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皇帝宋徽宗-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诜并非只是说说而已,第二天午时,他果然让司马婉儿看到了令她震惊的一幕。
第二天辰时,王诜便派王干出去了,然后将司马婉儿喊到身边,道:“司马姑娘,待会有个你想不到的人要来,本督尉会与他在亭中叙话,你则躲在旁边的花丛中,且记,无论听到了什么,一定要冷静。”
司马婉儿道:“只要督尉大人能帮小女子救回兄长,一切听您安排。”
王诜看她楚楚可怜的样子,突然有些冲动,很想将其揽在怀中,温存一下。但是,王诜城府极深,知道像司马婉儿这等烈女子,不可硬来,只要慢慢地感动她,她会死心塌地地跟自己一辈子。
王诜压下胸中的情火,与司马婉儿随意地聊着,午时左右,王干回来了。王诜站了起来,道:“他答应了吗?”
王干道:“答应了,马上就来。”
王诜一喜,转头对司马婉儿道:“姑娘请到花丛中躲藏,切记,无论听到什么,一定要冷静。”
司马婉儿藏在花丛之中,不会儿,耳闻一阵清笑传来,忍不住一阵怦然心跳。抬眼处,只见一身锦袍的赵佶,在王诜的陪同下走上怡然亭。紧随在赵佶身后有一人,五十来岁,手拿拂尘,正是太监总管李宪。
难道真是他?司马婉儿简直想也不敢想。
只听赵佶道:“老朋友,找本王来,有什么事吗?”
王诜目光似乎瞟了这边一眼,说:“老王得到一幅《乐毅论》,请你过来看一下,据说这幅字曾流落到西夏,李公公常年在外征战,想必也想见识一下此帖吧?”说着,一拍掌,只见家将王干捧着一幅字帖走了过来。
赵佶目光一亮,赶紧接过字帖,展于石几之上,仔细看了,摇摇头,笑道:“督尉走眼了,这哪里是王右军的真迹,是后人效仿之作。”
“是么?”王诜道:“没想到,这帖子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即便不看笔意,单看纸张,也自不同。”
东晋时期,虽然白纸逐渐代替了简牍,但是,纸张还是以黄纸为主,像这等细腻的纸张,当时并不多见,而且,从笔意上看,也与右军不同。右军有一道书法口诀,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为点必收,贵紧而重。为画必勒,贵涩而迟。为撇必掠,贵险而劲。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侧不得平其笔。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努不宜直,直则失力……策须仰策而收。掠须笔锋左出而利。啄须卧笔而疾掩。磔须战笔发外……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
王诜道:“通过你这么一说,老王也看出了一些差别来。”
赵佶微微一笑:“老朋友虽不工于此道,但善于鉴赏,小王以为,你早就看出是幅赝品了吧?莫非你找我来还有他事?”
“小朋友真知我也,不错,老王找你来,还想问一件事?”
“什么事?”
“小友可还记得铁塔下的司马姑娘?”
“当然记得。”
“那你果真舍得让她离开吗?”
“老朋友的意思是?”
“小友*年少,视美女如同墨宝,一旦发现,岂有不藏之理。”
“呵呵,本王当然不会放走她。”
“莫非小友已经将她藏在别院内?”“虽然还没有,不过……也等同了。”
“小朋友的话老王不懂,什么是等同了?”
赵佶看一眼李宪,笑道:“本王已派李公公将她的兄长留下,我看那女子与其兄相依为命,留了其兄,她还会走脱吗?”
“好计策。好计策啊。”王诜连说两句,似乎意有所指。
花丛中的司马婉儿听到这,怒火攻心,正要站起来冲出去,却冷不防身后有人敲了她一下,顿时昏了过去。
等司马婉儿醒来时,已经躺在了东厢房内,而床前坐着面带微笑一脸关切的王诜。司马婉儿扶着床想坐起来,被王诜按住了。王诜道:“姑娘还是躺一会儿吧。”
“我……我怎么到了这里?”司马婉儿依稀觉得有人从身后击了自己一下。王诜道:“是本督尉的家将高俅,本督尉担心姑娘知道真相后,一冲动坏了大事,所以早就让高俅躲在姑娘附近,一旦姑娘要轻举妄动,就制止住你,没想到高俅出手太重,让姑娘受委屈了。”
“没……没事的,谢谢督尉大人。”司马婉儿问:“赵……那人已经走了吗?”王诜点点头。
“我……我听他说本王什么的,莫非他是什么王爷?”
“实不相瞒,他就是当今最受太后喜欢的端王赵佶,除了他,又有几人能让太监总管李宪跟随其后呢。”
“他……他居然是端王。”司马婉儿暗道:“原来自己钟情的人是端王,他是皇家子弟,那么,他会对自己真心吗?”
