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诗意尼勒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蚯嗤贝囊苯鸺际酰教稚橥钠鹪从氪ヒ约傲蚧笠绷都际醯慕涣鹘兄匾慰家庖濉�

    时令5月,靠近洞口二三米远,仍感觉寒气袭人。工作人员进洞看了看,摆手说里面都是泥,有新塌方迹象,为安全起见,还是别进去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现整理出较大的采矿遗址为5处,这5处矿洞保存较好、较完整。能进入的矿洞也就是采矿区的是1、3、4号矿洞,2和5号矿洞因为塌方严重,现完全关闭,无法入内。刚才查勘的1号矿洞,是5个矿洞中最长的矿洞,长约300米。

    2009年,在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和自治州文物局的支持下,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围栏、矿道加固、台阶整修、临时看护房等保护方案通过批准。2010年6月为做好对奴拉赛古铜矿遗址维修保护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相关部门投资130余万元,主要对包括奴拉赛古铜矿台阶等设施进行了加固维修。

    站在石山上,极目远眺,雪峰隐隐,白云悠悠,碧蓝的天空像是少女温情的眼眸。2500多年前,是否有人像我们一样发思古之幽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问同行的人,奴拉赛是什么意思?

    传说以前这里是冬窝子,住着一个名叫奴拉赛的放牧人,是他发现了铜矿,所以后人便将铜矿命名为奴拉赛铜矿。这个放牧人是什么民族,有人说奴拉赛是蒙古人的名字,也有人说是哈萨克族人的名字,直至现在尚无定论。

    奴拉赛古铜矿遗址是新疆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和遗存较为丰富的古代遗址,在全国乃至中亚范围内也极其罕见,对研究我国冶金史和新疆地方史、民族史都极具文化史料价值。

    尼勒克当地政府有意将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开发为旅游资源,向世界揭开2500年前塞种人文化发展、历史变迁、民族活动的神秘面纱。
第8页 :
    伊犁河流域神秘消失的塞种人

    红尘滚滚来,往事如烟去。

    轻轻拂去断崖残壁间累积了数万年的岁月风尘,历史考古学家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已在伊犁河谷从事狩猎和采摘活动。

    伊犁河谷最早出现的民族是塞种人。据史料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塞种人活跃在帕米尔、天山及新疆北部。同众多游牧民族一样,塞种人过着“随畜逐水草”的游牧生活。他们在公元前3世纪末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政权,“塞王”是他们的最高统治者。

    塞种人入居西域后,曾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

    3000多年的历史风雨,消磨吹淡了塞种人留下的遗迹,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外史书典籍中一窥塞种人文化历史的变迁,跟随他们的脚步跌跌撞撞走进血腥残酷的历史隧道。≈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汉书·西域传》说,乌孙国的东边与匈奴相连,西北面是康居,西邻大宛,南面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国家。这地方原本有塞种人居住。大月氏向西方迁移时,打败了塞王。塞王向南进入了克什米尔地区,大月氏便占领了原塞王的辖地。后来乌孙王昆莫占有了大月氏的领地。所以说乌孙人中有塞种人和大月氏人。

    塞王南迁,塞种人分散为许多小国。从疏勒起,西北的休循国、捐毒国等都是塞种人的国家。书中提到的匈奴、大月氏、乌孙、塞种之间类似多米诺骨牌式的战争迁徙运动,发生地点在今天的伊犁河、楚河流域。
第9页 :
    对于塞种人,西方史书中也有记载。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名著《历史》一书中,曾多次提到Sacae(Saka)人,研究者认为Sacae人其实就是马萨格泰人。希罗多德在书中说,马萨格泰人是一个勇武善战的强大民族,他们住在东边日出的地方。当时波斯帝国开国君主居鲁士二世(前559—前529年在位)曾派兵与马萨格泰人打仗,结果一向战无不胜的居鲁士王和他的波斯军团,在骁勇善战的马萨格泰人面前未赢得半点便宜,不仅波斯军全军覆没,居鲁士二世本人也在战斗中阵亡。

    当时的波斯人将马萨格泰人称为Saka(萨迦)人。至今仍保存的波斯阿喀美尼朝大流士一世的贝希斯登(Behistun)铭文中,多次提到了Saka的名字,并说他们的国家“在海的那边,那里的人戴着尖顶的帽子”。﹏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戴尖帽的萨迦人,分布于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即从帕米尔、阿赖岭以北至天山、阿尔泰山,包括塔什干、塔拉斯河、楚河、伊犁河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汉文史书上的“塞种”,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分析,即是古波斯语中“Saka”(萨迦)的音译。在其他的汉文典籍中,又有“铄迦”、“烁迦”等不同译法,都是“Saka”的译音。

