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曹丕不说是小肚鸡肠,也是差不多了,对待曾经不借自己钱的叔叔尚且如此,那么对待曾经水火不容的弟弟又会怎么样呢?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了吧?
还有一点,曹丕曾经摆弄出了一部《典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他和曹植还都是文人,你说,他不整治曹植,不整治曹植身边的党羽,那可能吗?至于罪名,那还不是遍地就是?曹洪被处罚的罪名不就是很搞笑的吗?那还是个事吗?
搞定了丁仪兄弟之后,曹丕就要对曹植下手了。
虽然很想让曹植死,但是,一要有借口,而要狠下心来,考虑一下政治影响。
所以,综合考虑一下,曹丕上位之后,将这位弟弟、昔日的竞争者,日后称帝的属下臣子,选择了用钝刀慢慢折磨死的方式。
第一刀,曹丕进位皇帝的第二年,作为贺礼,曹植的监国谒者上告朝廷,说曹植醉酒不守礼法,甚至劫持威胁使臣,实在是恶劣的行为,请求治罪严明法纪,最后,因为太后的苦苦哀求(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以及七步诗的作用,曹丕才绕了曹植一命,贬为安乡侯,一年后才封为鄄城王,封邑2500户。
因为实在是没有找到曹植谋反的证据,所以曹丕大言不惭的说:我和曹植是一个妈生的,我可以容纳天下人(我呸),为什么无法包容我的弟弟呢?骨肉至亲,我舍不得杀他,所以,即便是犯了罪,触发一下也就可以了——曹丕真是一个成熟的政客,这么评价他不是贬义词,政治圈里混的都要有这个素质。
第二刀,一年之后,将曹植迁徙到了雍丘,就这么不停的变动,足可以摧毁曹植的脆弱敏感的神经了。
曹丕死的比较早,魏明帝继位之后,延续父亲的政治方针,依旧严格控制曹植的活动,依旧用钝刀折磨曹丕。
下刀方式之一是不停的改变封地,我们通常称曹植为陈王或者陈思王,就是因为他又被封到了陈。
下刀方式之二就是什么都不让曹植干,怎么说曹植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是一世英雄曹操的儿子,不能就这么闲着吧?太和二年就上书说道:仁君不能蓄无用之臣,君无虚绶,臣无虚授——也就是说曹植不想成为一个光吃不干的公务员,虽然这是今天很多人的梦想。
曹植的要求当然被*,石沉大海,太和三年,曹植迁徙到东阿,又上了两道类似的折子,结果还是杳无音信。
曹丕传授的:憋死他。
下刀方式之三,就是在物质待遇上极端的刻薄,当时曹魏对这些同姓王很是尖酸,为了防止他们造反,所以,在军队部署上极为勤俭节约,兵员不过200人,而且都是“残花败柳”——“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
这是普遍的待遇,到了曹植这里呢?“事事复减半”,克扣的现象极为严重,总之,就是让你不爽。
如此的反复折磨和立体式下刀手法(简直就是在做松鼠桂鱼啊),您说,被做成了松鼠桂鱼的曹植会好受吗?长期的郁闷和不爽,终于导致了一代文学奇才的早逝——十一年中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
这一年,曹植才四十一岁。
这是曹植,虽然无比的郁闷,可是,还算是有个明确的死法,而且至少比曹丕活的更加长久。
到了曹彰这里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4—17:序幕,曹丕上位(5)
对曹植,曹丕用的是钝刀,相比之下,对曹彰这位弟弟用的就是快刀了。
刀使得快一些,就要趁人不备,一刀毙命,而最好的趁人不备的办法就是先给他一点甜头,麻痹他。
所以,曹彰一开始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至少和被各种折磨的曹植相比,他一开始的待遇真的是不错的。
曹丕即王位之后,曹彰与其它诸侯均表示了举双手赞成(心里什么想法,背后什么动作那是另说,反正好汉不吃眼前亏嘛)。
因此,来而不往非礼也,对于曹彰,曹丕的态度是格外亲善的——“文帝诏曰:‘先王(指曹操)所行之道,是任用有功勋之员,亲近所亲的人,并为我带来母弟,开国承家,所以能够建树藩国以屏护大宗族人,守御外侮,折冲厌难。鄢陵侯曹彰之前受命北伐,平定北方之境,其功业可谓茂盛。现增邑五千,并前共计万户。’”
于是,公元221年(魏文帝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
紧接着,公元222年(魏文帝黄初三年),曹彰又被封为任城王。
怎么样?是不是比起曹植来爽快的多了?别着急,形式主义害死人啊,没有多久,形势就急转直下了: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王。
所以,对曹彰一开始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因为人家曹丕一下子收回成本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曹彰的死亡很是蹊跷,进京朝见,说明曹彰的身体健康指数还是不错的,行伍出身的他也肯定不是亚健康状态,35岁也是正当壮年,最为鼎盛的时候,怎么就得了疾病,而且还要“暴毙于府邸”之中呢?是不是某个集团中的人物要故意掩盖什么呢?
