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花谢了春红-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复省肪统闪撕笫雷庞美葱匆康母枨
李煜虽然一直身在皇宫,没有像张志和那样真正去从事这种行为艺术,跑到江湖之中去做这个名义上是渔翁实际上是隐士的行当,但他从艺术世界中所感受到的自由与快乐却跟张志和是一样的。因此,当他看图说话时,自自然然就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借渔翁的形象,写自己的心情。
不过,如果我们将他的两首《渔父词》与张志和的进行比较,却可以发现两人在表达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这首词就象一幅工笔的水彩画,有背景有特写,红白青绿,色彩纷呈。作者所写的虽然是自己的生活,但我们却感到作者实际上已从画中跳了出来,正站在远处欣赏这幅画,“斜风细雨不须归”是他替画中人的一种设想。而李煜却恰好相反。他的这两首词是题在别人的画上的,他自己本来是画外的欣赏者,但是在词中,他却一下子跳了进去,把自己变成了那个渔翁,正在那里拍着船舷高唱“世上如侬有几人”、“万顷波中得自由”,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惬意与快活。他呈现给我们的画面,像“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都是粗线条的快速勾勒,重在写意而不是描绘形状。 txt小说上传分享
意外登基 三(2)
关于这两首词的评价,曾有人嫌它们太浅,不够含蓄委婉。其实,“浅”正是李煜词最大的一个好处。他往往采用直写心意的抒情方式,把自己的整个心灵一下子捧到你的面前,让你一览无余,从而被他毫不保留的真诚所感动,在心灵上产生强烈的震动和共鸣。打个比方说吧,这种“浅”,就象《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练剑,“独孤九剑”是天下最复杂的剑法,但更高的境界却是“无招胜有招”,顺其自然,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克敌制胜。
就这样,李煜这位皇家少年在由笔、墨、纸、砚构筑的艺术世界中“隐”并快乐着。显然,如果有可能,他将沿着这种轨迹一直快乐地生活下去,成为一个终身的“皇家隐士”。
然而,就在李煜尽情地在艺术世界里遨游的时候,现实的世界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直以来笼罩在李煜头上的那片阴云忽然消失了:他那个一心一意要登上皇帝宝座的哥哥弘冀,居然死了。
弘冀怎么会忽然死了呢?
弘冀的死,说起来正跟他对皇帝宝座过分的热衷、权力欲太强有关。前面我们讲过,弘冀这个人敢作敢为、心狠手辣,曾经因擅自杀俘虏的事情惹得李璟很不高兴。他在做了太子后,仍是这么一种强硬的办事作风,喜欢自作主张,这样,他和心软手软耳根也软的父亲李璟之间,自然是摩擦不断,冲突升级。有一回,李璟气得拿起打球的杆子将他一顿暴打,还扬言说:“你别想登上这个皇位了,我要把你的叔叔景遂叫回来,让他继位!”这下弘冀可就慌了神。要知道,李璟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他继位时,就曾经在南唐第一任皇帝李昪的灵前发过誓,要将皇位传给兄弟而不是传给儿子。不过,他的弟弟景遂后来坚决不干,弘冀又立了打败吴越侵略军的大功,这才使弘冀好不容易当上了太子。现在,弘冀眼看离皇位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李璟居然又旧事重提,放出这样的口风,你说问题严不严重?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弘冀决意要除掉这个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亲叔叔。就在李璟说过这番话不久,弘冀打听到景遂曾因故杀了部下袁从范的儿子,就派亲信带着毒酒送给袁从范,让他伺机毒死景遂。有一天景遂踢球以后感到口渴难耐,叫人送饮料来,袁从范趁机递上毒酒,景遂喝下后暴死,还没来得及入殓,身体就已溃烂。终年才三十九岁。
弘冀的做法让我们感觉到,李煜先前选择做一个隐士来躲避兄长的猜忌,逃避权力之争,确实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然而,命运仿佛一定要让李煜的帝王之相应验似的,这个为夺皇位不择手段的弘冀,在杀了自己的亲叔叔后,却得了心病。据说,他连日梦见景遂变成狰狞的鬼魂来找自己麻烦,不久之后,就卧床不起,呜呼哀哉了。从此,李煜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不用、也不能再做皇宫隐士了,他成了李璟最大的儿子,成了皇位的当然继承人,并且,很快就被李璟立为太子。
公元961年六月,李璟去世。失去了父亲荫庇的李从嘉,终于不得不暂时离开他心爱的书籍和音乐,离开他无忧无虑的艺术世界,由一个皇宫中的隐士,走向那张象征着南唐国最高权力的龙椅,走向万众瞩目的中心。
那么,意外登基的李煜将面临着怎样的局面?这个从小立志要做隐士的人,
在国主的位置上,会有怎样的表现?他的前途,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导语
