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理。文帝即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及文帝践阼,改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二百户。明帝大修宫室,朗劝止之,转为司徒。”

  可见,王朗的飞黄腾达一直离不开曹氏的提携,他也是一直尽心竭力的,人家也是把学问做的很出色,“著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奏议论记,咸传於世”(学问做多了,所以打不过孙策,呵呵)。

  王朗的学问做的很出色,他的儿子王肃乃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后来居然成了一代经学大师,谁说三国乱世只有武士和泼皮才能混出名堂?读书人只要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同样可以闻名天下。

  王肃很崇拜古文经学家贾逢、马融,于是又深入钻研他们的学说,汲取了古文经学的营养,打下了儒学的基本功后,王肃又涉足了道家学说领域,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来阐释儒家的理论,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逐步形成具有一家特点的学术和治国思想。

  于是,25岁的王肃(也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年纪啊,看看人家)开始小有名气,再加上他的父亲王朗官运亨通,所以,这位少年学者也开始了飞黄腾达,被任用为散骑黄门侍郎,进入了高层统治集团,开始发力成为一代御用文人经学大师(这两个词并不冲突,在一些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只有和官方苟合,才可以保证自己的言论占据学术垄断地位)。

  王肃在学术上做的努力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人家是肯定下了一番功夫的,遍注群经啊,还整理了父亲大人的学术笔记,再配上有些基础的道家学术体系,可以说是海陆空立体乱炖了——不像今天的某些御用经济学砖家或者马屁文人,从几本名著上剽窃了一些词汇,再配上一些他人的研究成果,涂抹一番,出来就感忽悠人。

  但是,光有努力还是不够的,儒家的学说可以击败道家乃至其他学说在两汉时期占据统治地位(虽然说一直有阳儒阴法的观点,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出笼还是毋庸置疑的),靠的还有统治者的绝对支持,何况,三国乱世,学术上还是以郑玄为带头人的,王肃要想确立自己的位置必须找到这样一个肯扶持他的人。

  这就是司马氏。

  在曹爽和司马氏对立的过程中,王肃之所以可以抛弃父亲遗留下来的血统,有两点,首先,曹爽最信任的是何晏这样的学者,王肃不仅和他们学术观点相异,而且即便是雷同的话也不会成为带头人,永远要排在何晏等人的后面,所以,王肃注定了不会和曹爽是一个帮派的(政治野心大于学术分歧的因素),甚至还要说何晏他们是弘恭、石显之类的坏蛋,应该卷铺盖滚蛋——学术上谁对谁错是另一回事,反正,感觉王肃的这番话有点酸酸的。

  所以,司马氏的介入以及王肃的投怀送抱就显得十分合理了——只不过人家介入的时机很早,显得自己很有前瞻性,早在太和5年,也就是231年的时候,王肃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昭,正式宣告了自己和司马氏的合作(因此,曹爽后来必然要排斥王肃,也是政治因素大于学术因素)。

  合作有什么好处吗?

  对于王肃来说好处大大的——王肃所注众经,都被列为学官,至此,也就确立了王学的官方学术地位。

  自秦帝国以来,国人就疯狂的迷恋上了大一统,不光政治上地域上要大一统,相应的,学术上也要大一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统治者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学说作为官方舆论来忽悠老百姓,一些有野心的学者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学说被当政者采纳,成为“素王”,于是,导致了一大批犬儒和御用文人的诞生,这批人的诞生更是加速了思想上大一统的进程,最后,导致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春秋战国之后就成为了一种绝唱。

  国土之大一统对于人民来说是一件幸事,但是,思想界也是亦步亦趋的追求大一统则绝对不是福音,当然了,如果你习惯于被当局者奴役,懒于思考,喜欢过着起床,上班(上学),吃饭,下班(放学),娱乐,睡觉的多点一线生活的话那我就无话可说,世上最大的悲剧是张志新等人被残杀,世上更大的悲剧是在她们死后,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反抗的代价和凄惨,于是,世间再无张志新。

  王肃成功了,成为了一代经学大师,但是,这不是他学术上的成功,而是他押对了政治筹码,如果司马氏败于敌手呢?如果何晏因为曹爽的胜利而取代了他的所谓王氏官学呢?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显赫地位了吧?

  我这么说不是在否认王肃在学术上的努力,只是,没有司马氏的助推,他达不到那个巅峰状态,让自己的学术思想引领了魏晋时代。

  那么司马氏在扶持王肃的过程中捞取到了什么好处呢?

