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是用心良苦,勇气可嘉啊)。
诸葛亮沉默的表现,无非是以下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就是自觉说话力度不够,说了也没有用,索性不掺和了;
——但是,这种可能是不会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蜀汉帝国开张之后,诸葛亮就已经成为了丞相,不再是一个小小的运输大队长了,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军师将军了,法正们英年早逝了,现在,从面子到里子,诸葛亮都是有了质的飞跃的,你能说诸葛亮说话能没有力度吗?能不站出来说话吗?就算他不想说,你觉得刘备不会点名让他说吗?
再说了这是沉默的理由吗?诸葛亮说话的力度再不行,那也比赵云和秦宓两个人强吧?人家都说了,你为什么不说,或者不说到点子上?
所以,这一种可能从诸葛亮地位的迅速蹿升以及他的本性角度来看已经不大了。
第二种可能是,诸葛亮和刘备貌合神离,貌似地位很高,实际上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密,刘备对他也不是言听计从,结果,看似高高在上的诸葛亮就保持了沉默,一言不发;
——这只是一种假设,因为我们很难找到刘备和诸葛亮不合的蛛丝马迹,相反,可以找到很多俩人精诚团结的相关例证,比如一开始的“三顾茅庐”,比如面对关羽张飞质疑的“鱼水之欢”,比如让诸葛亮坐镇后方足食足兵,所以,即便把诸葛亮放在后方,不让他上前线不是不尊重他,而是因为革命分工不同,而且,把大后方完全交付给诸葛亮来打理,这恰恰是对诸葛亮信任的一种表现啊。
如果实在是要找一些事儿的话,那也是法正得宠的时候,显得刘备有点和诸葛亮疏远,对法正有一些“娇惯”。
但是,现在法正已经死了啊,许靖就是一个摆设,以前是摆设,以后还是摆设,所以,即便以前有点不太对劲,那么眼下的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那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君臣二人产生隔阂的问题,而且,诸葛亮也是一个很有职业操守的政治家,不会对影响国家前途的决策完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何况现在已经是堂堂丞相,更是对这一级别的议案有着责无旁贷的发言权了,这一点是被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的。
所以,经过一系列的排除法之后,偶只能得出这样来的结论来,也就是第三种可能:诸葛亮和黄权一样,对于出兵作战没有什么非议,甚至有可能表现的比黄权还要“激进”:
老大亲自出征也是未尝不可。。 最好的txt下载网
36—05:宣战,势在必行(5)
让我坚信这一点的佐证有二。
第一个佐证是参考诸葛亮的隆中对。
这里不再想重复抄录了,只是想说,荆州区域在诸葛亮的反攻计划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里沦落到了敌人的手中,那么一切的一统梦想都只是痴人说梦了,所以,弄丢了一定要拿回来。
诚然,在诸葛亮的设想中,孙权始终是被团结的对象,但是,这不代表就一味的妥协退让,因为面对最终的主要敌人曹魏政权,必须以荆州为战略立足点之一,否则的话,北伐大业将会遭遇极大的难度,被束之高阁——后来诸葛亮在北伐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就是最好的证明,试想,如果荆州没有丢的话,蜀汉对曹魏的威胁绝不会是那么简单的,就像一职球队进攻,只是单纯的高空球或者单纯的玩复杂的地面配合(妄图把球配合着传进敌人的门里那种变态类型的)都不会很好的解决进攻端的问题,除了打法是否相克的问题之外,最主要的是进攻方式过于单一,也让敌人好做防御了。
荆州无法回收,只能一条腿走路,这就是最大的难处,为了避免自己引以为豪的隆中对成为镜花水月,诸葛亮自然不会对刘备的东征大计横加阻挠了,投上赞成一票实在是正常的很。
第二个佐证是诸葛亮的“赛后总结”。
这个总结没有出现在刘备的记载中也没有出现在诸葛亮的语录中,而是出现在法正的后记里面——虽然说话的新闻官是诸葛亮。
“同志们,我很痛心啊,很遗憾啊,”诸葛亮很严肃的说:“比赛打输了,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是,我要说我们的队员都已经尽力了,我们的主教练刘备先生也尽力了,而且我们曾经距离胜利很近啊。”
“那么为什么会输呢?”有记者很不识相的问道。
“还不是因为我们的最优秀的助理教练法正同志不幸因病去世了嘛,”诸葛亮继续捶胸顿足做痛心疾首状:“如果法正先生还活着的话一定会阻止刘备主席亲征,即便是阻止不了亲征,也完全可以避免如此惨痛的失败啊,想当初汉中战役的时候……”
不好意思,有点开玩笑了,诸葛亮如此解释未免有点牵强,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官,尤其是打了败仗之后不得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新闻官,有几个不是在说废话找借口呢?
