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岭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和铁金,煤等资源被没白没夜地拉运到日本。12年过后留给中国人的只是满目创痍、光秃秃的山岭和负载太重的悲凉。

  黎国维挑选几名身手好的战士,穿上日本鬼子的军官服装,在半路上劫持了一辆日本鬼子的吉普车,李唯又换上一套大佐的军服,要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这些鬼子正是要到勋山要塞检查工作的,给黎国维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

  一个也就两米多高的洞口,就是勋山要塞的入口,狭窄而潮湿。

  可是当他们走进要塞的时候也忍不住为他的庞大工程所震动。

  这个洞口其实是一个炮台口;也是要塞唯一的入口。

  从这里往远处看;炮口直接对着对面的苏联。

  当一个人行走在要塞里时,首先感到的是一种恐惧。

  这里的每条甬道都高米、宽米,它们如蛛网般构成了一个网络,稍不看指示牌,就会迷路。

  冷风已将黎国维的军服打透,而脚下分外清晰的足音似乎让人感觉有人在后面跟踪,要不时回头看看才敢前行。走到铁轨的尽头;空间豁然开朗;一条条一人高;二人宽的通道四通八达。比起其它要塞规模还要大;而这座要塞却是一座山体;非常的坚硬;是用人工一点点凿出来的;等于是把整个山掏空了。

  这里再往深处走;会发现各种各样设施应有尽有;有发电室、储水池、通风口、浴室、炊事房等;在这里生活多久都不是问题。

  还有很多通道通往地面碉堡;整个要塞共分三层;简直就是一座坚固的无敌堡垒。

  进入要塞如同进迷宫,一条条高米,宽米的甬道纵横交错,甬道的一侧都有排水沟,水泥地面还是非常平整。

  上下三层直至地面都能连通,甬道交叉的地方就是指挥所,医疗所,无线电室,铁车库房,升降井贮备仓库,弹药库,电机房,兵舍,火力发射点,防毒气的双层隔离门等设施应有尽有。

  二.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勋山地下军事要塞的指挥官村山一郎中佐,他非常热情,关东军本部来的大佐,他哪里敢怠慢,更何况他那一口流利的北海道方言,对北海道的熟知,让他这个地道的北海道人不得不信。

  作为日军设计的“国境一级阵地”,东宁要塞群从南至北共分为四个区,其中在第一防御区,它以勋山要塞为核心阵地,南有荣山阵地,胜洪山阵地,东有朝日山地下要塞,北有勋山地下要塞,西有出丸地下要塞,各个防御阵地间有交通壕和秘密隧道相通,是一个灵活机动、防御功能齐全的地下要塞。

  村山一郎中佐带领他们参观了要塞的主要部为的防务,并给他们通过东宁要塞群地图介绍了东宁地区的整个防务,并借机要喝水,调走村山一郎中佐一会儿,他使眼色让铁柱把东宁要塞群地图全部拍照下来。

  1940年(日本纪元为昭和15年),大坂陆军兵工厂根据关东军的要求,制造出七年式要塞炮,为了保密,日军对外只宣称“丸一号设备”,该炮口径为300毫米,是当时日军在陆地战场上使用的最大口径火炮。

  该炮为固定式,按照军事术语的称呼,应该叫“裸炮”。它的炮闩和瞄准镜早已不知去向,可总体架构依然清晰。从旁边的铭牌上可以看到,该炮炮管外径500毫米,炮身总长达到9.5米,全炮重87吨,射程20千米。

  坂本中将是一个喜怒无常、脾气暴躁而又冷酷的人,但又是一个造诣很深的战略家。

  拥有智者如水一般宁静的面孔,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坂本被调任关东军副参谋长。

  在此前后,他通过一系列文章,提出了他有关侵略中国东北的理论和主张,形成所谓“坂本构想”,其要点是:发源于中亚的人类文明分为东西两支,各自发展,两个文明现已形成隔着太平洋相互对峙的局面。

  对峙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要通过战争走向统一。“一战” 只是欧洲诸民族的决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只有下一次世界大战才是人类最后的决战,它将以日美为中心进行。如果准备对美国作战,就要立刻对中国作战。

  如果要对中国作战,首先必须占领满蒙,这样才能使“日本的繁荣自然得以恢复,失业的有识之士亦可得救”。

  坂本是日本军界的著名才子,尤以一套完整的军事思想镇住了日军中的不少将帅。

  侵占东北,他是赞成而且倾尽全力的。但他的一整套理论都是建立在对苏作战的基点上,因而反对对中国压迫过急。

  坂本的确是日本军界的奇才,在中国问题上更是显出了他目光的深远,

  但凭坂本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认定中国自身巨大的潜能,多次警告日军中的乐观派万万不可轻视中国。

  就是他设计了东宁要塞群这个侵华日军为防御前苏联的进攻而修筑的军事筑垒,号称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素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

第四十三章.不屈不挠斗争
一.