从上一集李煜意外登基的前后情形来看,我们可以说,李煜做帝王,对他来讲,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从事了一种对他来说非常错误的工作。所谓错误的工作,是因为他本来是个文艺天才,他给自己制定的职业规划,也是做个文艺工作者,甚至还对古代的行为艺术家——隐士这个行当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哥哥弘冀的死,使他意外地成了皇位的当然继承人,父亲死后,便顶职当上了南唐的国主。那么,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又是怎么个说法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就要看看南唐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了。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叫做“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李煜登上皇位的时候,是五代十国的后期,他所面临的天下大势,正处于“分久必合”的过程中。当时的中国,有后周、北汉、后蜀、南唐、楚、吴越、荆南、南汉等几个独立的政权,其中,以占据了中原大片土地的后周最强大。分裂动荡的时代,对于强者来说,是最好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在一片混乱中,他们有机会乘势而起,利用一切手段,成为时代的主宰、历史的主角。然而,这样的时代,对于弱者来说,却是最坏的时代。他们即使因为种种偶然站上了权力的高峰,最后,也只能是坠落谷底,成为强者登顶的垫脚石、胜利的牺牲品。
五代十国既是这样的一个乱世,自然不乏强者。就在李煜登基的前一年,后周的将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他就是宋太祖,在这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大片中,他将成为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主角。然而很不幸,李煜却扮演了一个弱者的角色。他所领导的南唐,在父亲李璟手上时,就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失败的命运,其实从他登上政治舞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弱国君主 一(1)
历史,其实也曾给过南唐成为强者的机会。
李煜的祖父李昪,虽然在登上皇帝宝座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不太光明的权谋手段,但却非常有治国的才干。当中原大地各路军阀混战不休、烽火不断的时候,他并没有急于去参加群雄逐鹿的危险游戏,而是把保境安民、善交邻邦作为基本国策,使南唐保持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公元941年,邻国吴越京师发生大火,吴越王钱元瓘被活活吓死,继位的皇帝只有13岁,国势疲弱,朝野上下一片混乱。这时,南唐有大臣向李昪提议趁火打劫,出兵灭掉吴越。但李昪面对这样绝好的扩张版图的机会,仍然毫不动心。他批评臣下说:这样做乘人之危,太过歹毒,这种时候,帮忙救灾才是圣贤所提倡的正道。于是,他反而派人送去许多钱粮衣帛,援助吴越进行重建。他因这种做法,被有些人讥为“田舍翁”,意思是没有远大志向的农民,但是,这同样也为他赢得了仁厚的名声,而且,这种仁厚的作风还遗传了下去,影响到了李璟和李煜,甚至,对南唐最后的灭亡也产生了影响。这是后话,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和平的对外政策,使李昪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内政上来。他采取了轻徭薄赋、奖励农桑、修明法典等一系列兴利除弊、富民强国的有效措施,使南唐的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而他自己,又带头厉行节俭之风。据史书的记载,他当了皇帝以后,所住的皇宫只是在原来的官邸的基础上稍加修缮,平时衣着也十分简朴,脚上甚至还穿着草鞋,宫里面洗漱、饮食等用的日常用具都是铁制品。夜晚用油灯照明,燃的油是乌臼子榨的植物油,宫里面戏称为“乌舅”,而灯具则是原来在马厩里用过的捧烛铁人,称为“金奴”。有一回李昪开口要身边的侍者拿“金奴”来用,惹得宫里的小宦官偷笑说:“‘金奴’配‘乌舅’,还真是天生一对呀!”后来,有人形容李昪当皇帝期间:“宫砌无新树,宫衣无组绣,宫乐尽尘埃。”意思是宫墙里不加修饰,连新栽的树木也没有,宫人的衣服也不是奢华的绫罗绸缎,宫里也很少举行娱乐活动,所以乐器上都蒙上了灰尘。
虽然节俭,但李昪对文化建设却非常重视,并不吝啬。因为他从小就非常爱好文艺,九岁时曾写了一首《咏灯诗》向徐温表达心意:“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樽前不尽心?”这首诗语义双关,借灯芯需要勤加挑拨才更加明亮请求徐温给予提拔,措辞婉转得体,比喻精妙贴切,徐温看后大加赞赏,从此便有意识地锻炼和重用这个养子。李昪当政以后,这种爱好仍然保持了下来。他极力招揽优待文人,大量搜集文献图书,四处兴办学校,为后来南唐成为经、史、子、集各种图书以及古今名画都非常集中、完备的文献宝地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礼崩乐坏的五代,李昪却初步开启了一个儒家文化兴盛于南唐 的局面,而这对他的儿孙无疑是产生了深远影响的。
