耿耿的蒙恬将军!扶苏万念俱灰,踉跄着走进内室,拔出佩剑准备自刎。蒙恬冲进去一把按住了他:“陛下在外巡视,没有确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如今只凭一个使者的一纸诏书就自杀,怎知其中没有诡诈?请公子再请示一下,若是真的再死也不晚!”
此时使者已经跟进内室频频催促。扶苏摇摇头对蒙恬说:“父亲赐儿子死,还要请示什么!?”话音刚落,他的利剑已经割破了自己的喉咙,鲜血飞溅到蒙恬脸上。
蒙恬悲愤不已,坚决不听从诏令,拒不自杀。使者命人将他五花大绑,交给军法吏,囚禁于阳周(今陕西子长县)。随后,李斯的亲信留在军营负责监督军队,胡亥的亲信快马加鞭地赶回去向太子复命。
听到扶苏已死的消息,赵高、李斯和胡亥大喜过望。可赵高和李斯还有一层隐忧,蒙恬一日不死,他们便一日不得安宁。不但蒙恬得死,他在朝中担任要职的弟弟蒙毅也必须死。于是赵高对胡亥说:“先帝当初欲举贤,立你为太子,就是蒙毅极力阻挠,依我看应该把他除掉。”
胡亥当即下令逮捕了蒙毅。
这一年的初秋,车队终于回到咸阳。
始皇帝嬴政肯定没想到,他出巡时带着长生不死的梦想,回来后却已是一堆臭气熏天的腐肉。朝廷正式发布了始皇帝驾崩的消息,随后太子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赵高被任命为郎中令。李斯也保住了丞相的位子。
站在帝国的权力巅峰上,三个人相视一笑。
这场兵不血刃的政变,史称“沙丘之变”。
赵高复仇大计的第一步,至此取得圆满成功。
数日后,秦二世的使者带着赐死的诏书来到了蒙毅的牢房。
诏书称:“先帝欲立太子,而你却非难他。如今丞相认为你不忠,论罪应当族诛,朕不忍,乃赐你一人死。这已经很幸运了,你自己了断吧。”
蒙毅大感冤屈,极力辩解,最终被使者所杀。
接下来轮到蒙恬。诏书称:“你的罪过已经很多了,而你的弟弟蒙毅犯了重罪,依法又牵连到了你。”言下之意,你蒙恬十恶不赦,死有余辜。
蒙恬愤然道:“我们蒙家,自祖父至今,为秦王朝立功三世(蒙骜、蒙武、蒙恬),而今我率三十万大军在外,虽然身遭囚禁,但我的势力足够发动叛乱!我之所以自知必死却仍坚守大义,是因为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帝的大恩!我蒙氏宗族世世代代没有二心,最终却落得这个下场,一定是有孽臣欺君罔上、倒行逆施!我今天所说的话,并不是为求自己免于一死,而是希望以忠言直谏而死,愿陛下能考虑天下万民的福祉!”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 丧钟为谁而鸣(2)
使者面无表情地说:“臣奉诏对将军执行刑法,不敢以将军之言转告皇上。”
蒙恬最后仰天高呼:“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
一代名将就此喝下毒药,含冤自尽。
政治上与军事上的潜在威胁都消除了。21岁的胡亥名副其实地成了大秦帝国的新主人。他看着伟大的父皇嬴政给他留下的这片大好河山,情不自禁地对身边的赵高说:“人生在世恍如白驹过隙,我既然君临天下,就想充分满足耳目声色之所好,穷尽心思欲望之所乐,上安宗庙下安百姓,永久地享有天下,直到我寿命终止。我的想法行得通吗?”
此刻的赵高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他复仇计划的第二步——杀秦子孙。
赵高说:“请陛下注意,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都有所怀疑。陛下刚刚登基,这帮人心里都愤愤不平,我恐怕会产生变乱,总是胆战心惊,唯恐没有好下场,陛下如何享受快乐?”
胡亥大为惶恐:“那怎么办?”
赵高说:“树严刑,立峻法;灭大臣,远骨肉;尽除先帝之故臣,安置陛下之亲信。如此,陛下方可高枕无忧,纵情享乐!”
胡亥笑逐颜开:“好计策!”
随后的日子里,秦朝宗室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十二个公子被屠戮于咸阳,十个公主被分尸于杜县(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所有财产全部充公,受株连治罪者不计其数。
看着大屠杀中飞溅的血光和四处滚动的人头,赵高心里只想着四个字——快意恩仇!
劫后余生的宗室成员日夜活在巨大的恐怖之中,胡亥的一个兄长公子高想逃亡,可又怕被族诛,彷徨无计,只好上书二世,唯求自裁。他说:“先帝在世时,臣去皇宫,就赐给我饮食;离开皇宫,就赐给臣车舆;御用的衣服,臣得到赏赐;御用的马匹,臣也得到赏赐。而今先帝宾天,臣本应殉葬,却没能做到,这是为人子的不孝,为人臣的不忠。不孝不忠者,没有面目活在这世上,请允许臣追随先帝,但愿能葬在骊山山麓,请陛下垂悯!”
