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这么有信心,并不是事后诸葛亮,而是因为贾诩手里有着最重要的证据,那就是韩遂,从来就没有和马腾一家真正的一条心过,这又是有悖于“演艺”的了,因为那里的描述是韩遂和马腾都已经好到了穿一条裤子的程度上。

  不过,这一切都是演艺而已,历史,全然是反过来的。

23—03:鏖兵在西北荒原(3)
韩遂,也是西凉地区一猛人,他的发迹模式和马家军有点类似,也是靠着少数民族武装而割据一方;只不过不同的是;韩遂是被造反的少数民族部曲劫持到手以后被拥戴为首领的;很有黎元洪的味道。

  只是这种类比仅仅存在于开始阶段;相比之下;韩遂比黎元洪更加适应角色;仅仅是在被挟持的一年之后(185年);韩遂就和中央派来的张温以及董卓“打成一片”,双方互有胜负,谁也占不到便宜。

  而在两年之后,韩遂的买卖越做越大,吞掉了边章等人的部队(边章就是三年前一起被抓来当老大的领袖之一),逐渐发展成了十万人左右的规模,甚至把战乱波及到了整个陇西郡,最后,不得不由凉州刺史耿鄙出任西北剿总司令围剿韩遂——但是,由于自己指挥不利,用人不善,不仅没有剪除韩遂,反而是部下造反,反水干掉了他,转而和韩遂军团联合,其中牵头的前政府军首脑之一就是马腾。

  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

  一山不容二虎啊,没有多久,韩遂就和马腾开始火并,总想着吞并对方的部队,军阀嘛,利益结合体嘛,就是那么回事,当然了,三国演义是不说这种影响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的言论的。

  搞笑和讽刺的是,这次刀兵相见被摆平还是董卓的功劳,他看中的是俩人的不可小觑的实力,想收为己用,于是就出面调解,董卓死后,李傕继续执行这一政策,给了俩人不相上下的官职——韩遂出任镇西将军,驻扎在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驻扎在郿。

  后来就出现了马腾和刘焉联合出击长安的事,这事还是没少了韩遂,本来他是前来劝和的,但是反被马腾一阵忽悠和许诺,于是,就倒戈了,联合进攻长安,虽然失败,但是倒霉的是刘焉(急火攻心,两个儿子挂在这次战役中,于是郁闷而死),马腾和韩遂和李傕他们有旧,于是,很快的摒弃前嫌,李傕封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正是在这一次,马腾和韩遂结成了异性兄弟(刘关张没有结义,但是人家感情比这二位真诚多了)。

  这种和睦关系大概是维持了十年左右,在这十年中,倒也是做到了步调一致,比如一起和曹操作对,一起归顺曹操,接受中央政府的封赏。

  但是,也仅仅是维持了十年之久,由于曹操采取的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所以,刻意保持了他们在西北军阀混战的局面中“两枝独秀”的形式——别看地方不小,但是山大王很多,要不哪来的马超的十路大军呢?时间长了,马腾和韩遂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惦记着如何吃掉对方的部队为己所用,这也算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乐吧。

  而且,这次危机闹得比较严重,虽然是谁先跳起来的已经是无从考证,可是,最后,韩遂硬是把马腾的老婆给干掉了,这就有点过分了,虽说大丈夫何患无妻,不过也太不给面子了吧。讽刺的是,出来调解的又是他们的对立面,前一次是董卓,这一次是曹操了,曹操忙着赤壁忙的焦头烂额,抽不出手来,于是就让钟繇出面,最后的结果就是马腾率领本部人马改驻扎在槐里,离得远点就打不起来了。

  讲了一大堆韩遂和马腾之间的旧账,就是为了说明韩遂其实并不是什么好鸟,属于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物,这次和马超联合出兵也是认为有利可图或者是保住自己的现在地位,并不是什么给结义兄弟报仇,那纯属自欺欺人(而且时间顺序上也不对啊)。

  从这些往事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韩遂并不是一个政治立场坚定的人,只要有好处,他可以和任何人合作,也可以背叛任何人。从这次进军中也可以看出,韩遂时刻在为自己留一手,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长此以往,他和马超之间必然会产生许多矛盾,贾诩看中的就是这一点,联军不是铁板一块,看准了缝隙一剑刺进去就完事大吉了。

  而最大的缝隙就在马超和韩遂之间,俩家的恩怨以及思路的分歧都给了贾诩“反间计”充分的施展空间,并且,曹操还和韩遂有旧,于是就亲自出阵扮演男一号——就像《三国演义》里面描写的那样,故意在阵前两马交错,唠家常,声音很低,在地球人都看见的情况下俩人就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完全不像是势如水火的敌人。

  于是,矛盾,就出来了,然后呢,曹操又假装同意了停火协议,只不过同时又让马超看到了自己寄给老韩同学的一封信,那封信涂抹的一塌糊涂,许多地方语焉不详,你说,并非铁板一块的马超与韩遂能不心生龌龊吗?就等着看好戏吧。