王诜见她粉面酡红,似乎正在想及赵佶,便淡淡地说:“司马姑娘,别忘了赵佶这小子为人狡诈,你兄长还在他手里掌控着呢。”
司马婉儿一惊,忙收回心思,鼻头一酸,说道:“督尉大人,还请您想想办法,将小女子兄长救出来。”
王诜见她泪水盈盈的样子,忍不住伸出手,就想将她揽在怀里,又一想,不能用强,自己要在她面前扮演君子,用慈善去感化她,不怕她不自动地投怀入抱。想到这,王诜克制着骚动的情感,一手捋着胡须,另一只手在司马婉儿肩上轻轻地拍了几拍:“好,好,你放心,本督尉已经派高俅去监视端王的别院了,一旦有什么动静,他会随时来向我汇报,你兄长不会有事的。”
“多谢督尉大人,您的大恩大德,小女子今生必定报答。”
“说什么报答不报答,老王这个人,最是心软,看不得弱势群体的人受欺负,你来找老王算是找对了,好了,你就放心地睡一觉吧,有了消息,老王会通知你的。”王诜居然连称呼也变了,“老王”“老王”的,显然给了司马婉儿一种亲切感。
说完,王诜站了起来。司马婉儿刚想起来相送,被王诜轻轻地按在了床上。
“别动,好好躺着休息。”
“嗯。”司马婉儿听话地躺了下去。望着王诜,那一颗,她的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王诜望着娇美如花的司马婉儿,一阵冲动。但是,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没有摘下那副君子面具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07章:调情高手
高俅,原本是大文豪苏轼的一个小秘书,负责为苏轼整理一些诗词或文卷。苏轼被贬后,不想耽搁他的前程,将其推荐给王诜。
高俅这个人是注定要混出一副人模人样来的,因为他有一双擅跑的腿。王诜身为驸马督尉,兼了哲宗的奉旨官,类似王干的家将便有十几个,但是,要论起殷勤来,似乎没几个能赶上高俅的。所以王诜有什么事,常让高俅去做。
这天,高俅领的任务便是去赵佶的别院打探虚实。
王诜素知赵佶清洁,临行让高俅带了一把箅子。那把箅子并非一般俗物,乃是西夏王宫流落出来的,据说西夏皇太后梁氏用过,也算得上一件颇具收藏价值的东西。虽然赵佶除了书画奇石和女人之外,对其他的东西,没什么兴趣,但是,对于箅子是极其喜欢的,他的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把。
没事的时候,赵佶常常打开头发,让下人梳理。
高俅到的时候,赵佶正在蹴鞠。蹴鞠最早记载于《史记·苏秦列传》中,又名“蹋鞠”、“蹴球”等,“蹴”即用脚踢,“鞠”即皮制的球。“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至今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唐宋时期尤其繁荣。而现在,足球在巴西及西方一些国家甚为流行,做为其起源地的中国,却早已失去雄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蹴鞠是赵佶的一项业余爱好,虽然与他所钟爱的书画艺术难以相比,但在休闲之余,还是喜欢玩玩皮球。宋时的皮球与现在的不同,颜色没这么花俏,也小了许多,由于轻盈,起落之间更易在脚上玩耍。固然力量上不足与现在对抗,但在观赏性上却超过了当今。
赵佶找了一群小太监,自己和李宪各领一队,正在抓对拼抢。小太监们虽然技艺熟练,但是,谁敢在端王面前显摆?所以,他们一个个假装笨拙,甚至故意将皮球踢到赵佶脚下。赵佶便在太监群中展示着自己的身姿,将球踢过横杆,然后倾听着喝彩声。赵佶听了一阵,发觉一人站在旁边,垂着双手,丝毫没有鼓噪的样子。
这个人就是高俅。
赵佶有些不快。人嘛,别说生在帝王之家的赵佶,即便是普通人,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虚荣心。倘若有人对他的表演不屑一顾,那该是多么扫兴的事。
赵佶淡淡地问:“你是谁?”
高俅这才走上前来,抱手说:“小的高俅,奉驸马督尉王大人之令前来送箅子。”说着,高俅将梁太后用过的那把箅子拿了出来。
赵佶看了一眼,揣在怀里,脸上依然阴沉着。显然,他还记怪着高俅对自己的冷淡。
“高俅,你懂不懂蹴鞠?”
