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朝秦不暮楚-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王看看儿子,扭头又看看吴王妃,吴王妃依然面无表情,好一会儿才低低地笑了一声:“当面教子,背地教妻。咱们这样的人家,不该这点道理都不懂,世子妃固然有什么不是,世子也该给她留一分体面,哪有这般当着全家人面就伸手打人的?知道的是你世子教导世子妃孝顺,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家家教坏到这个地步,大庭广众的,就这般折辱媳妇。”
世子跪在地上,听到这话脸都青了,干巴巴地说了一句:“儿子知道错了,还望母亲原谅。”
吴王妃笑了笑:“你跟我道什么歉,跟你媳妇赔不是去!她嫁了你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这么削她的脸面,让她在妯娌面前如何做人?”
世子只得又跑去跟世子妃道歉,世子妃哪里敢受,赶紧也跑来跪在吴王妃面前赔罪,一家人相互赔了一圈儿不是,总算把这件事揭过,至于每个人心里头怎么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吴王妃到底还是没有去亲自看秦昭;因为秦昭来看她了。当然,并没有往急挤的要死的吴王府邸里跑,而是趁着吴王妃到儿子的宅子里探视的功夫跑去看了她。
秦昭虽然平日里大大咧咧,可是这怎么说也是未来的婆婆;哪里有等着婆婆来看她的道理?吴王的府邸太挤,人刚到;她不好一头撞过去;但是趁着吴王妃道杨艳辉的宅子里的时候过来拜见一下还是必须的:恃宠而骄可不是做人小辈的道理。
吴王妃对秦昭是感激的;她听儿子复述了那天的情况,知道若不是有秦昭;儿子怕就危险了。当然;她心里头也有不舒服的地方:儿子的这个未婚妻,未免彪悍过头了!只怕日后儿子跟她成了亲;要被她拿捏的死死的呢!可转念又一想:拿捏便拿捏吧!总好过娶个屁本事的媳妇,一点忙都忙不上!自己的丈夫指望不上,日后他死了,儿子的那几个所谓的哥哥更指望不上,这种情况下,儿子的岳家不给力点可怎么成?被媳妇欺负总好过在外头被人欺负!媳妇至少不会害他啊
吴王妃一向是个懂得取舍的明白人,所以很快便想开了,等借了由子到了自己的陪嫁宅子,只见房屋重新翻修了一下,看着十分的整洁舒服,心里头也顺气了不少,正跟儿子问着他在国子监的情况,却听外头有人禀告,说秦大姑娘过来了,心中一喜,忙叫人请秦昭进来,扭头对儿子道:“你这嘴巴可真是不严,我临时决定到你这里,凳子还没坐热呢,阿昭便得了消息过来了!”
杨艳辉笑道:“母亲难道不开心?”
吴王妃见儿子提起秦昭,脸上都带着笑,心里头虽然有些不舍,却也为自己的眼光毒辣而骄傲:“开心,开心!”杨艳辉见吴王妃的脸上终于露出过去那爽朗的笑容来,心中不禁一酸,轻声道:“娘,谢谢你给我选了门好亲事!”