胡亥拿着上书给赵高看,笑着说:“有这么急着寻死的吗!?”
赵高回报给他一个同样灿烂的笑容:“人臣忧死而不暇,就没有心思谋反了!”
胡亥当即准了公子高的请求,并赐十万钱作丧葬费。
法令日益严苛,群臣人人自危。二世胡亥又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修筑直道、驰道,是故赋敛愈重,戍徭无已。天下饿殍遍野,百姓怨声载道。
赵高复仇计划的第三步——“亡秦天下”开始启动了。
他成功地促使胡亥施行了暴政,同时也就成功地把恐惧、仇恨和叛乱的种子播撒到了帝国的四面八方。赵高知道,这最后一个环节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庞大的。要让那些恐惧、仇恨和叛乱的种子破土而出需要时间。
可赵高有的是耐心。
三十年都等了,还在乎多等三年吗?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亡秦的第一把烽火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点燃。他们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声呐喊是草根阶层的政治宣言。它从此激荡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成为一代又一代无产者用暴力换取资源再分配的勃勃动力和精神指南。
陈胜、吴广率领九百名戍卒攻克了大泽乡,随后一路西进,接连攻陷铚县(今安徽宿州市西南)、酂县(今河南永城市)、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柘县(今河南柘城县)、谯县(今安徽亳州市)、陈县(今河南淮阳县),战车发展到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步兵数万人。
一时间,各地民众纷纷诛杀当地官吏,响应陈胜。越来越多仇恨和叛乱的种子顶破了秦帝国貌似坚硬的冻土。
赵高笑了。
他听见亡秦的丧钟敲响了。
当东方的使者十万火急地赶到咸阳向二世奏报时,胡亥顿时大发雷霆,马上把这些使者扔进了监狱。他并不是因为有人造反而生气,而是因为有人把造反的消息告诉他而生气。有这样一个皇帝跟赵高配合,大秦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后来又有东方的使者到,胡亥偶尔也会问起造反的情况。使者们说:“没人造反,只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盗贼而已,早就被地方官逮捕肃清了,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三 丧钟为谁而鸣(3)
胡亥满意地笑了。
直到陈胜的前锋将领周章率领一支战车千辆、步兵数十万的强大兵团杀进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进抵戏水(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时,秦二世胡亥才猛然清醒过来。“怎么办?”他召集群臣,张皇失措地问。少府章邯说:“叛军已兵临城下,人多势众,征调附近驻军已来不及了,只有释放骊山的苦役,交给他们武器前往迎击。”
章邯率部出征,周章战败,大军退出关外。
胡亥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距陈胜、吴广起兵仅仅两个月后,各方的加急战报便纷纷飞向咸阳——
刘邦在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
项梁、项羽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起兵。
田儋在齐国故地起兵……
胡亥的龙椅尚未坐热,抗秦的烽火已经燎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 一语成谶(1)
嬴政尸骨未寒,天下却已分崩离析,丞相李斯不得不向胡亥劝谏:“关东群盗并起,朝廷发兵###,所杀者甚众,却仍然制止不了。群盗之所以纷纷而起、屡禁不止,是因为戍边、漕陆运输和各种差役太多太苦,而赋税太重。请陛下暂停修筑阿房宫,减省四边的屯戍和物资运输等差役。”
胡亥马上又生气了,对李斯说:“我曾听韩非子说过尧舜的故事,他们富有天下,却住茅草屋,布衣粗食,跟看门小卒的待遇差不多。大禹治水的时候,胼手胝足,面目黝黑,终于累死在外,葬于会稽,即使是奴隶的劳苦也不会比这更厉害了!难道贵有天下的人就要这样作践自己吗?这是没出息的人干的,不是聪明人做的事!聪明人享有天下的时候,只求全天下都顺从他一个人,这才是贵在有天下啊!我希望能够随心所欲,永久享有天下,你帮我出出主意,看要怎么办。”
听到秦二世这番不可救药的话,李斯真有些发晕。此时章邯等人又向他发出弹劾,说他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治在今洛阳市东北)郡守,却让叛军在辖区内攻城略地并且一路向西攻到关内,而李由竟然无力阻截;而且天下叛乱四起,李斯身为丞相也难辞其咎。
李斯慌了。
他顾不上保大秦天下了。此刻的当务之急是要先保自己的富贵。
李斯随即上书说:“所谓贤主,必能全面施行督察责罚之统治术,他能专制天下而本身不受任何制约。所以申不害说:‘拥有天下而不能为所欲为,这就是把天下变成了自身的枷锁。’像尧舜大禹等人可以说是荒谬到极点了,他们就是以天下为枷锁的人啊!这是他们不懂督察责罚之术的缘故。所以韩非子说:‘母慈会有败家子,家严才没有顽奴。’为什么?这是严刑峻法的必然结果。只要严明法纪,全面施行督察责罚之术,群臣百姓自顾不暇,哪里还能叛乱呢!?这才是帝王的统治术啊!”
胡亥大喜。从此税负更重,律法更严,凡是向百姓抽税最重的就是好官;每天受刑而死的人堆积在街市上,杀人最多的就是忠臣。胡亥笑着说:“若此则可谓能督察矣!”
