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教三千年(外一种:茶事遍路)-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由于日本的阳明学为非官学,没有发展为明确的学派,因此大多?
第五章 思变之道103103追随者也没有自称为阳明学徒。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儒”的流派。
“儒”在先史时代是以巫师、祈祷师的形式出现的。
孔子出现后,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最有实力的思想学派之一,儒教被认可时可以称之为“原始儒教”。
进入汉代,“儒”在为政者的保护下,成为国教,之后朝着“训诂儒教”的方向发展。
到了宋代,“儒”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朱熹为系统化的集大成者,当时为“思辨儒教”。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未曾出现过实质性中断。无论是训诂儒学还是思辨儒学,都继承了先史时代原始儒教的祭祀制度。
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原始儒教时代,脱离了充满鬼神的太古世界,进入了人性世界,虽然与鬼神保持了距离,但并没有放弃对鬼神的敬仰。孔子所重视的礼乐就是为祭祀而定的制度。
训诂儒教致力于本质性地、正确地继承和传播儒学,对于祭祀自然是精心地诠释和传承。
思辨儒教提出“理”为绝对,而“理”的内容中也包含哲理。礼乐的表现形式祭祀也是备受重视。
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以及孔子,皆为圣人,被视为绝对。其中周公之前的人物都处于传说时代,圣人像不清晰。如,尧与舜便极其相似。禹之后出现了世袭王朝,形象也大致相同。武王继承了文王所创下的业绩,灭殷后建立了周王朝。文王在周朝建立之前去世。武王高举文王的牌位攻陷了殷。周王朝创立后,武王之弟周公制定了文物制度。因?
104儒教三千年此可以说,周王朝是由文王、武王和周公三人所创立的。
圣人中,唯有孔子既非天子,又非王朝创建者或有功之人。并且距离现在时代最近,又留有著作,因此他的形象最为清晰。朱子学标榜“回归孔子”,将儒学的中心由原来的五经改为四书,便是其回归的环节之一。
诗、书、易、春秋、礼、乐为六经,诗、书、易又称《诗经》、《书经》、《易经》。秦始皇焚书时,《乐经》亡佚,汉武帝时期曾设有五经博士。称《周礼》、《礼记》为礼,因此“六经”一词一直沿用。
《礼记》中有《大学》、《中庸》两个篇章,自六朝起,对这两个篇章单独作注,逐渐成为了单独的书名。宋代后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五经是由孔子编集而成,其内容并非孔子个人的言论。《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主张言论。《孟子》是另一位儒学哲人的言论。与五经相比,朱熹更重视四书,这反映了对孔子及其继承者的重视。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因此朱子学又被称为“孔子教”。
孔子为圣人之一,但较之圣人系谱中周公之前的诸位圣人却大不相同。周公之前的圣人“遥不可及”,称他们为圣人,是出自孔子之口。与形象模糊的圣人群相比,孔子才是“圣人中的圣人”。在朱熹看来,孔子是绝对存在的。
儒之传入(1)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儒教传入日本的情况。
据《日本书纪》和《古事记》的记载,儒教经典在庆神天皇时代传入日本。《日本书纪》中提到,阿直岐是百济王派到日本国的使节,由于他?
第五章 思变之道105105熟读经典,于是被荐为太子菟道稚郎子之师。翌年,王仁到达日本。《古事记》中称王仁为和邇吉师,他带来了十卷《论语》和一卷《千字文》。
据《日本书纪》记载,当年,即庆神天皇十六年,百济阿花王去世,有朝鲜文献旁证,该年为公元405年。
关于儒学传入,一般认为纪记的记载不可靠。日本史学家认为熊略纪之前的记载的可信度都不高。开篇为“天地玄黄……”的《千字文》为梁汉武帝命周兴嗣所编写,因此《千字文》应出现于6世纪前半期,而不可能在405年被传入日本。
另一种观点认为,《千字文》的真书是由魏朝钟繇所创,由周兴嗣临摹。之后,东汉章帝(75—88年在位)所写的部分《千字文》章节,被作为第一篇历代帝王法帖收录在《淳化阁帖》中。如同日本的伊吕波歌,将不重复的一千个字按照四言形式,编成二百五十个句子,用作启蒙教育。
日本的贝原益轩也曾试着创作出了《千字类合》。庆神天皇十六年传入的《千字文》或许是周兴嗣之前的同名之作。
佛教的传入也是如此,将经典或佛像献于朝廷的时间作为传入时间,过于形式主义。
随着与朝鲜半岛的往来日渐频繁,通晓文字且熟知儒教经典的人也来到日本,他们的身份多是私人讲师。
从江田船山和稻荷山古坟出土的刀剑铭文,经考证被认为是5世纪中叶之后到6世纪之间的物品。大约在4世纪左右,外国人将文字记载的儒之思想传入了日本。这好比是日本在懂得人情世故之前,就已经接受儒教思想了。也或许在这些列岛上的原始风俗及思想中,就渗透着儒家思想。然而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不光是儒教,还有道教。
4世纪,中国盛行道教。太平道在黄巾之乱中被*,于是改变了存在形式,潜伏起来。五斗米道被魏降?
