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招来了一番非议,国会议员们再次投出了反对票,认为曹丕的要求比较过分,这些珍玩超出了礼法限制,所以,我们应该拒绝。
孙权对此嗤之以鼻,不过是一些玩物而已,给出去又不会伤筋动骨,无所谓啊,于是又答应了。
是啊,接受了,进贡了又能怎么样?事实上,即便是曹丕也没有奢望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染指进江东的势力范围,不仅没有染指成功,甚至提出要孙权的儿子进京做人质这个最低限度的要求都没有实现。
曹丕没有得到什么实惠的好处,但是也没有损失什么东西,还过了一把瘾,毕竟有人俯首称臣,他也知道孙权为什么要称臣,反正我是不会出兵帮你作战的。
孙权呢?除了折点面子,上了点贡品之外也没有损失什么,他也没有指望曹丕会伸出援手,只要不添乱就行,而现在,回馈的信息让他很是满意:行,我可以安心对付刘备了。
虽然曹丕完全可以翻脸不认人(事实上后来还真这么干了),可是,还是为自己赢得了喘息之机,因为就在他低调的俯首称臣的时候,刘备已经大兵压境了。
继荆州偷袭战之后,东吴西蜀不可避免的正面交锋,惨烈厮杀的大决战时刻到来了。
这一战,决定的不仅仅是吴蜀两国的命运,更是让三国又迎来了一个时代走向的拐点。
这就是夷陵之战。
——继官渡之战和赤壁战役之后,三国时代的三大战役之三。
36—01:宣战,势在必行(1)
日后说起这场战役,不管是蜀蜜,还是蜀黑,都要对刘备的军事决策摇头叹息一番。
然后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不贸然发动这场战役的话就好了。
其实这不是大家事后诸葛,即便是在当时,也是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的,包括忧心忡忡的内部人士、旁观中立的看客以及一肚子九转大肠的敌对阵营分子。
首先来看看忧心忡忡的内部人士吧。
最有名的反对派人士是赵云。
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只要我们先摆平曹魏,孙权自然会归顺我们,眼下,曹操虽然已经死了,可是,曹丕篡汉,所以,我们应该趁着大汉民心未失,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到时候关中义士必会裹粮策马以应王师,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不共戴天的曹魏放在一边先和孙权交手,此战一开必会陷入胶着状态,到时候局势可就不妙了。
赵云是坚定的和刘备“作对”,理由就是刘备不应该把私人恩怨放在国家利益至上,为了荆州而和孙权开火。
因为最后刘备失败了,所以,赵云成了有识之士。
但是,就算赵云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可并不代表他的这番言论就是很正确很有价值的,其实,相比于刘备的举动,赵云的这番计划,看似深谋远虑,实则毫无可行性。
首先,刘备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为了报仇才发动这么一场大战役。
证明刘备并非一时冲动的是时间。
关羽败亡和荆州沦陷发生于219年12月,夷陵之战真正开始于221年7月,差不多两年了。
在这两年里,刘备完成了称帝这样的头等大事:221年4月称帝,5月册封吴氏和刘禅,6月册封刘永和刘理,而后,7月出兵。
什么叫冲动?不慌不忙的运作了两年,顺便完成了当皇帝等一系列大事才出兵就叫冲动?
分明是深思熟虑啊。
即便是有仇恨,也是在这个时候退居二线,情感已经被理智取代了。
其次,来看看赵云计划中的漏洞吧——很多的漏洞。
首先,赵云的战略构想立足于道义。
也就是说赵云没有反对开战,甚至没有反对立即开战,只不过他选择的战略对象是曹丕,而不是孙权。
孙权“得罪”刘备是因为他取了荆州,杀了关羽,曹丕“得罪”赵云是因为他篡汉,看上去赵云是大公无私一些,但是,很明显是把自己的老大给当成了白痴了。
光分析道义,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实力对比分析,通过前面刘备人才危机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吴国比蜀国强,而魏国又比吴国强大,那么,凭什么蜀国可以击败魏国呢?
刘备的计划是至少夺回荆州,恢复到自己的鼎盛状态,不至于在三国实力对比中完全出于下风,所以,他才选择对东吴开刀,至少,还有一点希望;
赵云的计划呢?攻略魏国,攻略一个强大的敌人的前提,或者说胜负手在于——关中义士群起响应,里应外合,结果曹丕被颠覆。
那个计划更加实际一些?你赵云凭什么认定刘备一发兵,就会有足够的反对势力配合推翻曹丕?如果没有呢?
赵云也没有招数,说了,他的战略计划是建立在道义基础之上,没有人响应这种道义的话一切都是海市蜃楼。
退一步讲,有人响应了又会怎么样呢?当初关羽威震华夏,就有不少人响应他,结果呢?不还是要取决于自己正面战场上的胜利与否?