不光是我这么想,对于曹彰暴毙的原因,裴松之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去搜集资料,一番调查取证之后,裴先生引用《魏氏春秋》说道: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即得见,彰忿怒暴薨。
算是给读者们一个交代了。
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当初曹彰曾经问过有关魏王的印绶的事情,这种行为不说是否真的有异志,有野心,也是犯了忌讳,作为老大,曹丕有所猜疑也不为过,我们只能说曹彰有点过于轻率,只不过结合一下之前曹彰宣布退出竞选的立场以及对曹植的同情来看,即便是询问,也是帮着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而且,很有可能就没有问过,只不过是一种谣言而已,传到了曹丕的耳朵中(说不定这种谣言就是曹丕放出来的)。
然后,曹丕对曹彰就有一些怠慢了,而曹彰有些受不了这种怠慢,武士嘛,很讲自尊的,士可杀不可辱,要不晏婴怎么会如此轻松的“二桃杀三士”?
于是,深感受到侮辱的曹彰就一口气没有上来,暴毙了,而且死撑着也要在自己的府邸中暴毙,以免给别人留下什么话柄,追谥为威王,算得上是褒义词了。
但是,曹彰违制的事情是发生在曹丕当皇帝之前的时候,当了皇帝之后的三年,单从待遇上看,曹丕对曹彰还是不错的,那么就算是有点怠慢,至于过了那么久才忿怒暴毙而亡吗?
这个理由实在是有点牵强啊,你可以说我是小人,但是我还是宁肯相信这是对历史真相的掩盖,也不愿相信大大咧咧的曹彰会小心眼的愤怒暴毙。
那么真相在哪里呢?
34—18:序幕,曹丕上位(6)
《世说新语》,又是《世说新语》,其中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相比于《魏氏春秋》的说法,这一个完全是耸人听闻了:魏文帝忌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噉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
——剧情是这样的:曹丕利用和曹彰下棋的时候,诱骗后者吃下了毒枣,而为了迷惑曹彰,曹丕在毒枣上做了标记,自己绕开了“毒品”,结果有点麻痹大意的曹彰就此中了慢性毒(他哪里会想到自己的亲哥哥会这么煞费苦心的把自己给弄死啊),而且,在当时,曹彰就已经有了一些不行的迹象,恰好不在宫中的卞太后得知之后连忙前来营救,一看曹彰快不行了,就和曹丕索取水源,曹丕呢?命令左右尽毁盛水的器皿,无奈,太后只好跑到井边去取水,但是晚了一步,曹彰已然无可救药。
古人的文字比较简练,不像我等如此磨叽,短短数十字,心碎的母亲,冷酷的大哥,中招的弟弟,破碎一地的器皿,构成了令人心寒的一副画卷。
这是八卦群众们“最喜欢”看到的一幕,因为他够血腥,够刺激,够无情,还死了人,而害死人的是他的亲哥哥,一母所生的亲哥哥,最后,这种演绎方式十分符合思维模式中的宫廷伦理阴谋脉络。
也正因此,《世说新语》的这种说法最令人不信服。
一者,这是一部笔记小说,并非严谨的史学著作;
二者,当事人只有曹丕、曹彰和卞太后,一个不会说,因为死了,一个不想说,因为会影响自己的名誉,一个不能说,已经死了一个儿子了,到此为止吧。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那些小弟说的呢?从过程来看,有下毒的,有画记号的,有摔瓶子的,帮着曹丕完成这个计划的应该不止一个人,但是,我们能够想到,曹丕就不会想到吗?给封口费还是杀人灭口,他有很多选择的,最后,这些人有资格完成这些任务,说明他们是曹丕的心腹,应该不会出卖自己的老大;
三者,曹彰中的是什么毒?卞太后要给他喝水?是为了缓解他的痛苦还是有了解救办法?如果是前者的话,为什么曹丕会狠心不给母亲面子?