106儒教三千年伏后,受到了优待。外地人的驻扎地——朝鲜至山东半岛——是盛行道教的土地。传说欺骗秦始皇的徐福便是出身于山东的道教系人物。
日本固有的风俗和思想中,在开化之前就混杂了“儒”和“道”的成分。
然而,从历史记录来看,可以表明受到了儒家影响的是太子制定的宪法十七条。日本为了实现建设律令国家的目标,开始重视儒家。
空海曾就读的京师大学堂,便是以培养律令制官僚为教育目的,儒学文献被作为了教材。
然而日本采用的形式不同于中国。例如,与唐朝学制相比,日本将《老子》从教材中排除掉了。唐朝皇室自称为老子的后裔,因此道教的地位较为特殊。宫中行事也皆以道教为先,其次为佛教。而在日本,老子则被完全摒弃。
日中在儒教上的差别在此不作赘述,简单概述几点:
在中国,经常讨论“儒”是否属于宗教这一问题。至今仍是争论的热点。从重视祭祀,具有“天”、“天命”的神学概念来看,“儒”应被认为属于宗教。然而,另一方面,“儒”作为伦理道德思想,具有“未知生,焉知死”的思考方式,因此有人认为“儒”具有非宗教性。前者称为“儒教”,后者称为“儒学”。 。 想看书来
儒之传入(2)
在日本,以汤岛圣堂为代表,虽供奉孔子,然而却并不将“儒”作为宗教来看。关于“儒”是否是宗教的问题,在日本近代几乎从未被讨论过,“儒”的非宗教性不言自明。虽然也用到了“儒教”一词,但是所谓的“教”不过是等同于教育、教训的“教”。
儒教被作为学问教养传入日本,但是却未渗入到生活中。因为要渗入到生活中,必然包含宗教的因素,而儒的宗教性因素中重要的部分是对上天和祖先的祭祀。
?
第五章 思变之道107107祭祀祖先分为多个阶段。在日本,亲属类别根据法律明确规定,而在中国则是根据现实的称呼来表现,绝不允许出现混乱,因为这与祭祀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亲属称呼上,日本简单分为“おじ”、“おば”、“いとこ”。而在中国,称父亲的哥哥为“伯父”,称父亲的弟弟为“叔父”。这关乎祭祀的顺序。称母亲的兄弟为“舅父”。在日本,舅表示丈夫或者妻子的父亲,而在中国,舅表示“岳父”或“岳丈”。称父亲的姐妹为“姑母”,母亲的姐妹为“姨母”。称父亲姐妹的丈夫为“姑父”,母亲姐妹的丈夫为“姨丈”。父亲兄弟的妻子为伯母或叔母,也称“媪”、“婶”。母亲兄弟的妻子既可以称为舅母,也可以称为“妗”。
日语中“おじ”一词,相当于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丈、舅父、姨夫等,这些称呼必须一一分清。小时候,如果称呼错了,便会被骂为“蕃”。蕃指不知礼节的野蛮人。
日语中的“いとこ”,在中国则表示为“堂兄”、“堂弟”,女性则表示为“堂姐”、“堂妹”。这仅限于父亲兄弟的孩子。对父亲姐妹的孩子不这样称呼,对母亲一方的亲属也不这样称呼。“堂”表示家,阳系即嫡系的兄弟姐妹冠以“堂”字,此外的兄弟姐妹则称为“表”。如“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我出身于亲戚众多的家族,经常会在称呼上出错,因此常常被骂作“蕃”。于是便问父亲该如何区分这些称呼时,父亲回答道:
这大概是历史上传下来的。对于“外戚”,都称以“表”。
简单说来,同姓的称为“堂”,异姓的称为“表”。
在中国也有同姓之间不婚嫁的大原则。然而法律上并未作限制,近来也有同姓之间通婚的,但在守旧的人看来,这也是“蕃”。
?