  当马超和韩遂之间猜忌的分崩离析之后,曹操出手了,曾经的不可一世的十万联军成了乌合之众,会战的时候,曹操先以一小部分军队出面当炮灰,吸引敌人的注意——这就类似于阻击部队,然后,在打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曹操忽然派出自己的精锐骑兵虎豹骑从两翼杀出,结果,马超军团猝不及防,一战击溃,韩遂再也蹦跶不起来了,龟缩到了凉州,至于马玩之流更是被各个击破,程宜和李堪当场被斩杀,杨秋命大一些,跑回了安定,而后接受了招安。

  胜利,看上去似乎完全是幕僚贾诩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不过实际上也是马超自己露出了致命的败招,这就是所谓的十路联军,后来曹操就这样跟属下说:我最盼望看到的场面就是西凉军团倾巢而出,因为关中之地离咱们的统治中心太过遥远,而且地势险要,如果这帮人在各自的领地内负隅顽抗,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孤军深入险境,运气好的话也是需要两三年的功夫才可以摆平他们,现如今,马超却是纠集在一起脱离了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和咱们打对攻,人虽然多,不过却是互相之间很难做到真正信服,一盘散沙而已,我们是完全有把握一战搞定的——“今皆来集,其觽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虽然说是事后才说的这番话,但是,这股西凉大军确实是只在理论上威慑到了赤壁新败的曹军,所以,也不为过。

  不过,这不代表西北战事就此画上句号了。

  因为马超还活着。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这是曹操说的话,第一次直接对话虽然是曹操胜利了,不过马超还活着,他的武勇,他在西北羌族部落中的巨大影响力,还有他的个性,都决定了以后还会卷土重来的。

  果不其然,当曹操忙着平定内部的政治纠纷的时候,前脚刚走,马超后脚就跟了进来。

  没有了韩遂这样的添乱的家伙,马超这一次折腾的时间更长了。

23—04:鏖兵在西北荒原(4)
没有把马超置于死地,很多人都看出这是在养虎为患了,比如那个杨阜,当时就对曹操说道:马超人品虽然不咋地(这是见人见智和政治立场的问题,不要冲我喷口水,我是中立态度),不过作战勇猛,很有英布那样的能力(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开国的异姓王之一),况且他在胡人部落中拥有很高的威望,这一次没有干死他,您还走了,如果不严加防范的话,他一定会卷土重来的,到时候估计曾经搞定的陇上诸郡都要成了他马超的地盘了——“非国家之有也”。

  杨阜磨叽磨叽说了一大堆,其实中心意思就是曹操不要马上走,就算是走了,也要把马超给彻底搞定再走,而不是仅仅搞定他的家人(“诏收灭超家属”,马超的直系本家终于步了马铁还有马休的后尘)。

  但是,曹操还是走了。

  为什么走呢?

  马超传里面没有说明,曹操的本纪里面也没有拿出来特意说一下,不过理解万岁,这段时间曹操也没有闲着:

  建安十六年冬十月,马超的联军已经被击溃了,于是,曹操继续进攻,马超是经安定跑到了凉州,杨秋呢?费了半天劲跑到了这里,再也跑不动了,也不想跑了,于是,直接缴械投降,曹操对他也是不错,保留了他的爵位,让他接着管理部众,算是做了一个表率,当然了,多说一句,杨秋的结局不错,比许攸还有张绣们好很多,黄初年间升迁为讨寇将军,封侯,寿终正寝。

  收拾完杨秋,摆平了安定,曹操就班师了,留下了夏侯渊屯兵于长安。这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份了。

  难道是忙着回家过年吗?当然不是了,看看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十七年春正月吧,曹操回到邺城之后,汉献帝的封赏就到了——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这可以说是代表着最高荣誉了,档次比后来大清朝赏下属穿黄马褂以及骑马把紫禁城当商业街逛荡还要高,都说曹操占天时,什么叫天时?这就叫做天时,是相对于武力来说,这种震慑的效果更好一些,“以德服人”,“武戏文唱”嘛,中国人,信这个,而曹操或者说是曹操这一类人,以及他们的背后的经济人公司就是抓住了国人以及士人的这个心理,很赚一笔,就像今天的高考和上大学一样,都知道大学生不值钱了,都知道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扯犊子,可是还要千军万马的挤进去,虚荣和面子占了很大的比例,也像现如今的国家公务员,油水太多了,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就是稳升不降,即使是垃圾到谢亚龙这个级别,浪费了无数钱财,丢了无数脸面,也可以掐着自己的叉腰肌去别的部门,平级调动,这就是好处,这就是潜规则。

  潜规则虽然是近几年的学者创作出来的,但是这东西早就有了,而曹操们,他们的伟大不是那种拓荒式的伟大,不是改革者的伟大,而是洞悉了这一切,熟练掌握了这一套技术,所以才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即便是曹操这样私生活*,文学造诣很高的人,一旦趟了政治的浑水也是无法免俗。

  磨叽了一大堆除了发牢骚,以证明笔者对现实还有中国足球的一些不满以外,还要证明的就是这一次曹操必须的回去,马超闹得再厉害,经此一败,顶多是在西北一隅而已,而这个政治意义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当然了,曹操也有点轻视马超的意思,就算你在当地多么多么有声望,那又怎么样?我把猛将之一的嫡系夏侯渊放在长安,不求迅速把你彻底摆平,至少可以保证你进不了我的眼皮底下吧?

