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须有的点球)1:0小胜的区别。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至少这一场比赛获得三分的是曹操,这就足够了。
张鲁侥幸获胜的心理防线因为阳平关的失陷和张卫的三万大军土崩瓦解而彻底崩溃了。
只有缴械和跑路两种选择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7—09:最后的进取决心(3)
张鲁又想投降,其实人家本来就不想顽抗,要不是那个倒霉弟弟,想必现在已经舒舒服服的过着安稳的退休生活了。
可恶的张卫!
但是,当张鲁收拾停当准备易帜的时候,又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反对的是巴西人阎圃。
这是一个类似于贾诩的谋士,很知道如何规避风险,同时有有一些小聪明。
之前劝阻张鲁自立为汉中王的就是阎圃,枪打出头鸟啊,闪在一边夹着尾巴当你的地头蛇就得了,千万不要为了一个虚名而惹祸上身,你看袁术,原来的日子过得多么滋润啊,一称帝,全都完了。
张鲁对阎圃算得上是言听计从了,于是就问缘故。
阎圃对他说:这次投降的话,是在大势已去的前提下,被迫易帜就没有什么功劳了,到时候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应该向张绣和贾诩学习,积攒一些对抗的资本,我们先跑到杜濩那里,再纠集巴中的蛮夷领袖朴胡固守。
还要顽抗吗?张鲁不解,阳平关一战已经把他的最后一点信心给耗费光了。
当然不是了,阎圃笑道:只不过是积累资本,然后再投降,这样的话不仅不会死,还会被封侯拜相啊。
张鲁明白了什么意思,于是就奔南山入巴中。
临走的时候,手下一干将领劝说张鲁把仓库物资全部烧掉,不给曹操留一粒粮食。
不过张鲁拒绝了,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本来就是要投降的,可惜天不遂人愿,现在逃跑只不过是为了躲避曹操的锋芒,仓库的那些东西都是国有资产,我们不用也不能让他流失啊,算了,不要再造孽吧。
于是,封藏而去。
张鲁和刘璋都算是三国时代另类的老大了,即便是“仁者无敌”的刘备也要逊色不少,刘璋,前面已经说过了,而现在,张鲁没有自暴自弃,玉石俱焚,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是难能可贵的,也许他是想给曹操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是,张鲁虽然是一个政客,更是一个宗教领袖,所以这点善心还是有的。但凭这一点,我们可以为这些失败的家伙们致以深深的敬意了。
事实上,张鲁是在拯救百姓和自己的良知,更是拯救了自己的前途,当曹操进入南郑之后,看到张鲁的所作所为后十分高兴,这才决定暂缓对张鲁的军事压迫,派人慰劳。
于是,按照阎圃的构想,张鲁出来投降了。
之所以说张鲁自救,是因为计划中的依靠——杜濩和朴胡已经于这一年的九月归顺,资本已经没有了,张鲁投降已经是十一月的事情了。
好人还是有好报的,少干点伤天害理的事情就当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
彻底摆平了张鲁之后,曹操就开始规划这块新的占领区了。
首先就是让人们看到自己仁义的一面——谁说冷酷的曹操只有杀戮?这一点,刘备已经坦陈了,所谓的仁义和残暴,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和韬略而已,所以,曹操也会收买人心的。
最好的典型就是张鲁。
当张鲁投降之后,曹操就拜他为镇南将军,“待以客礼”,然后就是封侯,邑万户。
不仅是张鲁,他的几个儿子和阎圃也都被封为列侯,而且还和张鲁联姻,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鲁的女儿。
相比于之前的淫*女以及为了发泄自己的父亲被杀只恨屠杀徐州百姓,曹操,一直在默默的改变自己,即便这种改变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估计刘璋在后悔,他投降的资本比张鲁丰厚的多,但是因为曹操比刘备的名声差点就干了引狼入室的事情,自然刘备是高兴了,但是从大局来看——中国的统一大业因此被延缓了,虽然说故事也因此更精彩了。
安排好张鲁,又安抚了朴胡和杜濩——将巴郡分为巴东和巴西两个行政区域,朴胡出任巴东太守,杜濩出任巴西太守,皆大欢喜。
稳定人心之余,曹操也重组了原汉中领域,以原汉宁郡为汉中,然后分汉中的安阳和西城,组成西城郡,设置西城太守,又分出了锡郡和上庸郡,设置了都尉。
至少在现阶段,汉中是姓魏了。
不过,也只是现阶段而已,因为还有刘备和孙权的存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7—10:最后的进取决心(4)