胡亥在玩火,赵高决定将他架空,然后把这片亡秦的熊熊大火烧得更旺些。
他对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仅是因为群臣只能闻其声而不能睹其面,所以才称为‘朕’。而且陛下年纪轻轻,未必什么事都懂,现在坐在朝廷上,如果对奖惩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就会在群臣面前暴露短处,那就无法在天下人面前显示您的圣明了。陛下不如深居宫中,让臣与几个熟悉法律的人来处理政事就够了。”
胡亥乐得逍遥自在,于是一头跳进深宫的酒池肉林中,把政务全部交给了赵高。
赵高终于独自驾驭了整个大秦帝国。
虽然这架帝国马车已经在朝着深渊走去,可他还是疯狂地挥动着鞭子。
他要让它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死亡。
为了这最后一步的顺利实施,他还必须设法除掉一个人。
那就是李斯。
眼看赵高一手遮天为所欲为,而胡亥日复一日地纵情享乐,年过花甲的李斯不禁为帝国的前途而忧心忡忡。这个天下是他帮着秦王嬴政一步一步打下来的,这个史无前例的集权制帝国也是他帮着始皇帝一点一滴建设起来的。如今他就要眼睁睁地看着一生的心血毁于一旦,怎能不痛心疾首!?可是,如果要挽救帝国,他势必要倾尽全力与权宦赵高展开一场生死博弈,也势必要处处违背二世的旨意下大力气整肃朝纲。这么干值得吗?李斯摇了摇头。
代价太大了。要拯救帝国,他就得押上他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李斯不敢冒这个险。
自己走到今天容易吗?
李斯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在楚国上蔡的乡间当小吏,郁郁不得志。每当看见厕所内的老鼠吃着脏东西,碰到人和狗就吓得四处乱窜时,就很有同病相怜之感。后来看到粮仓里的老鼠,不但有永远吃不完的粮食,还住着宽广的屋子,而且不受人和狗的惊扰。李斯不禁大为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四 一语成谶(2)
一个人有没有本事其实就跟老鼠一样,只不过看他处在什么环境罢了!
李斯当时就树立了一个志向:这辈子只当“仓鼠”,誓不为“厕鼠”。
当他终于找到秦国这个大仓库,并费尽心机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仓鼠”后,他对于来之不易的这一切是何等珍惜啊。有一次,儿子李由请假从三川回咸阳,李斯在家里大摆酒宴,文武百官都来赴宴,家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不禁感叹道:“唉!我曾听荀子说过——‘事物最忌太过分’。我李斯原是上蔡的一个平民,小巷里的百姓,而今居然位极人臣,富贵绝顶……”李斯最后感叹说:“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物极必反,我真不知道将来的归宿在哪里啊!
从那时候起他就变得小心翼翼了。
赵高当权的这段日子以来,李斯明明知道他如此任意妄为只会加速帝国的灭亡,可李斯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挺身而出就只会加速自身的灭亡。
然而,李斯的沉默并没有使他逃脱厄运。
因为赵高出手了。
对赵高来说,当初沙丘之变时李斯是他计划中必须接上的一环,可如今,李斯则是他计划中必须拆掉的一环。赵高给李斯设了个套,让他自己往里钻。有一天他找到李斯,说:“现在盗贼纷起,皇上却只顾大兴土木,纵情于声色犬马。臣想要谏止,无奈地位卑贱。这其实是您丞相的事,您为何不进谏呢?”
李斯心里大为感叹。这赵高终于回头了。他终于知道他和二世如果再不收敛,这帝国就覆亡无日了。李斯面露难色地说:“我早就想进谏啦,可现在皇上不坐朝廷,隐居深宫,我有话也传达不了,想要觐见也没机会。”
鱼上钩了。赵高说:“您要真想进谏的话,我一趁皇帝有空就告诉您。”
于是,每当胡亥正和一大群美女宴饮玩乐之际,赵高就通知李斯。李斯就傻乎乎地跑到宫门外要求觐见。如是五次三番,胡亥就急了:“我平常有空的日子丞相不来,偏偏我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他就来请示汇报。丞相难道是瞧不起我吗?还是故意难为我呢?”
看见时机成熟了,赵高就说道:“沙丘之谋丞相也有份,现在陛下已经立为皇帝,可丞相并没有更加尊贵,恐怕他心里早已在盘算裂地封王了。还有一件事,陛下没问,我也不敢说。楚地盗贼陈胜那帮人都是丞相老家附近的人,他们在楚地公然横行,经过李由镇守的三川郡时,李由只是守城而不肯出击。我甚至听说他们之间还有文件往来,因为没掌握确切情况,所以不敢告知陛下。况且丞相在宫外,权势比陛下还重。”
胡亥听信了赵高的话,就派人暗中调查李由与盗贼勾结的情况。
李斯闻讯,终于知道自己被赵高卖了。他立刻上书二世弹劾赵高,说他大权独揽,架空了皇上,有窃国篡位之野心,迟早会叛乱,就像当年齐国的田常一样。
可是一切都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