吴王妃听杨艳辉这么说,又见他的表情十分认真,一时间也有些感慨,便叹道:“你谢我做什么?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好呢!只要你好好的,母亲再怎么样,都开心。”
杨艳辉本来就不好受,听吴王妃这么说,更是难过的几乎要哭出来,母子两个正沉浸在伤感的气氛里,秦昭走了进来。
吴王妃一见秦昭就笑了:“阿昭长高了,完全是个大姑娘了,一眼竟有些认不出了。”秦昭本来想规规矩矩给吴王妃行礼呢,听了这话也似乎找到了过去熟悉的感觉,走到吴王妃面前规规矩矩行了礼,然后笑着说:“那我可要好好让王妃看看,免得再把我忘了。”
吴王妃一愣,紧接着笑了起来:“哎呀,这孩子,越来越会说话了。”她说着把秦昭拉到身边,几乎掉下泪来:“好孩子,幸亏有你,要不然,若是十二郎出了什么事儿,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秦昭最怕这样的,一时间觉得十分不好意思,垂了头道:“本就该那么做的,有什么好谢的呢”
吴王妃叹道:“换一个姑娘,遇到这种事儿,不吓得呜呜地哭就不错了,哪里还能顾得救人?”她抬眼冲秦昭看去,一面没见,这姑娘又长高了一大截,肩膀也宽了不少,按照时下的眼光实在称不上美,吴王妃心中叹息:可见患难见真情,若没有这档子烂事儿,自己冷不丁见了她这幅模样,只怕要琢磨着给儿子换们亲事呢,毕竟要过一辈子,一个女孩子生的跟男人一般壮,也太委屈儿子。幸好现在看来,秦昭确实是个好姑娘,便是容貌差点,长得壮些,又厉害了些总归对儿子是有感情的,儿子也喜欢她,既如此,那可真是皆大欢喜了!
这么想着,便跟秦昭闲聊起来,又打趣道:“等过完了陛下的千秋,就给你们二人正式换了婚书,如何?”
秦昭虽然一向大方,也毕竟也只是个女孩子,闻言红了脸,低声道:“全凭长辈们做主。”
吴王妃见她在自己面前全然一副小女儿的模样,心中更是松了一口气:阿弥陀佛,总算这性格还是个女孩子的样子,想来那天也是逼急了,才豁出去的,再说坊间传闻也未必都是真的,自己的儿子当时晕着呢,转述的怕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呢!最关键的是,她厉害,还不是为了救儿子?
做婆婆的心总是这般纠结,因儿子年幼,她一面希望媳妇厉害点,免得过起日子来被外人欺负;可一面有希望媳妇不那么厉害,免得欺负到了儿子,这其中的各种纠结心态,就是她本人也是十分矛盾的,旁人没法摸的清了。
于秦昭而言,吴王妃如何,对她关系真不算大。只要杨艳辉好,那就足够了!当然,婆婆是个好相处的自然更好,又不是自虐狂,谁乐意到处掐架啊!
吴王妃自然也是不乐意掐架的,她这一年多对自己名义上的长子还有十三女各种忍让,也不过是因为吴王年纪大了,杨艳辉还在念书,差事还没个着落,所以不愿意跟未来的王府主人有什么冲突罢了,忍一时之气,日后儿子出息了,她还怕什么?别看世子现在敢挤兑她,他真当了王爷,许多事情反而要小心行事:她可不是没儿子的,若是没儿子,自然不得不任继子捏扁挫圆,可她有儿子,又住在天子脚下,她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人罢了,真受了委屈,打个招呼让儿子一状告到皇帝跟前,不孝这个罪名绝对能坑的她这个名义上的儿子栽个大跟头。她现在只是不愿意搭理这帮子神经病罢了,反正自己的钱财几乎都送了小儿子,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非是受点闲气,有甚怕的?