但是,诸葛亮的这句废话+借口里面,还是有点有利用价值的信息的: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这句话的重点在后面,后半句,东征是完全可行的,之所以带上前半句,是因为事情已然发生,为了给自己,给老大一个台阶下,勉强把已死的法正拉出来作秀而已。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和刘备的计划其实还是有合理性的,不是老大的一意孤行,也不是自己装作没事人一样,吊着膀子看好戏,才导致了今天悲剧的发生。
有些历史事件,不,是大部分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倒着看,根据已经发生的结果来推论古人这么做是否是明智的,是否是正确的,这样的话就是事后诸葛,是成王败寇,刘备东征并不是一定会以失败收场,即便是失败,只要是没有全军覆没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种结果,刘备最后掉进了第三个,最不愿意接受的一个选项中,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在讲述具体的战役之前,我们可以确定这样一件事情:
刘备东征并非意气之争,报仇和夺回失地的背后有着更远大的理想,要想北伐中原更有胜算,和孙权这一战不可避免,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群臣劝谏虽然看上去很是热闹,其实各有短板,无法彻底的说服刘备,至于诸葛亮,在沉默的背后,是支持刘备的东征大计的。
出击,势在必行。
且很有必要。
这是在刘备的阵营之内的状态,而如果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曹魏和东吴阵营中的战前反应,就会强化这种这种看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6—06:宣战,势在必行(6)
有关东吴方面,其实都是摆在明面上的,陆逊拿下江陵之后就已经开始部署防御刘备进攻的部队了,孙权对着曹丕做了一系列的近乎于摇尾乞怜的求和动作就是为了抵御刘备而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努力——为什么不对着刘备来做呢?因为他明白,那是无用功,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做了也是白做,索性上来就在曹丕上面做文章。
至于在开展之前做出了和刘备的求和姿态,那也只是一个姿态而已,不过是让诸葛瑾象征性的回应了一下。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之前一直是为了孙刘联盟出力不少,现在诸葛亮是丞相了已经,刘备怎么也会给诸葛瑾一点面子吧?
但是看看诸葛瑾最后一句话吧:荆州大小孰与海内?具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一涉及到关键性问题的荆州问题上,立刻玩起了一问三不知,一推六二五,配合一下前面的“吴王侵荆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我们就知道,诸葛瑾在孙权的授意之下,完全是在和刘备探讨东吴和曹魏那个才是蜀汉的最重要的敌人的逻辑问题上,一点实际性都没有,思路和赵云有点相似,不过人家赵云是用心良苦,而诸葛瑾和孙权这里则是有点无耻,因为连最起码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姿态都没有。
与其说这是在求和,不如说是在刺激刘备的神经——这不是*着刘备上来打他吗?
所以,孙权对于吴蜀局势是心知肚明的,来吧,打吧,求和是不可能的了,我要是刘备我也打啊,不打是孙子。
求和信只不过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弱者”和“和平主义者”的姿态而已,防守嘛,后发制人,争取调动起国人的士气来而已。
这是东吴方面。
站在一边看戏的曹魏呢?他们也没有闲着,曹丕吃饱了撑着没有事干,特意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就像新春茶花会一样,茶水、瓜子和小点心伺候着,大家就着老大的话题开聊。
曹丕设立的话题就是:“刘备会不会出兵攻打东吴”。
大部分人都是投了反对票,即刘备不敢出兵。
理由呢?曹丕问大家——其实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蜀国,只不过是一地处偏远穷的要死的小国而已,所依靠的猛将只不过是关羽一人而已,现在关羽死了,荆州丢了,损失惨重,举国上下一片哀嚎之声,哪里还有胆量出来开战呢?所以必然不会出来的。
不过并不全是随风倒,里面也有长脑子的。
刘晔,前面说过的那位怂恿曹操再接再厉进攻益州的老兄,此番再度发出高论:蜀国虽然地处偏远,有些弱小,但是君主刘备还是有韬略有野心的人,必然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为了证明自己还有用兵的能力和回旋的余地,为了拓展日后的战略空间,他都要出兵的,不打这一仗,让孙权彻底消化了荆州,他就永无出头之日了,而且,关羽和刘备的关系那不是一般的铁啊,现在被杀了,还不出兵的话也对不起这个始终跟随自己的名分,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这一战必然会爆发。