  高贵乡公曹髦,曾经到太学向诸生询问经义,其中问到《书&;#8226;尧典》中“稽古”一词的解释,曹髦认为尧是效法天的,结果博士庾峻用王肃的观点来回答,认为应该是“尧顺考古道而行之”,即尧效法的是前世治国之道,于是,曹髦又引孔子“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来反驳,认为尧的美德在于效法天意,庚峻则以“奉遵师说”为由把曹髦挡回去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教化的结果,谁说文化没有用?它是在隐形的状态下掌控着社会的走向。

  手中握住了王肃这柄思想利器,等于司马氏钳制了曹氏反抗的思想根基,当然了,实现的前提是曹爽为首的政治势力被摧毁。

  司马氏与王肃的双赢导致了五芒星之五,“精神力”之王氏家族的坍塌。

41—12:博弈,五芒星黯(6)
用了9个章节,略显扯淡的分析了司马懿同志的崛起之路,三大帮派被逐渐瓦解的过程中,有的是被曹爽友情赠送的,有的是主动投靠,也有的是通过和司马懿建立姻亲关系或者在工作中建立了“革命友谊”而被拉拢入伙的。

  国人一直比较信奉三岁看到老,所以,一旦司马懿篡位,或者他的后人篡位,那么他的狼子野心是在政治生涯刚刚开始的阶段就已经确立下来,这样的话才够劲爆啊。

  事实上,司马懿承担这样的“盛名”有点冤枉了,他出山的时候不比东汉末年的大混战,要想像曹操那样趟出一条成功之路是不太可能的,曹氏政权的几位领导人还没有衰败到汉献帝的程度,也就是说,司马懿要“造反”,难度比起曹操还有曹丕来说大的很多了。

  但是,司马懿终究是迈出了这坚实的一步。

  是在和诸葛亮的军事对抗中确立起来的绝对优势吗?

  其实,这是一个开始而已,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则是本卷中的对三大帮派的瓦解。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曹丕眼中一项最为可靠的制度将曹氏政权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曹丕依靠着这个压垮大汉帝国的最后一棵稻草将自己名正言顺的扶正了,相应的,他必须履行自己的政治承诺,给这些豪族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就像当初刘备打进益州之后冒着被人戳脊梁骨的危险也要默许手下士兵随便打劫——当初说好了的,不然的话谁会跟你啊!

  抢完钱还是可以收回来的,有经济学专家刘巴在就没有问题了,但是,给出的政治权益要想再收回来那就是有点不太现实的,养的再熟的狗,你要想把已经给出去的骨头再夺回来简直就是自讨苦吃啊。

  曹丕没想要,在他的如意算盘中,这些开国功勋以及世家大族们获得了对国务院和议会席位的绝对垄断(最不济的话也可以让自己的后人有一个铁饭碗,衣食无忧)之后,一定会对曹氏死心塌地的卖命,因为大家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嘛。

  但是,这些也只是理论而已,事实上没有任何一项制度或者政策可以让统治者们一劳永逸下去,曹丕自以为他所确立的是一个万世永恒的金科玉律,实际上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首先,士族对官场的垄断,极大的挫伤了那些寒族们的积极性,因为不论他们有多么的努力都不会有出头之日的那么一天,邓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关他的艰难崛起之路后面会讲到,这里就不说了,这种人很容易被司马懿们给利用起来,因为只需要很小的成本就可以把他们给拉到自己这一边来,实际上邓艾就是为司马氏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次,在没有什么竞争悬念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高官厚禄,也造成了其中一部分人能力的退化,在对抗司马懿的过程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曹爽为代表,后面将会隆重出场);

  第三,丰厚的薪水和铁饭碗未必可以保证这帮子人可以死心塌地的为曹姓卖命,这一点在第1代中不会有太大的疑虑,但是,第2代甚至以后呢?如果维护曹姓权威的代价是砸碎铁饭碗的话他们还会迈出这艰难的一步吗?这一群体会很自然的产生分化,司马懿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让90%以上的人站到自己的立场上来,而是有一半的人保持沉默就可以了,再配合上前面几点,那么可以说成功有了七成的把握,“五芒星”体系的坍塌就可以说明司马懿的努力已经卓有成效了,这些曾经为曹操或者曹丕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脊梁的后代们纷纷悄然转变了立场,或者被“拉拢腐蚀”,或者沾上了亲戚关系,或者保持中立,以至于当“*”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消失了。

  反抗的人不会就此彻底的消失,当司马氏做出了某些过分的举动后,必然会有人站出来反抗,只不过反抗的力度和强度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眼下的一个事实就是,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逐渐确立了自己在曹魏政府中的优势地位,为后来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兴风作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似乎上天也很眷顾司马懿,再接再厉的给了他两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逼着他在这个政府中更加如日中天下去。

  第一个馅饼就是*辽东事件。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1—13:鏖战,辽东归位(1)
公孙渊和曹魏一脉也算是颇有渊源的了,他的老爸是公孙康,当年干掉袁尚示好曹操的那位,公孙家这么干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在辽东做一个土皇帝而已,再加上这里一直比较贫瘠,又没有什么太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那个时候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南面的刘备和孙权那里,即便是真的考虑到北方的威胁,倒不如说匈奴为首的几个少数民族的威胁性要更大一些,而小小的公孙氏尚成不了什么气候,给他时间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最后在来收拾他也不迟啊。