转过天来,吴王便偕同王妃一起到秦家拜访秦节。这是一次相当正式的拜访,谈的是杨艳辉与秦昭的婚事,这件事算起来其实已经提了两年多了,如今一切顺利,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定亲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不过陛下的千秋在即,这个时候很没必要折腾,等陛下的千秋过了,再认真办起来比较妥帖。况且吴王妃最近也忙得不行,她手上又有一大把的庶子庶女需要往外推销,索性把这些亲事都处理的差不多,然后再给十二郎他们正式定亲事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秦节自无不可,他恨不得女儿在家多陪他两年呢!即使定亲之后成亲也还要一阵子,他还是希望定亲越晚越好。要不说男人跟女人想的不一样呢,这要换了一般当妈的,十有□□要担心:啊呀呀,可不敢拖了,再拖就老了。可对于当爹的来说,自己女儿千好万好,实在舍不得便宜了外头的臭小子去!纵是要嫁人,也是越晚越好
乱糟糟的七月份快要过去了,西北却传来了消息,山西布政使冯弘在任上暴亡,如今燕云各州县乱七八糟的没人管,卢元达又管军事又管政务,被弄得焦头烂额,给皇帝写了奏本,请皇帝赶紧拍个接替的过来。
布政使从二品,正经的高官,可这个当口谁乐意做这个破官啊!山西各州县,这几年乱的厉害,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光是云中府的知府就连着死了三任,两次是西蛮入侵,屠城的时候给整死的,另外一次是被朝廷派来的那群猪队友给连累死的。大家有理由相信,山西布政使冯弘十有□□是给活活折腾死的:见过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的二品大员么?哦?没见过啊,现在你可以见识了:因为原本的办公地点设在太原府,可是身为布政使原本就要总揽该布政使司所辖的所有州县的各项事务,哪里能蹲在一个地方不动弹?再加上山西的情况特殊,许多地方都在战区,这种情况下布政使若是蹲在安全的地方躲懒也不是那回事儿啊,毕竟还要配合部队做许多的事情,所以这糟心的布政使只得四处奔波,明明是个文官,却不得不经常往战区里钻其中辛酸实在是无法一言以蔽之。
如果可能的话,皇帝其实挺想直接把山西当地的某个官员提拔成布政使,不过遗憾的是,山西目前的地方官,目前残存的最高级的官员就是太原府知府了,这位今年已经六十一了,比冯弘还老。至于云中府知府,死了还没拍新的呢,剩下的朔州,忻州等地的知府,都是才升上去的,知府都做的不太老练呢,在往上升纯粹扯淡——更别说四品跟从二品差了三个阶呢,实在不适合这么个提拔法。
皇帝四周巡视了一圈儿,三品大员们他看谁谁缩头:谁*要那个鬼地方遭罪啊!地方官的从二品也就相当于京官的三品罢了,吃饱了撑的才好日子不过去那鬼地方呢!
皇帝心中窝火,心说你们不乐意去,我还不敢派你们去呢!想得美,能做好京官的未必能做好地方官好么!山西布政司下辖下辖五府十六州九十二县,那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管好的么?没有管理过地方事务的人根本就不可能胜任好么!
皇帝虽然心中有无数个槽要吐,可是这个位置还是要安排的,他看来看去,目光便落在了某个人身上,有了,就是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以下亲亲的霸王票,摸摸哒摸摸哒^_^
袁熙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8…03 13:12:30
tinawangting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8…03 11:20:57
苏打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8…03 10:49:46
第一百九十二章
这场莫名的升官完全在秦节的意料之外:他是知道自己的仕途的路还很长的;但是他的计划是沿着京官的道理爬上去:外放的时间已经够长了,他已经攒够了在外头的资历了。然而从正四品的侍郎一下子跨到从二品上;这个跨度实在太惊人;夸张一点来说;省掉了他十年的奋斗。
山西现在固然乱,但如果把这一摊子乱事儿处理好了,那么他的仕途一定是一番坦途了,四十岁的从二品啊;秦节从没像现在这样;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位极人臣的可能。
富贵险中求;这话穆维曾用来形容连瑜;此刻同样可以用在秦节身上:这世上的男人;又有几个没有往上爬的野心?不想封侯拜相;你做的什么官呢!
当然,对秦节来说,这些理由不仅是理由,也是他劝慰女儿的借口:毕竟,他是别无选择的。皇帝当场点中了他,难道他还能把这个任务推出去么?
皇帝选中秦节的理由很简单,秦节是山西人,对山西的情况比较了解,这种情况下,即使他过去并没有管理这么大范围的经验,但是凭着他做知府的底子,再加上又是在自己家乡做事,应该会比一般人更轻车熟路吧——其实这个年代,做官是有地域要求的,为防止拉帮结派危害乡里,官员是不可以回乡任职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能讲究这许多?了解当地情况的本地出身官员在协调各种事情上有天然的优势至于拉帮结派营私舞弊?得了吧,谁不知道云中府被屠了两遭,九成的人都死光了。别说秦节主要的办公地点是在太原,就算是在云中府又如何?他能不能找出三个认识的人都成问题!