108儒教三千年父亲的姐妹结婚之后,她们孩子的姓与自己的不同。因此称他们为表兄弟或表姐妹。
麻烦的是母亲姐妹的孩子。我的母亲不姓陈,姓苏。母亲没有姐妹,如果有,就要和苏姓以外的人结婚。如果与姓陈的人结婚,那么所生下的孩子也姓陈,和我的姓一样。然而也应该称他们为“表”。虽然是同姓,但也不能称“堂”。
在中国,牌位被称为“神主”。其中大多供奉的是五代之上(有的是七代之上)祖先的名字。供奉同样祖先的兄弟姐妹为“堂”,其他则为“表”。
儒教极为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因此在兄弟姐妹的称呼上十分严格。虽然父方和母方的血缘关系分量相当,但是却不允许称呼上的混淆。
儒教虽说被传入了日本,但是其中的祭祀部分却被摒弃了。汤岛圣堂及闲谷学校中虽供奉孔子,但也不过是一种礼仪。
从“おじ”、“おば”、“いとこ”上未加以区别,便可看出儒式的祭祀没有传入日本,并且在日本没有同姓不嫁娶的传统。
中国在法律上对同姓嫁娶未作出过限制。然而韩国在法律上严格限制同一籍贯同姓间的通婚。众所周知,韩国姓氏的数量有限,尤其以金、李、朴为多。金与金之间不能通婚,自然会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同为金姓的人,如果籍贯不同便可通婚。恋爱之前必须先确定对方的姓氏和籍贯。
如果出现同姓同一籍贯的人相爱,该怎么办呢?现实中此类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恋人即便结了婚,女方也不能上户口。据说在韩国像这样不能上户口的未婚母亲和单亲孩子很多。
由此可见,儒教在传入朝鲜时是完整存在的,但向日本传入时,其中的祭祀部分便被摒除了,只吸收了其中的伦理、学问和教养。因此,关于日本的儒教是否为本来的儒教这一问题便很值得讨论了。
儒中的儒批判(1)
有段时间掀起了一股“儒教圈繁荣论”的热潮。观察一下那时的世界就不难发现,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秩序良好的国家都在儒教圈范围内。如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儒教在一百年前曾被批判为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而现在却在近代化的成功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四小龙,还有日本这个领头雁走在前面。因此,所谓的儒教圈繁荣论中,日本也位列其中。然而从儒教的渗透力来讲,日本远不及韩国。
在前章曾论述过,日本主要是吸取了儒教中关于教养的内容,因此从儒教的渗透程度来讲,不能与韩国同日而语。儒教自传入新加坡到现在已过了三四代。若干年前,新加坡政府曾号召过开展“重新审视儒教”的运动。
新加坡由于在吸收欧美思想时,导致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尤其是青少年行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恶化,新加坡政府便采取了一定措施。这也说明了儒在新加坡的渗透较浅。
一只领头雁和四小龙,虽然同属于“儒教”圈内,但是儒教在各地区?
110儒教三千年所占的分量并不相同,因此各自受影响程度也不同,所以不能将儒教作为促进近代化的唯一关键因素,称其为关键因素之一较为稳妥。
我去台湾游玩时,会见了*先生,谈到了“儒教圈繁荣论”这一话题。*先生讲道,四小龙的共同之处除受儒教影响之外,都有过殖民地的经历。我对此表示赞成。在殖民地,异质文化会强制性进入,而不是两种文化握手言和。并且异质文化粗暴闯入后,经过多年便会盘踞于此。虽然当地居民拥有本地文化,但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另一种文化。
台湾在被作为日本殖民地时,日本人在那里保持着和在日本同样的生活方式。而土著的台湾人民却不能继续保持之前的生活方式,他们从上小学起就必须接受日本的教育。大部分台湾儿童在上小学前不会讲日语。台湾人将小学称为“公学校”,而住在台湾的日本人称“小学校”,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接受教育。台湾儿童在满六岁后就不得不成为两种语言的生活者(bilingual)。然而使用两种语言的一个优点便是可以接受两种文化。有人成为漂流在两种文化间的不幸者,也有人发挥了这种长处。比如,在看待问题时,可以用双重视点来观察。无论如何,站在A和A'两种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比站在一个视点上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选择性就越大,得出的判断也更为正确。从经历过复合文化的角度来看,四小龙中韩国和台湾较为相似,香港和新加坡略有差异。韩国和台湾的居民在本土有着较长的生活历史,日本在入侵后施行了文化强制政策。香港和新加坡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但进入的是具有中国式生活方式的人。香港原本是经营渔业为主的小村落,从人数来看较少,所以文化冲突并不严重。
虽然“复合文化经验圈繁荣论”不是唯一关键因素,但也不能因此便彻底推翻“儒教圈繁荣论”。儒教自从为体制收编后,其赞美论居多,近年来的繁荣论便是其一,但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也曾出现过反儒教?
第六章 儒与近代111111的论点。
明末思想家李贽(1527—1602),字卓吾,出生于福建晋江一户*教信徒家中。李卓吾为科举举人,在云南省姚安府知事手下做事,属阳明学“左派”,后来剃发并热衷于佛教研究,曾北上进京,会见利玛窦(Matteo Ricci,*教会神父,中国传道之先祖,1552—1610)。
儒中的儒批判(2)
他主张由阳明学“良知学”发展而来的“童心说”。由于多余的知识和旧习会歪曲人心,因此保持未受外界影响的孩童之心才是至高境界,并将此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例如,汉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轻时与一位名为卓文君的女子私奔。卓文君是成都大富豪之女,司马相如是一介文学青年,且品行不端。私奔后,司马相如没有能力养活妻子,便在妻子娘家门前开了一家酒馆。卓文君负责为客人结账,司马相如负责洗盘子。虽然卓文君与父亲断绝了父女关系,但是其父还是给予了他们经济援助。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令人厌恶的蔑视。司马相如文采出众,但由于品行不端,因此评价不高。然而,李卓吾却极为赞赏司马相如,因为从“童心说”来看,司马相如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唐朝灭亡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