刘晔的分析,作为最睿智的旁观者无疑是对刘备势在必行的出击做了最好的注脚,如果曹丕此次茶话会不是单纯的扯淡聊天,而是有点经济眼光,弄个博彩公司下个注开个盘的话,刘晔将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事实胜于雄辩,虽然当时大家对刘晔的言论是嗤之以鼻,但是没有多久,刘备果然出兵攻打孙权,而孙权举全国之兵前来迎敌,许久不见的惨烈一战拉开了序幕,所以,大家这才对刘晔佩服不已。
预测对一次不算牛逼,我们会说他是蒙的,连着预测两次对了我们会说他运气好。
但是,连续三次中标呢?那就不是运气的问题了。
刘晔,的确是目光如炬,审时度势的本领并非浪得虚名。
现在,我们就把视角从东吴和曹魏这里拉回来,再回到刘备这里,看看他是如何运作这次大战役的。
毕竟,他是主攻一方,这一战打得怎么样,是不是会精彩一些,就看他的进攻手段了。 。。
36—07:制霸,四三三↑(1)
看看这个题目,大家就知道,我这个深深被人鄙视的伪球迷又要用所谓的足球比赛阵型理论来鬼扯刘备这一时期的作战筹备工作了。
433,在现代足球中算得上是进攻打法的主流,比如巴萨,这倒不是我的生搬硬套,刘备的战略和这个433确实是有一些相符之处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我就生搬硬套了又能怎么样呢?只要扯圆乎了就可以呗。
下面进入鬼扯的正题,我们从后场开始讲起。
在这个433攻击阵型中,守门员自然是皇太子刘禅了。
守门员的位置说起来其实是很重要的,但是,考虑到孙权的手无法伸的这么长,所以,只要前面进攻得力,后卫们防守严密,不会出太大的纰漏,那么选择一个比较稳妥的门将就可以了,平庸就平庸一点吧,反正没有单刀和任意球威胁,在后面站着就可以。
我们的刘禅虽然不是什么太杰出的人才,但是,也不是笨蛋啊(被小说给玷污了,其实人家一点也不傻),何况现在已经按照遗产继承法成为刘备事业的接班人,正好可以拿这个机会坐镇后方锻炼一下大局观什么的,让他当门将,也算合情合理。
下面是后防线,四后卫中,先让我们来看看两位中后卫吧,主力人选分别是:丞相诸葛亮和翎军将军赵云。
诸葛亮历来就是足食足兵搞内政的一流人才,虽然组织进攻摧城拔寨不是太好使,但是,依照他良好的大局观和心理素质,还有不错的防守功夫,协助刘禅做好防守并且协调前方的攻势运转还是没有问题的——最不济可以帮着守门员开门球吧?
赵云是另一位中卫,相比于诸葛亮拖后盯人(既要盯敌人,还要盯着刘禅,帮着他涨涨经验值什么的)的位置,他的位置有点前提,看上去这次打中后卫有点被冷落的意思,其实刘备没有那么愚蠢,赵云是个听话的孩子,不会和自己闹意见的,而且现在人手紧缺,不能自废武功了,所以,让赵云镇守江州,随时准备前移,比如后来刘备失利的时候,赵云随即率领本部人马赶往永安足以证明他的位置虽然是中卫,但是防守范围还是灵活掌握的。
在这个433阵型中,刘备是比较重视边后卫插上助攻的,甚至随时要根据形势把握节奏内切直接形成门前威胁,因此,在刘备的战术体系中,对于边后卫要求是极高的,不仅要防守好,可以保证回防及时,更要在进攻端展现出自己的威力来。
这种将才在目前的蜀国中已经不是很多了。
所幸,五虎将中还有人选:张飞和马超。
我们的凉州牧,骠骑将军马超还有司隶校尉车骑将军张飞就是带着本部人马随时准备呼应刘备的中路攻势,一旦中路的短传配合无法打开局面,他们就要想办法在边路做点文章,而当不需要他们进攻的时候,他们还要随时做好本职工作——防守。
但是,两个边路同时大举压上进攻的话也不行,就算回防及时的话也会被人有机可乘,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其中一个边路主攻,或者是轮流进攻,既可以让敌人疲于奔命,顾头不顾腚,又可以来个神出鬼没,让人防不胜防,最后,还可以节省体能,不耽误防守。
这里面张飞是主攻的边路大将,马超侧重防守一些,当刘备敲定攻击计划之后,张飞随即率领本部一支10000人的军队从阆中开拔至江州,准备配合刘备发动攻势。
以上是刘备在防守端做的努力和兵力部署,可以说考虑的还是不错的,主要抓防守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兼顾进攻。
但是,这些都还不是夷陵一战的焦点所在。
毕竟,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关键是看攻击端做的怎么样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刘备阵容里面的中前场组合。
36—08:制霸,四三三↑(2)
433阵型中,中场三人组作为攻防转换的枢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仗打得怎么样,攻守是否平衡,就看这三位调度的怎么样了,其实这是废话,得中场者得天下,什么阵型都是中场极为重要——我的国际米兰啊!
废话少说,三人组中,刘备刘玄德,自然是不二人选,而且,他是主要负责组织进攻的,所以,为了保证攻守的平衡,必须有人保护刘备,充当中场的绞肉机:
——他的两则的大将均是以防守拦截为主,即断下球来交给刘备,再由刘备策划进攻。
这两位副手分别是谁呢?
首先就是黄权,其次是魏延。
黄权的任务是什么呢?
刘备拜他为镇北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