曹操攻伐汉中的时间和刘备拿下益州以及刘备与孙权搞摩擦的时间有点重合,有意也好,无心撞车也罢,总之都对刘备的对东吴外交策略和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然了,事后诸葛一些的看问题的话,曹操的这个举动,虽然促成了暂时的收购汉中成功,可是,也间接的阻止了孙刘两家的进一步火并。
当刘备拿下益州的时候,曹操还没有对汉中形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刘备才敢大张旗鼓的对江东用兵。当然了,也是想快刀斩乱麻,以免最后落了下风。
但是,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孙权表现的很是坚决,而张鲁的表现又是很垃圾,完全的不堪一击,当大家正在益阳雷声大雨点小的对峙的时候,刘备接到了前方的线报——被视作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阳平关被曹魏铁骑踏平,张鲁“遁走巴西”。
刘备有点慌了,汉中,是四川的门户,一旦张鲁顶不住了,被灭或者是投降,曹操大军趁虚而入怎么办?自己的主力都集中在了东线战场,两线开战对于目前状况下的蜀汉是万万不可的,所以,一方面和孙权谈判和解,一方面回师做好防御工作。
最好的防御办法自然是把敌人堵在外面了,所以,他在回师江州的同时,让黄权率领人马“迎张鲁”,希望他再坚持一下,不过张鲁没有坚持住,直接投降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和张鲁还是维持了一个不错的关系,也是,他解决掉了张鲁的眼中钉刘璋,而且,当初在汉中边境呆了挺长的时间也没有产生什么摩擦,因此,双方应该是形成了一种默契,有着什么协议也是说不定的。
刘备,暂时没有能力吃下汉中,又因为刚刚拿下益州,还没有站稳,战线拉得太长就会直接面对孙权和曹操两大劲敌,枪打出头鸟啊,万一逼着他们联手怎么办?还是先确立一个军事缓冲地带吧,而对于张鲁来说,野心从来没有扩张到汉中之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于是,一拍即合,一个想着过一天是一天,一个想着早晚是我的,喘口气再说吧。
可是,曹操的计划也没有无限等待一说,征服汉中突然提上了日程,多少让刘备有些措手不及,不过,虚惊一场的是,曹操并没有趁热打铁,而是力排众议,见好就收了:
这一年十一月,占据巴中,让张郃率领一支人马盘踞在这里,“遣张郃击之。”然后,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十二月,自己率领主力回师,留下大将夏侯渊镇守汉中。
夏侯渊和张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数数犯暴巴界”,想打出一个突破口来,而不是一鼓作气拿下益州,给刘备致命的一击。
也许,这是曹操最好的机会了,因为刘备还立足未稳,不过之所以放弃还是有原因的,至少在法正看来,不是说曹操没有了进取心和看不到必要性,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早点抽身回去是因为有许多问题的困扰。
法正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已经是建安二十二年的事情了,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证明了他的论断是正确的(当然了,有一个滞后性,也许说是总结比猜测分析更为恰当一些),以后会专门讲到。
曹操的浅尝辄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给了刘备和孙权一个台阶,要不然,陈兵十几万还真是不好收场啊。
这就是三个国家互相钳制的好处,牵一发而动全身,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不然就被人偷袭得手,虽然有点复杂,可是,乐趣也是在这里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7—11:握手不等于和平(1)
说到这次合约的签订,时钟还是要往回拨一点,刘备是先和孙权谈判好,确定这厮不会再为了荆州要死要活才抽身回师江州的。
怎么谈判的呢?既然是你刘备先迫于曹操的压力服软,那么当然是由孙权草拟这份合同了。
其实这份合同的原稿就是是之前准备好的那一份,那就是不剥夺你关羽的太多权力,还是围绕着江南四郡来重新划分蛋糕。
不管之后孙权做了多少龌龊的事情,但是,至少在这里,还没有趁人之危来个狮子大开口,还不错,因为他还没有落井下石,做了一点点微调,算是给刘备一个面子,示好一下吧。
怎么划分的呢?长沙、江夏和桂阳拿出来给孙权,南郡、零陵和武陵还是被刘备掌握。
可以看出来,孙权是做出了让步的,长沙和桂阳虽然是当初刘备拿下的,现在给出去了,可是,当初你就没有付出什么成本啊,而且已经被吕蒙巧取过来,现在只不过是书面承认一下而已,再者,大家都垂涎的南郡重地,荆州的首府还在你刘备的手中,而且零陵已经被人家攻下来了,现在又吐了出来,连倒霉蛋郝普都遣返原籍,你刘备还想怎么样呢?