在李昪的励精图治之下,南唐的国力不断增强,成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头号强国,当时的吴越、荆南、闽、南汉、后蜀、于阗、辽甚至高丽、新罗等国家都纷纷派使者前来朝贺,可以说是声威远震。李昪,也开始有了进取中原的想法,并且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是,英雄最怕迟暮。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他不甘心,他希望自己能拥有更多的时间,于是,他开始服食传说中可以让人益寿延年,甚至是长生不老的“金丹”。结果,这种由许多矿物质炼成的丹药中的有毒成分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公元943年,李昪病死,南唐皇帝的权力棒就这样传到了李煜的父亲李璟手中。
弱国君主 一(2)
这一年,李煜七岁。这一次的权力交接对李煜的直接影响,不过是使他的身份由皇孙变成了皇子,其他的生活还是一切照旧。然而,对于南唐这个国家来说,却是一个由盛到衰的重大转折。李煜悲剧的根源,从这一刻就已悄悄地埋下了。
关于李璟,我们在第一章中曾经提到过,他在治国方面的本事,远远赶不上李昪,可他的野心却不小。李昪大约是看到了他志大才疏这个毛病,所以在临终前一再叮嘱他要稳守成业,跟邻国搞好关系。李璟当时是满口答应,然而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944年),闽国发生内乱,李璟就把对父亲的承诺抛到了脑后,派兵乘机攻入闽国。虽然最初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用人不当,最终在增援闽国的吴越军手里遭到惨败。公元951年,南唐又出兵攻打楚国,同样由于用人方面的问题,南唐在灭掉楚国后不久又失去了对楚地的控制权。这两次战争,使南唐大伤元气,原来在李昪手里积存的一点家底几乎被掏空,李璟只能通过加税来解决军费开支。有一次,李璟在后花园里游玩,看见钟山云雾弥漫,就说:“雨马上就要来了。”他旁边有一个宫廷演员叫李家明,是专门负责说笑话给皇帝解闷的。听到李璟这话,他马上接上去说:“雨即使会来,也肯定不敢进城。”李璟一听,奇怪了,这雨怎么会不敢进城呢?李家明解释说:“怕陛下向它收重税呀。”从这个笑话,我们可见当时税收之多之重了。南唐的国力,至此已衰疲不堪,以致当大臣劝说李璟数十年不要用兵,使国民得以休生养息的时候,李璟很坚决地说:“我将终身不再用兵,岂止是数十年!”
然而,在弱肉强食的乱世中,一个国家一旦衰弱了,马上就会成为其他强者的猎物。于是,虽然南唐已不愿再有战争,但战争偏偏就找上门来了。公元956年正月,北方新崛起的一个强大国家——后周,对南唐发动了进攻,很快就攻陷了江北的大部分州县。南唐军民经过顽强抵抗,总算是将敌人暂时打退了,但还没喘两口气,后周皇帝柴荣又在第二年的二月再次亲征淮南,一路打到了扬州。这一回,李璟再也抵挡不住了。为了让后周皇帝柴荣能放自己一马,他不但割让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还主动下令削去帝号,不称皇帝了,称“唐国主”,并且在公文和各种记事档案中使用后周的年号,表示臣属于后周。至此,南唐已经完全失去了争逐天下的资格,成了一个要看后周脸色行事的附属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宋朝取代了后周,但南唐的附属国地位,仍然跟长江的涛声一样,一切依旧。因此,李煜当的这个“唐国主”,只是在南唐国内当家作主,独立自主,有自己的办事机关和军队,但在外交上,却必须听从赵匡胤这个大主子。他在接过父亲留下的烂摊子的那一刻,已注定要在历史的舞台上成为一个配角。在成为南唐的君主之后,他虽然拥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名字——“煜”,但他的天空,其实从此阴云密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错误的时间”。
尤其不幸的是,南唐首都金陵的地理位置,更进一步让这大片的阴云,几乎压到了他的头上。
金陵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很有神秘色彩。传说,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说这里有“王气”,日后会有人在这里称王。所以,当时的楚威王在灭掉越国后,派人在这一带的土里埋下金子做的小人像,以此来*“王气”。埋金人的地方被称为“金陵”。同时,又在石头山上修了一个军事据点,取名叫“金陵邑”(“邑”字有多种解释,这里是小城镇的意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有一次巡视到这里,看见金陵四周地势险要,担心传说中的“王气”会影响到他要把皇位传给子孙万代的远大理想,于是下令开凿方山,让淮水从金陵穿流而过,把王气排泄掉。另外,他又将金陵改名为秣陵。秣,是草料,意思是这里不配称金陵,只能做他喂养马匹的草料场。不过,楚威王和秦始皇的措施并没有能阻止后世的帝王们对这里的青睐,从三国时东吴的孙权开始,很多在南方的朝廷都把金陵作为首都。但是,说也奇怪,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定都金陵的朝代都不能善始善终,要么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要么最终被北方的国家给统一了,仿佛楚威王和秦始皇搞的那些巫术真的起了作用似的。
南唐的第一任皇帝李昪也是选定金陵作为首都,这除了他一直镇守金陵的因素,也因为金陵的战略地位确实重要,既靠着长江天险,又处于经济最为发达的江淮东南地区的中心,而且与中原的政权隔着淮水,至少有两个州的缓冲带,在安全上是有保障的,起码有逃跑的时间,所以,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由于南唐的第二任皇帝李璟把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都割让给了后周,所以到李煜即位的时候,金陵实际上已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