皇帝给了秦节十天的准备时间,十天后,他就必须出发上任了。
十天的时间,收拾行装是足够了,但是对于秦昭来说,这时间太短太短。她恨不得变成跟屁虫,随时都跟在秦节的身边,眼神一刻都不舍得离开,等秦节忍无可忍让她回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秦昭忍不住哭道:“爹,你真的不能带我一起去么?我不放心你啊!”
秦昭很少哭,她这么一哭,秦节哪里还受得了,只恨不得喊一声“爹爹走到哪里都带着你”,可这话毕竟只能在心里想想,这世上,他最疼的就是这一儿一女,恨不得把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们俩,又哪里会舍得把他们带到险境中去?
他想劝女儿,可是根本劝不住,一张口,自己也忍不住流下泪来,两个孩子长这么大,从来没离开过他半步,这会儿他居然要把这俩孩子孤零零地扔在开封,自己则到千里之外的战区去,安全且不能保障,又怎么能理直气壮地说出什么能让女儿放心的话呢?
除了担心儿女的生活,还有一件肯定要被耽搁的事情就是秦昭的婚事了。秦节思前想后,还是放弃了紧急跟秦昭订婚的计划:道理很明显,他若是安全,吴王夫妻死都不会扔掉这门越来越高的亲家的;而若万一他有了什么意外,定亲又能如何?对方人品不好的话,就算定亲也会悔婚,甚至成亲了也可能因为阿昭没了父亲撑腰而对她不好而若对方是正人君子,即使他真有意外,这门婚事也会被对方坚持下来。不定亲,大家都有回旋余地,秦家颇有些家底,又有连瑜照看,秦节相信不管出了什么事儿,自己的女儿都一定能撑下来——当然,这只是最悲观的打算。
吴王跟吴王妃又是遗憾又是惊喜:谁能想到当初厚着脸皮给儿子攀上的老丈人,居然一路升的这么快?一转眼就是从二品了,这已经是正经的封疆大吏了!吴王兴奋的要死,得到秦节升官的消息便扯了吴王妃喝了好几杯,只高兴地嘴都合不拢,最后吴王妃对他这幅德行实在看不惯,忍不住嘲讽道:“别高兴的太早啊,秦大人着急出发, 阿昭跟十二郎的婚事没时间正式定下来了!”
吴王哈哈大笑:“一纸婚书有个屁用?你没看那小姑娘对十二郎有多死心眼?为了他都敢跟禁军对着干呢,你还担心这个儿媳妇跑了?秦大人那么疼女儿,又怎么会让她不高兴!”
吴王妃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她只是看着丈夫这副轻狂样不舒服罢了:前阵子是谁连儿子的一点家产都想算计?也不想想,要娶封疆大吏的女儿,你儿子起码也得拿的出手吧?没功名没差事,再没有钱,难道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不成?
吴王妃其实也只是心里有那么的点怨气,无伤大雅地发泄一下罢了!要说高兴,她比吴王高兴一百倍啊!那是她的儿子,她唯一的儿子!她全部的希望,全部的感情全都浇筑在这个儿子是身上,她怎么能不开心?只要秦节不倒,她儿子的未来就一片光明!她再也不用担心丈夫去后,儿子无人照管了;她再也不用忌惮自己那几个乱七八糟的继子继女:说穿了,不过是一群闲散宗室罢了!又怎么比得上我给儿子挑的这门亲家!
有人开心,就有人不开心。
杨玉贞是头一个出离愤怒的:怎么会升官呢?怎么会又升官了呢?她想要嫁个差不多的男人却求之而不得,可那个小杂种,随便定了一门亲事,老丈人变成从二品的布政使?这简直岂有此理!她的胸中全是汹汹的怒火,她恨不得用尽所有的力量去诅咒秦节:赶紧死在山西不用回来了,看看那娘儿俩要如何的黄粱梦醒哭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