“小的略微懂一些。”
高俅不是懂一点,而是个中的行家里手。可以这么说,在当时的大宋,球技能够赶上高俅的,恐怕再无他人了。如果高俅生在当今,凭他的脚法,蝉联几年“足球先生”没什么问题。
“哦。”赵佶一听,让人将球递给高俅,看他露一手。
高俅将球托在手里,吸一口气,猛地扔在空中,当皮球落到头顶的位置,突然一个跨越,人朝着前面而去,就在赵佶一愣神之际,高俅背后像长了眼睛,反腿一挑,皮球再次升了起来。接下来,那高俅充分展示了其神乎其神的球技,把个赵佶及众太监看得眼花缭乱。虽然太监们向来让着赵佶,其实赵佶的球技还是不错的,怎么说,也够个六七段的标准,这高俅显然已达九段的顶级水平。
“好。好,本王封你为‘球王’。”赵佶都说好了,李宪等太监哪还不随声附和。于是,高俅就满面荣光地接受了赵佶的称誉,心里自然乐开了花。欲知高俅城府极深,他攀龙附凤,原本想借苏轼这棵大树成长的,没想到,苏轼被贬。仕途渺茫之际,高俅又瞄上了王诜。可是,王诜毕竟只是个驸马督尉,很难做为高俅上升的梯子。宋国自赵匡胤以后,就流行一股重文轻武之风,武官是很不吃香的。由于赵佶常和王诜坐论书画,当高俅第一眼看到赵佶时,就觉得此人大有前途,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追随左右,说不定日后有享不尽地荣华富贵。因此,高俅不时地寻找着机会。他探知赵佶喜欢蹴鞠后,每天偷偷地练习,原本就不错的球技日益增长,如今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赵佶见高俅球技如斯,满心欢喜,他虽然虚荣,但不似一般人心胸狭隘。很多人,如果你当众抢了他的风头,莫说不会欢喜,怕是埋下杀身之祸,而赵佶不会。他喜好甚多,心境宽阔,算得上是个爱才的人。
高俅也算铤而走险,他知道自己要么会获得端王的好感,要么就会受到他的妒忌。但是,机不可失,他只有碰碰运气了。
看来,高俅的运气还不错。
赵佶对高俅说:“从今天开始,你就留在本王身边吧,驸马督尉那里,由本王去说。”
“是。”高俅低头应着,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王诜得知赵佶留了他的人,有些不舍。因为高俅勤快,这样的下人很难得。不过,既然端王开口了,他自然没有话说。何况,他还有个算计,那就是利用高俅这个眼线,随时得到赵佶的情况。想到这,王诜有些得意,忍不住大笑起来。家将王干觉得奇怪,问道:“督尉大人,你失去了一个膀臂,怎么还如此开心呢?”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将自己的胳膊伸进了端王府呢。”
“大人的意思……”
“我要你从今天开始,随时和高俅联络,掌握端王的情况。”
“原来大人用意在此。”这次,王干的脑袋总算转过弯来了,明白了王诜的意图。
“废话,我怎么会将自己深爱的人拱手相送呢?赵佶想要,也得付出点利息吧。”王诜非常得意。
赵佶虽然聪慧,其才华只围绕在书画等技艺上,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机心,却难以堪破,他哪里知道高俅是王诜的一枚棋子呢。
高俅跟随在赵佶身边,旁敲侧击地询问起司马峰的事来。
“端王,小的听说您前这几天往督尉别院去的很勤,您和督尉大人关系很好吧?”
赵佶笑笑,没有说话,向大厅走来。
高俅随赵佶走进大厅,为其倒了一杯茶水,等他坐下后,又慢慢地给其按摩肩头。赵佶觉得高俅的拿捏功夫还不错,于是闭着眼睛享用着。
“端王,小的猜想督尉大人是在讨好您,不然他怎么会让小的给您送箅子呢?”
“他?”赵佶微微摇头:“本王与他的往来仅限于书画诗词上,他讨好本王,显然有自己的想法。”
“哦,小的明白了,他想救出司马峰。”
“司马峰?你知道司马峰?”赵佶睁开了眼睛。
“小的在督尉别院听说的,现在,司马峰的妹妹正在督尉那里,她……她好象在求督尉想法救出司马峰。”
“哦。”赵佶被高俅提醒,于是带着他前往端王别院。
在别院看守司马峰的是太监童贯。
童贯,内廷供奉官,官职与李宪相比,简直差了天上地下,但是,供奉官一职,却是个肥缺,相当于现在的政府采购大员。你想啊,给皇宫里采办物品,那油水不大了去了吗?童贯一年大半的时候在外面采购,他出走之前,经常去赵佶那里站站,问有没有需要的东西。童贯知道赵佶颇好书画奇石,所以,每次回来,都给他带一些民间珍品,赵佶所收藏的那些宝贝,几乎有三分之一是童贯收集的,其中最为珍贵的乃是一副王羲之的《洛神帖》。因此,童贯也成了赵佶的红人。
李宪将司马峰“请”到端王的别院里,恰好童贯返京,一时还没有外出的任务,便将看管的事交给了童贯。李宪用童贯有两条原因,一则其是端王赵佶的红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信得过产品。二则,童贯武功高深,在大内中,除了李宪,罕有对手,有他在,一般的江湖人物是很难逃脱的。
果然,在童贯的看管下,司马峰一点逃走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赵佶只是限制了他的自由,并没有捆绑。
赵佶进来后,童贯怕司马峰乘机加害,便凌空点了他的麻穴,然后和高俅退了出去。司马峰性格暴躁,一见赵佶就大骂不停。赵佶在司马峰对面坐下来,也不生气,慢慢地品着香茗,等候他消化火气。
司马峰骂了半天,火气渐渐小了,问:“你抓在下来干什么?”
赵佶说:“司马大侠此言差矣,本公子是请你来的,怎么能说‘抓’呢?”
“那还不是一回事吗?你限制于在下的自由,这和抓有什么区别?说吧,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