    塞种人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只有少部分人从事农业,种植糜子、大麦和小麦。他们已知道用毡房,这种毡房从外形上看是圆柱形的,里面以木料做成格子,可以张缩自如,以便携带,顶上环列着轻巧的椽木。这种便于拆卸和折叠的木格与毹,极易放在车上及马背上运走,是为适应游牧生活的智慧创造。

    塞种人实行王政制度,他们分成四个大部,每部分成若干“区”,每区由一个总督加以统治。实际上这些总督都是由各部落酋长世袭的,塞种人虽已进入奴隶制社会,但仍保留有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组织,因而各大小酋长的权力很大。由各部落酋长再推举塞王,塞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按照习俗,每任塞王死后,要举行隆重的葬礼。尸体先涂以香油,然后装入特制的车,巡行于塞种人各部落间,尸车所到之处,各部落人民都要表示沉重的哀悼,并以各种方式毁伤自己,或割去一片耳朵,或毁伤前额、鼻子,或以箭镞穿入左手,或抓烂自己的脸或眼部,或拔掉一绺头发等等。巡游完后,将尸体送至王族的葬地,所掘的正方形坟墓,面积甚大。尸体放入墓中,以毯相裹,并在尸体两旁堆放戈矛。

    他们实行残酷的殉葬制度,除了要缢死一个王妃殉葬外,凡是塞王的厨夫、圉人、侍者也都要杀死殉葬。王的马匹,也要杀死葬于墓门附近。最后,由部落的民众在墓上堆起丘陵,以表示求得王的宽宥。在王死一年之后,还要杀死50个奴隶和50匹马,陪葬于陵旁。
第10页 :
    塞种人崇拜祖先,认为万物有灵,对一些自然现象也予以崇拜。希罗多德说游牧的马萨格泰人在诸神中间最崇拜太阳。他们献给太阳的祭品是马,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只有人间最快的马才能配得上诸神之中最快的太阳。定居的塞种人则把土地当作母神加以崇拜。出于战斗的需要,对战争之神也很崇拜,他们把剑插在地上,向上浇奶和血,以祈求获得胜利。

    塞种人还特别崇拜黄金。

    希罗多德在描写中亚塞种人的特点时说,塞西安王室小心翼翼保护神圣的黄金,每年为它举行重大的祭典。当时塞种人的衣服上都以黄金为装饰品。

    近数十年来,哈萨克斯坦和我国新疆北部出土了许多塞种金器。这些金器一般以金箔锤锻而成,以动物造型为多。这些塞种人的遗迹和遗物,通过考古学家们不断的探寻,已逐渐明晰,还原了其真实的面目。

    塞种人骁勇好战。每次作战的战利品,都由君王分配给战士。他们奖励战胜敌人和多杀敌人,战士把敌人的首级割下来,作为分取战利品的凭证,同时还把敌人的头颅处理后用来做饮器。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是这样记载马萨格泰人的,他们饮在战场上杀死的第一个人的血,把在战争中杀死的敌人首级带到他的国王那里去,便可以分到一份虏获物,否则就什么也得不到。战士沿着敌人头颅上的两只耳朵割一个圈,然后揪着头皮把头盖骨摇出来。接着他再用牛肋骨把头皮上的肉刮掉,并把头皮弄柔软,当作手巾来保存。马萨格泰人将头皮手巾吊挂在战马的马勒上夸耀。拥有这种头皮手巾最多的人,便被视为是最勇武的英雄。

    塞种人在战争中使用的武器是战斧、矛、剑和弓箭,防身甲胄用皮革制成,再在皮甲上缝以兽骨或马蹄制成的硬片,使之更坚固。后来改用青铜和铁制成硬片,缀在外面,被称为鱼鳞甲。同时,塞种人还给战马披上鱼鳞甲,以便在战场上抵御敌人刀矛和箭矢的攻击。

    凭借着强弓铁骑,塞种人在广袤的草原上纵横奔驰,铁蹄声声叫人胆寒。

    谁能想到,嗜血好杀、不可一世的塞种人会被曾游牧于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击败。

    大月氏人与匈奴冒顿单于是世仇,凶悍强大的匈奴铁骑先后两次攻击大月氏,逼得他们不断西迁。于是,水草肥美、地域辽阔的伊犁河谷成了大月氏眼中的天堂。

    背水一战!

    为生存而战!

    为荣誉和尊严而战!

