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卢作孚(全三册)-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⒁煌疲频姐⒋⒒持校担骸盎破揖#盟牡芨闳グ伞!�
恽代英笑道:“作孚舍得?”
“代英说的,他天生是一块当兵吃粮的料。”卢作孚望着卢子英说,“愿意跟你代英哥当黄埔的学生么?”
卢子英点头。卢作孚乐了。卢子英知道二哥笑的是啥——那年在泸县码头迎接卢作孚聘请来的“恽先生”扑了空,卢子英说过:“说话不算数,算个啥——先生?换了我,就不给这姓恽的当学生!”
“我经营的,是一桩惨淡的事业,代英兄弟走的,更是一条艰险的路。我的路,或许会越走越难,你与你的同志们的路,只怕会越走越险。”卢作孚道。
“难也罢,险也罢,势在必行。”恽代英道。
“如此,你我便各自上路,勉力前行。”卢作孚道。
“你我路不同,目标相同——救国救民。”
“强国富民。”
“殊途同归。”
轮船驶出后,卢子英说:“代英哥,要不是你,我这个四川山坳坳里的农民家的娃娃,怎么跑到广东去投考黄埔军校?”
多年后,郭沫若说:“代英在四川泸县做过师范工作,四川的青年受他的影响的,因此也特别多……四川那样的山坳里,远远到广东去投考黄埔军校的青年,恐怕十个有九个是受了代英的鼓舞吧!”
“可我就是说不动你二哥!”恽代英望着岸上挥手惜别的卢作孚,对卢子英说。
此去广州,卢子英入黄埔四期,对每一位教他骑射作战、格杀擒拿、排兵布阵、把握战争的授业教官都心存敬意。可是,唯独对那位向他传道解惑的恽教官,格外敬重与亲热,直到恽代英殉道多年后,说起他,卢子英仍保持着当初在川南师范大学校门见恽代英第一面时的那一声称呼——“哥”。
毛泽东与卢作孚两个同龄人,一同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现在,是毛泽东来邀约卢作孚与自己同路。卢作孚没有跟着上路,却把自己带在身边一直多年的四弟,交付给毛泽东所托之人恽代英带走。后来人若细品这一节,或会觉得意味深长。
在上海与恽代英争论三天,此后,卢作孚几十年,很少再见到他就走什么道路与人争论。他不争论,却一步也不肯走偏,一次也不肯停下地走着自己认准的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