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当关羽出师北伐之后,南郡的战略任务从进攻中转站+桥头堡转化为物资运输,那么,把糜芳放在这个南郡太守的位置上也算是合情合理。

  但是,问题不在这里,关羽责问糜芳有错吗?你犯了错还不让领导说?那关羽日后如何服众?但是,说过也就完事了,关羽是没有记仇的,否则也不会让他出任南郡太守,可是,糜芳却“内怀畏惧”。

  换句话说,关羽问责糜芳属于本职工作范畴之内的,还有没有更严重的事情呢?想必也没有了,《吴书》把这件事单列出来应该是最为严重的一件了。

  怎么也想不通,糜芳对此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地方,所以,偶估计吴国的史料如此书写其实就是为了给糜芳掩饰,而且重点也不在这里(重点在下半句,下一章会讲),因为这还是糜芳,不管是真是假,还有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可以拿来参考吧?

  至于士仁,不好意思,压根就没有说过是什么事和关羽处不来的。

  即便是有,估计也是平日里关羽骄横自大惯了,喜欢大权独揽,结果让这两位(还有一个事业不顺的潘浚)长期抑郁无法发泄,所以,顶多,关系的恶劣不是某一件具体案例刺激的,而是长期的脾气不和累积而成。

  那么既然关系不好了,为什么还要在自己把主力抽调上了前线之后,还把他们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呢?

  一个是南郡太守,一个是公安太守,要知道,这几乎是掌控了自己后方的命脉啊。

33—03:反水,关羽溃败(3)
关羽好像没有病吧?好像没有喝酒吧?这个还和张飞有区别,他鞭挞士卒之后再把挨打的人留在身边当贴身保镖固然有遇刺的危险,但是,张飞也是有卫队贴身保护的啊,相比于关羽这种把仇人放在大后方,自己跑到前面去冲锋陷阵,哪种出事的几率更大?而且,当时还有一些和关羽关系不好的,比如后来被孙权收编的潘浚,因为和关羽关系一塌糊涂,结果,颇有才华的他几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如果糜芳和士仁真的和关羽势如水火,关羽还敢玩火吗?

  所以,我觉得事情是酱紫的:关羽和糜芳还有士仁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只不过最近拿不下樊城,急火攻心,而且兵粮运输出现了问题,所以,让传令兵说了一句狠话——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们。

  问题是能怎么收拾他们,杀头吗?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不太可能的,怎么可能会干出这种不利于稳定军心和后方的傻事呢?

  那么为什么糜芳和士仁还要反水呢?

  其实就是主观上放弃抵抗了。

  吕蒙白衣渡江,这个时候蜀军的主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已经抽调在外,瞬间,荆州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失去了曾经的均衡态势,这就给他们施加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乱了方寸,但是,投降,终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啊,就需要给自己的反水找一个借口,不,就是找一个理由,那么和关羽之间的私人恩怨就是最好的挡箭牌了,反正关羽同志的性格也确实有点问题的,只不过,这终究只是挡箭牌而已,难道把私人恩怨置于国家利益至上就是合情合理吗?

  所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不是失败者关羽,而是糜芳和士仁,不管时代价值观如何的转变,不管我们如何挖掘史料给糜芳二位找客观理由,都无法改变这个基本认识。

  但是,这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事实上,在吕蒙们以绝对优势兵临城下的时候,这两位虽然离得很远,没有什么会晤,可是,一开始还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死守的,

  这个阶段,即便有点心慌和放弃的意思了,可是,还是做出了顽抗的架势,在他们看来,只要坚持到关羽回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知道,吕蒙的“白衣渡江计划”只不过是突破了关羽布置好的警戒线而已,真正的防御体系还没有触动,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两线作战的关羽还是有挽回败局的余地的。

  但是,要想挽回败局,关羽必须做到两点,一个是第一时间知道孙权的动态,不管目前的战果如何,都要马上回援,这一点是他可以掌控的,但是第二点关羽无能为力,就是糜芳和士仁,至少有一个坚守岗位到关羽回来,当然了,两个都坚持到是最好的。

  关羽那边暂且放下,稍后再讲,这一边吕蒙有点着急了,一旦陷入持久战的话对自己还是不利的,你看人家国民党,皖南事变闪电歼灭新四军军部,还要被千夫所指,你这里要是连军事胜利果实都没有摘取,那么政治上的劣势就更加难以承受了,到时候被孙权拉出来当替罪羊也怪不得别人。

  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虞翻同志出手了,甩出那个惊世骇俗的剧本,发出了致命一击。

  由于虞翻的加入,以及他那个演讲稿的精彩程度,我更加可以推翻刚才那个假设,而提出下面这个观点:关羽恐怕连那句恐吓的话都没有讲,而是虞翻设计的一个桥段——或者是勾引士仁而设计的桥段,或者是帮着两个叛徒说话而篡改历史设计出来的桥段。