总之,大耳贼又赚到了。
建安二十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尤其是下半年),无论是对于曹操还是刘备、孙权来说,我们可以简单的派一个时间表,三国志中记载的比较乱一些,还没有具体的日期,所以,这里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捋一下这段时间内发生在汉中和荆州的大事件:
首先,刘备占据了益州,在同期曹操大军向汉*,不过途中遭到了氐人和张卫的阻击,所以有点步履维艰;
与此同时,就在曹操兵临汉中城下的时候,孙权和刘备之间发生龌龊,曾经姓刘的江南四郡被吕蒙以闪电战的方式拿下,关羽被打个措手不及,于是向老家告急,接着,刘备发兵于成都来到了公安,而这个时候,回过味来的关羽也集结兵力完毕,在益阳和鲁肃对峙;
就在东线陷入僵持状态的时候,汉中那一边却有了眉目和新的进展,阳平关失守,张鲁失败,遁走巴西,曹操占据汉中,导致益州本土告急,于是,刘备不得不求和,和孙权二次划分荆州,立刻回师成都;
刘备回师之后,孙权马上出兵合肥(八月),原因很简单,这是之前的军事计划,实行到了一半而已,因为早在建安十八年,整个江西已经被曹操战略性放弃,十余万百姓内迁,合肥之南只有一个皖城,而皖城也在次年的五月被孙权攻克,如果不是因为刘备得到了益州,孙权急着讨回荆州而掐架,早就会对合肥动手了,这一次,曹操主力没有在这里,只有张辽率领的一支偏师(据说只有7000之众),当然是好机会了;
不过曹操似乎是很放心张辽,并没有立即回师,因为张鲁还没有彻底投降,直到四个月后也就是十二月,才从南郑班师。
由此可以看出,刘备摆平了刘璋,而稍后曹操摆平了张鲁,随即,刘备又因为张鲁的消亡而和孙权握手,曹操心有余力不足也就没有和刘备爆发激烈的军事冲突,整个下半年,握手是主旋律,较大的局部战争(冲突)只不过是孙权用兵合肥以及刘备派遣张飞和张郃、夏侯渊的军事对抗。
但是,我所说的“握手不等于和平”,不是指这两次局部战争,而是后来发生的大战其实就是在几次握手和默契退兵中埋下了伏笔。
27—12:握手不等于和平(2)
三大帮派(孙刘曹)经过赤壁之后的一段努力(尤其是指刘备)分别确定了所谓的本土区域——刘备(益州)、孙权(江东)、曹操(北方),实际上未来的几十年中谁都没有真正撼动这三大板块的核心区域,直到孙刘两家衰败,司马氏借着曹魏的躯壳独大的时候。
如果说这些是固定资产的话,那么还有两个地方的流动性很强,成为了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占领了这里将意味着对其他势力拥有了更足够的话语权,不过一旦占据,据守成功的风险也很大,稍有不慎就会一无所有,还会连累固有资产的巨额流失。
这就是汉中和荆州。
汉中的主动权握在曹操的手中,这里也是刘备垂涎三尺的,而垂涎三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不光是北进中原的踏板更是益州的掩体,如果不想神经兮兮的被敌人掌控,就必须把这块领土收入囊中,反之亦然。
所以,汉中的主人只能有一个,曹操和刘备都想当,早晚会打起来,现在刘备不打是因为没有这个能力,而曹操对这片得来很容易的土地的感情却是十分的暧昧,原因也很复杂。
荆州的道理也是一样,孙权要保证自己的本土安全,刘备同样是把他看作为被进中原的桥头堡。
打起来也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荆州问题比汉中麻烦的很。
刘备和曹操是死对头,但是他和孙权还是名义上的盟友,大家的实力对比曹操有点弱势,一旦单独面对曹操都会有灭顶之灾,他们如果互相掐架的话还要警惕在一旁觊觎的曹操,因而,不能马上撕破脸皮。
所以,才有了这次你不情我不愿的城下之盟。
只不过孙刘这次握手握的不是特别成功,自从摆脱了前半生的尴尬境地之后,刘备就暴露出了他的真正面目——满嘴的主义,一肚子的生意。
而且,我们的刘皇叔还是那种一点不吃亏的生意人,这次谈判,虽然说保护了自己根本利益,应该高兴才对,可是,还是损失了三郡,就像一个没有分到糖吃的小孩子一样,很是不爽。
在刘备不爽的同时,孙权也没有爽到,三郡只不过是因为刘备死不要脸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初级阶段目标。
他要的是全部。
所以,就像刘备在等待一个拿下汉中机会一样,孙权,也在寻觅一个全额拥有荆襄的机会。
只不过,刘备打汉中那是真刀真枪拼下来的,孙权却是有点龌龊。
因为对手而定,因为攻防立场而定。
这都是后话,只不过一切的祸根都在这里掩埋下来了。
没有多久,刘备就磨刀霍霍的对张郃用兵了,孙权反应更快,大兵压境直取合肥。
前者成功了,并且最终得到了汉中。
后者失败了,也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战力,不足以从正面交锋中得到荆州,除非真的两家合伙拿下曹操再平分天下。
这是两家的互相欺骗和外交辞令,一山不容二虎,傻子才会信以为真。
再退一步,即便是相信了,孙权也不会安然的等到那一天,早一天拿过来早一天睡个好觉。
所以,当刘备春风得意的时候,震惊中外的荆州事变发生了,三号人物马失前蹄,三国局势发生了逆转。
一切都是从这里,从这次不成功的握手开始的。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合肥一战孙权所扮演的尴尬角色吧——同时,他也进一步成就了一大批明星将领,当然了,成就的是曹魏阵营的:张辽、李典、乐进。
事先声明一下,下一章有关合肥战役的正面描写不是很多,相当大的篇幅用在了对张辽等三位将军的描写记叙上,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