  但是,这一拖,就过了30年,30年后,曹*了,刘备死了,曹丕也死了,东汉也已经完成了资产重组,而割据辽东的公孙氏,还活着呢。

  只不过,虽然大旗上面绣着的还是“公孙”二字,也完成了一些更新换代,首先是公孙康病逝,由于他的两个儿子太小,所以,由弟弟公孙恭出马主持大局,没有多久,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蛮有野心和能力的小家伙长大成人了,不满叔叔占据着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于是,就发动了宫廷政变,坐上了辽东军区一把手的宝座。

  这么做虽然有点过分,但是,毕竟公孙渊对中央还是保持着一贯的恭敬态度的,所以,曹睿并没有斤斤计较,而是顺水推舟的承认了公孙渊的地位。

  这说明中央暂时还没有动武的意思,只要公孙渊服服帖帖,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当时的焦点还是在魏蜀吴三国边境上的打打杀杀。

  但是,这不代表以后曹魏不会对这一代下手,公孙渊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存在的最大理由就是,蜀汉和东吴才是曹睿的心腹大患,再加上自己比较温顺一些,所以才暂时没有事,一旦那边的警报摘除了,中央就要对自己下手了,所以,必须做点什么出来,不能坐以待毙啊。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孙渊的不安分之举倒也是可以理解,不能简单的斥之为愚蠢。

  公孙渊的打算是什么呢?

  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外援。

  由于中间隔着一个曹魏,所以,公孙渊和蜀汉有联系是不太可能的了,只能打开一条海上交通线和孙权建立某种政治联盟。

  有关这个细节在后面孙权的章节中会提到,这里就不多说了,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曹睿对公孙渊多了一个心眼,虽然褒奖了他对孙权“痛快”的切断情缘,但是,那也是被迫的,必须对他下手了。

  于是,在237年(诸葛亮死了3年了,这一面暂时是消停了,可以收拾后面的不安分守己的家伙了)的时候,曹睿做了一个看似平常,实则有猫腻的小动作:遣幽州刺史毋丘俭等,以玺书召渊入朝。

  虽然之前褒奖了公孙渊的忠心,“拜渊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兵如故“,但是,公孙渊心里还是有点发虚,毕竟自己是做了对不起政府的事情嘛,所以,面对毌丘佥的召唤,公孙渊做出了激烈的回应:拒绝入朝,并且起兵反抗,准备有所不足的毌丘佥不得不败退。

  但是,这样一来,也宣告了公孙氏和曹氏维持了接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关系完全破裂,曹睿要的就是把这个家伙给逼出来,让他处于舆论的下风(如果真的被自己杯酒释兵权了可就是捡着了,不过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到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兴兵*了——一句话,毌丘佥这次出场不过是扮演了一枚棋子的角色而已。

  公孙渊也不管许多,反正也是一个死,索性来个鱼死网破吧,于是,在击败毌丘佥之后,也就是238年,这位老兄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改元为绍汉,并且紧急寻找外援,向孙权称臣(就像当年孙权面对刘备的大兵压境紧急向曹丕称臣一样)。

  这样一来,公孙渊就是*裸的背叛了。

  对于这种人,只有一个法子:

  打!

  纵观前因后果,公孙渊献媚孙权在前,攻击外交官幽州刺史毌丘佥在后,实在是咎由自取,实际上即便是没有这些小动作,曹魏也到了对他下手的时候了,因为正好是忙活完诸葛亮那一头没有多久,打了一个时间差。

  因为曹睿再嚣张也不会让自己三线作战。

  而要说失误,公孙渊的失误也就在这里了:

  他没有趁着诸葛亮屡次出征的时候在后面做什么小动作,更是和孙权交恶之后才竖起了造反的大旗,结果,刚一开打,就把自己置于孤家寡人的位置上来,等着被人吞并呢。

  曹睿派谁来扫荡公孙渊呢?

  就是司马懿。

  于是,又轮到他老人家登场亮相了。

41—14:鏖战,辽东归位(2)
一个小小的公孙渊,何必要刚刚升任太尉的司马懿亲自出马呢?曹睿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话会把他推向另一个巅峰吗?

  当然会知道,但是还要把司马懿给拉出来,最主要的原因在他和这位擎天柱的临别赠言中体现出来了——“此不足以劳君,事欲必克,故以相烦耳。君度其行何计?”

  这种小事本来是不用劳烦你的,但是,因为要一下子彻底的摆平,不留后患,所以才让你这个老将出马,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啊。

  司马懿倒是很有自信,胸有成竹的对主子说道——“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

  公孙渊的上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