  一方面是真的后面有事,一方面是有点轻视马超的造反和煽动能量,于是,曹操很愉快的回去享受改革开放汉中央的劳动成果去了。

  结果,杨阜一语成谶,曹操前脚刚走,回到邺城还没有乐呵乐呵多久,马超就又杀了回来。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马超的速度和力度可比胡汉三厉害多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3—05:鏖兵在西北荒原(5)
马超造反的速度很快,这一点就不用说了,能量也是很大,完全是杨阜所估计的那样——“超果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所谓的一呼百应也不过如此吧?而且还是“诸戎”,简直成了统领江湖各大门派的武林盟主了,看来,没有韩遂和程宜等人,马超还是马超。

  成了武林盟主的马超,下一个目标就是画出一块根据地,作为自己的“光明顶”,而这个光明顶,就是冀城。

  此时的冀州城在正牌凉州刺史韦康的掌控之下?没有关系,杀掉就是了,对于马超这种嗜血如命的西北狼来说,此时此刻并不存在所谓的怕谁的问题,进攻,让自己的宝剑上沾满了敌人的鲜血,对他来说,才是最大的快事。

  于是,堂堂的韦康成了萎糠,做了马超的刀下鬼,他的部众也被马超给收编了。实力进一步壮大的马超胆子更大了,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注意一下措辞,马超是自称,而不是像刘备他们那样摆谱,假惺惺的上表朝廷,至于朝廷最后是什么意思,那就不管了,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但是表面文章一定要做足了。

  马超省掉了这个环节,你可以说他不虚伪,也可以说他没有政治头脑,虽然不久之后的失败是纯粹的军事环节上的技不如人,可是,缺乏政治大局观和全局意识,贯穿了马超的前半生。

  在基本上(之所以说是基本上是因为后面还有故事,而且是决定性和关键性的故事情节)搞定了韦康之后,马超军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曹操摆放在军事重镇长安的一枚棋子了:夏侯渊部。

  夏侯渊,字妙才,属于曹操军委嫡系亲属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夏侯惇,自打跟着曹操起事开始,就是一直得到重用,历任别部司马、骑都尉从、陈留太守、颍川太守,官渡战役中,行督军校尉,之后,用总督兖州、豫州、徐州三都军粮(可见也是一个掌握财政大权,调度后方的角色),但是,这不代表夏侯渊就是一个内政型将领,不会打仗,没有多久,就和于禁合力击溃了降而复叛的昌烯(进位为典军校尉),之后,又镇压了济南、乐安一带的黄巾党徐和、司马具(职业习惯,干掉徐和以后,直接收缴了军资粮饷补贴自己部队家用了),建安十四年,夏侯渊为行领军,曹操征剿孙权失利之后,又让夏侯渊率领本部人马击杀庐江的雷绪(在孙刘曹之间摇摆了半天了归顺刘备的那位),随后,带领徐晃斩杀太原叛党贼帅商曜(不过之后的表现不太好,屠城了居然),一直到和韩遂马超军对峙渭水,和曹操进军到了安定,搞定了杨秋之后顺利回师。

  然后,就要在长安面对马超的第二次进犯了。

  纵观夏侯渊以往的战绩和军事生涯,作为马超的对手倒也是不错的人选,至少也是一个级别的。

  首先一点,身经百战就不用说了,

  其次呢,夏侯渊精通闪电战,尤其是喜欢速战速决,他的部队向来是喜欢出其不意的发动进攻,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致命一击,当时的人们是这样传颂夏侯渊的作战风格的: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可见是多么的兵贵神速了,而对于这种战术运用自如的话,足以说明夏侯渊也是熟练使用骑兵的,这样就好办了,和马超有的一拼,

  第三,夏侯渊并非是有勇无谋之辈,一介武夫用来形容曹洪这样的还差不多,大概是早期曾经监督过豫州、兖州、徐州的粮草一事,他对这个很在乎,所以,以后每次和敌人交战,一个是调配好本部的后勤问题,一个是绞杀敌人之后立刻搜刮军需为己所用,而这对于一个讲究闪电战的军事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更可以说明夏侯渊并非是将才,而是帅才,这也大概就是曹操把他放在长安而很放心的缘故吧。

  不过最后一点有点问题了,那就是夏侯渊别看是身经百战,但是对手的质量都是不敢恭维的,要么是山贼,要么是黄巾军,刘备阵营中的猛将关羽、张飞他都没有接触过,孙权的水军就更不用说了,至于像曹仁一样以劣势兵力顶住敌人优势兵力的猛攻更是前所未有,而且,夏侯渊每次作战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么是和曹操在一起,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