  第二种不太可能,因为虞翻的性格,不过,那些喜欢生事的史官们干点什么可就不好讲了。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编剧虞翻和他的得意作品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33—04:反水,关羽溃败(4)
在很久很久之前,有关虞翻在这一起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说过了,但是,那个时侯只是简单说说而已,而且,现在是作为主要演员+编剧来上台表演,又因为有台词的是士仁,糜芳还是是下一场的重点,所以,这里拿出来说一下也不算是重复运作。

  虞翻,是一个很职业的编剧,这里所谓的“职业”,就是:即便他十分反感这个剧本,可是,上头的硬性分配也好,自己有大局观和牺牲精神也罢,总之,并不妨碍他用心钻研,在技术上达到一个十分完美的高度,让行家,乃至专业找错的影迷们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反感”,指的是虞翻,乃是一个“狂直”之人,就连老大都不放在眼里,所以,在孙权那里曾经有过有不少沟沟坎坎(这方面的故事前面已经说过了),这种刚烈之人,最看不起的就是糜芳还有士仁这样的叛徒、卖国贼,所以,他对投降之后的糜芳有着种种鄙视的行为,前面已经讲过(应该是第十六卷的事情),而且,就连于禁这样被俘的都不放过,甚至还要拿鞭子去抽人家,幸亏有孙权的制止。

  但是,鄙视归鄙视,眼下士仁毕竟还在公安据守,而虞翻的任务就是写一封有理有据有节的劝降信,让人家心甘情愿的投降,所以,也不光不能鄙视图个自己痛快,还要让人家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你实在是要鄙视的话也行,但是要事成之后。

  这个有点恶心的任务对于“精神洁癖”的虞翻来说,是不是有一些人格分裂了?

  哎,你还别说,人家虞翻,人格分裂的就是那么高明,甭管他构思的时候吐没有吐,反正本子写的就是精彩,就像一位不喜欢演警匪片中的黑社会的演员,认为会影响形象,但是不得不演,偏偏演的又很精彩(当然了,只是举例子而已,现在不论高矮胖瘦好像都喜欢演黑社会老大,而且演的似模似样,比如曾志伟类型的,比如陈道明类型的)。这,大概就是传说的职业精神。

  看看职业政治家虞翻同志是如何写好剧本之后再接再厉过一把演员的瘾吧——

  他先是硬着头皮来到城门之下叫门:士仁(是人)将军啊,你要“是人”的话就开门,我有话和你讲,你看,我就一个人啊,不要害怕哦(虞翻的这些表演很有慈眉善目的骗小猪开门的大灰狼的感觉)。

  士仁呢?打死也不开,很是慷慨激昂的说:来者不管是何人,不要废话了,就在战场上来见吧——当然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抵抗决心有多强,根据后来的表现说明此时的他更有可能是自己明白自己意志薄弱,万一抵抗不住被勾引了怎么办?索性统统拒之门外吧。

  不管士仁怎样想的,反正在表面看来抵抗的决心还是很坚决的。

  一看来一个面对面采访是不行了,士仁将军防记者的心态已经是昭然若揭,虞翻只好采取电话暗访的手段了——写了一封信扔进了城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3—05:反水,关羽溃败(5)
这封信中的内容是什么?

  完全体现了政客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嘴脸,为达目的甚至不惜颠覆自己的价值观。

  聪明的人是懂得扼杀祸患于摇篮之中,谨防未来有可能爆发的隐患的,一句话,“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开篇这句话算是立题了,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凡严刑拷打我地下党仁人志士的时候,这种台词是常见的,只不过文人出身的虞翻不屑于使用这种手段,显得很没有层次,而且,想严刑拷打士仁也打不着啊。

  但是,你在看看投降之后的糜芳的待遇吧,挨了虞翻两次骂,第一次是“呔!失去忠信,献出城池,这就是侍奉君主的本分吗?还有脸号称将军啊?!”,第二次是“垃圾!该闭门的时候城门大开,该城门打开让我进去的时候你小子反而关起门来装逼,真是不要脸啊!”

  这两句骂的很狠,也和之前对待士仁这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口吻形成了鲜明对比,糜芳和士仁只好接受里外不是人的事实了——史书上没有骂士仁的记载,估计是档次太低,没有资格被骂的缘故吧。

  阐述完主题之后,虞翻又想士仁灌输天命不可违和大势已去的现实:你们精心准备的斥候在哪里呢?你们引以为豪的烽火防御系统怎么就不堪一击呢?天意如此啊,而且你们也是人心尽失,不然哪里来的内应?既然将军之前已经没有预见到今天的危难,那么为什么在大军到来的时候还不快快投降,反而要顽抗到底呢?现在投降的话还是亡羊补牢尤未晚也啊,不然的话,死战之后落个“毁宗灭祀”就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真是颠倒黑白啊,反而是这两位投降之后才被天下人耻笑的,虞翻两种嘴脸真是应了那句话:此一时彼一时。

  最后,虞翻又分析了顽抗的不利之处和后果:你倒是想顽抗成全自己的忠义之名,但是有这个可能吗?关羽的主力回不来,吕蒙大军压上,死守是守不了的,跑吧也跑不了,我们已经把公安和南郡之间的陆路给切断了,你怎么跑都是死路一条,投降吧,倒是有点道义上的被舆论谴责得可能,但是,也就是被谴责而已,反正摆在将军面前的路也就这三条,我很是为将军您担忧啊,您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我觉得投降是最好的。

  典型的三段式作文,也没有什么功名利禄之类的空头支票,就是各种心理暗示+恐吓,算是劝降信里的异类吧。

  不管这封信的艺术价值有多高,这是战争,还是要看他的实际作用,结果怎么样呢?看似无比“朱坚强”的士仁很丢人的“流涕而降”,投降就投降吧,像文聘那样有点骨气,像张郃和张辽那样有点尊严也行啊,就这么临阵倒戈了,还要哭鼻子,难道真的是被虞翻感动的?