    大月氏战士在呐喊声中热血沸腾,高举着明晃晃的战刀,冲向塞种人的营地。

    塞种人的头颅成了大月氏战士夸耀的战利品,他们的孩子和女人成了奴隶,他们淌着血、流着泪舍弃家园,越过天山向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地区逃窜。小部分塞种人留在原地,成为大月氏的臣属。后来大月氏人又败于乌孙,留在天山以北地区的塞种人复成为乌孙的属民。

    新疆的古塞种人部落在公元8世纪前后被来自蒙古高原的回鹘部落即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以及突厥人所征服,然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融入维族等民族中去,他们使用的新波斯语也被突厥语族的各种语言所同化,现在只有分布在新疆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是古塞种人的唯一后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过被鲜血和泪水浸染的土地,留下弥漫的烟尘和车辙,供后人臆想和探寻。

    伊犁河流域随着汉使张骞的造访,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第11页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那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那是一个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时代。

    那是一个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决角逐的时代。

    在秦国扫灭六国之际,大漠南北的茫茫草原成了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匈奴在众多氏族、部落中发展壮大,迅猛崛起,他们的首领头曼单于亲率铁骑夺去了河套平原以南的大片土地,不断烧杀劫掠,秦、燕、赵三国边境的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领兵30万抗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平原以南的失地。翌年,秦军夺取了匈奴控制的高阙、阳山等地,迫使匈奴向北退却700余里。●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即便是雄才大略、挥剑决浮云的秦始皇,对匈奴来如闪电、去如疾风的游击战术也头疼不已,他下令在匈奴出没的地方设置郡县,把原先秦、赵、燕所筑的长城重新整修并连接起来,西起临洮,沿黄河北至河套,傍阴山至辽东,筑起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入侵。

    公元前209年,一代枭雄冒顿弑杀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建立起一个威震四海、幅员辽阔的匈奴单于国。他控制的地区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到辽河,西逾葱岭。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先后征服了许多部族和部落。

    公元前207年,秦朝被推翻,楚汉相争,中原大乱。匈奴卷土重来,乘机越过长城,占据河套平原和阴山一带。游牧于敦煌和祁连山之间的弱小部落乌孙,与大月氏为邻,常受其压迫和欺辱,便想依附匈奴。

    公元前177年,乌孙被大月氏击败,首领难兜靡被杀,其子猎骄靡还是个婴儿。傅父布就翎侯抱着猎骄靡出逃,当时又饥又渴,他便将小主人放在草丛里,自己去找吃的东西。傅父拿着食物归来时,见母狼正在给猎骄靡喂奶,又见乌鸦衔着肉站在一旁,他大惊失色,觉得这事儿太神异了。于是,傅父抱着猎骄靡归降匈奴,并将亲眼所见告诉了冒顿单于。
第12页 :
    冒顿单于对猎骄靡的悲惨遭遇很是同情。大月氏曾十分强大,有“控弦之士”近20万,时常威胁匈奴。冒顿被父亲头曼单于送到大月氏当人质。不久,头曼率兵攻击大月氏,冒顿身家性命岌岌可危,他偷盗了一匹良驹逃回匈奴,对父亲怀恨在心。他听猎骄靡身世神异,又见他相貌不俗,决定收而养之。

    16年后,猎骄靡长大成人,匈奴孙儿军臣单于将乌孙旧部交还给他管辖。猎骄靡雄心勃勃,不肯屈居人下,他以报父仇为名,向孙儿军臣单于请命,率兵攻打远迁伊犁河流域栖居的大月氏。

    孙儿军臣单于派匈奴右贤王率部协助猎骄靡,两支精锐铁骑相约合攻大月氏,将其一举击溃。猎骄靡砍下大月氏王的头颅,将其头骨制成饮器。大月氏人在猎骄靡的追杀下,不断西迁。1米1花1书1库1 ;http://www。7mihua。com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的猎骄靡果敢武断,见识非凡,深受乌孙人的爱戴,他成了乌孙人一呼百应的昆莫(乌孙王)。

    复仇大业顺遂,猎骄靡却不想返回河西走廊,他占据了水草肥美的伊犁河、楚河地区,欲图霸业。

    在猎骄靡的带领下,乌孙部落迅速强大起来,有“控弦之士”数万。此时乌孙隔金山与匈奴为邻,其西北经塔拉斯河、锡尔河下游为康居,其西为大宛,以天山与塔里木盆地周围诸绿洲国家为界。

    猎骄靡得知匈奴单于将乌孙人在河西走廊的牧场据为己有,并且设王分治,以自己的首领名“昆”封匈奴贵族为昆邪王,触犯了“昆”的名讳,于是心生不满,建乌孙国,欲与匈奴分庭抗礼。

    据史料记载,当时乌孙国有户口12万,人口63万,军队18万,都城在赤谷,实力仅次于匈奴。

    汉初,因国力虚弱,百废待兴,自汉高祖刘邦始,几代皇帝忍辱蒙羞,向匈奴称臣纳贡,和亲互市。匈奴的势力如日中天,“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匈奴骑兵是当时世界上最精锐、最精良的军队。

    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因此,他们经常深入中原地区大肆抢掠,严重威胁着西汉的统治政权。
第13页 :
    汉武大帝刘彻即位后,发愤图强,厉兵秣马,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给匈奴毁灭性的打击,使强悍的匈奴铁骑消失在历史尘烟中。为巩固胜利战果,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