那个时候是曹操的统治最为微妙的时刻,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曹丕已经彻底完成了洗牌工作,观望者,“关中义士”还会不会出现,实在是一个很难确定的事情。
再退一步讲,关中义士出现了,那么刘备军能否在正面战场上做出积极的回应呢?能否令人信服的击败曹军呢?
基本上不可能。
刘备打赢曹军的记录有三次,第一次是火烧博望坡,严格来讲是战斗而不是战役,规模不大,还是建立在夏侯惇脑袋瓜进大米粥的前提下;
第二次是赤壁大战,曹操输得很惨不假,可惜,作战的主力军是周瑜,而不是刘备,刘备的军队只是跟在周瑜后面追杀了一阵而已;
第三次是汉中争夺战,刘备奇迹般的获得了对曹操在正面战场上的胜利,但是,那一次是刘备军事实力全盛期,防守反击战术为主,避免惨烈厮杀,最后逼着曹操退军,而曹操是整建制的有序撤退,并没有遭遇什么损失,刘备虽有夏侯渊授首,功劳簿好看一些,可是,军事技术统计的纯收入不高,属于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这样的三次胜利尚属难得,这一次,在实力严重受损,由守转攻,主动出击的前提下,刘备还有胜算吗?
所以,从军事战略考虑来看,赵云的对魏作战计划实在是镜花水月,没有任何的可行性。
其次,再看后半部分的对吴作战的消极面分析的话,赵云的建议看似忧国忧民,实则是既不讲谈话技巧,又有点前后矛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6—02:宣战,势在必行(2)
为什么说赵云的这个议案是不讲谈话技巧呢?
“兵势一交,不得卒解”,赵云的这句放在最后面的话就是说一旦和东吴开战,那么必然会陷入持久战,估计以我军目前的实力,很难取得胜利,很有可能会输——当然了,会输这句话还是没有明说出来。
但是,这句话刘备听着会舒服吗?而且会让人感觉很不吉利:怎么,成心诅咒我是不是?
那么,为什么前后矛盾?想想看,在赵云的逻辑里面,连曹丕都可以摆平,怎么到了实力弱一些的孙权这里就要玄乎了呢?
试想,如果前者(摆平曹丕)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后者(难胜孙权)的假设就有点故弄玄虚,而反过来如果后者成立的话,那么前者的目标能否实现呢?就有点过于乐观了,并且暴露了最大的一个短板:如果没有关中义士的遥相呼应,任何军事成绩都无法取得,问题是,有谁可以保证就一定会有人起来响应呢?难道赵云已经做了市场调查?
而就算是做了调查的话,结果也会让赵云深感失望的,关羽失败的例子就在眼前,而在这个例子中,关中义士的呼应实在是作用有限,雷声大雨点小,关羽一败,马上鸟兽散。
所以,难怪刘备会把赵云的议案搁置在了一边了,我们可以表扬赵云的用心良苦,以及不畏强权,直言敢谏的精神,但是,这个议案实在是太不怎么样了,空洞空虚,刘备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拒绝赵云这个先攻打曹丕再威慑孙权的计划——最大的毛病:
凭什么你收拾了曹丕,孙权就会主动投降?三个国家之间相互牵制,即使一方被消灭,那么进攻方也会消耗不少,而呆在一边的中立方就会趁虚而入,坐收渔人之利,这种可能必须考虑到啊。
但是,我们在确定刘备的智商没有问题之后,还有一件事也可以确认,那就是赵云的智商也没有问题,既然赵云的智商没有问题的话,为什么还要提出如此不切实际的计划?
难道既然梦想照不进现实,索性就让现实照进梦想?
所以,最有可能的是,赵云反对刘备和孙权开火,但是生怕自己说话不好使,没有力度,而且,在气头上的刘备必然不冷静,但是,又不能明说自己的老大不仅仅打不过曹丕,连孙权也收拾不了,否则的话刘备会生气,所以,就要采取这种转移斗争视线的做法,先给刘备带上一个美丽的光环,光环的后面其实是列举了困难,好让让刘备知难而退,并且大庭广众之下,还有一个台阶下,不至于太难看。
所以,按照这个思路来解释赵云的计划的话,赵云的智商就没有问题了,人家不是想让刘备真的和曹丕开火,事实上既然反对和东吴开战,必然也会反对规模更大,胜算更小的战争,不得不说,赵云的情商还是很高的,既是睿智和冷静,又忠心护主。
这个策略建立的前提是:刘备攻打东吴乃是一时的冲动,被人这么一忽悠,气也就消了。
问题是,刘备的心中攻打东吴的这个计划是深思熟虑的,酝酿了很长的时间,并非是一时的冲动。
所以,刘备不管是“曲解”了赵云的真正用心,还是洞悉了赵云的真实想法,都不会通过这个议案的,因此,直接给pass了。
这个情况下,就需要更多的人站起来,企图制造更大的舆论浪潮来阻止刘备的“一意孤行”,以求形成刘备的计划是少数派的行为。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用神灵的旨意暗示刘备。
注意,一定要暗示,不能明说,在不把话挑明的前提下让刘备意识到现在不应该出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6—03:宣战,势在必行(3)
这个非常规的劝谏方式是什么呢?