  黎国维的心情是复杂苦涩的,颜色是暗淡的。

  忐忑,不安,期待,忧郁,想要从容的面对梦梅是不可能的,他以为自己可以。

  可当他的手指在轻微的颤抖,仿佛看到他抚摸的温暖的梦梅的手。

  当他的心百感交集,仿佛听到叮咛自己不要那么多愁善感时候,梦梅微笑的脸。

  使黎国维的心感受到阵阵凄凉,痛楚的感觉在蔓延。

  所爱之人即将离你远去,去追寻那复兴中华民族的抗日的梦。

  本就两地相隔,这一下子相见之又更远了许多,曾心中如何告诉自己终究有一天终能长相聚,可离别的心中还是有些失落,远了,这一下子便又是千百里,

  惜别离,叹别离,无限情思又该何处邮寄,鸿雁传书,怎奈千山万水,琴瑟传意,可叹音律两难通。

  望穿秋水却遥不可及,家中的亲人望着月亮   将一颗心煎熬的滚烫滚烫,只是天明仍不见久去的,思念的,未婚夫婿儿郎。

  轻轻地唱着别离的歌; 守望每一份残存的记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别离是人生注定的苦涩乐章。

  聚散过后留下的都是痛,但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经历过,所以即使略有遗憾,那也是美丽的。 

  在没有你的日子里,别离牵出长长的思绪,会延伸到你的每一个所在,爱意无限,情思绵长。 

  在别离的日子里,回忆成了最好的伙伴,枕着思念入眠,带着期待醒来,梦里全是你的音容笑颜。

  因为有了爱,生命不再枯竭和茫然,因为有了期待,日子不再会单调和孤独。

  独立教导队的战士们已经该是返回营地的时候了。

  东北的密林生长茂盛;里面都是高大的落叶树木,当时正值东北的雨雪季,阴雨连绵,雨雪交加,战土们穿着湿透的衣服,吃着采来的野菜山果,部队继续前进。

  长白山区的百姓与抗联结下了鱼水深情,从抗联组建那天,人民群众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队伍,自己的亲人,抗日民众积极参军,补充兵源,为抗联战世做军服,送粮食,打掩护,护理伤病员。

  有抗日群众冒着生命危险送给部队一些粮食和牲口。

  正是他们的帮助,使黎国维和独立教导队的战士们渡过了难关。

  在露营地,战士们便围在篝火旁取暖,睡眠。

  山峦起伏;寒风瑟瑟,这里白天黑夜挂满霜,浑身白,全是冰屑。

  大树冻得喀吧喀吧响,把战士们的鼻子都冻白了。

  有时在高山密林中行进,有时走向荒野草原,他们多么需要火啊,可火光能一下照出老远,烟雾飞上林梢,敌人就会像狗蝇子一样扑上来。

  在原始森林中,突然感到自己是那样的孤独与渺小。

  二.

  远望,不知名的针叶树密密麻麻无边无际,战士们身边,那几搂粗的大树干健壮挺拔直插云霄。

  在苍然古木的四周不乏枝干纤纤的幼树,但无论长幼一率是针冠钢髯络腮胡须,呈现出一派不修边幅的自然美和血脉贲张的野性美。

  越往前走,树林就越茂密。

  先前仰头可见的蓝天,此时已经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大朵大朵的阳光经过茂树繁枝的过滤照在巨人般比肩而立的密林里,仿佛一幅没有保存完好的陈年古画,看上去是那样的斑斑驳驳,那样的幽幽暗暗。

  雨雪消融的沙地凸凹而泥凝。

  青筋暴起的树根交错缠绕,一半埋进泥土,一半匍匐地上。寻着勉强可以辨认的足迹前行,一不小心,透气孔开得很低的旅游鞋就会透进冰凉的泥水。 

  继续前行,不时可遇到骸骨般横陈的古木。它们或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或仆倒林间,或斜阻路上,虽生机殆尽,朽烂不堪,但无一不保持着倒下时的姿态。

  被苔藓覆盖的小路更加难以辨认,没有向导,没有路标,只能在偶尔被人抛弃的杂物和若有若无的脚印的指引下艰难地向前跋涉。 

  渐渐地,有些战士的意志开始动摇,并在暗暗地盘算:是知难而进还是迷途知返?

  迷途知返会不会功败垂成?

  知难而进又敢问路在何方?

  就在进退为谷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

  因长久而巨大的宁静,变得有些麻木不仁的耳鼓。

  忽然迎来了一脉清新潺潺的溪水之声!

  中国军民的抵抗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打,也许是死;不打,就是亡国奴!”