  不管是不是这个样子(有可能是吴国史官宣传自己乃是仁义之师的效果吧),反正结果就是,士仁不放一枪一炮,挂出白旗投降了。

  公安被兵不血刃的占领之后,吕蒙再接再厉,带着虞翻以及那封墨迹未干的范文(自己留着多多学习)和已经把眼泪擦干的士仁向南郡出发了,他们要把糜芳变成第二个士仁。

  也就是说,如果关羽可以在这个时候杀回来的话局面还是可以将将挽回的,虽然已经是很尴尬的场景了,可是,至少还有翻盘的希望。

  但是,很不给面子,已经3:0落后,最需要绝地反攻的时候,本就处于劣势的蜀军内部又出了问题了——最应该没有问题的糜芳被红牌罚下。

  少了一个人的关羽彻底的丧失了扭转败局的机会,那么糜芳为什么要效仿士仁反水呢?历史,准确的说,是吴国官方,给了我们两种解释。

33—06:反水,关羽溃败(6)
有关糜芳同志的落水过程究竟如何,第一种是比较通俗的解释,无论是正史部分还是在小说中都是采用的这种立场,那就是士仁同志的现身说法——士仁同志作为皇协军新组建的大队长,冒着生命危险翻进了南郡的城头(当年虞翻想翻却没没有翻进去,学文的还是不行啊,呵呵),滔滔不绝的阐述了吕蒙是如何的礼贤下士,是如何的不鄙视自己的为人,是如何保证日后升迁途径的一马平川一大堆很炫丽很有鼓动性的说辞。

  总之,糜芳不投降的话就是傻帽(把虞翻的那个范文背的滚瓜烂熟,然后在灵活改动下,就像今天的高考学生写作文一样)。

  糜芳当然可以选择杀掉士仁,将其首级挂在城头之上,既向吕蒙表示自己抗争到底的决心,又可以鼓舞士气,说不定成功的话反而可以成就自己的一世英名,你不是以前一直默默无闻吗?好的,不要埋怨老天爷了,现在给你机会了,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和勇气去完成这个工程了。

  实际上这个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否则的话吕蒙也不会给你投降的机会,还不是因为攻坚起来很费劲?

  只是可惜,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我们大可坐在书桌旁电脑前鄙视糜芳,一旦放到那个环境中说不定也会做出和这位叛徒一样的选择,十字路口的抉择,只是一闪念的事情,就像跟随曹操三十年的于禁关键时刻萎靡不振给魏国将军丢人一样(于禁的尴尬结局在魏国中是唯一的一例,堪比法国贝当,民国汪精卫),糜芳龌龊一下,并非不可能,要知道,他只是糜芳,不是关羽张飞,甚至连刘封都不是,也许霍峻不死,放在这个位置上,还会有奇迹发生。

  没有如果,当蜀军的大旗在士仁和糜芳的注视下缓缓降落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注定了:关羽在荆州为期八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相比较而言这种说法还算是不错的了,第二种说法就是*裸的对糜芳人格的鄙视了:

  自从那次挨骂(就是玩火*那一次)之后,糜芳就一直不爽,而一直密切关注的孙权知道这件事之后觉得是一个机会(孙权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啊,难道仓库的那把大火是他放的吗?呵呵),于是就一直暗中联络,忽悠他跳槽,许诺一旦跳槽的话,就给一笔不菲的签字费,年薪也很客观,糜芳呢,感觉不错,于是,也就暗中默许,承诺一有机会的话就反水。

  果然,当吕蒙大兵压境的时候,已经被任命为南郡太守的糜芳马上敲锣打鼓的欢迎敌军进城换防,就像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老百姓欢迎人民军队一样欢迎侵略者吕蒙。

  一下子,投降就从被动成了主动,糜芳呢?从严峻形势威逼之下的被迫之举变成了孙权买通之后潜伏在关羽身边的“第五纵队”。

  这种说法是《吴录》上的,很有可能是心虚的吴国官方为了证明关羽是如何的不得民心,上下失和,而东吴的进入则是正义的行为——就像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一般都不说是侵略而说是“进入”一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3—07:反水,关羽溃败(7)
糜芳同志真的是如此不堪吗?

  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试想,如果糜芳真的是卧底的话那么何必在这个兵临城下的时候才投降?投降的机会还不是一大把?关羽主力北上之后他的活动空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