一代大仙葛洪在他的《神仙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有点怪力乱神的典故:
有一个仙人,李意其,蜀人,他的第一个牛逼的地方是出生于汉文帝时代。
——果然是仙人,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境界那就迁就他一下吧,反正不是人类了。
这里面有多少水分大家是心知肚明的,就算是真的有这个人,简历也是造假的了。
因为是个大仙,所以,刘备就把他请去了,很恭敬的要他测算一下此次出征的吉凶。
李意其什么都没有说,要了一些纸笔,画了不少军队和仪仗,画完之后全部撕裂,又画了一个大人,掘了一个坑埋了进去。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李意其便很潇洒的扬长而去,连饭局都不参加了。
刘备当时是很是不高兴的,等到最后输了,大家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件事出自《神仙传》,所以,我们这些接受了唯物主义熏陶的大好青年自然可以鄙视其事件的真实性。
但是,如果我们鄙视的话恰恰的等于接受了李意其的心理暗示。
——他预言太正确了,所以不可信。
问题是谁说他的预言是正确的了?
刘备请他来预测吉凶,他一句话也不说,这不仅仅是为了故弄玄虚,更是为了实现下面的套路计划:打哪指哪。
刘备输了,于是,李意其就可以吹嘘:我猜对了吧?不听我的啊;
刘备赢了,于是,李意其就可以吹嘘:我猜对了吧?孙权完蛋了;
打成平手,于是,李意其就可以吹嘘:我猜对了吧?无言的结局。
总之,这就是这些“大仙”的“仙法”的“奥妙”之所在。
那么为什么不拆穿他的西洋镜呢?
因为还有一个最大的护身符:天机不可泄露啊,这些东西不能明说,只看你的造化了。
当然了,这个故事只是顺手一说,真假难辨,所以,只能说是非常规的劝谏方式。
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常规性劝谏是由秦宓和黄权这两位主导的。
黄权大家都认识了,他是从战略角度出发指出出征东吴的潜在危机,因为赵云绕了半天反而把自己给绕了进去,所以,黄权索性直接点明:
东吴将士骁勇善战,我们而且我们顺流而下虽然容易,但是,一旦遭遇挫折的话想退回来那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一定要慎重。
但是,随后,黄权并没有反对出兵,一方面,他知道刘备是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深思熟虑,不是简单的意气之争,另一方面,这一战打一下也未尝不可,甚至很有必要,所以,黄权采用了折中的策略,即:刘备作为后队压阵,自己带领一支人马先上。
刘备拒绝了,要打那就好好打,不过还是很赞许黄权的这种表现,赵云,被留在后面(当然了,这个也不是全然和劝谏失败有关,毕竟,以前赵云也干过不少这样的事情),而黄权则被刘备带上阵了。
另一股劝谏势力则是以秦宓这样的读书人为代表,这帮文人,纯粹的文人真的是不济事啊,心是好的,就是说不到点子上,黄权,从战争角度入手,赵云,虽然有点绕,可是也是大致分析了国内政治局势。
秦宓这位老兄呢?
“陈天时必无其利”,总是说一些假大空的东西,所以,这几位看上去,实际上也都是忠心耿耿的有识之士结局也是很截然不同的了:黄权,随军出发;赵云,留守后方;秦宓,关进大牢。
刘备的自控能力还是不错的,基本上没有这么对待过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尤其是秦宓还算是蜀中名流,这一次动了这么大的肝火可见秦宓的讲话是多么的不和谐,多么无聊了。
有关秦宓的事迹以后还有,所以,对于他的前世今生偶准备在那个时候再来一个陈述总结。
秦宓的下场算是给这一股劝谏潮流画上了一个句号,刘备的全力出击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但是,我们很奇怪的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有一个人出人意料的沉默下来,没有发表什么言论。
这位老兄就是诸葛亮。
按照他的身份和资历,本不该如此沉寂的。
想必描写这一段的时候罗贯中先生也是头疼的狠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6—04:宣战,势在必行(4)
诸葛亮到底劝谏了刘备没有?
至少在我看来,他老人家应该是没有站出来说话的,因为当时群臣大多站出来劝谏,可是,点了名的,在史书上留下了一段言论的也就那么几个,却独独没有说到能言善辩的诸葛亮,所以,我们可以大致确定了。
——他当时的态度是:
沉默。
退一步讲,能言善辩的诸葛亮这一回并没有哑火,但是,他即便是说话了也是象征性的劝谏一下而已,至少不像赵云那么煞费苦心,不像黄权那样忧心忡忡,更不像秦宓那样冒天下之大不韪(虽然说秦宓的具体言论有点不找四六,可是,毕竟是用心良苦,勇气可嘉啊)。
诸葛亮沉默的表现,无非是以下三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