  经历过数次恶战,很多战士都已阵亡。

  那些牺牲殉国的士兵,死了仍和鬼子死死地抱成一团,分都分不开。

  战士们只能在雪地上蹦,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击和堵截,李唯率领部队日夜兼程,过草甸,穿树林,披荆斩棘越过长白山。

  他们穿过敌人重重封锁,辗转跋涉,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行军,群众冒着生命危险送给部队一些粮食和牲口。

  他们以艰苦卓绝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挑战生命极限的英勇精神,战胜了困难,使部队终于按时赶到目的地,第一次圆满地,胜利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山顶上那变化万千的晚霞,还有在不远处披上了金色外衣的密林。

  因为霞光已经穿透云层向着对面长满白桦的山坡上,金色的霞光与深深浅浅的金色的从林中,笔直的白桦树树杆散发着洁白的光芒,长白山的白是皑皑白雪的白色吗,还是满山的白桦树的色彩?

  黎国维看过无数次的静悬于云上山顶的深邃而清幽的神形,在峭壁之上的风雪中,黑黝黝的深谷所表露出的只有狰狞,野蛮和神秘而未知惊戾。

  他听着风拂过密林顶端的呼啸,微黄的草叶正在延伸的它最后生命纹路;山石表面微不可察地记载历史变化的岁月痕迹。

  苏联红军特别重视来自独立教导队的战士们方面的绝密情报,在掌握日本在东北这一战略动向后,及时调整了战略部署,有效地遏制了日军的猖狂进攻企图。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四章.抗击德国法西斯
一.

  1941年,德国突然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入苏联。

  德国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对苏联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妄图将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

  尔后向苏联腹地长趋直入,粉碎苏军抵抗,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瘫痪苏联经济,从而击败苏联。

  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

  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苏德战争,这场最经典最火爆的战争开始了。

  苏德战争开始后,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也叫苏联卫国战争。

  在战事的最初几个星期对苏联红军而言是无疑是一场灾难。

  由于斯大林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时间和进攻方向估计的严重错误,加上许多红军将领在斯大林发动的肃反行动中丧生或者被流放而削弱了苏军的作战和指挥能力,苏联对德国发动的闪电战猝不及防,导致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战争前苏联着手建立的“东方战线”被德军坦克一碾而过,进而丧失了大片国土。

  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首府基辅等大城市相继被德国占领,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也被包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

  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的基辅保卫战,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大规模围歼,苏军仅被俘人数就达60万人之巨,这一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此战导致苏联西南防线的溃退。

  事实上,二战的欧洲战场上,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中,有不少中国勇士的身影,时间短暂,东北这个广阔的反法西斯战场不仅是主要的反法西斯战场,而且可说是毫无外援,自己孤军奋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就是这样一个战场,不仅死死地拖住了日本侵略军的后腿,即阻止了日军向北进攻苏联,又推迟了日军南进,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阻止了日军与德军在北非会师,保证了美,英,苏先欧后亚方针的实施。

  军事科技是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基础,决定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虽然只是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缩影,但它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折射出军事科技对战争的巨大影响。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亦称潜水艇。

  它主要有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探测系统,通信设备、水声对抗设备,救生设备和居住生活设施等。

  潜艇能利用水层掩护进行隐蔽活动和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有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可远离基地,在较长时间和较大海洋区域以至深入敌方海区独立作战,有较强的突击威力,能在水下发射鱼雷和布设水雷,攻击海上和陆上目标。

  但其自卫能力差,缺少有效的对空防御武器,水下通信联络较困难,不易实现双向,及时,远距离的通信。

  探测设备作用距离较近,观察范围受限,掌握敌方情况比较困难。

  而德国的希特勒从撕毁凡尔赛和约起,就开始大肆建造U型潜艇。

  这批被称为海上狼群的德国潜艇从此开始肆虐,整个大西洋海战就是要不可避免地上演一场海上的“屠狼记”。

  在历时六年的潜艇周旋战中,同盟国不断的总结经验和退出新式武器,才在最后赢得了这场艰苦并且代价惨重的大西洋海战。

  英国首相曾有一天这样写道:在战争中,唯一让我感到恐惧的就是U型潜艇的时代。

  二.

  在U型潜艇刚刚出没于大西洋海底,英法盟军几乎对潜艇毫无防备,只是德国在开始时捷报频传。

  在第一回合的战斗中,德国U型潜艇投掷炸弹,击沉了“勇敢号”航空母舰,还击沉了一些敌方的船舰。

  把重达150,000吨的敌方船舰送到海底。

  1939年,就在这天晚上,普里恩率领潜艇悄悄潜入奥克兰群岛东部海域,闯入柯克海峡,绕过了封锁船只,顺利突入斯卡帕湾。

  普里恩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