总之,冷静的看看的话,这种看似很诱人的说法也是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根源就在于:这个故事被演绎的实在是太逼真了,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人物的每一个神态都是栩栩如生,简直就像是记录片一样。
——可见,太逼真也不是好事啊。
但是,曹彰的死亡确实有点蹊跷,曹植曾经赋诗一首《赠白马王彪》,送给了弟弟白马王曹彪,当时曹彰、曹植、曹彪三人一同进京,可是,后二人饱受歧视,尤其是前者,更是直接暴毙于府邸之内,这让曹植十分的伤感,也十分的后怕,于是即兴发挥了一下。
由于太长,所以我就不写了,主要表达的就是这种悲痛心情而已,而且,出于对还没有死的自己和曹彪的保护(旁边有探子嘛),所以,对于曹彰的死亡原因也没有深入探讨,只是,看那个悲愤的心情,好似满肚子话说不出来,十分委屈和不平的样子。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世说新语》的观点是道听途说,但是,曹彰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确定的了,只不过具体的死亡方式被历史掩盖,成了一团迷雾。
以上5回讲得多为曹丕上位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亲兄弟的故事,注意,是那种最亲的亲兄弟,这三个人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生的——曹丕的行为看上去似乎有点无耻啊,这个人不咋地,曹操是走眼了。
但是,这么一个结局只能说是炮火有点集中而已,并不是说曹丕就是一个纯粹的阴谋家,诚然,他的人品很成问题,但是,其实对政治家要求人品,要求高尚的人品,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即便是好人,扔在这个圈子里也会变得和曹丕一样的。
所以,为了矫正视听,下面说说曹丕的正面形象,也就是一个政治家最应该被关注的基本面。
——政绩。
这方面,曹丕做的还是不错的。 。。
34—19:布局,水到渠成(1)
曹丕的才华综合比较起来比他的父亲曹操差得很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处理政务,疑惑吟诗作对,都不行。
开个玩笑讲,曹彰,继承了曹操的武略,曹丕继承了曹操的政略,曹植继承了曹操的文采(并且发扬光大),一专并未多能。
但是,曹丕有一个好处,就是他有自知之明,中国的领导,不怕他没有本事,就怕他过于热情,愣装专家,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结果,好好的底子被拆毁,重头再来那是最好的结果,来一个大动荡,人心思变,那就完蛋了——砖家,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所以,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见得就是好事,萧规曹随的模式也不代表着墨守陈规,一成不变,这两个都只是理论而已,哪个好用完全看实际情况是如何的,曹操各项规章制度都运行的不错,处于上升期中,那么还有伤筋动骨的改革的必要吗?
曹丕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低调,务实,如果说曹操推出的某款软件的正式版,那么曹丕推出的就是这一款软件的贺岁版以及加强版,核心技术部分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甭管曹丕和他老爸的关系怎么样,甭管他对自己的亲弟弟们做出了多么不人道的事情来,至少在魏国的运作上,曹操没有看走眼,他的儿子,在向他致敬。
所以,研究研究曹丕上位,篡位之前的一些政策,既可以全面了解一下(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曹丕不单单是冷酷和小肚鸡肠)他,也可以顺便温习一下曹操领域内的功课——这也是之前总结曹操有一些东西没有讲的原因。
有关文化以及教育领域的努力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毕竟,人家不光是社会人,还是一个文化人,当然要在这些领域里面表示表示——总比把钱公款消费好得多吧?
这里,重点说的是三点,第一,屯田制,第二,九品中正,第三,就是三边关系(外交政策)。
首先来看屯田制。
这是陈寿造成的一个遗憾,也许在他眼中,英雄们的政坛角逐或者战场上的厮杀才是最为辉煌的一瞬间,其他的,能说的就说点,不想说的就一笔带过,一切求简嘛。
于是,率先遭殃的就是屯田制了,本来这是国家军力强盛的基础,却因为陈寿的“疏忽“和不重视而失去了焦点地位。
其实三个国家都搞了屯田,《三国会要》中对此有过集中的论述,比如诸葛亮,几次北伐都因为粮草的问题半途而废,于是就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搞得不错,没有扰民行为,后来姜维也干过,总之,蜀国有督农的官职,“主屯田以供给军粮;
吴国呢?
农官监督屯田的历史比较悠久,至少比蜀国长,比如孙权执政初期,陆逊作为其幕府一员,就曾经出为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劝督农业”。
根据吕蒙传中的记载,他出任庐江太守的时候,就被赏赐浔阳屯田六百户。
屯田的历史比较长,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所以是渊源于西汉,但是,是在曹魏时期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以前的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陲。
主要方式呢?为军屯,且规模不大。不过到了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于是,屯田作为一项经济政策有必要扩大化了。
下面,
就让我们来看看搞得最好的曹魏屯田制。。 最好的txt下载网
34—20:布局,水到渠成(2)
相比于蜀国和吴国,自然是曹操弄得最早,最有规划了,早在建兴元年,也就是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
韩浩,大家都认识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无法忽略的人物,就是栆袛。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
当时,曹操在陈留也组织了一支5000人的武装力量,准备*董卓。枣祗就是在这个时候奔到曹操麾下,与曹操“始共举义兵,周旋征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